“嘿,那誰,動作輕一點,別那么用力,芥菜都裂開了!”
劉海濤檢查了一筐芥菜的情況后,當即沖周圍人都吼了一嗓子。
“我們的芥菜又脆又嫩,裂開了可就影響價錢了!”
有人問道:“海濤,你知道芥菜賣多少錢一斤不?”
“干活就干活,管那么多干什么,又沒有少你們一分工錢。”劉海濤也挑了挑眉,實則他也不知道價格。
一天時間就在忙碌中過去,彭村芥菜基地采收第一天就發出去了三車兩萬多斤貨。
以往彭村芥菜也受歡迎,但多是在電白縣和MM市出名,再遠一點就是湛江了,也鮮有如此集中的大量出貨,且還是銷往更發達的珠三角地區。
很多人對此都很驚訝、好奇,然后不約而同的開始打聽價格。
劉海濤忙完地里的活,又來了辦公室,正巧碰上了尤飛和敖德良在樟樹下閑聊。
“聊什么呢,敖場長,尤飛老師。”
“我們在聊芥菜的產量,來,海濤,過來一起坐一會兒。”
劉海濤拿了張凳子坐下,“今天芥菜產量如何嘛?”
尤飛是水東鎮農技站的技術人員,也在負責篩選優化彭村芥菜種子,同時也是彭村芥菜基地外聘的專家。
“產量和我們預估的差不多,畝產在34003600斤,但我和敖場長一致認為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正在討論未來從哪些方面下手。
剛好,你也種了多年芥菜,來提提意見。”
劉海濤的注意力還停留在產量上,這么短的時間,3500斤左右的畝產不低了。
按最近的菜價,一畝能賣多少錢?
想到這,他開口道:“場長,明天還割不割芥菜,我等會兒還得去給工人回話,如果不割就讓他們過兩天來”
敖德良干脆的說道:“要割,人明天都來。”
劉海濤訝然,“割多少?”
“暫時還沒定,等消息。”敖德良沉吟道:“至少也和今天差不多。”
“哦”劉海濤有些驚訝,愣了愣后才問道:“村里也有種了芥菜的村民,是按我們要求種的,他們在問芥菜賣給我們,給多少錢收?”
上次在村里的推廣雖說效果不好,但也有那么兩三戶人跟著種了芥菜。
于情于理都該收購。
但敖德良雖說知道芥菜的行價,但也不好擅自報價。
想了片刻后,他說道:“讓他們先等等,收購肯定會收購,只是價格我不清楚,得讓市場的人定。”
這時,有位村民站在樟樹后已聽了會兒,“價格低了,我可不一定賣哈,最近菜價可好。”
敖德良笑了笑,“別的我不敢保證,但有一點我可以先告訴你,公司給的收購價絕對比你在本地賣更高!”
“這還差不多。”
那村民砸吧著嘴走了,劉海濤也去通知工人明天繼續割菜。
敖德良則繼續和尤飛探討增產提質的話題。
現在畝產3500斤,增產潛力其實還挺高,而每增加一成產量,增加的效益就非常可觀了。
靠譜鮮生,配送中心。
溫蓉站起身活動了下身體,屋外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不知不覺就打了一天電話。
好在結果是喜人的,甚至過程中一度讓她覺得打電話很愉悅。
畢竟,打出去10個電話,往往有8個有良好回應,乃至直接下單。
這種感覺非常好。
嗒嗒嗒 樓梯間傳來下樓的腳步聲,她凝眉望去,陳正旭和李才兩人穿著皮夾克走了下來,帥是帥,就是和賣菜有點不搭。
“溫蓉,電話打完了?”
溫蓉笑道:“打完了,累死我了,不過結果是喜人的,你給我的名單里,大概有八成的客戶今天都下了單。
還有兩成里,有些是今天沒有芥菜需求,還有些則是提前定了,后續也都會考慮我們。”
總之就是形勢不錯。
陳正旭本來還有些沒睡醒,此刻也被這好消息給刺激清醒了。
“總共有多少斤?”
“還沒來得及算。”溫蓉拿出一個小冊子,“單子都寫在這上面了。”
“歸零…歸零…30257045…”
陳正旭和李才兩人守在計算器前把最終的配送數據算了出來。
“5820斤!”
“旭總,有點屌啊!”李才震撼道:“才第一天就有這么多!”
“勉強還行。”陳正旭嘴角往下壓了壓,但沒壓住。
“再計劃3000斤免費往佛山及周邊地區贈送,大概就是9000斤。”
算了下賬,陳正旭又問:“財神爺,檔口能消化掉5.5噸芥菜么?”
“能不能不叫我財神爺,我也就是個打工仔。”
由于芥蘭熱銷,檔口客戶給李才取了財神爺的綽號,他聽著也別扭。
“5.5噸水東芥,加上基地還有點,一共就是六七噸的樣子。
也就是最近行情好,出貨應該沒問題,只是價格要比配送低不少。
一般芥菜就賣2.2元/斤,我今天水東芥先報2.5元/斤試試。”
“那也不便宜了。”陳正旭笑了笑,“看來只有取錯的名,沒有叫錯的綽號,你這財神爺的名頭是跑不掉了。”
由于總量大,銷售壓力也挺大,一開始并不敢把價格報太高。
但水東芥檔口價2.5元/斤,如果能賣完,一天銷售額也有2.75萬元。
再加上配送五六千斤,陳正旭配送報價3元/斤,這里也是1.75萬。
合計一天銷售額4.5萬元。
也已經很猛了。
再加上還在利用免費贈送的方式,持續開拓佛山、深城,以及中山和珠海的高端餐飲市場。
增長潛力還很高。
等兩人算好賬,分配完任務,一輛滿載著水東芥的貨車也剛好抵達了配送中心。
“開干,開干!”
“都記住自己負責的區域哈”
卸下幾千斤水東芥后,陳正旭也往一輛面包車上裝了幾箱水東芥。
還不忘回辦公室在紙條上寫下烹飪方式給放在了表面上。
跟著才出發往南走。
而李才則帶著剩下的水東芥進了市場,才到檔口就有人來問。
“財神爺,這一車是芥蘭還是什么菜?”
“芥蘭沒那么多了,這一車都是雞心芥菜,品質極佳,一碰就碎,用來生炒口感可是一絕。”
李才賣力的介紹著,就差把此菜說成只應天上有。
他還做了示范,輕輕一掰,雞心芥就脆脆的裂開了口。
“價格呢?”
“比普通芥菜貴3毛,2.5元/斤,75元/件!”
大多數人面對價格時都會疑慮,3毛的差價可能就是別人的利潤,只有少部分人才會選擇嘗鮮。
但市場行情還在,整體上比較缺菜,水東芥出貨也慢慢快了起來。
“我管你什么雞心芥,還是鴨心芥,我要20件!”
一大漢在驗貨時感受到了水東芥的脆嫩,掰下嘗了一口,跟著就下單了20件。
此等豪氣也讓李才放下了降價銷售的念頭。
不急,這才第一天。
再等等,等口碑發酵了,可能會出現更多大漢這樣的人。
貴3毛又如何?
照樣搶手!
貨車在鄉村夜色中穿行,不知何時又進入了城市。
城市還沒入睡,等到了布吉農批市場門口時,更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在那邊,周小熊!”
陳家志吼了一嗓子后,面容敦實的周小熊便跑了過來,跟著的還有劉明華。
“一共拉來了3000斤水東芥,正旭怎么安排的,往哪里送?”
周小熊把劉明華拉上前,“我也是才來,劉明華會帶我們去。”
陳家志隨手散煙,劉明華跟著說:“我帶旭總跑了兩趟,他讓把菜送給市場里幾個檔口老板。”
薛軍驚訝道:“有沒有弄錯,3000斤只送幾個老板?”
劉明華:“旭總這樣說的。”
“行了,按正旭說的辦。”
陳家志也不甚清楚,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到臨頭,就按規劃的走。
少頃,
五十鈴就到了某個檔口外,卸下了20件也就是600斤芥菜。
老板是個有點胖的男人,他同樣也很驚訝。
“靠,你們來真的?真免費送?”
這600斤至少值1000多塊錢。
“都放你檔口了,還能有假嗎?”陳家志笑了笑,遞了支煙,“老板貴姓?”
“我姓葉。”葉姓男子點上煙后,說:“要不我還是給錢吧,現在芥菜不便宜哦,小兄弟。”
陳家志笑道:“我們賣的更不便宜,現在免費送,等下次想拿貨就比一般芥菜貴了。”
“看來你們果真對自己的菜很自信。”
葉姓男子蹲下身,扒開菜筐面上的葉子和冰袋,拿出一株芥菜。
輕輕一掐,厚厚的根莖就裂開了。
“這么脆!”
“很好吃的,葉老板回家可以試試用肥膘肉生炒芥菜,也可以向你的餐飲客戶推薦這種做法。”
用同樣的方式,陳家志幾人接連送了幾個商戶,3000斤菜就沒了。
他觀察了下,也慢慢弄懂了陳正旭的想法。
這幾個都是大商戶,給的起價,在他們免費送時,好幾人主動提出要給錢。
顯然都是不差錢的優質商戶,手中自然也不乏長期合作的酒樓客戶,個別的還涉及供港業務。
通過向這些大商戶讓渡一部分利潤,能更快把業務鋪開。
同時再慢慢通過新建設的城市配送中心,發展自己的終端客戶。
一快一慢,兩條腿走路,最快的擴大水東芥的影響范圍。
借助水東芥的影響力,配送中心也能更順利的在新城市開展業務。
想明白了后,陳家志也覺得這樣的方式不錯。
如今送完一批,也只需等時間發酵擴散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