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5章 來去匆匆

  從土路走下小山坡,便瞧見一群人在院里聊天,儼然是村口情報站。

  附近還有一群小孩在玩耍,突出一個熱鬧。

  陳家志才從土房子一旁的小路露出頭,便被人注意到了。

  “秀才和李秀回來了啊,不早了哦,馬上都過大年了。”

  “還叫啥秀才,別人倆口子現在是大老板。”

  陳家志沖眾人笑了笑,上前給男人散煙,給女人小孩發糖。

  也有人沖大田對面喊了一嗓子,“家英,你弟娃回來了!”

  村里是淺丘地帶,坡不高,坡上都是地,坡下就是水田,一個隊的人基本在水田兩邊。

  吼一嗓子,大多數人家里都能聽到。

  略微寒暄了幾句,陳家志便告別往前走,老爹老娘定在明天過年,三姐陳家英可能也回娘家幫忙去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遇到人就發煙發糖。

  逢人說他發家了,有錢了,他就客氣幾句,訴說菜場經營如履薄冰,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他回老家沒有想炫耀的意思,單純就是回來看看。

  要說曾經瞧不起他的人,那可多了,他自己都數不過來。

  讓瞧不起他的人看看他多有出息?

  前世已經經歷過了,爽是爽,但麻煩事也不少。

  在農村種地的人就知道,一塊空地,并沒有人管,還雜草叢生。但是你一旦耕種了,馬上有人冒出來,和你爭奪。

  如果你在地里種出了很多果實,一年可以帶來上千的收入,那就更不得了,有人會嫉妒,甚至暗中破壞,為難你,反正在見不得你好。

  衣錦還鄉,有一件讓很多人討厭的就是借錢。

  你都發達了,自己都說有好幾百萬,人家向你借幾千,幾萬,不是問題吧?

  從薛軍家走到自家老房子,距離不算短,打招呼的人不少,熱情的人也很多。

  陳家志秉承老爹的智慧,不聾不瞎,不配當家。

  最終散沒了一包煙,一包糖,才走到了自家房前。

  一共三間土房,墻體全部是黃泥土夯壘起來的,屋頂蓋的是土制瓦片。

  還有一間養豬的豬棚。

  此時里外都有幾人在忙著。

  陳家志和李秀帶著孩子到時,老娘彭國真已經等著抱孫子了。

  “豆豆,有沒有想奶奶?”

  “想”

  其余幾個忙著的人也騰出手過來湊熱鬧。

  “這就是家志的兒子呀,父子倆長得一模一樣,乖的很。”

  “眼睛怪好看的。”

  “真帥。”

  陳家志拿出一把糖,向說這話的婦女遞過去,“大嫂,就沖你這話,我就多給你抓一把糖。”

  已經五十余歲的江麗華上下打量:“家志現在是變得不一樣了。”

  陳家志樂呵呵笑道:“變得更帥了吧?”

  “沒看出來,臉皮更厚了倒是真的,有點像你那二姐夫了。”江麗華樂道:“倒是李秀又變漂亮了不少。”

  李秀也笑著說道:“大嫂看著氣色也很不錯。”

  在門口聊了片刻,就進了屋,堂屋靠墻擺了一張八仙桌,墻上掛著偉人畫像,在最里面的角落則是土灶。

  陳家志放了東西,給所有人都打了招呼,又問道:“大哥呢,正旭也不在,大嫂,正旭對象都不帶回來一個,就該喊他來做飯撒。”

  江麗華:“正旭他說天天忙著給你做事,沒有時間去找對象。”

  陳家志氣道:“這小子冤枉人啊,我還專門給他放假,讓他去找對象,結果他就這么往我身上潑臟水,不行,我得找他算賬去,大嫂,他們干啥去了,我找他們去!”

  江麗華:“我看你也是想開溜,你看看李秀,這都戴上圍腰準備幫忙了!

  幺娘說你現在做飯好吃得很,尤其是做魚,我可不信,除非你今晚露倆手”

  “行啊,大嫂,魚呢?”

  “家順和正旭幾個拉網去了,估計也快回來了。”

  “那我也去看看。”

  說完,他就準備開溜,李秀還讓他把豆豆給帶上了。

  大堂哥陳家順家里有一口山坪塘,面積不大,卻養了多年的魚。

  不過陳家志剛走出家門,就遠遠看到三個男人提著桶回來了,陳家順,以及兩個兒子陳正彥和陳正旭。

  他也就在院子里等著。

  心里還暗暗有點可惜,這撒網打魚的事可是他從小就喜歡干的啊!

  村里的稻田基本都是冬水田,夏天收割完水稻后,水田里基本都干不了,也種不了油菜。

  幾塊大田里水更是不少,也就讓魚蝦、泥鰍、黃鱔等有了繁衍生息之地,也成了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更是有許多成人靠此賺些零花錢。

  站了片刻,陳家順父子三人也都看到了他。

  “家志什么時候到的?”

  “剛到一會兒。”陳家志也上前遞煙,又教著豆豆喊人,不過小家伙明顯對桶里活蹦亂跳的魚更感興趣。

  “這幾條花鰱不小啊!”

  陳家順說:“運氣不錯,估計每條都有七八斤左右,本來前幾天想清塘,但你又一直不回來,以前哪次清塘你沒來幫我抓魚,真把塘清了,你小子得恨我!”

  陳家志笑了笑,他回來得確實比較晚,明天就是除夕了。

  因為他,家里過年也拖到了最后一天。

  而且看老爹老娘這動靜,提前一晚上就在準備,估計明天有不少人來。

  畢竟家里添了人口,家里情況也好了不少,熱鬧一下也是應該的。

  晚上時,陳家志就穿上了省服,做了個剁椒魚頭,贏得了滿堂喝彩。

  以前的他在家里可從沒有做過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這一表現,簡直讓了解他的人刮目相看。

  更別說跟著出去的人都混得很不錯。

  陳正旭、薛軍、李才等先回來的幾人可幫他宣傳了一波,又是開車回來的,雖然開不到家門口,但去鎮上趕場時,也能開車載人。

  陳家志原本覺得有些張揚,不過當看到大家漬漬稱贊,老爹老娘開心溢于言表時,也會暗自高興。

  酒足飯飽,也不由聊到了工作,陳家順等人都想聽當事人聊聊。

  畢竟現在村里傳得五花八門。

  陳家志聽了下,連連苦笑,“大哥,哪有那么懸乎,就是種菜,只是在外邊更有市場。

  而且除了一個基地在賺錢,其余幾個都在虧錢,這一來一回,今年其實比較一般。”

  陳家順雖然是莊稼漢,但其實文化水平不低,一手毛筆字寫得很漂亮。

  村里辦紅白喜事有寫字需求時,基本都會找他去。

  “不管怎樣,還是要感謝你把正旭給帶出去,他這一回來,也給我和你大嫂掙了面子,來,我和你喝一個。”

  陳家志也跟著提杯,“主要正旭自己也爭氣,學東西快,做事又穩重。”

  陳家順笑了笑,斟酌了下,想說什么又放下了酒杯。

  江麗華看他這樣,直接說道:“家志,還有個事,我家正彥倆口子也想跟著你出去混。”

  “可以,菜場也一直在招人。”

  陳家志不算太意外,他對陳正彥也沒什么意見,就是他老婆周萍是個事精。

  前世也出去打過很多次工,但每一次都能和人鬧矛盾,乃至打得兩敗俱傷。

  逼得最后陳正彥只能讓周萍留在老家種地帶娃。

  這一次他也暫時不好駁了大嫂江麗華面子。

  大嫂還是挺好的,泡的酸菜更是一絕,用來做酸菜魚賊好吃。

  而且周萍雖然事多,但其實能扛能挑,一百多斤一擔的苞谷和谷子能一口氣從山上挑回家,用毛線織毛線手套等精細活也做得挺好。

  “正彥,周萍,你們先到菜場種菜沒問題吧?”

  陳正彥說:“沒問題,我們在家也長期種著地。”

  周萍跟著又問:“這能給我們開多少錢一個月的工資呢?”

  陳家順微微皺了皺眉,“跟著去就行了,家志還能虧了你們不成?”

  主要是陳正旭已經風風光光的回來,這話問的就有點多余了。

  “沒事,這事該說清楚。”

  陳家志沉吟道:“現在菜場里分不同工種,收入最高的是收菜工,基本工資12元/天,加上提成和獎金,一個月基本都能達到800900元,好的時候能有12001300元,但很考手藝和速度。

  其它的工種收入就要差一點”

  陳家志原原本本的說了一下,也是說給其余人聽。

  眾人也聽得很認真,畢竟是關于工資,平時村里的攀比就不少。

  而這收入已然很高了。

  陳正旭給哥哥陳正彥使了個眼色,后者撓了撓頭,才喊了小自己五六歲的陳家志一聲小叔。

  “小叔,你安排我們做什么工,我們倆就做什么工!”

  陳家志想了想,沉吟道:“其實還有個工種潛力不錯,以后收入不比收菜工低,現在菜場也很缺。”

  他跟著解釋了下嫁接工,現在是真缺啊。

  最終,陳正彥和周萍在高薪誘惑下,也同意了去學嫁接。

  聊了會兒,天也快黑了,又跟著收拾碗筷,開始準備明天的團圓飯。

  次日,家里果然又擠又熱鬧。

  陳家志忙著迎來送往,李秀則潛入了穿圍裙的婦女群里。

  熱熱鬧鬧一天,晚上再點上幾串鞭炮,這年就算過了。

  期間也有人來找工作,陳家志也都提議往嫁接工方向發展。

  他們村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前世在外做生意的都沒幾個,大都從事的都是社會上最臟最累的活。

  村里人也都知道他在外種菜,沒能脫離農門。

  能找上他的基本也沒什么門路,做好了種地的心理準備。

  就這樣,陳家志反而為嫁接隊伍招攬了不少儲備工人。

  過完年,陳家志便約好大堂哥一家去上墳。

  隨后又去了隔壁村老丈人家拜訪。

  除了李才這個六弟,李秀還有大哥和二哥,兩人都是木工,都分家了出去。

  對于陳家志的變化,老丈人一家通過李才也早都了解,自然驚訝無比。

  至于李秀的三姐和四姐都嫁得稍遠,又沒回老家過年,便沒去。

  在走親訪友中度過了兩三天后,惦記著各個基地情況的陳家志返程了。

  可謂來去匆匆。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