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3章 還未出名的增城菜心

  陳家志翻閱完了文件,心情還不錯。

  平時也一直有看,只是近幾天價格變化比較快,出現了不少變動。

  比如黃瓜和番茄的單價就攀升到了1元/斤,是個超級可觀的價格。

  李明坤喝著茶,很輕松的笑道:“價格可能還會漲,這50畝大棚也還能貢獻不少收入。”

  陳家志沉吟道:“有想過春夏種什么嗎?”

  李明坤搖了搖頭,“現在確實有點沒頭緒,等春天到了,元謀沒了冬早蔬菜的優勢,價格肯定也得大跌。”

  陳家志手指敲著桌子,想到了向斌,上次賣給他的青菜反饋似乎不錯。

  沉吟了會兒,他定聲說道:“修冷庫,建制冰和泡沫箱廠,種葉菜,沿著成昆線找市場。”

  李明坤訝然,“這投資也太大了,賺的這點錢遠遠不夠。”

  明明剛才還很輕松,這一瞬間他就感覺到了壓力。

  陳家志笑道:“別緊張,這是長期目標,又不是讓你馬上就得上,現在的重點還是推育苗場,以及做科研,種菜只是附帶的。”

  “嚇死我了。”李明坤又問:“那明年春夏種什么?”

  “這就要你們集思廣益了。”陳家志沉吟道:“不過那50畝大棚,如果管理得好,也許可以堅持采摘到四月份。

  屆時就可以直接規劃冬早菜的種苗,明年應該會有訂單,再自己消化一部分,育苗場和菜場就能同時經營走。”

  上次培訓會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李明坤對拿到種苗訂單也有自信。

  跟著陳家志又和他談了談待遇組成,同樣包括利潤分紅。

  在這方面倒都沒有多大分歧,陳家志挺大方,李明坤也還在適應這兩年的迅速變化。

  去年年初他還在廣州種著三四畝地,今年年末就到了元謀掌管一場之地。

  他相信跟著陳家志走下去,未來只會更好。

  在離開元謀前,陳家志又陸續和紀松、彭謙等人做了交流。

  他對育苗和育繁種的重視只多不少,為此還將加大投入,也讓兩人長期招人完善科研團隊。

  這條路想出成果只能靠堅持。

  等忙完這些事后,他才又和薛軍坐上了回廣州的飛機。

  “那個誰,龍哥,這段時間有什么動靜沒?”

  從和龍哥發生沖突后,薛軍就長期帶人在批發市場調查行情,同時提防著龍哥等人,晝伏夜出的也很少出現在農場。

  “許是被人打了招呼,現在他都避著我們走,可能知道我們是政府比較關注的項目。”

  “嗯,這樣最好。”

  只要沒人搗亂,陳家志對李明坤在種菜上的本事還是挺信任,賺錢不是問題。

  登機后,陳家志拿出一本中國蔬菜育種學的教材看了起來。

  這本書上系統的介紹了蔬菜育種的技術途徑和創新育種方法、良種繁育、田間試驗設計與統計等基礎理論。

  同時也有白菜、番茄、黃瓜、菜心、芥菜等30余種蔬菜的育種實例。

  看了這本書,他對蔬菜育種的理論與實踐也有了一個籠統的了解。

  他有菜場,隨時可以去做實驗進行驗證,慢慢的也在進步。

  同時加強這方面的學習,也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時間就在看書中流逝,到了白云機場后,又是陳正旭來接他。

  “李才哪去了?”

  陳正旭說道:“今天又去了增城,還沒回來,他說你安排他去找一種遲菜心,還沒找到。”

  “快一個星期了,還沒找到?”

  “李才說菜心還挺好找,遲菜心也不難找,但你的說的那種口感特別驚艷的高腳遲菜心一直沒找到。”

  不會吧,增城遲菜心這么難找?

  不應該家家戶戶都有種嗎?

  一個多星期前,想著快元旦了,他想著增城遲菜心大概就是這前后上市,便讓李才去增城鄉下找找。

  花城沒有賣的,增城應該比較多了吧。

  原以為會比較輕松,現在看來沒想象中那么簡單。

  陳家志琢磨了會兒,該不會增城遲菜心的口感還沒被市場發現?

  或者說是產地不對?

  這么一想,好像還真有這種可能。

  畢竟種植遲菜心的人本就相對更少,當下最知名的品種還是彭謙培育的遲菜心2號。

  遲菜心是菜心的一個類型,又叫高腳菜心,屬于冬種蔬菜,一般在深冬上市,普通菜心重量在50g左右,而遲菜心重量可達500g。

  如果增城這時種的人少,又沒有進行特別推廣,或者沒找到產區,籍籍無名似乎也很正常呀。

  癥結很可能就在這里。

  陳家志吃過增城遲菜心,還是霜打過后的增城遲菜心,鮮甜爽口的口感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同時遲菜心菜干用來煮湯也是佳品,可以清心潤肺,去熱解毒。

  陳家志遲遲沒有開口,陳正旭只好說道:“要不我call他,要他先回來?”

  “不用,讓他找。”陳家志回過神來,“找不到,過幾天我們也去找。”

  “還找不到呢?”

  “那我們就自己去種!”

  之所以不直接去種,是因為增城市面積也不小。

  而能成為地理標志性品牌的農產品,口感一般受水土和氣候等因素影響比較大。

  可能出了一個范圍,口感就不對味了。

  就像遲菜心,為什么偏偏增城和連州兩個地區最出名?

  就是其水土和遲菜心對上眼了。

  陳正旭驚訝道:“為了高腳菜心,還要專門去增城建新菜場,小叔,這菜心有那么好吃嗎?”

  “等以后你吃到就知道了。”

  口感的東西很難形容,而且每個人口味不同,就像豆腐腦有人喜歡咸的,有人喜歡甜的。

  而他從來不參與甜咸之爭,他喜歡吃麻辣豆腐腦,辣椒至少還得兩勺。

  菜心也是如此,有人不喜歡吃,有人頓頓少不了。

  增城遲菜心稱得上是菜心中的極品。

  陳家志笑道:“等我們掌握了這種菜心,正旭,以后高端渠道就能拿得更穩了。”

  陳正旭遲疑了下,“那我也跟著一起去找。”

  “你有空嗎?”

  “有。”陳正旭頷首道:“現在配送中心的任務我大多交給了小熊幾個在管,我主要負責拜訪客戶和回款,時間很充裕。”

  “時間這么充裕你也沒找著對象?”陳家志突然就板著臉,“你這讓我回去怎么向順哥交待!

  這次你不用去,趁著離過年還有時間,趕著去找一個!”

  陳正旭嘀咕道:“我爸又不會為難你”

  陳家志說道:“別廢話,給你時間找對象,我還有錯嘍?”

  時間也不算早了,陳家志沒急著回菜場,而是準備在配送中心呆一晚。

  等李才回來后,又問了他有關增城菜心的情況。

  李才嘆道:“我跑了好幾個鎮了,也發現種遲菜心的菜農和菜場,但口感也差不太多,在當地也沒什么特別大的名氣。”

  陳家志翻找出了一副地圖,“說說看,去了哪些地方了?”

  李才也來到地圖前,指著說道:“永寧、新塘、仙村、石灘鎮都去過了。”

  “平原地區?”陳家志看到了珠江支流東江,“那應該是找錯地方了,番禺也是平原,種出的遲菜心口感也沒有多驚艷,要往山區去找。”

  增城的山區在北部。

  李才說:“北邊我也去了,但山里農民基本都種柑橘和荔枝,種菜的都很少,遲菜心有也估計只在房前屋后種點自己吃。”

  陳家志思索片刻,說:“等我先回菜場兩天,再一起去找找看,找不到我們就直接種。”

  就算用排除法,增城南邊平原地區的遲菜心口感不行,那肯定就在北邊。

  找得到就嘗嘗口感。

  找不到就自行選址試種,等資金稍微寬裕了便可以直接建基地。

  增城不像連州,它距離市場更近,運輸更方便一些。

  1995年最后一天上午。

  車才在家門口停下,陳家志就迎上了彭國真幽怨的眼神。

  “嚯喲,陳老板舍得回來了,在元謀不是隔天就有羊吃嗎,還回來干啥?”

  “媽,你可別陰陽怪氣。”陳家志笑著上前,“你瞅瞅,我這曬得有多黑,元謀那紫外線可比廣州更強。”

  彭國真端詳著,果真黑了不少,“你說你,跑那么遠干嘛,把我和你老爹丟在這,呆不習慣呀!”

  “想老家了?”

  “有點,呆久了后發現還是在村里舒服,走到哪兒都有熟人聊天,你老爹也能去逛街打牌,不像這里,都見不到幾個朋友。”

  兩人也都過了六十歲,難免有點思鄉。

  陳家志沉默著來到了車后,拿出帶回來的特產。

  這時陳少昌聽到動靜也帶著陳正云從家里出來。

  陳正云個頭長高了一點,一雙炯炯有神的打量著陳家志,像是看陌生人的眼神。

  陳少昌教道:“豆豆,快喊爸爸。”

  小家伙抿著嘴,陳家志先是和陳少昌打了招呼,才又單手把陳正云抱起進了家里。

  “現在會說話了嗎?”

  彭國真笑道:“會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了,長了就不行。”

  “可以喲。”陳家志又逗弄著陳正云,“豆豆,快,叫爸爸,爸爸。”

  陳正云既不哭又不鬧,就兩只小手窩在一起,盯著陳家志的帥臉看,仿佛在看20年后的自己。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