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2章 一個好的開始

  露天蔬菜延長了生育期。

  大棚蔬菜可能填補往年冬早蔬菜13月的空窗期。

  即使現在還有成本過高等各種的問題,但這可能是一條走得通的路!

  馬明正在參加縣政府組織的一場會議。

  會議中途休息時,曾去云嶺農場視察過的縣領導龐宏見到馬明,想起最近偶然聽到的信息。

  “馬明,云嶺農場的嫁接苗和大棚蔬菜應該看得到結果了,效果怎么樣?”

  會議室里也還有其他未去抽煙上廁所的人,此刻也都側耳傾聽。

  “還不錯。”馬明回道,感慨消息傳得真快,也在斟酌著如何進一步說明。

  “目前嫁接苗的能延長一定的生育期,同時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產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而大棚蔬菜現在的優勢還不明顯,但隨著后續氣溫下降,確實能明顯調補空窗期,但效益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一二月份的元謀才是最冷的時候,白天最高溫能有30幾度,但夜間最低溫也有少數時候能低至25℃。

  露天番茄和黃瓜等外銷冬早蔬菜主力得全軍覆沒。

  只是大棚蔬菜的投入成本太高,元謀沒有幾個農民承擔得起,想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只能由財政大力補助。

  其中的風險讓一向激進的馬明給了個保守的答復。

  龐宏點了點頭,“重點觀察,組織人手寫一份報告。”

  “沒問題,局里科室一直關注著云嶺農場的情況。”

  冬早蔬菜是元謀的支柱性產業之一,產值過億,涉及到眾多農村地區的脫貧發展,一向都是縣政府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再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如果優質種苗和大棚真能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出臺扶持政策也是必然的。

  馬明也感受到了態度的轉變。

  雖然相比整體來說仍然微不足道,不看好的人依然不看好,政策實施也有不短的過程。

  但車輪在向前,就有走到下一站的希望。

  “菜賣完了,明年再來吧。”

  “新人還在找菜,老鳥已經回家抱著媳婦睡大覺咯”

  能禹蔬菜批發市場里,往日里熱鬧的市場依然熱鬧,只是只見人不見菜。

  很多采購都跑了個寂寞。

  就連不遠處成昆鐵路元謀站也不見了往日里貨運的繁忙。

  這時候外運蔬菜車皮管夠。

  但苦于沒菜啊!

  然而,有幾個采購卻想起了曾經見過一次的大棚蔬菜。

  大棚里肯定有菜。

  于是,幾個人相繼前往云嶺農場,也有其他知道一二的也聞訊前來。

  這讓云嶺農場最近變得很精彩,時不時就會上演一出好戲。

  “陳總,別躲了,我知道你在房間里,你開下門,我們再坐下來談談。”

  “價格都好商量,看在老鄉一場,你就賣點菜給我行不行?”

  “你開下門,砰砰砰”

  陳家志一臉不爽的打開門,“別敲了,煩死了!”

  門外同樣也是一個來自四川的收購商李磊,本著來者是客,又是老鄉,陳家志便和他客氣了一回。

  然后,自來熟的李磊便纏上了他,目的只有一個:買菜!

  “早和你說了,我早就和人簽好合同了,優先把菜賣給別人,別個沒毀約,該漲價漲價,我怎么好意思賣給你嘛。”

  “哎喲,兄弟,你就勻我一點嘛,勻我一點點不礙事。”李磊笑道,又是遞煙,又是點煙。

  這人除了敲門擾人清凈外,各方面都很客氣,把陳家志弄得實在是沒脾氣。

  “這樣,今天那兩哥們也要來,你們自己商量,我就不摻和了。”

  “好,我搞定他們。”

  元旦越來越近了,元謀的冬早蔬菜徹底進入了尾聲,只殘存了些有特殊地形優勢的極個別菜田。

  云嶺農場的規模也不大,但在此時就是十里八鄉的俊后生,香餑餑。

  菜農見了后羨慕嫉妒,收購商看了后就都想咬一口。

  而陳家志此前就答應了江輝和向斌,價格隨行就市,就把菜優先賣給他倆。

  如今,也到了他履行約定的時候。

  陳家志打算長期發展,做長久生意,自然不會短視,等江輝和向斌很上道的提價后,合作就持續了下去。

  50畝大棚一天也就出菜七八千斤,加上露天的番茄和黃瓜還有殘余,一天的出菜量勉強維持在一萬斤上下。

  這點量江輝和向斌兩人都可以比較輕松的吃下,再拉個人進來還更麻煩。

  所以價格沒問題的前提下,他不想再找第三方進來。

  李磊是意外。

  但能不能說服另兩個人也還不一定呢。

  然而,他還真就搞定了另兩個人,分一部分菜給他。

  陳家志猜測不同地區的菜價有差異,導致他們有合作的基礎,以后還可以互通有無。

  這就和他無關了,他只要賺到屬于他的那一份利潤就足以。

  又一天。

  陳家志在一個蔬菜大棚里和工人一起練習著蔬菜嫁接。

  蔬菜苗也是紀松專門培育出來給工人嫁接練手用的。

  嫁接需要的勞動力,以及復雜的嫁接和維護技術是當下育苗場的主要限制因素。

  同時也是限制國內蔬菜嫁接擴大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名熟練的嫁接工人培養起來很不容易,在元謀更是如此。

  這邊農村的教育水平相比山東等地區更差,在學習和掌握嫁接技術上就更難。

  還能咋辦?

  借著露天蔬菜進入尾聲,育苗場便篩選了一批年輕、讀過書、手巧心細的工人出來專門練習嫁接技術,一求熟練,二求成活率,還是帶薪培訓。

  陳家志有空時也會和管理人員一起來練習嫁接,現在他一個小時也能嫁接七八十株苗了,算是半個熟練工。

  專注練習了一會兒后,就有婦女開小差了。

  “陳老板,以后我們真有機會坐飛機去國外嫁接蔬菜?”

  “琴妹子嘞,你還真信陳老板的話啊,就嫁接個蔬菜苗,外國人自己還能不會?”

  “陳老板多半是逗我們玩的,我要求不高,也不去想一個月工資上千,能有個六七百塊我就滿足了。”

  為了提高嫁接工學習的積極性,陳家志想了不少辦法。

  其中之一就是畫大餅。

  學好了嫁接技術不僅能月收入上千元,未來還有機會坐火車坐飛機到全國各地,乃至出國去給人嫁接。

  雖然還很遙遠,但畫餅都不敢往大了畫,那他還當什么老板?

  效果也是有的,這批工人也愿意靜下心來練習嫁接和學習嫁接后的維護技術。

  陳家志笑道:“你們也別老說我騙你們,就聊天這幾句話功夫,我都已經嫁接了幾株苗,有可能這幾株苗的差距,就導致今后你們坐不了飛機,出不了國…”

  “陳老板,你不是來練習技術的,分明就是來監督我們的。”

  “就和班主任一樣,以后要改口叫你陳老師了。”

  幾個婦女嘰嘰喳喳的。

  也就現在沒計件算工資,等以后卷起來,連喝口水都得搶時間。

  但也有默默在練習的,對技術工種來說,這都是優質工人。

  練習了兩個半小時嫁接后,陳家志出了大棚,活動了下身子。

  “這嫁接也是辛苦活。”

  紀松和他在一起,笑道:“只要能賺錢養家,中國不缺能吃苦的優秀工人。”

  陳家志深以為然,他們這代人嗯,不提也罷。

  “等有了一批熟練的嫁接工人,你的重心還是要放在砧木資源的篩選和利用上。”

  “OK,老板,你有時間也可以來一起,我感覺有你在,運氣會更好一點。”

  “哈哈,好,我也挺感興趣。”

  今年的工作挺讓紀松有成就感,研究是一項很枯燥的工作,長期不出成果也很正常。

  雖說已經有黃瓜嫁接到黑籽南瓜上的相關研究,但能在元謀成功應用,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成績。

  何況還有番茄和茄子。

  事實上他認為番茄水茄,以及茄子水茄等等組合的潛力也不小。

  只是今年時間有點趕,沒能凸顯出足夠優勢。

  再鼓鼓勁,也許明年就成了。

  而且,國內還有足夠多的砧木資源等待發掘,這是一項長期工作。

  眼前的年輕老板很有雄心。

  他提出了要長期對本國和國外引入的砧木資源進行系統的鑒定、篩選和利用。

  從中篩選可供直接利用的砧木或作為選育優良砧木的原始材料。

  只要公司發展順利,持續盈利,待遇水漲船高,這碗飯他可以吃很久很久。

  在棚外站了一會兒,夕陽灑在身上暖洋洋的,工人沿著田埂陸續歸家,平壩兩側的山峰在光影下若隱若現。

  在元謀呆了兩個月,也差不多該回去了。

  “家志,走啊,下班回去了撒,發什么愣。”李明坤也從菜田里走了過來。

  陳家志笑道:“我過倆天就回去了,有什么要給你帶的沒?”

  “沒,白燕都過來了,我還給誰帶東西。”李明坤掏出煙,“回去也好,你看你在元謀天天下地,曬得更黑了。”

  陳家志抬手看了下胳膊,“黑就黑唄,不影響我的帥氣。”

  “論臉皮厚還得你和老易。”李明坤想了想,沉吟道:“還有時間,再去辦公室坐會兒,你也再看下最近的賬目,也算有點成績了。”

  “幾個月時間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45萬斤黃瓜,33萬斤番茄,3萬斤茄子,3萬斤青椒,一共84萬斤菜,約66萬銷售額。

  與投入相比,這點收入離回本還遠著呢。

  但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