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9章 我靠靠靠

  早上花城城里的車流量不小,有些路段還要堵車。

  陳家志坐在五十鈴駕駛位上,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視覺廣,路上各種復古的小轎車都很嬌小。

  這樣看,輕卡車的安全性好像要高一個檔次。

  即使路遇匪徒,硬闖過去的幾率好像都要更高一些。

  他往旁邊看了看,跟著奔波了一夜,李秀已經睡著了,睡著時的李秀更添一份柔和的氣質。

  想了一會兒,小轎車得買,但晚上出行還是開輕卡更靠譜一些。

  小轎車可以在重要場合使用,陳正旭拜訪大酒店酒樓時也可以拿去用。

  一路東想西想,便也到了家。

  “秀,到了,回家睡。”

  “唔”

  在市場上已吃過了早飯,到家后彭國真也準備好了熱水,兩人把錢放好,洗漱后,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倒頭就睡。

  陽光有些曬。

  洪中和洪彪卻置若罔聞,戴著草帽與易定干一同走到田間地頭,周邊是彎腰弓背采收菜心的菜農。

  “易場長,這菜心種得真漂亮。”

  “還行吧。”易定干問:“洪老板認為和陳總比怎么樣?”

  “呃…”洪中苦笑道:“老哥,你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

  易定干笑了笑,“哈哈,看來我還差點水平。”

  洪中沉吟道:“各有千秋,易場長的大小分級做得更好,這樣的菜在香江很搶手。”

  易定干笑道:“我們今天下午也有一車菜心發往香江,5噸左右,量稍微少了點,但一車菜比在花城賣要多賺三千來塊錢。”

  “5噸…”洪彪呢喃道:“量也不少了”

  洪中瞪了洪彪一眼,意思是讓他不要再想走水的事,目前香江的菜價也不是特別值得冒險。

  而且,以江心菜場現在的體量,走水根本解決不了多少銷售量,還可能引出大麻煩。

  易定干不了解兩人參與走水蔬菜的事,還在為供港訂單少而發愁。

  早上家志沒來菜場,他估計是昨晚的菜太多,賣得沒那么快,回來得也就晚了。

  這讓他有點擔心后續的銷售。

  這茬菜心昨天開始采收,一收就是十幾噸,昨晚去了市場10噸,冷庫里還有好幾噸。

  今天就更不得了,達到采收標準的菜心更多。

  從早上開始,他就組織了一百多號菜工開始采收,下午一上工又頂著太陽采收,采收完馬上進冷庫。

  全天估計至少入庫20噸菜心,還有最后10噸空心菜,10幾噸青椒。

  按他的菜心播種密度,等空心菜沒了,后續每天菜心都是30噸打底。

  如果市場一天只能賣10噸菜心,供港只有5噸,還有15噸的冗余量。

  何況對方一直說的是兩天發一車菜心!

  不得不發愁啊!

  今年這雨有點不給力啊!

  易定干抬頭瞇眼望天,這又晴了兩三天了。

  “易場長看什么呢?”

  “我看這老天爺又欠罵了。”

  “額…”洪中勸道:“老哥,這可使不得,舉頭三尺有神明,這種事還是少做,萬一哪天老天爺就發怒了呢。”

  “我還就怕他不發怒呢,今年這雨下得不上不下,一點也不痛快。”易定干說:“我小拱棚都準備好了,菜又多,就等著來場大雨,行情大漲!”

  “萬一老天爺就是聽你罵他不下雨,他才故意天天出大太陽呢?”

  “你這…這…”

  易定干砸吧著嘴,感覺好像有點道理啊!

  家志老喜歡教唆他們與老天爺對著干,說不定早就被他老人家記恨上了。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能再討論這個了。

  “馬上都端午了,你們不回去參加聚會,來菜場閑逛什么?”

  洪中笑了笑,說:“就想著馬上端午了,所以給菜場提了些水果和月餅過來,已經放在陳總辦公室了,等會兒下班你們記得拿。”

  “你們廣東人就是講究。”

  “另外,也月底了,剛好來問下菜場有沒有新的采購需求。”

  “確實很講究。”易定干笑著打趣了句,又說:“采購得等家志來,我估計他也快過來了,回去等著吧,這外面又曬又熱。”

  太陽確實很曬,從前兩三天下了場雨后,這鬼天氣就熱得人心里發慌。

  菜工為了防曬,也基本都裹得嚴實,彎腰弓背,也汗流浹背,只有手上的動作不慢。

  也沒人扎堆,都各自拿著菜筐分開,埋頭就是咔咔咔的掐菜。

  收菜工最怕的就是沒菜收,最厭惡的就是明明有菜但老板因為賣不上價寧愿爛地里也不讓收。

  但在江心菜場,他們只需考慮如何收得更快更好。

  多收一點就多賺一點。

  菜場也真給錢。

  就當菜工們專心收菜的時候,忽聽碎石道路上傳來了大喇叭的喊聲。

  “冰鎮酸梅湯,收了菜都來喝一杯酸梅湯,解暑又透心涼!”

  “冰鎮酸梅湯”

  一開始不少菜工都以為是沿街叫賣的小販,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花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排隊費時間。

  但偶爾抬頭一瞥,才發現是辦公室的人,緊跟著小組長也都在喊收完一手菜后,都去喝一杯解暑。

  不少人這才稀奇的小跑過去喝食堂自制的酸梅湯,經過冰鎮后,一口喝下去,酸爽直擊悶熱的軀體。

  陳家志來菜場時,便聽到了不少菜工對菜場的交口稱贊和談論。

  “菜場還挺貼心”

  “大熱天,喝一杯也是真舒服,不過也不能喝多了。”

  “咋了,腸胃不好?”

  “我怕尿多耽誤我收菜。”

  “嘿,你個婆娘遮這么嚴實,在菜地里尿也沒人認識你。”

  “呸你踏馬瓜婆娘”

  陳家志聽了后忍不住搖頭。

  菜場的婦女干活沒得挑,就是有部分人呀,開黃腔罵臟話個頂個厲害。

  他前世原本多純潔的一人,在菜場呆久了也被帶偏了。

  陳家志沒去菜田看收菜,徑直往辦公區走,然后迎面就看到了洪中洪彪和易定干。

  寒暄片刻后,便知道了情況。

  “來得正好,下半年的物資確實要開始準備了,我計劃一次性備足,剛好一起合計一下。”

  洪中一聽就知道這大單妥了,笑道:“好,需要什么你盡管說,我全力去找。”

  陳家志示意到辦公室,先泡了壺茶,才開始合計。

  “重點是肥料和農藥,這兩者都管控得比較嚴,你有辦法一次性拿到足夠的貨嗎?”

  洪中問:“三元復合肥用國外的行嗎?”

  “配比151515的嗎?”

  “對,在花城這邊也比較暢銷,我能拿到充足的貨源。”

  “可以,我們有使用均衡型復合肥的經驗。”

  隨后,陳家志一邊和易定干討論施肥方案,一邊拿筆開始唰唰唰的做著計算。

  最好的施肥方案肯定是根據菜地土壤養分情況,平衡施用氮磷鉀、鉬、硼和有機肥,才能獲得高產高效安全的蔬菜生產。

  這幾年,由于蔬菜種植效益高,人們通常施肥較多。

  但,蔬菜生產上基本以氮磷鉀化肥為主,有機肥和微量元素肥少,這限制了蔬菜產量的提高,也導致品質不高。

  長期下去,就導致大眾對化肥形成了誤解,認為施用化肥降低蔬菜品質。

  而陳家志很注重這一點,在施有機肥上不遺余力,所以不論是在東鄉,還是江心菜場,他菜的產量和品質都要高出一籌。

  然而,江心菜場雖然比平均產量水平高,但一直差東鄉一截,尤其是菜心,多的時候每畝能差幾百斤。

  但這一茬菜心產量又好了許多。

  易定干說:“我估計平均每畝沒有兩千斤,也至少有一千七八百斤。”

  這對四九心來說算是高產了,相比之前畝產一千四五百斤,有了很大的提升。

  陳家志問道:“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導致產量增加如此明顯?”

  易定干想了想,說:“基肥很足,尤其是有機肥,連續兩茬菜都施了發酵糞肥。”

  “化肥呢?”

  “施基肥時每畝加了50斤復合肥,追肥追得也挺勤快,反正在肥料上沒虧待過它。”

  “但產量還是比不過東鄉。”

  “我也納悶啊!”

  “我感覺可能是追肥追多了,菜地土壤養分盈余太多,導致產量上不去。”

  聽到這,賣肥料的洪中訝然道:“肥料施多了,菜的產量還會下降嗎?”

  “當然。”陳家志想了想,在筆記上畫了個拋物線。

  “就像拋物線一樣,當土壤中氮磷鉀含量到達一個點后,蔬菜產量和品質達到最高,隨后便會開始下降。

  我覺得江心菜場就是這種情況,養分過足,或者說殘余的鉀肥過足,限制了菜心產量進一步上漲。”

  陳家志看著易定干,“還記得我之前說過養分要均衡吧?”

  “如果一開始養分就是失衡的,我們后面均衡施肥其實并沒有改變本來的養分含量,只是隨著時間和有機肥的施入,土壤才逐漸改善,但這個過程很慢”

  “我明白了。”易定干沉吟道:“所以我后面要控制鉀肥的施入了?”

  “試試吧,我感覺應該是這個原因。”

  在當下的花城,菜地普遍存在著土壤養分盈余,這不僅有環境風險,也讓產量和品質提不上去。

  大半年時間過去,陳家志感覺江心菜場就是養分盈余過多,之前的調整只發揮了部分作用。

  除了管理原因外,這也應該是江心菜場始終要差東鄉一截的原因。

  找到了原因,那就好對癥入藥了。

  以前的施肥方案追肥過多,那這次化肥就減量。

  農藥保持不變,面積大,防蟲網也用不上。

  種子方面,菜心還是通過農科院買,但其它的如上海青、油麥菜等則交給洪中…

  最后算下來,交給了洪中一份價值約50萬元的采購清單,比陳家志預想的省了不少。

  但洪中滿意的走了。

  陳家志趴在圍墻上,抽著煙,與洪中揮手道別,同時也打量著冷庫外忙碌的場景。

  “易場長,今天入庫了多少菜?”

  啪地一聲,易定干拍了下大腿,愁著臉說道:“菜心20噸,空心菜10噸,青椒估摸也還有15噸多,這冷庫里的菜也是越攢越多了。”

  “哦”

  “還好有冷庫,不然就難受了。”

  “今天全裝了吧。”

  “哎,播種猛過頭了,嗯?!你剛才說啥!”易定干猛然意識到哪里不對。

  “菜不夠賣,晚上全裝了”陳家志輕笑道:“你不會找不到車吧?”

  “我靠靠靠!”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