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8章 有點慌

  陳家志看到了卷毛,卷毛也看到了他,盡量讓自己表情平靜,同時內心不斷告訴自己,不要畏懼,不要畏懼,這只是正常的生意,有來有往很正常。

  “菜心5件,荷蘭豆20斤”

  “菜心8件,荷蘭豆20斤。”

  “菜心3件,荷蘭豆20斤。”

  很快身邊就響起了高喊的報單聲,卷毛便也喊道:“菜心15件,荷蘭豆80斤!”

  這一瞬間,他能感覺到周圍詫異的目光,不由挺了挺胸膛,他的訂單量還是很大。

  大就對了,他茅總也不是白混的!

  集中喊價報單,這樣的買賣場景一般很少見。

  在批發市場,大多數時候都是賣家默默等待,買家陸續上門,很少有這么集中的時候。

  但陳家志卻習慣了這樣的交易,即使是李才、陳正旭、薛軍也都習慣了。

  “荷蘭豆單個最多20斤,多了不賣。”陳家志目光對著卷毛,“菜心管夠。”

  每天采摘量只有300多斤,真要放開賣,按現在的市場緊缺程度,一兩個客戶就能給他吃下。

  所以陳家志限制了購買數量,同時提高了單價。

  如今荷蘭豆4.5元/斤,比供港價低5毛。

  同價格情況下,一次性拿貨更多,他也沒理由不賣給卷毛。

  至于他賣給誰,陳家志管不了,也不是什么錢都非賺不可。

  卷毛在弄懂后,微微點頭,也是諷刺,他要辛勤跑腿才能拉來客戶,如今這些客戶又在這里等著點名,他也一樣,仿佛又變成了那個小嘍啰。

  好在就是這么發展過來的,他心里也沒多難受,只是感慨,陳菜農還是那個陳菜農,生意做得好只是他的一面,種菜才是他的底色。

  報了價后,陳家志按照車輛的前后順序開始指揮裝菜,四個人分工干活很輕松。

  標準的采收,統一的包裝,讓整個過程顯得很有序。

  客戶們享受了這樣高質的服務后,也沒人能挑刺,唯一不爽的是塑料筐的押金。

  但迫于供需形勢壓力,來此采購的人都做好了心理準備。

  要么退回塑料筐拿押金,要么要菜筐不要押金。

  其實陳家志更傾向于拿筐退錢,但每一天賣完菜清點塑料筐,數量仍在以個位數的速度減少,能承受得起20元一個塑料筐的人還不少。

  連續送走了幾波客戶后,56號檔口終于消停了些。

  “生意太好了!”薛軍站在車上,看著護欄,眼睛來回掃了掃,“整個市場都沒幾家比我們生意好。”

  陳正旭笑道:“我這兩天買菜發現了,全市場就我們有荷蘭豆,有硬性需求的只能到我們這來買,生意肯定好。”

  “但其實菜心也不錯,需求量很穩定。”李才說道:“荷蘭豆價格太高了之后,需求量也是在大幅下滑的。

  如果最開始囤的那批荷蘭豆賣現在的價格,可能一天賣兩千斤都難。”

  每斤四塊五的荷蘭豆,比肉價都貴,三人何曾見識過價格如此高的蔬菜。

  普通老百姓哪里消費得起?

  最終大多數都是進了高檔的餐飲酒店,或者少數富人家庭。

  閑下來時,幾人都會在一起琢磨市場,陳家志也樂于看到這樣的場景,也會分享自己的小竅門,讓三人迅速適應自己的角色。

  只是這樣的機會不多,因為大多數時候是不得閑的。

  一支煙只抽了一半,就有新的客戶來了,便又開始忙碌。

  老吳站在33號檔口外,檔口里的工人在熟練的騰換蔬菜,迫于那聲‘下次再買你的菜老子就是狗’,老吳到現在還堅持沒去56號檔口露臉。

  但,眼前熟悉的菜筐…

  “茅總,你屈服了?”

  卷毛回過頭,只見本市場另一個配送競爭對手不可思議的盯著他。

  “沒什么屈不屈服,都是生意。”卷毛只能佯裝平靜:“今天要多少菜?”

  老吳瞪大了眼:“你拿他的菜,轉手又賣給我?!”

  卷毛走了兩步,擋住了老吳打量塑料筐的視線,“你在他那里買,和在我這里買,價格是一樣的,我還可以給你抹零。”

  “是你瘋了,還是我瘋了?”老吳喃喃說道:“這樣你不是虧了嗎?”

  “我還有其它菜,搭配著賣。”卷毛指了指琳瑯滿目的檔口,他心里想著穩定,穩定是把雙刃劍,現在只是刀口向內。

  “我服你了!”

  老吳嘆了口氣,想著曾經在陳菜農那里連續幾個月拿菜心的經歷,是真踏馬的穩!

  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做蔬菜生意的,但現在又多了一個。

  “活該你賺錢!”

  卷毛笑了笑,“那你是選擇繼續當硬骨頭,站著把錢掙了,還是去…”

  他沒繼續說,但老吳接著他的話說了,“去當狗?”

  “呃…”

  “哈哈,開玩笑,我都說了,我服你了。”老吳笑了笑,“你說得對,這么大的市場,生意怎么也有得做,裝菜吧。”

  老吳暗自松了口氣,要是卷毛沒了菜心,他恐怕得費些心思才能買到好菜。

  雖然已做好了去56號檔口買菜的準備,但說出去的話可不是潑出去的水,那么多人都還有印象呢,能繼續當硬骨頭肯定比當軟骨頭強。

  忙忙碌碌,得空休息的茅良才一盤算,活干了不少,利潤卻縮水了。

  不過能有如今的局面,也達到了他的預期。

  唯獨在想到56號檔口的繁忙景象時,對‘穩定’的理念又出現了懷疑。

  他做不到在市場缺口時有菜,又談何穩定。

  真要算起來,還是檔口時常長草的56號更賺錢,陳菜農只賣高價菜的名頭也是越來越響亮了。

  “呼賣完收工!”

  “這菜賣得過癮!”

  忙活一晚上,趕在天亮之前,陳家志又順利賣掉了七八千斤菜。

  單日銷售額約1.65萬元!

  也是東鄉菜場新一年連續第七天日收破萬元,累計銷售額也突破10萬元了。

  陳家志在心里盤算了下賬,等菜心賣完時,應該能有20萬左右的資金入賬。

  后續的荷蘭豆就是持久性收益。

  還有江心菜場,如果這個月要分紅,他應該也能分四五十萬。

  扣除給工人的工資,以及其它花銷,手中大概能有一百二三十萬的資金。

  他不由暗自握了握拳,又深呼吸了幾口氣,平復了內心的激動。

  讓陳正旭去買了早飯回來,四人對付了一口,然后把貨車停在市場,陳家志又開著面包車去跑配送。

  路上,陳家志先讓三人說了這兩天思考的結果,才說起自己的想法。

  “軍哥,你還記得上次穿城而過的經歷嗎?”

  薛軍點頭道:“記得,你是說,我們再挨著跑一次?”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陳家志分析道:“這辦法雖然笨,但效果也是最好的,直接去酒樓里,也更容易碰到老板或者負責人。

  如果是對接采購,可能很難把這事做起來。”

  “道理是這個道理”薛軍有些遲疑:“我也可以去跑,但就怕效果不好,你也知道,我和本地人溝通起來有些困難。”

  “我們也是。”

  三人都有這個問題,可能還有膽怯、面皮薄等等因素。

  “這都是小問題。”陳家志說:“正旭和李才不是在學普通話嗎,正好也趁這個機會多練練,多說一說其實也沒那么難,好歹你們都是初中畢業呢。”

  頓了下,他又笑道:“而且,你們還有個優勢,外貌比較好,又年輕,一般做生意的也通常不會為難你們,運氣好,遇到老板娘,說不定這單就成了。”

  李才笑了,輕松些許:“你這么一說,好像也是哈。”

  陳正旭倒有點不好意思。

  薛軍比了比自己胳膊,“那我呢,我咋辦,我這一去,可別把人嚇著了。”

  “所以我還帶了這個。”

  陳家志指了指面包車后面,七人座的車暫時只卸了最后一排座椅。

  放了一家小酒樓需要的菜蔬,大包小包的裝了七八袋。

  另外就是一筐菜心,一筐荷蘭豆,裝了配送的都還各剩有十多斤。

  “那兩個筐里的菜就是拿來免費送的,每去一家酒樓都帶一點,讓他們嘗嘗口感。”

  對自家菜的品質,陳家志還是有信心,有機肥足,當下的氣候又合適,又才經歷了打霜,菜的風味差不了。

  而且免費送菜用于嘗試,也能拉近距離。

  另外,就是成本優勢,酒樓省了人力和管理成本,同時價格也和自己采購差不多,乃至于更省錢。

  品質、穩定、省錢…一樣樣梳理下來,薛軍三人都放輕松了些。

  “今天的目標也不高,每人拜訪一家酒樓練練手就收工回去休息。”

  聽到只每人一家練手,眾人感覺好像也沒那么難。

  聊了會兒,就到了目前僅有的配送酒樓外。

  這是一家主打野味的酒樓,在當下還比較常見,面積也不大,需要的蔬菜量也不多。

  采購也是老板自家人,也是陳家志的熟客,所以才能開發出配送業務。

  陳家志帶著人把菜送了進去,又找老板拿了簽單,聊了兩句才走。

  賬定的是一周一結,沒有合約,雙方都還要適應這種模式。

  送了菜,陳家志才又開車去找酒樓練手,別說薛軍三個了,他自己也有點慌。

  他也沒上門推銷的經歷。

  但氣氛都醞釀到這兒了,肯定不能慫!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