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82章 長痛不如短痛

  長期日萬固然好,但也要有那個實力。

  這個實力從何而來,首要的就是土地面積。

  土地不夠,任你再能折騰,也只能偶爾日萬,想長期日萬,就有點癡人說夢了。

  回去的路上,跟來的易龍和戚永鋒都睡著了,駕駛室里響起了鼾聲,累得不輕。

  昨晚上一共210件菜,也就是6300斤。

  在四五個小時里,兩三個人要連續不停地搬運完,中間沒有停歇,想想就知道強度有多高。

  陳家志也搬了貨,還要抽空算賬收錢做賬,不會比兩人輕松多少。

  回家的一路上,卻還有心思哼著歌,可惜沒有車載音響。

  開車時,他又在想徐聞香和江心菜場。

  當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心里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江心菜場面積大,老板是有實力的農業小白,又有渠道和資源,的確可以一試。

  只是圖的不是通過江心菜場賺多少錢,而是其渠道和資源,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隊。

  這才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賺錢,他自己專心眼下的三十畝地,未來半年可能不會比他從江心菜場賺得少。

  但接觸不到好的渠道資源,也積累不了多好的關系網絡,團隊也沒有快速練手的場地。

  而進入江心菜場,這一切都有了可能。

  至于如何平衡自己的菜場和江心菜場,他也有了想法,除了一身的專業技能,他還掌握著許多行業信息財富。

  比如下半年種什么,什么時候種,怎么種才能賺錢。

  他更多是統籌的角色,執行給自己人練手就行了。

  就算這樣,賺錢也肯定沒有問題,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天也亮了,一抹斜陽初升,破開了江面上的晨霧,很快菜場也漸漸清晰。

  李秀早就等著了。

  一同的還有陳家芳和黃娟,給易龍和戚永鋒也準備了換洗衣服。

  易龍下了車,抬起手臂,笑道:“媽,你看我這肌肉都練出來了,厲害吧!”

  陳家芳笑罵道:“一身汗臭味,厲害啥,趕快去洗澡換衣服,哎喲,衣服上都有鹽晶了,這得流了多少汗。”

  “怕啥,流的又不是血。”

  易龍蹦跳著就去洗澡了。

  陳家志把水壺和包給了李秀后,也去了洗澡間,李秀拿著鼓鼓的包,進了家里,不知有多少雙羨慕的眼睛看著。

  陳家志進屋時,李秀已經拿皮筋一扎一扎的綁了一沓又一沓錢。

  “家志,要不今天你再跑趟銀行?”

  “嗯,去吧,我算了下,大概又有兩萬八了,后面兩天賣的怎么也夠發工資了。”

  李秀抬頭感慨了句:“時間過得好快啊,又過了一個月。”

  陳家志說:“種菜嘛就是這樣,忙著忙著一天天就過去了,沒什么感覺。”

  李秀揮了揮手中的鈔票,笑道:“這還沒感覺,他們都說你飄了,我看是真的。”

  “我怎么不覺得自己飄了。”

  “你是不是想去江心菜場?”李秀又放下一大鈔票,說道:“這兩天不管誰問你,你都說想想,什么事情能讓你想這么久,分明就是你動心了。”

  頓了頓,李秀又說:“二姐讓我勸勸你,讓我們就在這里好好種菜,一天賣一萬多該知足了,你底下還有一幫兄弟姐妹跟著吃飯呢。”

  陳家志問道:“你怎么想的?”

  李秀眨了眨眼,“早說了啊,我聽你的。”

  陳家志哈哈笑了笑。

  李秀又說:“但你得讓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吧,我到現在也一頭霧水呢。”

  陳家志:“徐聞香說了,可以讓我在去江心菜場的同時,又保留自己的地盤,我想試試。”

  “那怎么可能,這邊也沒其他人會開車呀,你怎么忙得過來!”

  “所以咯,要仔細想清楚,兩邊我都想要。”

  李秀有點不可置信。

  這時,易龍又在喊吃飯了。

  早上又是臊子面,自從陳家志習慣吃面后,二姐和李秀就很喜歡做面,面更頂餓,也方便。

  吃面時,二姐和易定干也問了江心菜場的事。

  得知他的想法后,易定干險些嗆了一臉,“不愧是你,兄弟,真的夠貪心,你還真想腳踏兩只船啊!”

  陳家芳罵道:“好生說話,什么腳踏兩只船,不過,家志,你這樣可能不得行吧,怎么可能忙得過來。”

  易定干說:“就是,這邊要留的話,只有你會開車,這是躲不開的,也就是說你晚上還必須得去賣菜。

  白天還得同時管理兩個菜場,兩個菜場之間還隔了幾十公里。

  你以為你是孫猴子嗎,一個跟頭十萬里。”

  易龍插嘴道:“老漢兒,孫悟空一個跟頭那是十萬八千里。”

  “反正都是一個意思。”易定干仰著頭,看著陳家志:“你說說,你要怎么才忙得過來?”

  陳家志也看著他,沉吟道:“如果說讓你去管理江心菜場,你行嗎?”

  易定干愣住了。

  陳家芳、李秀和易龍也都停下了吃面。

  只有陳家志還在香噴噴的吃,不得不說,加了肉沫的臊子面是真好吃,可惜不是兔兒面,要加點兔子肉,那才是真香。

  易定干問道:“不是,兄弟,你什么意思?”

  “就字面意思啊。”陳家志又抽空打量了眼他,笑道:“四十歲也正是奮斗的年紀,你總不可能想八十歲再出來吧。”

  “我咋可能呢?”

  “為什么不可能?”

  “人家請的是你。”

  “對呀,我把你拉上不就得了。”

  “那可是六七百畝!”

  “你不是嫌我地少嗎,這下不剛好如了你的心愿。”

  “我可沒同意哈。”

  “沒事,也不一定非得是你。”

  陳家志看著門外,不知何時,走廊上已經聚了一幫人,敖德海、李明坤等人都在,神情有些錯愕,應該都聽到了兩人剛才的對話。

  易定干也怔怔地看著門外。

  李明坤問道:“家志,你還真要去啊,留在這里多好啊!”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陳家志也沒打算藏著了,笑道:“考慮去了,現在在想帶哪些人去,你要想去的話也可以,給你個小組長當當,白燕姐就去當菜工,收入不差,還更穩定,也沒那么累。”

  李明坤還真思考了起來。

  敖德海又問:“陳老板,那我們呢?”

  陳家志笑道:“你們要想去也可以呀,但不能全走了,得留人在這邊,你們自己也回去想想。”

  這個早上,菜場里的人都被攪得不平靜。

  始作俑者陳家志吃了面后,就去了菜田里,空地越來越多,相對的菜在變少。

  但也不少。

  大概還有8畝一萬多斤菜。

  一路走,一路盤點,菜心主要在戚永鋒的2組,但這一茬最好的菜心可能要出在敖德海身上,也是1組唯一的一批菜心。

  陳家志站在菜田邊上,嫩綠的菜心鋪滿了整個畦面,不留一絲縫隙,蹲下來,用手輕輕撥開菜葉子,露出健壯的根莖,沒有一絲瑕疵。

  太難得了!

  只是看著就很賞心悅目。

  再配上夏日清晨的晨風,清新的空氣,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更何況不僅受看,而且實用,這樣的菜一看就產量高、品質好,是本地夏日菜心中的極品。

  除了19這一畝菜心,旁邊110的芥蘭也很漂亮,藍綠色葉片也鋪成了地毯狀,與菜心的淺綠色相得映彰,只是還稍微小了點,但也是好菜。

  這兩塊地長這么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能完全歸功于敖德海的管理。

  更多還是土壤的因素。

  只是站了片刻,陳家志就想起了這兩塊地上一茬都是堆場。

  一塊堆發酵豬糞,一塊堆菜頭和爛葉,最后腐爛了全打進了地里,最后出了這一茬菜。

  又過了一會兒,敖德海、戚永鋒和敖德良出來了。

  陳家志借此機會又講了講土壤的重要性,以及采收完后要做的土壤工作。

  “最近花生不是開收了嗎,我準備再去買點花生枯,再弄點稻草碎,撒地里,把地旋耕出來,就趁機給大伙兒放個假,輕松幾天,也讓土壤透口氣,最近整得有點狠了,村里征地估計得明年年中去了,可還有大半年呢。”

  頓了頓,陳家志又問:“你們覺得如何?”

  戚永鋒說:“這當然好啊!”

  敖家兄弟也點了點頭,又沉吟道:“陳老板,你打算去那個大菜場,是不是還需要招人?”

  陳家志:“你還能帶人來?”

  “嗯!”敖德海重重點了點頭,說道:“前不久大成和家里聯系了下,還有幾個同村的年輕人想出來,都是本分的莊稼漢,在老家也種菜,陳老板,你還要嗎?”

  “你老家是貴州哪的?”

  “紫云縣。”

  “你們都是紫云的?”陳家志訝然道,這確實是他第一次細問。

  “陳老板,你知道紫云?”

  “當然知道。”陳家志點頭道:“人我要,你可以把你的老鄉帶出來,最好是有種菜經驗的,懶漢就別帶來了。”

  和云南一樣,貴州也是高原夏菜的產區,紫云就是其中之一。

  紫云這個地名知道的人少,但換一個成語很多人就知道了:夜郎自大。

  紫云是戰國時夜郎國的一部分。

  陳家志尤為熟悉的是來自紫云的菜工,男女老少都很能吃苦的一個群體。

  “好,老板,我肯定帶靠譜的人來!”

  敖德海也很激動,菜場雖然辛苦,但靠譜還收入高,是他們能找到的最好的路子。

  陳家志又說:“但晚上你還得去賣菜哈。”

  “啊!”敖德海瞬間變成了苦瓜臉,“陳老板,要不還讓鋒哥去吧,我和德良有點不習慣賣菜。”

  敖德良也趕緊跟著猛點頭。

  “你們那是不習慣嗎,難得說你。”陳家志撇了撇嘴,“但還是得去,多練練吧,至少也得了解一下大概過程,也賣不了幾天菜了,賣完就休息。”

  頓了頓,陳家志又問:“對了,你們是想長痛還是短痛,長痛就慢點收菜,多賣幾天,短痛就早點把菜收完,早點休息。”

  “短痛!”

  “短痛!”

  敖家兄弟齊刷刷的回答。

  陳家志又看向憋笑的戚永鋒,問道:“你呢,咋想的?”

  戚永鋒摸著下巴,“志哥,要不咱們試試一車到底能裝多少菜?”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