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回來了?”
“菜賣完了,自然下班嘍!”
陳家志送完菜回到配送中心時,李才和薛軍都回來了。
把裝錢的包遞給了他,陳家志掂量了下,手感不輕,憑經驗,他估計得有十來斤。
一張10元鈔票重1.1克,一張百元鈔票重1.15克。
10斤10元面值大約4.5萬元,百元面值就是45萬,除去包本身重量,他估計現金得有十幾萬了。
更讓他意外的是34噸菜竟已賣完了,這可是34噸!
陳家志看了看時間,也才9點過。
“真賣完了?”
李才笑了笑:“嗯,賣完了,一斤菜也沒剩,賣得干干凈凈。”
薛軍也半躺在小辦公室的椅子上,“后半夜生意那個好呀,好多酒樓飯店還有食堂來拿菜,雖然要的數量不多,但架不住人多啊!”
雖然很驚訝,但陳家志很快就接受了這一現實。
真的很瘋狂。
這年代生意太好做了!
辦公室里除了李才和薛軍外,李秀、陳正旭和江曉艷也在,陳家志索性打開包,把錢都拿了出來,讓眾人幫著清點。
各種面值的鈔票單獨歸類,很快就統計和整理出來了。
一共14.1萬元現金!
李才、薛軍和陳正旭三人即使有所預料,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江曉艷更是瞪直了眼。
這是賣一晚上菜的收入!
“干看著干嘛,對賬啊?”
“哦哦,好。”
江曉艷拿出計算器,經過一番忙碌,檔口和江心菜場的賬也劃清了。
檔口代賣的手續費收入也很豐厚,江心菜場29噸菜,青椒代賣費400元/噸,菜心和空心菜代賣費200元/噸,毛收入就是7600元!
除去檔口的租金、入場費、人工費、搬運等等費用,利潤也非常不錯。
另外,東鄉菜場的5噸也賣了有1.2萬元,沒收手續費,直接進個人腰包。
等對好了賬,陳家志也把整理好的錢收了一部分。
但還留了一大堆鈔票在外。
陳家志說道:“月底了,也該發工資了,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錢發了吧。”
“啊,這個月還沒結束呢?”
江曉艷才來幾天,沒料到這么快就要領工資了。
而且,桌上的錢有點多呀!
陳正旭說道:“別大驚小怪,在這里上班,一切以陳總的安排為準!”
“哦,好!”
“沒那么嚴肅,隨意一點。”陳家志問道:“工人工資有計算嗎?”
江曉艷有些尷尬:“還沒”
陳正旭瞥了她一眼,說:“沒幾個人,馬上就能算出來。”
“也是。”陳家志直接就把錢往前一推,“正旭、李才、薛軍你們各拿1萬,工人的你們看著發,把事情做得到位一點。”
“嘶…”江曉艷捂住了嘴,有點不可思議的看著陳正旭、李才和薛軍。
一個月工資一萬?
他們都做了什么呀!
三人也都有些震驚,薛軍在舔嘴唇,李才也張大了嘴,陳正旭深吸一口氣后,開口道:“叔,太多了,配送業務這個月總共才一萬多的毛利潤!”
“是呀,檔口也是最近靠著代理費才有錢賺,給我們一人一萬太多了!”
“這錢我們拿著不安啊!”
李才和薛軍兩人也跟著如此說。
陳家志拿起桌子上整理的一沓百元大鈔,揚了揚,“一萬塊錢就讓你們心不安了?
那以后帶你們掙十萬,一百萬,你們得成什么樣啊?”
“一百萬,我們可不敢想。”
三人都只當他是在開玩笑,但也沒了一開始的局促感。
萬元戶雖然還挺難得,但這半年,三人每天接觸的錢都不止一萬元。
李秀也說道:“家志讓你們拿著就拿著吧,這個月賣得好,也離不開你們三個,多拿一點也不影響,但以后賺得少了你們也別嫌棄。”
“好。”親姐姐發話,李才也爽快應下,“錢我就拿著了,以后有什么事陳哥你盡管安排,我絕不推辭!”
陳家志笑了笑,對三人說道:“都是兄弟,我的目標就是大伙一起努力,在蔬菜這行業里做大做強!
這點錢才哪到哪,對我來說,把事情按我想要的做好,比這點錢更重要。”
“好,那我們也不推辭了!”
“事我們肯定做漂亮!”
話到這份上,三人也不再墨跡,收下了桌上的錢,心緒也難免激動,萬元戶就這么實現了。
前幾個月雖說拿得也不少,從第一個月幾百塊,到后面破千,1月份拿得最多,有兩三千塊,但開銷也大,光是學車和打點關系就花了不少。
陳正旭和李才還一人花一千多塊錢買了件皮衣。
總得來說,存了些錢,但遠沒有一萬塊錢。
回想這一個月的歷程,這種感覺真的很爽!
對陳家志來說,其實可以少給三人發點工資,比如說一人五千也足夠了,在這年代也是妥妥的高工資。
但他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三人也都看在眼里,錢給少了,反而顯得小氣。
何況這三人都是他挑選出來的,人品值得信賴,陳正旭和李才也是親戚朋友中最有才干的幾人之一。
這大半年時間下來,也證明他沒看錯人。
陳正旭沉穩,但又有年輕人的熱血,長期堅持拜訪客戶,也始終游走于市場,熟知各個檔口的常賣蔬菜,也了解市場行情,在配送上更是把他說的‘靠譜’記在了心上,風雨無阻的服務客戶。
李才獨自外出了半個多月找貨,陳家志還沒來得及和他聊,不知其中細節,但連續發了十幾二十車菜回來,這做不得假,在市場上賣菜更是如魚得水。
而且,陳正旭和李才兩人堅持學普通話,聽粵語廣播,如今在和本地人交流上障礙越來越小 薛軍要差一點,但無論開車,和李才出去找貨,還是在檔口賣菜,也都完成了任務,而且薛軍聽話照做,少有自己的想法。
總得來說,三人都很可以。
蔬菜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業,只要人不傻,做事靠譜,不整幺蛾子,陳家志自信能把這群人帶出來。
他前世也沒少帶徒弟。
等三人拿了錢,陳家志又與眾人討論靠譜鮮生的工作方向。
他先表明會再給靠譜鮮生投資一筆資金,大約50萬元。
配送中心要繼續投錢,換場地、買車、招人;
檔口也不能局限于市場賣菜,既然生意好,證明現在的路線可行,可以擴展更多的高端渠道。
陳家志說:“正旭后續還是要把精力放在拜訪客戶上,多找一下徐聞香和黃建遠,趁現在江心菜場的菜拿得出手,多接觸一些高端酒店酒樓。
最好能再和海外華人華僑接觸一下,看有沒有機會往國外做生意”
陳正旭欣然應下:“好。”
李才跟著又問:“那還要不要出去找貨源,我們的貨不夠賣啊!”
“這事不用那么急,菜場后面青菜供應會比較充足。”陳家志沉吟道:“而且,從外面發回來的菜心,與自家的品質包裝都相差太遠。”
李才笑著搖了搖頭:“主要是市場走量速度太快了,從來沒想到賣菜還能這樣賣。”
薛軍也笑道:“誰說不是呢,要說走量,63號檔不是最多的,但提到賣菜速度,還沒有誰敢說穩贏我們!
我們的菜確實好!”
陳正旭沉吟道:“菜好是一方面,還有我們市場也選的好,周邊幾個蔬菜批發市場我都有去看,就數我們市場人氣最旺。”
“有這個原因。”
陳家志也感覺到了這一點,就一個多月時間,63號檔早不是尾檔了。
市場的招商也很順利,也基本是比較有實力的商戶。
就說他旁邊的張啟仁,別看他經營方式還不專一,也沒有策略,但抵不住人菜多,各種瓜豆就沒有斷過貨!
如今的蔬菜批發生意很好做,有菜就是王道。
江南市場不看重租金,注重貨源,貨源充足,人氣就越來越高。
現目前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良性循環。
63號檔供貨量雖說在增加,但由于品質好,又長期性保持稀缺性,導致菜始終有點不夠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量大管飽過。
要知道,江南市場是24小時營業,全天都會有人來買菜。
想了會兒,陳家志說:“有兩個辦法:一,菜場擴面積或者投資新的基地;
二,與產區簽協議達成固定合作,按我們的要求和包裝發貨”
李才說:“第二條有點難,產區沒冷庫和泡沫箱,成本也難以承受。”
陳家志沉吟道:“先試試吧,必要時也可以投資小冷庫,主要是要找好合作對象。
另外,菜場擴面積我也會同步推進。”
與新建基地相比,陳家志更愿意在現有基地上擴面積,方便管理。
最好能再延長租期,江心菜場土地租約是1998年6月到期。
據他所知,珠三角供港蔬菜基地的土地租約大都是在1999年到期。
為了降低成本,部分種植基地從那之后遷往韶關、河源等粵北地區。
并向云南、湖南擴散,由此云南產區開始登上大舞臺。
目前花城的地租已是全國第一檔,但更恐怖的是增長速度,當下已在沖擊400元/畝的水平。
江心菜場想擴面積還得趁早,最好能把租約再延長點。
等會議開完,眾人便清楚了各自要做的事情。
陳家志和李秀也帶著剩下的10萬元現金回家,點火出發前,他還確認了下能隨手摸出真家伙。
不過也熟門熟路了,心里并沒有多緊張。
這年代不乏扛著一麻袋現金去做生意的老板,有人一飛沖天,有人雞飛蛋打,也有人命喪黃泉。
看著車前矮小的轎車,陳家志怎么感覺還是開輕卡更有安全感?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