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走一位貨主,陳家志站在檔口邊上,感覺左右兩邊都有同行的目光。
都好奇他今天賣的什么菜。
明明前幾天還沒有什么水花,只有幾千斤荷蘭豆,今天已經先后來了好幾車貨,看樣子還賣得很好,不可能全是荷蘭豆吧?!
哪來的那么多貨?
要真全是荷蘭豆,好像這么火也說得過去。
年初這段時間荷蘭豆一直屬于手慢無的品種。
很快,便有人過來探究,或者是看來往送貨的車輛。
一看一個不吱聲。
荷蘭豆依然有,也不少,價格也沒變,也一點不愁賣。
但,青椒800元/噸?
沒青椒的商戶陷入了沉思。
有青椒的商戶直接傻眼.
“梁平,最近青椒進貨價很便宜嗎?”
梁平早忍不住想罵娘了!
“便宜個鬼哦,我都不知道他這幾把價格是怎么標出來的!”
“最近青椒也沒那么好買。”
“這人是傻子吧!”
沒人會透露自己的貨源地,一般也不會說進貨價。
但從梁平的表現來看,眾多商戶都能猜到800元/噸的價格很低很低了。
也許不會虧錢,但一定沒得賺。
然而,價格明晃晃擺在那里,來往拿貨的人也做不得假。
這新來的尾檔有點意思啊!
李才和薛軍是八點過到的市場,陳家志是九點到市場,薛軍十一點左右又拉來東鄉菜場的青菜 一直快到午夜時,63號檔人流時多時少,但沒有一刻閑著。
檔口里的貨也在快速減少。
何強等人也終于卸了貨,除了第一車不是他們,前后卸了3車貨,接近16噸。
來結搬運費時,已過了12點,檔口里也難得閑了片刻。
“秀才陳…陳老板,你這菜賣得還真快啊,這快一半都沒了吧。”
連續轉了兩次彎,何強才喊出這聲陳老板,等著人結賬,再喊秀才也不太合適。
陳家志笑道:“賣得還行,也辛苦你們了,抽煙,抽煙”
連著搬了三個小時貨,這幾人也都累得不輕,臉上胳膊上都夾雜著汗漬和污跡。
幾個婦女停下后,就找了角落坐著喘氣喝水,疲態盡顯。
“掙得就是這份辛苦錢。”何強接過了煙。
陳家志也爽快的給幾人結了錢,16噸貨給了320元。
“你們這收入也還不錯啊,八個人分,一人也有40塊了,一個月下來收入也要上千了吧?”
何強說道:“哪有那么多,還要給人抽成才能在市場搬貨,勉強能混口飯吃。”
其實今天之前他還挺得意,畢竟他們辛苦歸辛苦,但能在市場上搶到一份活干,收入比大多數外來務工群體都高。
然而,現在確實嘚瑟不起來。
“對了,明天還有活干嗎?”
“有。”陳家志沉吟了下,說道:“明天可能會早一點來,七點鐘到吧。”
何強說:“那我早一點來等著。”
陳家志好奇道:“交了抽成,就沒人出來管理嗎?”
何強說:“抽成是給市場交的,之前來市場的搬運工少,基本不愁活干,也就最近要開始搶了,我們也已經和人干過一架了。”
“最近我菜都挺多,每天四車大約20噸,你們可以長期在我這兒蹲著。”
既然沒人管,陳家志肯定傾向于把活給何強等人。
他對何強后來的發展并不清楚,但從東鄉菜場的接觸來看,這人不壞,也曾幫他帶過兩次菜 “那么多啊,好,我們就蹲你這了。”何強既震驚,又喜形于色,見又有客人來才離開,順道給薛軍、李才和陳正旭都發了煙。
最后拿著錢回自己那幫人里,“歇好了沒,歇好了繼續去找活干。”
“歇好了。”
“走走走,不歇了,現在是菜多人多,趁還能掙錢,趕緊多攢點。”
“強哥你看什么呢?”
“記一下檔口位置。”何強笑道:“往后幾天都七點前來這里守著,應該每天都有4車貨。”
“我靠,每天四車?”
“真的假的?”
“應該沒跑了。”
何強回頭看了看在燈火下忙碌的63號檔,“今天也是四車,看樣子,可能天還沒亮就賣完了。”
眾人都回頭看去,在最后一排商戶里,63號檔今夜就是最靚的仔。
過了12點后,生意時斷時續。
“手都給我寫酸了,今天這生意也太好了。”再度寫完一個單子后,李才站起來活動了下身子。
陳家志正在盤點存貨,聞言回道:“今天菜這么多,種類也多,生意要是不好,那才是完蛋了。”
李才問道:“還剩多少了?應該不多了吧?”
陳家志說:“荷蘭豆5噸貨剩得不多了,可能還有一千多斤,青椒還剩3噸多,菜心、芥蘭芥菜剩的稍微多一些。”
李才也走了過來,打量著青菜,“這菜也都不錯啊,咋就買的人沒那么多呢?”
陳家志沉吟道:“沒什么老客戶,市場上青菜又多,位置又靠后,價錢也沒多大優勢,能賣出去這么多已經是沾了荷蘭豆和青椒的光了。”
李才問道:“那怎么辦,不可能青菜還要降價吧,本來賣得就不貴,再降可就真賣不上錢了。”
陳家志想了下,說道:“再等等看,凌晨這段時間人流量會大些。”
留下薛軍和李才,陳家志又帶著李秀去配送中心看看。
配送中心目前只有三個人。
陳正旭和一對從東鄉菜場帶出來的菜工夫妻,主要負責分揀。
配送中心也慢慢有所起色。
這得益于徐聞香不僅把云杉的蔬菜配送交了過來,還介紹了一些行業資源。
陳正旭除了凌晨負責采購和配送外,白天也會去拜訪開發客戶。
只是效率并不高。
不過就單現在的幾個客戶配送利潤,也足以支撐起配送中心的運轉。
走了一會兒,陳家志和李秀便到了配送中心。
大門還鎖著,兩個負責分揀的工人還沒來上班,只有陳正旭在市場采購。
陳家志拿鑰匙開了門。
也沒什么好看的,依然很空曠,只多了一張辦公桌,一臺臺秤,以及零星菜筐。
陳家志給李秀簡單說了下配送業務情況。
“對了,李秀,我最近在想給配送中心取個名字,你有沒有什么想法?”
“我沒啊。”李秀搖了搖頭,“你呢,想取什么名字?”
“我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說來聽哈撒。”
“靠譜。”
“什么靠譜?”
“靠譜蔬菜配送,或者靠譜生鮮配送。”
“…噗嗤”李秀先是愣了愣,反應過來后就笑問:“你怎么想到取這個名字?”
陳家志說道:“前段時間開會就有了想法,這名字還行吧,通俗易懂,別人一聽就很靠譜。”
“你就是故意來逗我的。”李秀笑個不停,好一會兒才說道:“你要取這名也可以,反正我聽你的。”
“那就定了,就是它,靠譜!”
上次與同興泰和恒洋談崩了后,陳家志就打定主意要開拓內地市場。
而做蔬菜生意要想長久,講究的就是靠譜,那不如直接取這名。
也是時刻警醒自己。
在配送中心呆了一會兒,陳正旭也沒回來,陳家志便又帶著李秀去市場調查行情。
鮮菜區最多的就是各種青菜,菜心、小白菜占據絕對主流,其它葉菜類、根莖類、果實類的蔬菜也不少。
陳家志和李秀主要把目光放在了青椒上。
青椒才是江心菜場接下來的重頭戲,只要青椒行情起來了,靠著荷蘭豆和青椒的雙重引流,當下行情不佳的青菜銷售也不再是問題。
63號檔以后也會主營菜心等葉菜,但當下檔口位置不佳,需要費些心思引流,再趁著這個時期把葉菜的口碑打出去。
“家志,快看,那兒好像又有一家賣青椒的。”
快要回到63號檔時,李秀突然拉了拉陳家志衣袖,眼神示意看旁邊檔口。
陳家志一瞧,果然是青椒,檔口上擺著的青椒還挺多。
一路走來,也遇到不少賣青椒的檔口,就這家剩最多,可能和63號檔靠得更近?
上前看了看貨,也聽到了老板的報價,5毛/斤。
陳家志不由笑了。
前面幾家位置更好的檔口,可都是報價5毛5,還有報6毛的,靠著位置優勢,吸引了第一波著急拿貨的客流。
而能走到后面的買家,通常不會介意多走幾步路,多走一段路便能看到63號。
以63號青椒的物美價廉,以及荷蘭豆的稀缺性,客戶留存率那是杠杠的。
不過,當陳家志和李秀回到63號時,也再度驚訝住了。
“老吳!”
“茅總!”
“老劉!”
幾個老客戶的身影讓他甚是驚喜,高呼著就上前打招呼。
老吳、卷毛、劉胖子等曾經的老客戶也都很給面子,都陸續下了單。
“陳老板,你要早說你除了菜心和荷蘭豆,芥菜芥蘭也又上市了,我昨天都不會猶豫,直接就一口答應你過來買菜。”
“還有青椒,這青椒也靚得很,而且很新鮮啊!”
“這邊市場也更大,蔬菜品類更豐富…”
“以后就來這邊買菜了”
一群人高談闊論,讓深夜的63號檔口再度人氣高漲,在這略顯偏僻的尾檔,最怕的就是沒人氣。
顯然,63號檔不存在這個問題。
時間流逝,
隨著老吳等人的到來,仿佛拉開了序幕,陳家志過去大半年在56號檔的積累開始顯現。
一批鐘愛于他的青菜的客戶紛紛來到了江南市場,目標明確的找到63號檔。
原本略有積壓的青菜猛然爆發。
菜心,售罄!
芥蘭,售罄!
芥菜,售罄!
最終,葉菜類反而后來居上,搶在青椒前賣完。
但青椒銷售速度也不慢。
接近10.9噸貨,在凌晨四點過時,也成功被搬空。
檔口里只余下兩輛空車,和一張木桌子,以及幾道歡聲笑語的人影。
蟄伏了幾日,原本有些被人忽視的63號檔,只用了一個晚上,就讓人不可忽視!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