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87章 瓜達爾的風

  11月的瓜達爾,溫度只有20多度。

  公路兩側完全是沙漠。一輛沙漠色的勇士越野車在公路上疾速行駛著,后面跟著一輛破舊的大眾轎車。

  “瓜達爾是沿阿拉伯海岸到波斯灣是一個狹長的半沙漠沿海地帶——馬克蘭海岸線。這里曾經屬于巴基斯坦的王公,后來屬于阿曼蘇丹,再后來阿曼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后,這里也就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20多年前,出于發展航天事業的需要,英國就把這里租借給了sEA,這里一開始是太空監測站,后來則成為了他們的軍事基地。”

  在楊松講完這一切的時候,他把目光投向車窗外,這里完全都是沙漠。

  前往瓜達爾需要穿過炎熱干燥、人煙稀少的茫茫戈壁。公路兩旁,除了偶爾閃過的駱駝刺,再無其他綠色。

  但當車子抵達瓜達爾時,他們不由眼前一亮:只見樹林茂密,綠草茵茵,鮮花嬌艷,到處勃勃生機,和剛才蒼涼的景象完全迥異。

  “…這里看起來可真漂亮。”

  王建國驚訝的看著周圍,道路兩側的棕櫚樹綠植鮮花,這種生機勃勃的模樣,甚至是伊斯蘭堡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而路邊的時而可見的穿著軍裝的軍人,這在提醒著他們——這里是一座軍事基地!

  而這也是他們首次進入sEA的軍事基地。

  一想到這兒,楊松感覺心臟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了。

  他們居然讓自己這樣的外國記者進入軍事基地,真是,真是…不敢想象啊。

  他們就不害怕會泄密嗎?

  想到這兒,楊松的心情立即緊張起來,他對王建國說道。

  “一會下車后,我們就跟著陳建明,不能拍照的不要亂拍,不能問的也不要亂問,知道嗎?”

  陳建明是基地派來接待他們的新聞官。就坐在前面的那輛車上。

  車沿著筆直的柏油路行駛,道路兩側高大的棕櫚樹延伸向遠方。

  突然,王建國低呼一聲。

  “老楊,你看那…”

  楊松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瞬間忘了呼吸——開闊的空地上,數十輛坦克呈矩陣排列,棱形裝甲在陽光下泛著啞光,炮管直指天際,像一群蟄伏的鋼鐵巨獸。

  與他們見過的圓滾滾的國產坦克不同,這些坦克線條分明,有棱有角,炮塔上多出來不少管柱天線。

  那些坦克之中,有不少還是墨綠色的迷彩涂裝。不過也有一些坦克已經涂裝成了沙黃色。

  很快引導車就停了下來,楊松和王建國兩人也下了車,跟著新聞官一同來到了一排坦克前。

  “這是vr2主戰坦克,全重55噸,120毫米滑膛炮,它自從服役以來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

  陳志明有些得意的介紹道:

  “前面是裝甲兵訓練場,專門模擬沙漠和山地地形,這些部隊之前一直駐扎在國內,他們要先在這里進行適應訓練,然后再開赴黎巴嫩了。”

  當他注意到這兩位記者都沒有拍照的時候,就問道:

  “你們不需要拍照嗎?”

  “可以嗎?”

  楊松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

  “會不會引起什么麻煩?畢竟這里是軍事重地。”

  “軍事重地?你是說需要保密吧?”

  陳建明先是一笑,然后哈哈大笑道。

  “保密什么?既然向你們展示了,就沒有必要保密,況且他都不知道在展覽會上展示不知道多少次了。你們隨便拍照。保密的區域我肯定不會帶你們去的,公開區域也就沒有需要保密的。”

  對方的解釋,完全顛覆了楊松的認知,畢竟在他看來,軍事重地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保密的,哪怕就是一草一木也是如此。

  而王建國就迫不及待的將鏡頭對準了坦克,相機快門聲接連響起。楊松走到一輛坦克旁,伸手觸摸裝甲,看著坦克棱角分明的炮塔,他能夠感受到坦克裝甲驚人的厚度。

  這就是他們的坦克!

  而陳志明繼續向他們介紹道:

  “現在的瓜達爾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座大型軍營,國內的基地地形都是以雨林,山地為主,所以部隊對沙漠和山地地形都不太了解,所以他們需要在這里進行適應性的訓練,然后才能前往戰場。”

  轉過一道矮坡,轟鳴聲由遠及近。

  楊松抬頭,只見四架灰色戰斗機編隊掠過天空,機翼劃過陽光的軌跡,像一把把鋒利的匕首。F3戰斗機在空中飛行時姿態靈活得不像重達二十多噸的重型飛機。

  它們降落時,起落架與跑道碰撞發出沉悶的巨響,尾焰噴射出淡藍色的火光,熱浪即使隔著數百米都能感受到。

  “這是我們最先進的F3戰斗機,最大飛行速度兩倍音速,作戰半徑1800公里…”

  陳志明簡單的介紹著這款戰斗機的時候,曾經在空軍當兵的楊松心情立即復雜了起來。

  他想起國內機場那些老舊的殲擊機,機身布滿鉚釘,在惡劣天氣里常常無法起飛,兩者相比,差距宛若天塹。

  不過,那邊很有可能是保密區域,所以也就只是遠遠的看著。透過機場的鐵絲網,隱約的可以看到一些大型運輸機,甚至還有遠程轟炸機。

  正午的陽光愈發熾烈,訓練場傳來密集的槍聲,打斷了楊松的思緒。

  陳志明帶著他們走向射擊訓練場,隔著防護網,眼前的景象讓兩人瞬間愣住。

  數百名士兵分成若干小組,趴在沙丘掩體后,他們手中的自動步槍的槍口噴出火舌,子彈殼像瀑布般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他們對著遠處的移動靶隨意射擊,有的士兵甚至站起身,在碎石堆間移動射擊,槍口的焰光連成一片。地上的彈殼堆積如山,亮晶晶的黃銅蛋殼在陽光下顯得分外的耀眼。

  “他們…不需要節約彈藥嗎?”

  王建國的聲音有些干澀,他也是當過兵的,那幾年也就打了十幾發子彈而已。

  陳志明聳聳肩:

  “節約彈藥又怎么進行訓練呢?軍方有自己的訓練大綱,大綱里規定了訓練量,實戰化訓練只會更多。對軍人來說,彈藥揮霍是為了到戰場上少流血,畢竟中東的戰場環境可比訓練場殘酷多了。”

  楊松看著一名士兵換彈匣的動作,手指翻飛間,三十發子彈已經上膛,再次扣動扳機時,槍口穩定得幾乎沒有晃動。

  他想起自己在部隊體驗射擊時,五發子彈要反復瞄準,射擊后還要仔細擦拭槍膛,對比之下,這里的訓練簡直是“奢侈”到令人咋舌。

  射擊場的另一側,幾名士兵正在進行手雷投擲訓練。他們拉開保險銷,隨意拋向目標區域,爆炸聲此起彼伏,煙塵彌漫。

  沒有軍官在旁反復強調動作要領,士兵們談笑風生,仿佛在進行一場游戲。楊松注意到,他們的戰術背心裝滿了彈匣和手雷,頭盔上的還帶著有點像是望遠鏡的東西,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這些裝備,造價不菲吧?”

  楊松指著一名士兵頭盔上的雙筒微光夜視儀問道。

  “這是微光夜視儀,軍方的采購價格是3500元,他們身上包括頭盔,防彈衣,戰術背心以及其他各種裝備在內,總價值超過2萬元。”

  陳志明用極其平靜的語氣說道:

  “說起來似乎有點貴,但是,裝備優勢是保命的關鍵。”

  2萬元!

  這個數字讓楊松心頭一震。

  一個士兵的身上居然有這么多的裝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在他的認知之中,士兵只需要一身軍裝,一條步槍,四枚手榴彈也就足夠了。而在這里,他們真的恨不得武裝到牙齒上。

  這時他聽到一旁傳來一陣突突聲——是士兵們正在用自動榴彈發射器,向著遠方傾倒的彈藥。

  落日時分,深入海中的狹長的瓜達爾岬角嬌美地屹立在阿拉伯海中,夕陽下,岬角和港灣泛著溫柔的紅光。

  楊松和王建國,看到岸上一個士兵站在一個掩體里架著機槍瞭望著大海。

  在進行了半天的參觀之后,此時他們兩個人的心中五味雜陳,在這里他們所感受到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看著那些穿著沙漠迷彩作戰服,身上穿著防彈衣,戴著頭盔的軍人,那些人和他們說著相同的語言,在得知他們的來歷時,都表現的很熱情,尤其是得知他們的祖籍后,甚至有人專門過來看他們,他們詢問著祖鄉的模樣。

  雖然這些年輕的士兵對于祖鄉并沒有什么感情,但是因為父輩的關系總是非常親近的。

  “真的很難想象啊。”

  王建國將相機緊緊抱在懷里,今天他拍了很多照片,那些照片中并不僅僅只有軍事裝備上的差距,還有那些軍人們的狀態,也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是啊,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

  楊松點了點頭,然后感嘆道。

  “原本我們都以為他們是被資本家和帝國主義者欺騙著上戰場的,可是現在一接觸才知道,人家也是很愛國的…”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心底的情緒顯得有些復雜,是因為那幾個喊他老鄉的士兵嗎?

  或者是因為其他。

  “是啊,在伊斯蘭堡的時候,當地人說是他們入侵中東,入侵黎巴嫩,可是在這…”

  回頭看著遠處在夕陽下正在跑步的官兵,王建國說道。

  “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恐怖主義襲擊,被迫進行這場戰爭。他們原本在家里喝著汽水,看著電視,吹著空調多好,何必要到戰場上受罪呢?

  還不是因為…有人發動了恐怖襲擊。”

  說到這兒,王建國不禁長嘆了一口氣,說道:

  “真是的,大家就不能好模好樣的過日子嗎?成天非要在那里殺來殺去的,最后受罪的不都是老百姓嗎?”

  請:m.minguoqiren.la

夢想島中文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