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甘國陽1996年的最后幾天是在洛杉磯度過的。

  開拓者在打完湖人后,留在洛杉磯繼續客場挑戰快船,接著要前往舊金山客戰勇士。

  到1997年第一天打完菲尼克斯太陽,結束客場之旅,回波特蘭進行休整。

  甘國陽這三場都禁賽,他干脆留在洛杉磯,沒有跟著球隊東奔西走。

  一來作為老將,他可以少一些奔波之苦,趁著禁賽讓體能得到一些恢復和積蓄。

  他租了一個體育館和健身房給自己每天訓練健身保持狀態。

  因為1月4號禁賽結束后,開拓者要主場迎戰芝加哥公牛。

  又一次舉世矚目的甘喬大戰在等著他,正好禁賽給了他悉心準備的機會。

  二來,甘國陽要和好萊塢的片商、導演洽談電影合作的事。

  電影公司準備以他的故事為藍本拍攝一部籃球電影,講述他高中率領水鐘隊奪冠的傳奇故事。

  三一個,甘國陽想見一見自己的老朋友,和他們敘敘舊。

  和湖人隊的比賽結束后第二天,上午甘國陽跟隨隊友一起進行了投籃、戰術訓練。

  雖然輸掉了比賽,但開拓者上下士氣卻頗為旺盛,開拓者的球員們對阿甘的兩拳津津樂道。

  科比、小奧尼爾、本華萊士等年輕球員望向甘國陽的眼神中又多了幾分崇拜和憧憬。

  他一拳干翻的可是聯盟第一巨獸奧尼爾,那樣的輕松,讓人毫不懷疑他能一拳干翻一頭牛。

  甘國陽并未感到得意,反而在開戰術會議時提醒大家,不要打架,不要沖動,沖動是魔鬼。

  科比有些不服氣,問:“你自己打完了,讓別人不要打?”

  甘國陽道:“我是阿甘,我會打架,你會嗎,小科比?”

  科比不說話了,別看他球場上爭強好勝,打架他還真不會。

  最多暗暗用肘子肘對手兩下,而且肘的也不好,技巧粗糙。

  NBA的籃球水平是一代高過一代,但打架水平是實打實的在下滑。

  80年代大部分打架都是軟綿綿裝樣子,已經被后來的球迷稱為鐵血強悍。

  實際上和60、70年代完全無法相比,只是早些時候錄像資源太少,球迷看不到。

  甘國陽屬于NBA斗毆江湖的最后一個大佬,再往后已經沒有球員,尤其是球星會在場上真的大打出手了。

  到90年代,對抗變得很激烈,但球場暴力事件越來越少,曾經每個比賽日都有暴力沖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主要原因還是大家的身份變了,哪怕是角色球員,現在都是一年幾十萬美元,在90年代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一群富翁在場上打球,打架有失身份,還容易影響收入,把工作打沒了怎么辦?

  1996年,中國人城鎮居民平均年收入是6000多人民幣,按照當時的匯率,大概700多美元,不吃不喝干上幾百年,收入才能抵得上NBA角色球員一年的收入。

  即便是收入更高的美國社會,NBA球員也早已不再是曾經的“勞工”階層,在一次又一次的勞資談判中,他們已經成為了和資本家平分利潤的富裕階層。

  超級球星們更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公司,出入上流社會,燈紅酒綠穿金戴銀,妥妥的食利階層,好好打球就行了,打什么架。

  像甘國陽這種到了如此地位,拿到這么多榮譽的超級巨星,依舊在場上和人對打,真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上午訓練結束后,中午甘國陽驅車去了一趟英格爾伍德區的一棟公寓樓,探望在公寓里養傷的胡衛東。

  胡衛東96年夏天正式加盟洛杉磯湖人,成為了紫金軍團的一員,也成為第三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

  1992年,杰里韋斯特在中國國家隊的訓練中看上了胡衛東的天賦,一直念念不忘。

  回到湖人后,韋斯特認為球隊在替補席上缺少一個有遠射能力,進攻端有活力的得分后衛。

  于是在選秀大會上拿下了胡衛東,在經過一年多的交涉后,終于將胡衛東帶到了太平洋彼岸。

  不過1992年的時候,胡衛東22歲,勉強還有潛力和培養價值,到1996年胡衛東已經26歲了。

  而且,中國籃壇一直有改年齡的壞傳統,胡衛東參加青年賽時被改過出生日期為1972年,這樣1992年他看起來是20歲。

  但實際他是1970年出生,后來改了回來,于是他抵達湖人時,已經是個成熟球員的年齡,很難再有大的突破了。

  饒是如此,洛杉磯球迷還是展現了巨大的熱情,胡衛東的8號球衣在洛杉磯取得了很好的銷量。

  在夏天中國國家隊來美和湖人隊進行的夏季聯賽對抗中,胡衛東更是表現出色拿下30分,給了湖人球迷不少遐想。

  等到奧運會結束,胡衛東留在洛杉磯,開始正式成為湖人一員參加季前賽、常規賽,球迷們才知道,不是每個中國球員都是阿甘。

  阿甘只有一個,當初的社會主義生化人計劃,應該只給他一個人打了藥。

  貝爾曼作為湖人主教練給了胡衛東不少關照,不管是訓練還是輪換,都給予胡衛東機會。

  胡衛東在某些比賽中表現可圈可點,但隨著賽季深入,他很快遇到了當年和宋濤一樣的問題:傷病。

  NBA的比賽強度和頻繁度實在不是國內比賽可以相提并論的,胡衛東來美后非常努力,他遵循教練和營養師的建議,猛吃猛練,增加體重提升對抗。

  但盲目快速提升體重的結果是導致關節承受的壓力和磨損變大。

  老胡在國家隊和江蘇隊已經打過很多比賽,訓練量也非常大,身上有很多傷病。

  那時候中國的運動醫療水平很不發達,甘國陽帶著國家隊到波特蘭訓練時給所有人做檢查,發現每個人都有一些陳舊性的老傷,且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胡衛東作為年輕時能飛天遁地的后衛,沒少在硬木地板上飛奔、扣籃,他的膝蓋已經處在高危狀態。

  來到美國再一承壓,搭配高強度的訓練,體重增加帶來高負荷,每周來回奔波,以及異國生活的孤單和艱辛,終于在12月的一次訓練中,胡衛東倒下了。

  他的傷和當初彼得洛維奇一樣,膝蓋十字韌帶的部分撕裂。

  可以保守治療,也可以做手術,胡衛東不想輕易賽季報銷,就選擇了保守治療,在公寓里養傷。

  胡衛東在遙遠的洛杉磯人生地不熟,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親朋,受了傷沒有人照顧他。

  甘國陽知道消息后,打電話給在洛杉磯工作的朋友大雄,讓他幫忙找了個家政護工照料老胡的生活。

  后來胡衛東的母親聞訊趕到美國來照顧小兒子,有母親和護工在,胡衛東的生活才緩了口氣。

  這次來探望,甘國陽帶了很多東西,吃的,喝的,用的,還有兩件紀念品。

  不過當他進到胡衛東租住的公寓時,還是覺得東西帶少了。

  公寓里布置的太簡單了,甚至顯得空曠,除了一些生活必備品和基本家電外,其它什么都沒有。

  胡母說這還是她來到美國后采購一番的成果,不然胡衛東住的哪叫公寓,簡直是監牢。

  胡衛東雖然來美國一段時間,但他性子還是那個年代傳統的中國人,非常簡樸,夠吃夠用就行。

  那時候在中國“消費”這個概念和市場經濟一道剛剛興起,消費主義處在萌芽階段,勤儉節約、物盡其用還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

  而美國在1996年GDP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萬億美元,是同時期中國的十倍,同時美國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如此少的人口,如此高的GDP,海量的生產和消費是重要支撐。

  當時的美國,哪怕是窮人,家里的冰箱、儲物柜都時常滿滿當當。

  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

  大到房屋、汽車,小到剃須刀、牙刷,都是品類繁多,常換常新。

  像甘有為這樣的傳統中國人,一根毛巾能用上好幾年,用到有破洞都不肯扔。

  而美國這邊要么幾個月一換,要么干脆用一次性紙巾,東西壞了不會補不會修,扔了換新的。

  當時來美國的很多中國人都感到震驚,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沖擊。

  殊不知有一天中國也會如此,并且走的更遠。

  沒有在公寓坐太久,甘國陽請胡衛東和胡母外出吃飯。

  胡母堅持在家吃,說吃不慣外面的東西,于是胡衛東跟著甘國陽出了門。

  胡衛東膝蓋上戴著保護套,拄著拐杖下樓上車,甘國陽隨口道:“你該買輛車的。”

  胡衛東笑了笑,道:“我根本不會開車…我們那誰會開車啊。”

  當時在國內,開車可妥妥是個技術活,不像美國開車屬于必備技能,和會騎自行車一樣。

  “不考慮學學?”

  “嗯…沒想那么多。”

  胡衛東性情內向,話不多,對于甘國陽的照顧他很感激,但不知道怎么表達。

  甘國陽倒是不在乎,他通過胡衛東的回答意識到,看起來老胡對長時間留在美國缺少信心和準備。

  就像當初宋濤,赴美打球看起來很美好,甘國陽的成功更是令人炫目,但真正到來才知道在NBA生存是多么艱難。

  對那個年代的中國球員而言,最難的就是傷病關。

  NBA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太高了,在NBA生存屬于典型的既要又要。

  既要功率強,又要耐磨損,既要能超長待機,又要有瞬時爆發力。

  胡衛東的身體素質在國內已經是頂尖,但受限于營養條件和醫療技術,底子沒有歐美球員好,在NBA生存相當艱難。

  甘國陽看過胡衛東的比賽錄像,有些回合是可以打得很不錯的,而且三個月來他進步很顯著。

  可體重和對抗一上來,身體吃不消就倒下了,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白搭。

  其余的像什么文化隔閡,心理障礙,語言問題等等,都是壓死駱駝的稻草,不是根本問題。

  一路上兩人話不多,抵達預定的餐廳后,餓著肚子的兩人立刻開點,放開肚皮大吃。

  甘國陽展現了他驚人的食量,胡衛東本來沒什么胃口,可看到甘國陽吃那么香,他也大快朵頤起來。

  “在吃上一定不能虧待自己,多吃,多休息,才能多練,早康復。”

  吃到一半,甘國陽擦了擦嘴,直接問道:“老胡,你以后什么打算,和我透個底。想留,還是想回?”

  胡衛東放下筷子,眼神若有所思,這個問題是最近一直困擾他的難題。

  走還是留?人生的一道道選擇題令人困惑,令人迷茫。

  當初愿意來NBA,高收入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還是被NBA的五彩絢爛,最高籃球殿堂的榮譽所吸引。

  甘國陽的經歷給了很多中國籃球人NBA之夢,同時帶來一個幻覺:打NBA挺容易的。

  你看阿甘,把NBA那些老黑、白人打得五體投地,毫無辦法,七個冠軍統治力無與倫比。

  等胡衛東真正來到NBA,來到美國才發現,事情并不簡單,困難可以說是全方位的。

  論訓練的艱苦程度,NBA不見比國家隊要更強,所以身體上的疲憊、傷痛可以忍耐。

  可是精神的孤寂,無人鼓勵,處處被壓一頭才是更大的挑戰。

  在國家隊,尤其在江蘇隊,胡衛東是絕對的老大,所有人都圍著他轉打造戰術。

  到了湖人,這是NBA豪門,實力強悍,又有奧尼爾、基德這樣的巨星,胡衛東一下子成了小卡拉米,邊緣角色。

  好在韋斯特、貝爾曼看在阿甘的面子上,對老胡比較照顧,給了機會和資源。

  但NBA是非常現實的地方,所謂“培養”只會給極少數天才中的天才,其他人你拿了錢就要發揮作用。

  胡衛東目前的實力,作用并不突出,還受了傷,自然而然受到冷落,能不能重新站起來全看他自己。

  思索了好一會兒,老胡也只是說:“我再好好考慮考慮,先把我的傷養養。”

  甘國陽從胡衛東的語氣中聽出了猶豫,他遞了杯啤酒給老胡,道:“不管回還是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想清楚就行。留確實很難,回去的話,你能把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帶回去一些。多的我也不說,不管你做什么決定,告訴我一聲,我會幫你處理好很多問題。”

  胡衛東點點頭,他不是很善于情感表達,就把甘國陽遞過來的啤酒一飲而盡,以表示自己的感謝。

  喝完啤酒,胡衛東覺得這個口味很熟悉,好像在哪兒喝過。

  甘國陽道:“味道熟悉吧?是咱們的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青島啤酒都賣到美國來了。”

  “是啊,中國的酒在美國一樣有銷路。而且你知道是誰把這酒推銷到這兒的嗎?”

  胡衛東搖了搖頭,甘國陽賣了個關子,說晚上帶他見個前輩。

  下午胡衛東回去休息,甘國陽去健身房練了兩個半小時的力量。

  他將自己的時間排的滿滿當當,到了晚上,再去接胡衛東一起出來吃晚飯。

  胡衛東在洛杉磯沒有朋友,養傷期間無所事事,阿甘帶著他出來吃飯他很樂意。

  甘國陽挑了一家中國餐廳,胡衛東帶著好奇的心態想阿甘要帶自己見什么前輩?

  到了才知道,甘國陽所說的前輩,竟然是曾經的國家男籃前鋒張衛平。

  張衛平和胡衛東屬于兩代國家男籃運動員,張衛平和穆鐵柱是一代人。

  張衛平退役時,胡衛東才11歲。

  退役后,張衛平做過國家隊的教練,后因為理念和派系原因,離開國家隊遠走美國。

  1988年,甘國陽拿第一個三連冠時,張衛平在芝加哥大學工作。

  出身優越,曾經是國家隊成員的他,卻在美國大學里給人打零工。

  做過運動隊做護理,給圖書館和書店做管理員,很是吃了一番苦。

  后來因為家庭和感情問題,他在1992年又離開了芝加哥,孤身一人到洛杉磯闖蕩。

  這一年,張衛平已經42歲。

  在洛杉磯從零開始的他,成為了一家啤酒銷售公司的銷售員,負責代理青島啤酒在美國的銷售。

  靠著極強的能力,通過幾年努力,他成為了公司西部地區的銷售大區副經理,把青島啤酒推廣到了美國。

  甘國陽退役搬回加州后,一次巧合遇到了這位后來在籃球解說界鼎鼎大名,但當時還在賣啤酒的前國手。

  甘國陽和國家隊的關系從80年代起就很好,85年來美國訪問的那支國家隊里也有張衛平的身影,兩人是認識的。

  但張衛平離開國家隊來到美國后,從來都沒有試著聯系甘國陽尋求幫助,而是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一片和籃球完全無關的天地。

  他的堅韌和倔強可想而知。

  兩代國手見面,兩人是有些尷尬的。

  因為當初張衛平離開國家隊是因為派系爭斗,張衛平是爭斗的失敗方。

  而胡衛東是被勝利方提拔選調到國家隊的年輕球員,說白了,兩人不是一派。

  況且張衛平88年離開中國來到美國,算是脫離了國家籃球工作體系。

  胡衛東來到洛杉磯湖人效力是全國皆知的籃壇大事,張衛平在洛杉磯這么久,并沒有試著去聯絡胡衛東。

  因為心里終究是有道坎過不去。

  不過有甘國陽做中間人,這種尷尬很快就消弭于無形。

  雖然差著輩,但在遙遠的異國他鄉能遇到說得上話的籃球人,那種感覺如同在沙漠里見到了水,肯定要痛飲一番。

  話不多的胡衛東話一下多了起來,而張衛平在經過這些年的起起落落,異國磨礪后,也把當初的斗爭看開了。

  畢竟國家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當初的斗爭勝利者,也沒有取得滿意的成就,反而因病早退,都給后來者做了嫁衣裳。

  說起國家隊的趣事,兩人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看法。

  說起在美國的經歷,張衛平更加深刻沉痛,胡衛東講了他在NBA的獨特經歷。

  說起遙遠的故鄉,兩人都不約而同喝下一杯酒,輕輕嘆了口氣。

  “BJ這會兒該下雪了。”張衛平道,洛杉磯是沒有雪的。

  談到未來,兩人不免都有些悲觀,他們都想家了。

  胡衛東自不必說,而張衛平也在想,自己難道真的一輩子在異國他鄉賣啤酒嗎?

  雖然這份工作他做的非常出色,公司給了他足夠高的職位,但曾經在國家隊叱咤風云的張衛平,靈魂依舊留在籃球場上。

  張衛平道:“之前我倒是有個機會,中央電視臺邀請我回去做籃球解說。但說實話,咱們年輕人里籃球解說不少,我都40多快50的人了,回去和他們競爭,還真是沒什么信心。”

  NBA在中國耕耘多年,80年代就開始放比賽錄像,到90年代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NBA觀眾,也因此培養了中國第一批體育比賽解說人才。

  那時候,電視臺體育節目解說最好的都是籃球頻道出身,沒辦法觀眾多需求大,練了一批人出來。

  隨著甘國陽復出,中國地區的NBA比賽收視率再攀高峰,對比賽解說、記者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中央電視臺想仿造美國的體育頻道,邀請退役的專業籃球運動員做解說嘉賓,張衛平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張衛平對上電視不是很有信心,現在他的工作順風順水,是自己好容易打拼出來的,就這么放棄了回去做解說值得嗎?

  雖然解說和籃球有關系,但那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張衛平心里沒底。

  他和胡衛東一樣,對于是回還是留,心里充滿了猶豫。

  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甘國陽,希望這個叱咤籃壇的偶像像菩薩一樣給他們一個確定的答案。

  但甘國陽沒有辦法給他們答案,哪怕他知道張衛平在解說界會有一席之地,那誰又知道現在會如何?他留在美國對他會不會更好呢?

  Tobeornottobe,最終還是只有自己給自己一個選擇。

  臨別時,甘國陽提醒兩人,明年1月4號,記得在電視上看他和喬丹的對決。

  “籃球最終會給你們答案的。”甘國陽這樣說道。

  開拓者在甘國陽缺席的情況下,在12月27號客場擊敗了洛杉磯快船。

  這場比賽對伯德而言意義非凡,因為對手快船的主教練是他的恩師比爾費奇。

  老帥費奇在1994年接過了快船的教鞭,這次斯特林頗為耐心,讓費奇調教了球隊兩個賽季。

  到19961997賽季,快船倒是有了一定的戰斗力,進入了季后賽行列。

  然而球隊這些年來靠爛成績獲得的一系列高順位選秀權,幾乎都沒有培養成材的。

  要么是交易走,要么是浪費掉,十多年來不知多少年輕人和球星在這里空耗年華。

  而開拓者則證明了,在沒有甘國陽的情況下,他們也是有戰斗力的。

  本華萊士繼上一場得到重用表現出色后,這一戰再度獲得了較多的出場時間,并有所發揮。

  華萊士正在從板凳的最邊緣位置,一點點的往前挪動。

  打完和快船的比賽,開拓者全隊離開洛杉磯前往舊金山,甘國陽獨自留在了洛杉磯。

  到12月31號,1996年的最后一天,甘國陽去夢幻莊園陪著好朋友邁克爾杰克遜一起度過跨年之夜。

  見到甘國陽杰克遜非常開心,甘國陽見到杰克遜卻為他感到擔心,他的白癜風看起來更加嚴重了。

  而且他應該整容上癮,他臉部的五官、肌肉,尤其是鼻子,變得越來越不自然,越來越奇怪。

  不過他的性格和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如水,在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餐后,杰克遜和甘國陽一起在夢幻莊園散步。

  莊園里依舊住著很多小朋友,杰克遜沒有聽取甘國陽的意見和那些人完全斷絕關系,不過他在很多地方都安裝了監控,升級了安保系統。

  這些年杰克遜承受的謠言、攻擊一點都沒少,并且隨著他和貓王之女離異,變得愈演愈烈。

  “桑尼你說的對,婚姻里沒有英雄,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到…讓人陌生和憎恨。”

  杰克遜回顧自己18個月的婚姻,他無法平衡生活、感情和事業。

  他很佩服甘國陽,他和妻子在一起穩定的生活了那么多年。

  甘國陽道:“她付出的犧牲難以想象,當然,得到的也難以想象。婚姻講利益和經濟,要多過感情,要完美控制好比例才行。邁克爾,你不擅長這些。”

  杰克遜道:“是的,但我真的很想有個自己的孩子。”

  甘國陽道:“這對你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對不對?你在報紙上登個廣告,說‘邁克爾杰克遜重金求子’,排隊的女人手拉手能橫跨美國。”

  “別開玩笑了桑尼,我和你說個正事,也是個秘密。”

  “什么秘密?其實你有孩子了?”

  “謝特,你怎么知道的?”

  “大哥,你不看報紙的?現在外面早就謠言滿天飛了。說你就是因為孩子問題所以離的婚,然后靠人工受孕有了自己的孩子。邁克爾,你以為你身上還有秘密嗎?我現在除了不知道你的丁丁有多長,你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秘密可言了。有機會我們一起洗個澡,你連最后的秘密也會被我攻破的!”

  邁克爾杰克遜身邊可以說每時每刻都有狗仔隊存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遭到侵犯,這也是他第一段婚姻失敗的原因之一。

  幾乎沒有女人可以忍受這樣私生活不斷被人凝視的境況,哪怕她是貓王的女兒。

  除了狗仔隊之外,杰克遜身邊充滿了騙子和背叛者,他們接近杰克遜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能曝他的料來獲取有價值的八卦。

  所以杰克遜羨慕甘國陽,但他做不到甘國陽那樣,因為一定程度上,杰克遜享受這樣的生活,并依賴這些狗仔和背叛者將他的聲名越搞越大。

  “桑尼,你說…我該不該和孩子的母親結婚呢?”

  “謝特我又不是算命的,怎么都來找我求緣問路?”甘國陽嘟囔道。

  “什么?”

  “噢,我說,這是你自己該決定的事。不過我照例要提醒你,做任何事都要謹慎。當然,你照例不會聽我的。你要是結婚,記得邀請我。”

  “我會聽你的桑尼,真的,回過頭想,你說的很多話都太對了。你給的投資建議就很好,我賺了很多。”

  甘國陽心想,我穿越過來的,投資當然沒問題,你結不結婚我可管不了。

  兩人聊了很多,在1996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鐘,夢幻莊園的天空開出了美麗的煙花。

  時間到了1997年,甘國陽在夢幻莊園多住了一天,方便和好萊塢電影公司洽談影視劇合作業務。

  餐廳,一位制片人將劇本遞給了甘國陽,這部劇的名字就叫《TheGump》,講述了甘國陽高中時期的故事。

  甘國陽簡單過目了一遍,搖了搖頭,道:“故事太俗套和單薄了,票房不會高的,而且我很懷疑能不能找到演我的演員。”

  “你可以親自出演。”

  “噢算了吧,我可演不了高中生。不過真的讓我演,我倒是有個故事不錯…”

  于是,甘國陽將自己《空中大灌籃》的創意合盤托出,把制片人說的一愣一愣的。

  聽完后,制片人撓了撓臉,道:“額…這個故事好像…也很爛?”

  “對,很爛,但它會比我的高中傳記片更賣座。尤其是我來主演,然后我可以請尤因、巴克利、喬丹這些朋友來客串,賣點絕對拉滿。”

  制片人被說的動心了,便將《TheGump》的劇本扔進了垃圾桶,準備去籌備《空中大灌籃》項目。

  甘國陽堅信這部片子可以拍攝上映,并大賺一筆,他要做的就是說服喬丹、巴克利這些好朋友出演反派。

  巴克利、尤因肯定不是問題,但喬丹愿不愿意是個問題,他愿意做甘國陽電影里的反派嗎?

  在談完電影的事后,甘國陽短暫的禁賽假期終于要結束了。

  邁克爾杰克遜專門將甘國陽送到了機場,臨別時甘國陽和杰克遜說:“4號晚上,我和喬丹的比賽,記得看比賽。”

  杰克遜點頭,道:“桑尼,我到底要不要結婚?”

  “這樣吧邁克爾,我要是贏了你就結婚,輸了就再緩緩,怎么樣?”

  甘國陽只是開個玩笑,沒想到杰克遜卻同意了,道:“好的,你贏了公牛我就結婚!說真的桑尼,現在的公牛真的很強,我看情況很危險。邁克爾喬丹很厲害,這兩年除了我,就他這個邁克爾最出名。”

  “那你希望我贏,還是輸?”

  “我也不知道,交給你了。”

  1997年1月1號,開拓者在菲尼克斯客場挑戰太陽隊。

  前面對陣快船和勇士的比賽中,開拓者在缺少甘國陽的情況下都取得了勝利。

  這讓開拓者上下信心大漲,原來沒有了你阿甘,我們還是很厲害啊。

  不過對陣太陽的比賽馬上將開拓者打回原形,面對實力并不是很強的太陽,開拓者遭遇了1997年的開門黑。

  狀態糟糕的他們被主隊痛揍,遭遇了一場潰敗,輸給對手21分,是本賽季輸的最慘的一場。

  這時候開拓者開始想念阿甘,如果阿甘在,哪怕輸也不會輸這么慘,阿甘會兜底的。

  科比在這場比賽中拿下了生涯第一個20分,替補出場的他得到了21分5個籃板球還有2次助攻。

  當然,他小小里程碑沒有帶來勝利,而是伴隨著失敗的苦澀,在如何帶領球隊勝利上,科比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回到波特蘭,全隊得到兩天的休息時間,但科比并不想休息,因為1月4號開拓者將在主場迎戰芝加哥公牛。

  時隔兩個賽季,甘喬大戰的戲碼重新回到NBA,這是1984年以來,NBA最受矚目的常規賽對決,沒有之一。

  時過境遷,曾經是霸主的開拓者,現在成為了挑戰者,而曾經苦苦掙扎的喬丹和公牛,已經成為了聯盟霸主。

  在拿到1994年的總冠軍,并在1996年以常規賽72勝的記錄再奪總冠軍后,喬丹被認為是當下聯盟最好的球員,公牛是最好的球隊。

  即便甘國陽復出,他對喬丹的優勢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一邊倒,壓倒性了。

  從全明星投票就能看出,在1997年全明星賽的投票上,喬丹微微領先甘國陽。

  當然,1月4號的這一戰,絕對會對兩人的選票產生重大影響。

  甘國陽絕對不會想在久違的甘喬大戰中輸球,他知道開拓者整體實力不如現在的公牛,所以在洛杉磯精心準備了一周。

  1月3號,甘國陽和隊友們在威拉米特大學的體育館匯合,進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完整訓練。

  球員們都相當認真,因為要對陣公牛了,大家都不說話,只是悶頭練習。

  訓練到一半時,甘國陽和伯德說:“我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大家都如臨大敵。要知道,過去公牛打我們才會這樣,而不是我們打他們。”

  伯德道:“此一時彼一時,世界總是在變化,你要接受這點,桑尼。”

  “不,我不會接受,永遠都不。”

  “那就把比賽贏下來,把冠軍拿到手。”

  “那你以前為什么不多拿個冠軍?”

  “再去跑十個來回,要快,快!”

  1月4號,太平洋時間下午六點多,波特蘭玫瑰花園球館已經人滿為患。

  時隔三年時間,火星撞地球的甘喬大戰又將到來。

  比賽開始前,甘國陽和喬丹在場上來了一次舉世矚目的握手,攝像機、照相機對準兩人記錄下了這重要時刻。

  沒有視而不見,也沒有熱情擁抱,而是一次恰到好處的握手,精確的表現出他們現在的關系——朋友,但更是對手。

  曾經朋友大于對手,他們親密無間,幾乎每周都通電話。

  后來朋友等于對手,他們在總決賽廝殺,漸行漸遠,又藕斷絲連。

  現在,對手大于朋友,他們互相欣賞,但已很難再無話不談。

  喬丹終究沒有走上杰克遜希望的“憎恨阿甘”這條路,他做不到憎恨。

  但他走上了另外一條屬于他自己的路:那就是走阿甘的路,讓他無路可走。

  甘國陽離開的聯盟的兩年時間里,喬丹成為了聯盟的代表,NBA的招牌。

  雖然1995年他們輸給熱火,但1996年的王者歸來證明喬丹是聯盟最好的球員。

  他獲得了最多的關注,最好的代言,最大的品牌影響力。

  《體育畫報》稱,“當阿甘離開,邁克爾立刻完美填補了那個空缺。”

  現在站在甘國陽面前,喬丹已經沒有了那一絲絲膽怯和恐懼,他面帶微笑,自如地嚼著口香糖,握著手淡淡地說道:“歡迎回來,桑尼。”

  甘國陽微微搖頭,道:“邁克爾,你這個樣子真讓人討厭。”

  喬丹笑的更燦爛了,道:“這就是你以前的樣子。”

  “我沒你這么討厭。”

  “有的,比我更討厭。”

  兩人碰了碰拳,回到了各自半場,比賽快要開始。

  同一時間,在洛杉磯的一間公寓里,胡衛東吃完媽媽給自己做的面條,坐在沙發前等待比賽開始。

  胡媽媽在耳邊嘮叨著,說不行就回去吧,家里給他介紹了對象,該結婚了,再說在國內打球比在美國不強多了?

  錢少點不要緊,離家近,大家互幫互助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胡衛東一語不發,只是盯著電視屏幕靜靜等待著。

  另外一邊,在洛杉磯巴頓啤酒的辦事處,張衛平剛剛結束加班。

  老板邀請他到一家酒吧聚餐,順便做一次探店了解那家新酒吧的酒類銷售情況。

  張衛平在巴頓啤酒做的相當不錯,只是他不愿意離開洛杉磯去舊金山,不然他能做到更高職位。

  酒吧的電視開著,今晚是甘喬大戰,很多人來到酒吧看直播,欣賞這場勢必驚天動地的大戰。

  老板再次勸說張衛平去舊金山,他說如果張衛平愿意掌管整個西部地區,可以給一部分股份給他,并讓他未來去東亞開拓市場,做大中華區的總裁。

  張衛平一邊喝著酒說一些應付的話,一邊盯著電視機,他說想把這場比賽看完。

  邁克爾杰克遜已經離開了洛杉磯夢幻莊園,前往檀香山夏威夷,他要從那里正式開啟他1997年的History世界巡回演唱會。

  演唱會在能容納35000名觀眾的阿羅哈體育場進行。

  4號的表演在晚上七點半開始,因為時差原因,和洛杉磯相差三個小時。

  波特蘭那邊比賽開打,這邊才下午四點半,所以杰克遜一邊進行彩排準備,一邊讓助理打開收音機播放公牛和開拓者的比賽。

  “會輸還是會贏?會輸還是會贏呢?”杰克遜內心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他真的將婚姻的決定權寄托在了比賽上。

  “Tobeornottobe…這真的是一個問題。”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籃球之黃金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