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98章 寒窗苦讀十六年,工資不如干保姆?千萬級的用人市場

  2014年,國內從事保潔、保姆、月嫂等家政工作的人員數量,并沒有一份精確的行業數據。

  具體人數究竟是2000萬,還是1000萬,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

  原因也很簡單,這群人流動性極強、絕大多數連社保都沒有交過,如何統計?

  而筷跑跨界進軍家政服務業的舉動,也被不少網友視作不務正業。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給家政從業者交社保、買保險,這筆錢總得有來源,說到底,還不是要抽成扣點?

  這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所以裴毅在推進家政頻道的籌建時,過程很難。

  因為招不到人!

  就拿常見的情況來說:雇主給保姆開出5000元的月薪,按以往通過中介機構的模式,保姆通常只需要交一筆中介費,后續每個月的5000元工資都能一分不少拿到手。

  既然如此,憑什么要把錢拿出來,讓筷跑來分配?

  但在地推團隊和培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筷跑還是成功簽下了首批8000多名家政服務人員,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家政服務人員可以自主選擇全職或兼職模式。

  其中,兼職模式與傳統中介模式并無區別。

  而全職人員則會被筷跑視作自家正式員工,由平臺負責提供底薪,此外還涵蓋社保、商業保險以及績效獎金等一系列福利。

  與此同時。

  滬城,位于廣蘭路的一處筷跑家政招聘點。

  四十二歲的李佳鳳站在門口,雙眼緊緊盯著易拉寶上的宣傳海報。

  “筷跑家政:月薪6000元到20000元,每月四天帶薪休假。”

  20000元?

  真的假的?

  她是安徽人,之前在赫比電子廠工作。可廠里不提供住宿,工作還得12小時兩班倒,比她在老家種田還要辛苦。

  就這樣,她硬撐了一年多,最后還是提桶跑路了。

  接著又在工地后廚干了兩年,每天負責做一些稍微沾點葷腥的大鍋菜。

  前兩年,她聽人說,去給別人當住家保姆,一個月至少能掙5000元,并且管吃管住。

  只要自己不胡亂花錢,一年攢下六萬塊是十拿九穩的事。

  所以,她找了一家中介,順利找到了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可因為她不會用很多家電,才干了幾天就被辭退了。

  沒辦法,她只好報了個學習班,簡單學了學洗衣機、微波爐、空氣炸鍋的用法,這才重新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

  誰知上一任東家又嫌她嗓門大,做衛生也不夠細致。

  因此,她又丟了工作。

  “大姐,外面風大,如果您想了解,可以進來坐坐。”

  姚玉坐在屋內,余光瞥見門外踟躕不前的李佳鳳,隨即走了出去,笑吟吟地說道。

  “妹妹啊,這上面寫的工資,該不會是騙人的吧?”

  李佳鳳指著身前的易拉寶問道。

  “當然是真的!筷跑家政和筷跑外賣、筷跑買菜都屬于同一家公司,大老板都是陳延森。”

  姚玉立刻接話道。

  陳延森?

  李佳鳳心里暗忖,這人她倒是聽過,據說口碑不錯,是個好老板。

  而且,她現在用的手機還是女兒給買的,好像就是陳延森公司旗下的產品,叫什么“青橘子”來著。

  想到這里,李佳鳳點了點頭,跟著姚玉走進了辦公點。

  剛一進門,她就看見十幾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正在咨詢。

  不遠處的教學區里,有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正帶著幾位阿姨學習怎么用智能洗衣機。

  “妹妹啊,你們這里還有培訓嗎?”

  李佳鳳好奇問道。

  “我們公司的每一名全職家政人員都得學習一個月,包括家電使用、衛生打掃、整理衣服和學習普通話等,必要的崗位還得學習駕駛和英語。”

  姚玉招呼李佳鳳坐下,并幫她倒了一杯溫水。

  學英語,學開車?

  媽呀,難怪人家敢標2萬元的薪資!

  李佳鳳暗自咋舌。

  “大姐,我是筷跑家政的運營姚玉,您怎么稱呼,以前做過類似的工作嗎?”

  姚玉主動開口問道。

  “姚老師您好,我叫李佳鳳,今年四十四歲,干過兩年住家保姆,做飯、打掃衛生和照顧老人都沒問題,您看我能找到月薪幾千的工作?”

  李佳鳳禮貌地自我介紹道。

  在家政行業,求職者一般喜歡喊中介人員為‘老師’,以示尊重。

  “通常情況下,全職家政崗位的最低月薪是6000元,而兼職崗位的薪資則會隨市場行情變動,筷跑只負責推薦崗位,另外會給您配置一份意外險,關于薪資細節、工作要求這些,就得靠您和雇主自己溝通協商了。”

  姚玉一邊說著,一邊從手邊拿出一份資料,遞到了李佳鳳手里。

  “姚老師,這個全職和兼職的區別是什么?”

  李佳鳳低頭瞅了眼墻上的海報。

  她識字不多,海報上密密麻麻的字,她只能看懂零星一小半。

  其實她問的這些問題,海報上都寫得明明白白。

  姚玉一看她的樣子,立馬就明白了,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放緩語速解釋道:“兼職的話,您不用跟我們簽訂勞動合同,工資是由雇主直接發給您的。

  我們這邊只收取您首月工資的30作為技術服務費,不過相應地,我們會提供為期3天的基礎培訓,還會給您配一份意外保險。”

  說到這里,她稍微頓了頓,又繼續講全職崗位的情況:“至于全職,工資是由筷跑統一發放的,您的薪資標準也由我們幫您和雇主溝通協商,但您得參加我們為期一個月的家政培訓,您放心,這培訓是完全免費的。

  比如您之前做家政能拿到5000元月薪,經過我們的培訓,能幫您把工作價值提上去,后續月薪到8000元甚至10000元都有可能,而且我們還會幫你交社保、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和意外險。”

  李佳鳳捏著手里的資料,微微一怔。

  社保、商業保險.

  這些詞她只在電子廠時聽組長念叨過。

  “培訓要一個月嗎?這也太久了!我會用家電,也知道該怎么打掃衛生”

  李佳鳳想了想問道。

  她知道,培訓期肯定沒工資,一個月不上班,自己吃什么?

  “假如你學得快,兩三周也可以。”

  姚玉笑著說道。

  對于李佳鳳的話,她并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她接待過的阿姨沒有上百位也有幾十位,幾乎每個人都說自己是干家務的一把好手,可真等安排試工,各種問題很快就會暴露出來:要么是清潔不到位,要么是不會用家電,有些人連衣服都“迭不好”。

  “會迭”和“迭得好”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李佳鳳聽后,兩條眉毛頓時擰作一團。

  一個工資高、福利好,但要求也高;另一個工資低、沒保障,好處是不用培訓。

  “李姐,要不這樣,你先報名參加培訓班,三天后再做決定。”

  姚玉見狀,輕聲說道。

  “好叻,那麻煩您了姚老師。”

  李佳鳳連連道謝。

  “李姐,不用客氣,您叫我姚玉或者小姚都行。”

  姚玉說完,遞給李佳鳳一張申請表,并協助對方填寫了個人信息。

  接下來,她把李佳鳳送進了培訓班。

  時間轉瞬即逝,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

  等李佳鳳走出筷跑家政的服務網點時,整個人還暈乎乎的,腦子里一片懵。

  她壓根沒想到,原來做家務這事兒里藏著這么多學問,遠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

  這一刻,她還真不敢說自己會做家務。

  譬如要嚴格區分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的清潔工具,甚至用顏色編碼來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不同功能的吸塵器吸頭,并在使用順序上遵循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的原則。

  每天都會用稀釋的消毒液擦拭開關、門把手、燈罩,這些是高頻接觸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定期清理冰箱內部、烤箱的油垢、微波爐的轉盤和內壁、洗衣機內筒和膠圈、熱水器底部等衛生死角。

  衣服要嚴格分類,針對不同的污漬,比如油漬、血漬、紅酒漬、墨漬等,要使用專業的去漬劑進行預處理,而不是簡單地扔進洗衣機。

  在熨燙衣服時,根據不同面料調整熨斗的溫度和蒸汽量。

  最讓李佳鳳崩潰的是,她發現自己,連迭衣服的方式都是錯的。

  老師迭一件襯衫只需要三秒鐘,那些衣服到了對方手里,仿佛有了靈性似的,變得格外聽話,幾下就被整理得平平整整。

  上課之前,她的想法是,做家務還要學一個月,那不是傻子嗎?

  上課之后,一個月真的能學完嗎?

  另一邊。

  筷跑家政被添加進了拼唄的Prime超級會員權益中,每個用戶都能免費獲得兩個小時的家政服務。

  雖然筷跑家政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開通服務,但依托著拼唄平臺三千多萬的會員基礎,它剛一上線,就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試用。

  沒過多久,就有網友在斗音、小紅書和今日頭條上分享起了體驗感受:“哪怕是花錢,我覺得特別值!今天上門的阿姨做事又快又麻利,迭衣服三四秒就能搞定一件,一看就是專業的!”

  “我也叫了一個阿姨,反正拼唄免費送了兩個小時的服務,不用白不用!有一說一,筷跑家政的服務水平絕了。

  我媽說,她干了三十年家務,在這位阿姨面前,卻像個新兵蛋子!”

  “原價是兩小時80元,說實話,一開始覺得有點小貴。但等阿姨做完活兒我才發現,這錢花得值。

  她們干兩小時的效果,比別人干四小時還要好,關鍵是這些阿姨打掃起來特別懂技巧,帶的工具也齊全,效率特別高。”

  各大社交平臺的評論區里,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好評。

  看著滿屏的夸贊,反倒讓人忍不住懷疑,筷跑是不是找了水軍來刷評價。

  而第一批請了筷跑全職保姆的雇主,很快也發現了不一樣。

  這次請來的保姆,雖說價格確實比之前高了些,但做事風格明顯和以前的阿姨不同。

  她們做完飯,廚房會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地面拖得光可照人,連一點水漬都找不到;活兒干完了就回自己房間,很有分寸感,從不會胡亂打聽雇主家的私事。

  “專業!”

  這兩個字,成了所有雇主心里最一致的想法。

  一時間,筷跑的全職家政成了行業內的香餑餑,一些高檔小區的業主,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在筷跑家政挑選到了合適的阿姨。

  直到9月26日這一天,一位三十一歲的筷跑家政人員,憑借會做菜、能開車還懂英語的技能,直接拿到了2.6萬元的月薪。

  該消息一傳開,全網的熱度瞬間就爆了。

  “離了個大譜!寒窗苦讀十六年,收入竟然還不如保姆?”

  “我985畢業進互聯網大廠,月薪才1.8萬,天天加班到半夜,她一個保姆憑什么拿這么多?”

  有人帶著酸意吐槽。

  底下立馬有人反駁:“憑什么?人家會做菜、能開車還懂英語,這些技能你都會嗎?雇主家里有外籍老人,需要有人用英語溝通日常,還得接送孩子上下學,廚藝要兼顧中西餐,2.6萬算給少了!”

  還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委屈發帖:“我找工作投了幾十份簡歷,最高的offer才8000塊,早知道當初不學設計,去學家政算了。”

  爭議聲還沒平息,又有人翻出筷跑家政的薪資體系,質疑“2.6萬的月薪”是噱頭,實際大部分阿姨拿不到這么多。

  筷跑方面立即作出回應,對外公布了筷跑家政各薪資階段的分布情況:6000元到10000元,占比46;10000元到15000元,占比27;15000元到20000元,占比16;20000元以上,占比7。

  此時,筷跑家政的全職員工已有1.1萬人。

  換而言之,有接近800人拿到了兩萬元的月薪。

  頃刻間,破防的網友就更多了。

  筷跑家政的名氣也愈發響亮,從而吸引更多的從業人員加入。

  對陳延森來說,只需吸納100萬名從業者,每年就能為他提供上千萬的人道薪火。

  不過,他也知道,這一點很難。

  盡管筷跑家政會提供業務培訓、崗位對接、薪資議價等一系列服務,但仍有不少從業者不愿意讓薪資經由筷跑支配,甚至會通過跳單、辭職后自行找活等方式繞開平臺。

  不過陳延森并不在意,只要這個項目能提供100萬個就業崗位,就算成功了。

  次日清晨。

  桃點點再次突襲,向新老用戶發放了一張15元無門檻的優惠券和一張滿50減25元的立減券。

  阿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通過搞補貼活動,從筷跑外賣手里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至于上次雙方簽訂的“停戰協議”,顯然早被馬立云當成了廢紙。

  商務協會的王光桐得知消息后,忍不住冷笑一聲。

  馬立云明目張膽地違背約定,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夢想島中文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