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外賣行業再次掀起補貼大戰。
阿貍主動挑釁,向筷跑的霸主地位發起進攻。
與上次的策略有所不同,唐永波這次在商家、客戶和騎手三個端口同時進行補貼,完全是一副拿錢當紙燒的搏命架勢。
碧湖云溪六號別墅,三樓書房內。
陳延森坐在電腦前,正和裴毅、章旭豪等人開著視頻會議。
“森哥,我建議全力出手,把桃點點徹底打殘!阿貍三番五次的找茬,真當筷跑當軟柿子不成?”
裴毅沉聲說道,帶著幾分火氣。
要知道,與三年前相比,他手中的權柄足足翻了幾十倍。
如今筷跑的全年成交額高達三千多億,旗下員工更是多達幾十萬,規模絲毫不遜色于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
雖說在現金流方面,筷跑或許還比不上阿貍,但在外賣行業的技術積累與沉淀上,筷跑絕對遠超阿貍。
裴毅說要干老馬,那是真有底氣!
“馬立云翻來覆去也就那么幾招,捷鹿地圖都上線一年了,精準度還比不上企鵝地圖。要打當然可以打,補貼也不是不能發,但不能盲目亂打,必須得分層、分用戶、分節奏來推進。”
陳延森緩緩說道。
花錢也得講究效率,把紅包精準發給那些高價值、高復購的用戶,這樣補貼才能真正出效果,錢才花在刀刃上。
“好的森哥。”裴毅點頭應道。
有大老板這句話打底,他心里就更有底氣了,對付老馬也更有勁頭了。
十分鐘后,陳延森結束了視頻會議,起身向外走去。
至于外賣大戰,他壓根沒放心上,以他對馬立云的了解,頂多砸了兩三百億就扛不住了,
而兩三百億,對他來說,頂多只能算是破了一層皮。
而且他還可以加大騎手端的補貼,從而削減桃點點的運力資源和配送能力。
反正在外賣員身上的支出越多,他獲得的人道薪火越多。
另外,有阿貍陪著一起燒錢,也能進一步提升市場容量上限。
全國有八億智能,哪怕每天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點外賣,訂單量都能達到八千萬單。
可目前整個外賣行業的日訂單量才剛過四千萬單,顯然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
想到這里,陳延森輕輕一笑,既然老馬想玩,他就陪對方再玩最后一次。
否則,只需他動用一點盤外招,都能把馬立云的那點小心思給按回去。
上午十一點,筷跑外賣做出應對,在桃點點市場占比最多的城市,同樣開啟了撒幣模式。
不過裴毅的策略側重點很明確:他把騎手端的補貼設得格外高,同樣距離的訂單,筷跑給出的單價總比桃點點多一塊錢。
對騎手來說,一天跑幾十單,就能多賺幾十塊,吸引力可想而知。
這一招很快見效,桃點點的兼職騎手開始大量外流,趕在午高峰到來前,紛紛切換APP,轉做了筷跑的兼職騎手。
唐永波得知消息后,立刻跟著上調了騎手配送費。
可他這邊漲一塊,筷跑那邊就跟著漲一塊,始終壓他一頭。
等到十一點半,筷跑甚至把三公里訂單的配送費,硬生生抬到了13元。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外賣小哥都瘋了。
全都盯著筷跑的訂單搶,場面幾乎失控。
中午點外賣的用戶驚訝發現,今天的外賣小哥比往常都要熱情,一問才知道,自己手里這份到手3塊錢的外賣,小哥能賺13元。
用戶拎著外賣,站在秋風里沉默不語。
另一邊。
唐永波在辦公室里急得團團轉,看著后臺數據上不斷流失的騎手數量,以及桃點點APP上越來越多的“配送延遲”投訴,他狠狠將手中的文件摔在桌上。
“這群騎手怎么回事?就特么差一塊錢嗎?”
他對著電話那頭的運營總監怒吼,“立刻!馬上把三公里訂單的配送費提到15元!我就不信,還搶不過筷跑!”
因為桃點點此前的日常單量少,一共只養了兩萬多名全職騎手,面對全國的爆單情況,哪怕干到死,也送不完上千萬筆訂單。
一群桃點點的全職騎手急忙拍視頻呼吁道:“兼職的騎手大哥快上線啊!爆單了!救命啊!”
評論區下面則是:“平時喊我們兼職狗、搶單狗,現在喊大哥?晚了!累死你們這幫王八蛋!”
可當他們聽說,桃點點把單價提高到15元后,又默默地換了一件衣服。
什么狗屁忠誠!
老子是臨時工!
誰給的錢多,老子就幫誰送外賣!
三分鐘后,筷跑把單價漲到16元。
這一幕,看得網友目瞪口呆。
一份外賣才多少錢?
運費居然要16元!
不到半小時,“外賣配送費比餐貴”的話題就沖上了熱搜榜,評論區里炸開了鍋。
有人調侃:“現在送外賣比開網約車還賺錢,我明天就辭職去跑外賣!”
也有人擔憂:“商家和平臺這么燒錢,以后會不會把成本都轉嫁到我們消費者身上?”
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桃點點APP上不少商家悄悄漲價,平時15元的餐,現在賣30元。
“之前常點的單人餐全沒了,現在隨便點份飯都要四五十,這補貼大戰怎么反而讓我們吃不起飯了?”
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商家們的處境也十分尷尬。
杭城市郊的一家鐵牛牛肉面,老板對著收銀機唉聲嘆氣,原本他家18元一碗的牛肉面是外賣平臺上的爆款,每天能出200多單。
可自從桃點點把配送費漲到15元后,平臺抽成也跟著提高,為了不虧本,他只能把牛肉面漲到25元。
結果訂單量暴跌!
別看他漲價了,但平臺15元的補貼紅包,他得出60,也就是9塊錢。
“這哪是什么補貼大戰啊,分明是逼著商家做慈善!”
老板一臉無奈地吐槽。
沒過幾分鐘,后臺收到了平臺的處罰通知,擅自漲價,封店一周。
可他在看到這條消息,竟不由地松了一口氣。
相比之下,筷跑平臺上的商家日子要好過不少。
雖然核心商圈的配送費也漲到了16元,但筷跑給商家的補貼政策更靈活。
針對客單價20元以下的小商家,筷跑不僅減免了50的平臺抽成,就連配送費的補貼,也由平臺承擔了大部分。
一些同時入駐了筷跑和桃點點的商家,索性把桃點點的店鋪設置了休息狀態,直接不接單了,只做筷跑一家的生意。
在騎手圈子里,這場配送費的“補貼大戰”早已成了最熱的話題。
午高峰一過,桃點點平臺的商家、騎手和用戶,對平臺全都積攢了一肚子不滿。
商家這邊,接了單卻沒人配送,找平臺要說法、申請賠償時,客服又總是推三阻四,得不到有效回應;
騎手那邊更糟,訂單根本送不完,系統卡頓、漏送餐品的情況頻發,短短兩個小時,不少人就收到了好幾個投訴,辛苦跑單還得擔責;
至于用戶,等了一兩個小時,收到的午飯早就涼透了。
就算用了補貼沒花多少錢,可肚子平白無故地餓了這么久,換誰都高興不起來。
“有一說一,桃點點的配送效率依舊拉胯,還是點零食、奶茶一類的商品吧。”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下樓吃碗面!”
“準備去辦一張健康證,明天也去跑外賣,剛剛給我送外賣的小哥說,他一上午賺了600多!”
網友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下午三點,桃點點把配送單價提升到17元,可筷跑轉眼間就把價格提高到了18元。
而此刻杭城阿貍總部,唐永波面沉如水。
運營總監坐在對面,將電腦屏幕投在LED屏幕上,上面是桃點點實時運力數據。
相比早高峰,兼職騎手數量非但沒增,反而少了兩成。
用戶已經清楚了筷跑的套路,無論桃點點給多少配送費,筷跑都會再加1元。
“為什么?17塊還留不住人?”
唐永波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眼底布滿紅血絲。
他實在想不通,不過是一塊錢的差距,怎么就像一道天塹,把騎手牢牢鎖在筷跑那邊。
更關鍵的是,錢花出去了,預期的效果卻完全沒達到,這種情況下,馬立云肯定是要追究責任的。
運營總監連忙解釋道:“唐總,我查到原因了!筷跑那邊不光是訂單單價給得高,還專門出了新政策,今天所有訂單的配送單價,全都是按最高標準來計算的!”
臥槽!
唐永波當即愣在了原地。
“唐總,那我們?”運營總監見唐永波不說話,于是小心翼翼地試探道。
“廢話!當然是跟進了!”
唐永波回過神來,一字一頓地說道。
如果不提高單價,桃點點在晚高峰就會輸得一敗涂地。
錢撒出去了,若是沒有外賣員送餐,那不成了笑話嗎?
當天晚上,直到凌晨,全國近300萬的全職和兼職外賣員,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這一天,全國的外賣訂單超過了5800萬!
章旭豪特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先是宣布筷跑外賣的單日訂單量已突破4000萬單,隨后又態度鮮明地直言:“聽說阿貍打算砸300億入局,那我們就砸500億!”
次日下午,陳延森乘飛機趕往港島,參加橙子科技的上市聆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