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1章 應天,朱元璋的震驚

  大明都城,應天城!

  作為大明的都城所在,集經貿,權柄,人口于一體,在這一個時代內,絕對稱得上世界上最繁華的一個城池。

  在民間。

  人人皆知洪武皇帝嫉惡如仇,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

  在他這個皇帝腳下的應天城自然是發展極好。

  城池內外。

  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有入城的商隊,還有來自大明各府域的官差。

  可以說。

  應天城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入城的地方都是極為熱鬧的。

  此刻!

  只見一個快騎背著令旗,快速的向著應天城內疾馳。

  看到這快騎來到。

  值守在城門口的京都軍立刻開辟了一條單獨的通道,完全不設阻礙。

  在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邊關加急,地方軍務加急,任何人不得阻礙。

  無論是地方官府,還是山匪惡徒,誰也不敢阻礙。

  因為能夠以傳令兵來稟告的大事便是國家大事,影響舉國百姓,誰若是膽敢截殺急報傳令兵,那就是滅九族的罪過。

  應天皇宮,奉天殿!

  仍是肅穆而莊嚴之景,文武分列,文武皆身著紅袍官衣。

  太子朱標仍巍然站在了階梯上,氣度不凡,充斥威嚴。

  相比于朱元璋有些老態,朱標則是年輕氣盛,更具威嚴。

  “啟奏皇上。”

  “經戶部調撥,自國庫,自各府域府庫調撥。”

  “第一批糧草輜重已經運送至了大寧府,足可支撐我大明二十萬將士半載之用。”趙勉站出來,大聲稟告道。

  “趙卿辛苦了。”

  “后續糧草輜重調撥也不可延誤。”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臣領旨。”趙勉恭敬領旨,退了回去。

  “啟奏皇上。”

  “得調兵各府域稟告,此番征召兵力已經盡數調入大寧府內,宋國公已經親臨大寧,接管兵權。”

  “如今想必已經在籌劃攻滅納哈出事宜了。”唐鐸恭敬啟奏道。

  “有宋國公親自統兵,還有藍玉他們為副。”

  “納哈出,不是什么大患。”朱元璋點了點頭。

  淮西皆是悍將,皆是統兵之將。

  雖然驕縱,但打仗絕對是最為擅長的。

  “父皇。”

  “各府域兵力糧草已經到了。”

  “戰場之事,戰場形勢變幻莫測,除了糧草輜重外,朝廷還是不要過多干預為好。”

  “此番,父皇靜候佳音即可。”、朱標笑著說道。

  “老大。”

  “你難道覺得咱會有那份閑心?”

  “有宋國公在,咱根本不擔心。”

  “納哈出,北元,咱可沒有放在眼里了。”

  “如今吾大明可不是昔日剛剛立國的大明,北元更不是昔日的大元了。”朱元璋笑著道。

  “父皇英明。”朱標立刻笑著附和道。

  這時!

  “報。”

  “大寧府軍報。”

  “呈奏皇上。”

  急報傳令兵快步跑入了大殿內,恭敬一拜。

  滿朝文武目光立刻匯聚。

  “看來是宋國公要向父皇稟告動兵事宜了。”朱標笑著道。

  “請皇上一閱。”

  急報兵從背上取下了軍報,恭敬一遞。

  侍奉在朱元璋身邊的內侍立刻走下殿中,雙手捧起了軍報。

  恭敬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笑了笑,接過了手中的軍報,打開一看,臉上立刻露出了一抹驚愕的表情。

  “朱應。”

  “又是這個朱應。”

  朱元璋忍不住的出聲道。

  聲音不大。

  卻是在整個奉天殿內響徹。

  聽到這個名字。

  許多大臣都是一愣,不解的看著朱元璋。

  也有許多記得朱應之名的大臣面帶思慮之色。

  “朱應。”

  “這不是一個月前那個大寧邊軍力斬百人的悍卒嗎?”

  “難道他又立了什么戰功不成?”

  “應該是了。”

  “如若不是立下了大戰功,一個悍卒可不會一而再的入奉天殿得皇上知悉。”

  “看來這戰功還不小啊,此番宋國公已經接管了北境的兵權,任何急報上奏都需要通過宋國公準予來呈奏,此番戰功定然是不小的。”

  “朱應,能夠以一個兵卒身份再而出現在奉天殿,的確是少見…”

  殿中許多記得朱應之名的,心底更是涌現了好奇。

  當然。

  絕大多數人也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在這奉天殿內的官員都是大明帝國的權貴階層,一個殺敵的悍卒罷了,在他們的權柄面前不值一提,哪怕是在北疆成了指揮使,成了更高的官位,同樣在作為京官的他們面前不值一提。

  “老大。”

  “我大明當真要出一個后輩能將了。”

  朱元璋拿著手中的軍報,一臉喜悅的對著朱標說道。

  “能讓父皇你如此開心。”

  “看來這個朱應又為我大明立下了不小的戰功了。”朱標笑著道。

  “云奇。”

  “給咱宣讀。”

  “讓滿朝文武聽聽我大明又出了一個驍將了。”

  朱元璋大笑一聲,直接將手中的軍報遞給了身邊的內侍。

  “是。”

  內侍云奇恭敬接過了軍報。

  然后走到了階梯前,面朝滿朝文武,大聲宣讀道:“臣馮勝上奏皇上,太子殿下!”

  “今。”

  “臣已臨大寧府會州城,各府域征召兵力如今皆已臨會州城下,總計兵力二十三萬。”

  “臨會州城時。”

  “元庭納哈出已派遣數萬計元軍攻城,幸得大寧邊軍誓死防守,斷元軍破城之念,今吾主力大軍至。”

  “元軍已然自會州城退去,轉攻為守。”

  “臣已準備擇日反攻,剿滅納哈出。”

  “此番大寧府能夠抵御元軍猛烈進攻多日而不破,乃大寧邊軍之功。”

  “其中有一能將,名為朱應。”

  “在主力大軍尚有半月才至,元庭已經發兵時,大寧邊境存危,更有建州韃子相助元庭,以大寧府五萬邊軍根本無法防守。”

  “故。”

  “在吾大寧府兩萬邊軍殺入北疆時,朱應提出分兵拖延之策,一面分散萬眾大軍襲元庭執掌遼東之地,一面自身領四千騎兵襲建州韃子部落,拖住建州韃子無法馳援元庭。”

  “時至今日。”

  “朱應率軍在異域之地已有近月,首戰破韃子藍旗部落,斬首萬眾。”

  “之后交戰之中,韃子萬眾騎兵皆被朱應率軍誅滅…”

夢想島中文    大明:逆天屬性,我殺敵撿取長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