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75章 閃耀戛納,阿敏搗蛋

  雖然沒有冰冰,不過28歲的伊莎貝爾·阿佳妮同樣很耀眼,她也是這個時期歐洲最具知名度和話題度的女演員。

  她是戛納影后,法國凱撒獎影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者。

  魏明和李寶田走紅毯的時候幾乎無人問津,阿佳妮一上來,閃光燈就沒消停過,一個勁兒地欻欻她。

  這會兒阿佳妮跟魏明的法國老友讓·米歇爾·雅爾還沒有交往,她的現任是攝影師布魯諾·努坦,業內地位跟她沒法比,長得也一般,可見阿佳妮應該是看中了他的才華。

  阿佳妮一進場,魏明發現梅爾·吉布森、羅伯特·德尼羅、北野武這些老男人都開始直勾勾看著人家。

  和他們相比,目不斜視的魏明簡直就是正人君子,一旁的梅琳達笑笑:“想看就看嘛,確實挺好看的。”

  魏明:“我覺得一般,沒你好看。”

  梅琳達·蓋斯凱爾同志也來戛納了,她自稱是來度假的。

  兩人天各一方,難得魏明來歐洲,而且還要暫住半個月,她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她都25歲了,正是生育的黃金年齡。

  昨晚梅琳達抵達了戛納,只比魏明他們晚了三個小時,然后就以酒店房間都已經住滿為由拎包入住了魏明的房間,包局和李寶田只能睜一眼再豎起兩只耳朵。

  紅毯走秀還在繼續,在幾個無人在意的老男人之后,又有一朵嬌艷的花朵吸引了記者和男人們的注意,德國女演員娜塔莎·金斯基。

  娜塔莎·金斯基入圍的作品是讓雅克·貝奈克斯導演的《明月照溝渠》。

  她跟魏明是同齡人,今年也是22歲,從13歲就開始當模特,15歲和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同居,18歲在波蘭斯基的《苔絲》中一舉成名,進而開始進軍好萊塢,堪稱歐洲版的波姬·小絲。

  只可惜她的波蘭斯基再也回不去美國了,不過波蘭斯基很快也會有更年輕的女孩,66年出生的艾瑪紐爾·塞尼耶。

  這位美女入場的時候魏明和梅琳達一起欣賞并小聲點評,身后的包副局長和李寶田因為聽不懂英語只能干著急,這倆人該不會在公然調情吧?

  最后是電影節主席、總監以及評審團成員亮相并發表講話。

  梅琳達這次來戛納還給魏明帶了一本評審團主席威廉·斯泰倫的集,里面有一個短篇《遠征》,是他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關于朝鮮戰爭的。

  當初戰爭爆發,斯泰倫被應征入伍加入海軍陸戰隊,不過1952年他因為眼睛疾病離開部隊,并把在北卡羅來納州勒瓊軍營的經歷寫成了。

  通過這篇大概可以理解為什么朝鮮戰爭在美國存在感那么弱,以及美國軍人和一些普通美國人對這場戰爭的態度。

  “突然卷入了戰爭,一場摸不著頭腦、含含糊糊的戰爭,要是不耍點花招兒根本就贏不了的戰爭…這是一場沒口號、沒贊頌、沒英雄的戰爭,對所有參戰的士兵來說,這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事兒…”

  魏明希望能從他的作品中窺探他對中國的態度,不過看完還是不得要領,對志愿軍的描寫并不多,只能說看不出明顯的對中國人的仇恨吧。

  接下來還有一個開幕影片觀影的活動,作為開幕影片的是蘇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鄉愁》,這也是他的第六部電影長片。

  在當今可以稱為電影大師的導演中,51歲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算是比較年輕的了,跟他相提并論的都是英格瑪·伯格曼、費德里科·費里尼、黑澤明、斯坦利·庫布里克這些被寫在電影學教科書和歷史書上的人物。

  把這部電影選做開幕影片也可見戛納電影節對他的尊重。

  只不過此時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過的并不如意,這部《鄉愁》是他在意大利艱難完成拍攝的。

  因為他的片子總是被蘇聯電影局干涉創作,劇本不給過,資金被壓縮,拍完了不給放映,搞得他身心俱疲,所以這次干脆跑到國外拍攝。

  而蘇聯電影局的反制手段就是扣住了他未成年的兒子讓他們父子不得相見,而且現在還在阻撓干涉這部電影出現在戛納,直到安德烈去世前他們父子才得以相見。

  你要說他的電影是揭露蘇聯黑暗面的,被這么阻撓干涉也就罷了,可是也沒有啊,盡管比較催眠,但魏明也是完整看過他那些電影的。

  他的電影不是那種有著明顯劇情的類型片,但電影美學這一塊確實沒的說,無愧于“電影詩人”之稱,他對電影藝術邊界的探索也深刻影響了諸如拉斯·馮·提爾、丹尼斯·維倫紐瓦、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以及畢贛等導演。

  哪怕馬丁·斯科塞斯這種在美國已經算是功成名就的大導演在電影正式放映的時候都一絲不茍地坐著,宛如學生在聽課。

  馬丁后來拍的《基督最后的誘惑》就是受老塔《安德烈·盧布寥夫》的啟發,在老塔死后他還主持了老塔電影的修復重映工作。

  所以一位電影導演在業內的地位很大程度是看你的電影手法能影響多少后面的導演,尤其是那種大導演,所以安德烈、黑澤明以及王佳衛總能在各種導演排名中名列前茅,太多人受惠于他們的電影技法了。

  《鄉愁》算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比較容易看懂的作品,也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影片的主角就叫安德烈,職業是一名詩人,這可以算是對導演自身境遇的投射。

  因為有英文字幕,魏明看起來沒什么難度,更何況他也不是第一次看了。

  老包比李寶田的優勢大一些,因為為數不多的對白是俄語,老包這個年齡的人略懂一些。

  只有李寶田,俄語不懂,英語不會,他只能看畫面,但僅僅是畫面對他也是一種享受,因為太漂亮了,畫面有一種油畫般的質感,有種詩意的美。

  而且很巧,這部電影里也有用不同容器接雨水的畫面,只不過魏明處理的更加浪漫。

  李寶田假設評委們也看不懂《放羊班》的故事內容,于是下意識對比起《放羊班》和《鄉愁》的畫面來。

  魏明和那幾個電影學院的小子在畫面美感上也下足了功夫,《鄉愁》有著油畫般的質感,畫面構圖充滿巧思,導演尤其擅長使用鏡子講故事。

  而魏明更偏愛使用陽光,在《放羊班》的故事里太陽是他重要的敘事道具,還有《種太陽》這么一首插曲。

  想著想著,李寶田突然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因為女主角開始脫衣服了,并露出了一側的雪白。

  他掃了一眼包同之,不愧是經常審核外國電影的電影局副局長,這種尺度在他看來完全小意思。

  至于魏明就更坦然了,別說只是電影了,就算是真人,昨晚他也見過嘗過了。

  雖然這個故事李寶田沒有完全看懂,但當最后一幕出現,看到男主角和狗坐在地上,身后故鄉的小屋置于古羅馬建筑物之中,虛虛實實讓人難以分辨,這一刻他能切實感受到“鄉愁”化成了實體。

  電影結束后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喜歡電影藝術的同行和評論家們顯然被安德烈的故事和畫面所折服,他們交頭接耳,交流著這部電影帶來的余韻,并盛贊老塔不愧是老塔,每次出手都必是杰作。

  然而作為評委之一的蘇聯大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卻深深皺起了眉頭,他這次可是帶著任務來的。

  觀影結束,魏明帶著梅琳達跟老包和老李正式認識了一下,梅琳達可以說中文,交流沒什么阻礙,她還熱情地請兩個中國人吃了頓法餐。

  吃人嘴短,包局更加不能說什么了,雖然這樣可能會有不太好的影響,但小魏畢竟是個單身青年,而且梅琳達本就是他曾經的戀人。

  吃飯的時候他們還遇到了馬丁·斯科塞斯,這家伙像是剛認識魏明一樣,突然對魏明熱情地握了握手。

  “剛剛從朋友那里知道,原來去年那部短片《目擊者》是你的作品,真是一部無可爭議的杰作,很多好萊塢導演因此受到了啟發。”馬丁道。

  他一直以為魏明是一頭扎進電影圈的純新人,沒想到去年非常出圈的短片就出自他的手筆。

  之前馬丁還覺得魏明太年輕了,組委會肯定是看中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影響力才選了他的電影,現在看來他的新片肯定有可取之處,這讓他對那部《放羊班的春天》更加期待了。

  現在排片時間表已經出爐了。

  二十多部主競賽單元作品會陸續在接下來的12天內穿插放映兩到三輪。

  《放羊班》的首映時間要靠后一些,魏明倒是可以先去支持馬丁的新片。

  可如果馬丁的《喜劇之王》和阿佳妮的《一個死氣沉沉的夏天》撞期的話,魏明肯定首選后者。

  忙活了一天,魏明和梅琳達回了酒店,剛躺下又被李寶田敲了門。

  “包局說明天新華社法國分社的同志會來給我們拍照和采訪,讓你明天注意一下形象。”

  魏明表示明白,肯定不會讓梅琳達給自己種草莓的。

  “我還以為這次沒有咱們自己的媒體呢。”魏明笑道,因為以前在國內也沒怎么看到過那幾部入圍歐洲三大影片的新聞。

  這時隔壁的包局推開門,露了面:“以前也有,拍照采訪這些程序都有,只不過后來沒拿獎,也就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雖說重在參與,但結果也很重要嘛。”

  除了新華社的同志,這次因為有兩部日本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所以日本媒體也來了不少,雖然沒有直接采訪到魏明,但也拍到了魏明走紅毯的照片,而且開幕式當天就傳真了回去。

  香港《明報》是通過日本媒體的報道才了解到魏明導演的長片處女作《放羊班的春天》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雖然有些遲了,不過金庸還是果斷派出記者奔赴戛納,務必拿到一手新聞。

  而在香港的龔樰和周惠敏在幾天前就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魏明在來信中提及他要去法國一段時間。

  龔樰只能遙遙地祝福小魏這次能夠拿獎,不管獎項大小,那都是中國真人電影的重大突破。

  而周惠敏膽子就要更大一些了,她不確定魏明從法國回來的時候是否能繞道香港來看自己,畢竟他們大陸人很多事要聽組織安排。

  所以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恰好很快就要到周末了。

  “妮姐,咱們周末要不要出去度個假啊?”

  林妮:“去哪兒啊,新?馬?泰?”

  “太近了,要不咱們去法國吧,現在不是正在舉辦戛納電影節嗎!”周惠敏拋出這個建議后,林妮頓時覺得可行。

  然而這個提議在周媽那里沒通過,因為歐洲太遠了,而且是法國,說法語,兩人語言不通。

  “你們就這么確定法國都是好人,就算是好人,看到你們兩個弱質女流恐怕都要生出歹意來,所以我駁回。”

  周惠敏撒嬌道:“媽媽你不放心我們兩個,那你陪我們一起去啊!”

  “周末就兩天,算上周五也就兩天三夜,一個來回時間就用掉了,就為了讓你們見上一面,說幾句話,有意義嗎,不去。”

  周媽不去,但有人想去。

  魏翎翎道:“要不我帶她們走一趟吧,正好我要去巴黎談歐洲業務,另外我也想見見我大侄子了。”

  魏翎翎跟著的話,周媽就徹底放心了,人家在國外生活過那么多年,亞非歐美都去過的主兒,肯定不會出什么岔子。

  于是周五這天下午,周惠敏提前放學,書包里帶著幾張樂譜被林妮母女接走去了機場,出國嘍!

  這還是她第一次離開亞洲,第二次離開中國。

  魏明并不知道危險正在逼近,他和梅琳達正如膠似漆呢,參加每一部電影的首映都是出雙入對。

  包局和老李不想當電燈泡,每次都會跟他們分頭行動,又因為語言不通,每次都無頭蒼蠅一般找好久才找對地方。

  昨天他們已經看過了伊莎貝爾·阿佳妮的《一個死氣沉沉的夏天》(《殺人的夏天》),歐洲女神的身體脫光了隨便看的日子讓李寶田感覺有些不真實,他有點想回家了,還是守著家里的黃臉婆才覺得心里踏實。

  今天他們要看的電影是一部日本電影《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講述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坐落于在南洋爪哇島的一所日軍戰俘看守所中的故事。

  前面幾天魏明已經跟本片主演之一的北野武處得很熟了。

  對于魏明這位中國大作家竟然懂漫才,北野武驚喜不已,作為漫才演員他出道已經十年了,電影只是剛開始演,也還沒有做導演的念頭。

  雖然剛開始演電影,不過北野武在這部電影里表現非常出色,這時的他還沒有面癱。

  這部電影除了是一部講戰俘營的反戰題材電影,也是一部同性題材影片,電影里兩位基情碰撞的男主角分別是英國的大衛·鮑伊和日本的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是音樂人出身,還為本片量身創作了讓他享譽全球的同名配樂《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未來他最著名的身份也是配樂大師。

  而大衛·鮑伊是搖滾巨星,在歐美享有盛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兒子叫鄧肯·瓊斯,是個導演,著名的《源代碼》和電影版《魔獸》都是他的作品。

  大衛·鮑伊后來娶的老婆則是有最美黑人之稱的黑人名模伊曼·鮑伊,兩人都是二婚。

  雖然大概率還是看不懂,不過李寶田和包同之還是來到了這部電影的首映現場,想看看日本人是怎么拍二戰的。

  李寶田希望今天不會有那種讓人尷尬的脫衣漏奶的戲了,想來也是多慮了,這是一部講戰俘的戲,壓根兒沒有女人。

  然而看著看著他就感覺不太對勁,這眉清目秀的日本軍官看那個五官俊朗的金發英國俘虜的眼神怎么有點不對勁兒啊!

  他和包副局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出了這兩人之間的曖昧。

  看到最后,兩個主演果然親上了,要不是這配樂很好聽,李寶田都想提前退場了。

  《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這首配樂確實堪稱傳世經典,坂本龍一用了三個月,走訪了東南亞不少地方才創作完成。

  不過李寶田覺得《放羊班的春天》里的配樂也不遑多讓,魏明導演和胡偉立老師一個主導西洋樂,一個主要傳統樂器,兩人一共拿出了十幾首經典配樂,聽著那叫一個過癮。

  看完《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之后,稍事休息,這個廳接著又要放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

  這部影片的陣容比之《勞倫斯先生》就要差多了,此時今村昌平的國際影響力遠遜已經拿過戛納最佳導演的大島渚。

  《楢山節考》主演里也沒有國際巨星加盟,而且這還是一部翻拍電影,50年代就已經有過一部《楢山節考》了。

  然而看完整部電影,魏明、梅琳達、包同之、李寶田,以及現場所有評委和觀眾都被震撼得無以復加。

  它不是好不好的問題,他是那種,那種,怎么說呢,竟然可以有這么膽大包天的導演,這特么是人能拍出來的東西!?

  難怪今村昌平敢于指責他的老師小津安二郎只拍日本“官方”電影,而他想表現“實際上”的日本,一個扒開了文明社會遮羞布的丑陋粗俗的日本。

  這部《楢山節考》也正是他創作理念的完美體現。

  在這部電影里你可以看到弒父、人畜、溺嬰、活埋滅門、寡婦睡一村等挑戰觀眾道德底線的劇情,看得人抱緊雙臂,緊鎖牙關。

  然而看到最后,雖然全片導演都拍的很冷靜克制,沒有用自己的觀點左右觀眾,但能讓人看出他的悲天憫人。

  看完之后,魏明就一個念頭,這片子不拿獎簡直天理難容。

  還是那句話,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把電影拍到這個份上,無論是人性黑暗面的挖掘還是藝術的把控都做的足足的,這妥妥就是評審們最喜歡的那類電影。

  說實話,跟《楢山節考》比起來的,所有被中國觀眾批評諂媚外國評委的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沖獎電影都是小兒科。

  《放羊班的春天》將在晚上首映,魏明也邀請了這兩部日本電影的主創過去捧場,回頭再通知一下梅爾·吉布森、羅伯特·德尼羅這些好萊塢明星,越熱鬧越好。

  可惜因為身邊跟著一個梅琳達,魏明沒能跟阿佳妮和金斯基這些美艷的歐洲女星產生什么友誼,不過倒是認識了《異形》女主角西格妮·韋弗,后來她還在潘多拉星球上跟納美人并肩作戰。

  僅憑一部短片《目擊者》魏明就征服了很多電影同行,當晚大咖云集,《放羊班的春天》的首映熱鬧程度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新人導演。

  只是沒想到周惠敏三人也趕上了這份熱鬧。

  她們在天黑之前抵達了戛納,住一晚,明天就要返程。

  而且很巧,她們和《明報》的記者羅阿修坐的同一趟航班,羅阿修不可能認不出周惠敏的,而且一下子就猜到了她所為何來,肯定是為情郎而來。

  所以羅阿修主動現身表明身份,并提出免費幫她們拍照。

  因為周惠敏跟《明報》的關系還不錯,這份報紙比較有底線,不會亂講話,所以阿敏就同意了,畢竟都被認出來了,藏著掖著還是會被發現的。

  林妮:“那你把我們拍好看一些。”

  “那咱們是先拍照片還是先看電影呢?”

  林妮:“看什么電影?”

  羅阿修拿出一份從機場取的電影節期間排片表:“今晚是魏明導演的《放羊班的春天》首映,還有一個小時放映。”

  周惠敏:“當然是看電影!”

  當他們來到電影宮的時候距離開場還有十分鐘,電影票早就賣光了。

  魏翎翎很有經驗道:“不用急,這種地方十米之內必有黃牛。”

  果然,當看到四個東方面孔在電影宮門口徘徊,馬上就有一個法國黃毛走了過來。

  黃毛黃牛坐地起價:“100塊一張。”

  還是法郎,這是天價了。

  魏翎翎看了一眼一臉渴求的記者:“來四張吧。”

  “不好意思,只剩一張了。”

  最后這張給了周惠敏,她拿到票后立即檢票進場。

  魏翎翎則拉著林妮去找酒店,羅阿修不甘心,就守在門外,他在等提前離場的觀眾,這樣自己就可以買下他們手上的票進去看電影了。

  在電影節,因為電影枯燥乏味,普通觀眾受不了提前離場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等了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提前離場的都沒有。

  這些老外這是看進去了?

  周惠敏也看進去了,本來她是想著先找到魏明的,但廳內太黑,看不到,只好專心看電影。

電影開始第一分鐘她就被驚艷到了,那是胡偉立為堵煙囪的陳皮皮量身定做的一段鼓點配樂,聽著就無拘無束,朝氣蓬勃,很想干點調皮搗蛋的事

夢想島中文    激蕩1979!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