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構陷

  吾看書,第五形態!

  這個題其實是一個很常規的題。

  可若新帝純心為難人,這個題就不是選擇題,而是會變成任一題,不管選擇左還是右都會錯。

  “左向為尊,尊貴的人自然會邁左腳入門!”

  張學舟也不做簡單的選擇,而是反向給予了新帝一個選擇。

  若對方愿意認為自己低賤,非得拿右腳邁門檻,那他也沒轍。

  “你這個回答有點意思!”

  新帝認為張學舟能言善辯,會出一些餿主意。

  眼下再次上門,這家伙果然一如既往。

  這個回答讓他很滿意。

  新帝尋思了兩秒,而后左腳抬起邁過了門檻。

  “聽聞你會相命?”新帝問道。

  “這是學士這個月校考的第二道題嗎?”張學舟低聲問道。

  張學舟詢問還真難住了新帝。

  皇太后和新帝探討了很多,新帝也經歷了皇宮宴席。

  他隱隱覺察出了種種不對勁的情況。

  仿若風暴前夕的雨燕,新帝只覺一場風云朝著自己席卷而來。

  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某個地方被引動,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就會產生。

  而作為風暴的中心,新帝覺得自己絕對不好過。

  哪怕他讓自己舅舅田蚡去動用妄語迷惑淮南王,又預備了淮南王入長安城覲見之后立刻啟動祭拜高祖皇帝之行,他心中也覺得不安。

  新帝總覺得自己有些地方疏忽了。

  但皇宮中的大小事何其復雜,這哪是外人可以隨意得知。

  新帝將目光放向了預測未知的相術。

  他當下面對的就是先踏左腳還是右腳的問題,不論他踏出哪一只,新帝都有可能犯錯。

  張學舟的回應很好,但新帝覺得依舊差了一點點,讓他難于借鑒到自己需要尋覓的方向。

  “算第二道題”新帝最終點頭承認道。

  “那我一共要回答多少道題?”張學舟問道。

  “一個月一道題,一年十二道題,如果你今天回答的問題足夠多,接下來的月份都不用答題了”新帝簡單明了道。

  “那我會一點點”張學舟承認道:“我就是隨便學了一點點相術,還投靠了您,您不會按秦制拿火燒死我吧?”

  “不會!”

  新帝搖搖頭。

  他跟隨張學舟而行,目光又掃了掃在廚房打架的男女,只覺張學舟這兒也不是個清凈之處。

  隨著張學舟進了待客的大堂,他接過了張學舟待客的清水。

  一碗清水下肚,新帝只覺自己的心都涼透了。

  “那咱們問第三個題!”

  眼見張學舟又勤快添了水端過來,這讓新帝迅速進入了提問環節。

  “如果我讓你相命,你能相嗎?”新帝問道。

  “相術七分全靠蒙,我能相命,但真不真就是另外一碼事”張學舟回道。

  “你這本事差了點!”

  張學舟似乎回答了,但似乎又沒回答。

  新帝得到了答案,但這又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果相術有七成錯誤率,那他信了相術犯錯的可能性極高。

  這讓新帝將欲要請張學舟相命的念頭收了回去。

  “第四題”新帝開口道:“這個題要回到秦二世的過去,如果秦皇駕崩后,秦二世還不曾取得斬蛇劍,也不曾偽造詔令賜死扶蘇太子,而此時的扶蘇太子忽然從北境回了咸陽城,對方甚至獲得了大量朝臣文武百官的忠心,能直接進行皇位的接替,你說秦二世該如何做才能確保自己繼承皇位?”

  “扶蘇太子仁義,他是不會殺秦二世的”張學舟道:“秦二世當不成皇帝,他就只能慢慢熬,熬到扶蘇駕崩,而后才用手段獲取皇位當秦三世!”

  “你這個回答…”

  秦二世不是新帝,這讓新帝取題是難于完全契合自身。

  他似乎琢磨到了一些關鍵之處,但又沒有完全琢磨明白。

  “如果秦二世一刻也等不了,他就想著當時做皇帝呢?”新帝皺眉問道。

  “那他只能去地下做皇…哈哈,其實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見到新帝瞬間變化的面色,張學舟只覺新帝出題也太復雜了。

  如果不是文翁郡守和董仲舒講解過一些歷史,張學舟對百年前的朝代缺乏了解。

  他哪能知曉當時的大秦王朝是什么情況,又有哪些是可利用的條件。

  他甚至連咸陽城都沒去過,想做個馬后炮都不夠資格。

  “如果急于求成,秦二世當時登上皇位的唯一方式可能是構陷”張學舟攤手道:“如果能尋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力撐,又能取得扶蘇太子不利證據,秦二世可以試圖將扶蘇太子定性成謀逆者,將秦皇的死因歸結于扶蘇太子,從而有一點點可能!”

  “構陷扶蘇謀逆弒殺秦皇?”

  新帝深深吸了一口冷氣。

  他終于看清楚了局勢,也想通了一個破局的關鍵。

  淮南王遵循舊制來長安城覲見,一切都做得合理合規。

  這其中只要淮南王和太皇太后結交穩定,太皇太后就有可能偏向淮南王,甚至在朝廷再次動蕩時讓淮南王入駐朝廷穩定一切。

  如果規避掉淮南王入主未央宮的可能,除了讓淮南王行為逾越規矩,他還得解決最重要的一環。

  只有破壞了太皇太后的念想,淮南王才能出局。

  ‘構陷’是一個很好的應對方式。

  太皇太后不喜景帝喜梁王,感覺對梁王虧欠諸多,而新帝就是要在太皇太后那邊‘構陷’淮南王,讓太皇太后產生誤判。

  “淮南王敬獻《鴻烈》來給朕制造麻煩,亂朕的心思,殊不知這才是你麻煩的真正根源!”

  淮南王在運術上的造詣越深厚,就越有可能與梁王之死相關。

  新帝也不需要進行直接說明,只要拿《鴻烈》去太皇太后那邊不斷稱贊淮南王,偶爾間又提及淮南王運術可誅殺萬千里之外修運術者。

  但凡說的多了,太皇太后就有可能產生聯想。

  只要看到太皇太后變了臉色,又或將新帝趕出來,新帝覺得事情十有八九可成。

  如果太皇太后裝聾作啞,新帝也只能將梁王和淮南王拿出來對比,又提及兩者運術之爭的可能性。

  他定下心來,只覺此行相命的事情不曾做,但事情倒是尋思得明明白白,也有了大致的破局可能。

  這讓新帝極為滿意。

  “等到明年開春,你隨我出去走走”新帝滿意道。

  “走走?”張學舟眨眼道:“就咱們兩個出去走走?”

  “應該有幾百人”新帝尋思道:“親近我一些的人都會帶上,你們也方便認識一番!”

  尋思到被強行安置在未央宮扮演自己秉燭夜讀《鴻烈》的韓焉,又有斗敗淮南第一劍的衛青,再到眼前亂出餿主意的張學舟,新帝只覺自己手底下還是有一些能人。

  但凡好好發展一番,讓他這批人有五到十年的成長期,朝廷的一切就能大致穩定下來。

夢想島中文    第五形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