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章 開天之音,又悟混元真意

  臥虎村。

  玄明受到村長熱情招待。

  對此,他不意外。

  村長這么做亦是人之常情。

  當晚,眾人第三次拜山君。

  當燃香放入香爐內,煙氣繚繞,山君神像終于有了動靜,光芒閃爍,道道流光落入求神問藥之人的身上。

  眾人頃刻神到病除,身體舒坦,恢復健康,紛紛激動下跪,叩拜山君。

  喬大女兒身子也好上不少,可惜這是先天頑疾,非后天病癥,山君實力有限,無法真正痊愈。

  這時,一個愈字自山君神像中飛出,落到喬大女兒身上,一股堂皇正大的先天氣息融入她體內,彌補其不足,短短片刻,便面色紅潤,跟其他健康孩童一般無二。

  見此一幕,喬大夫妻喜極而泣,紛紛朝山君神像叩首,額頭都磕腫,玄明清楚是白亭山出手了,為閨女撐腰顯圣,那道氣息便是儒家浩然氣。

  第四日,其他人沒著急離開,玄明牽驢,獨自離去,臨走前,將喬大當初那一文錢用紅繩串起來,系到其閨女脖頸上,算是一枚平安符。

  實際上,玄明沒真走,只是做做樣子,被白亭山請到山君洞,一番暢談后,這位儒妖提出論道,玄明欣然答應。

  能以妖身修儒道,白亭山對天地必有獨到見解,山君洞內,一人一妖、一道一儒相對而坐,旁邊分別趴著鹿、燕子與山君。

  放下茶盞,相視一笑,他們心有默契,同時動作,白亭山以手作筆,指尖浩然氣涌動,書寫一個文字,文以載道,蘊含眾多儒家道理氣象:朗朗讀書聲、揮毫潑墨聲、高談闊論聲、指點江山聲、教書育人聲…

  玄明沒抬指,而是淡淡吐出一個字:“吒!”

  聲凝成字,一字既出,氣象萬千,演化地風水火,凝聚成一個太極圖案,黑白交織,相互演化,于吒聲中沉浮。

  整個山君洞都轟然一震,連儒家眾聲也驀然一停,信心滿滿的白亭山臉上浮現一抹錯愕,虎妞則驚喜又崇拜地看向玄明,靈鹿長壽朝山君傲嬌抬首,滿是驕傲。

  詫異過后,白亭山不由心生期待,操控文字,與吒字相合,兩字如陰陽交纏,在虛空流轉,相生相克,分別演繹先天與后天氣象。

  對此,玄明喜出望外,轉念一想,又覺正常,吒字在前世傳說中是開天之音,他是因《黃庭外景玉經》與太極天,數次觀摩天地開辟與成型道象,修為又臻至金丹境,才能勉強發出此音。

  儒家之音是后天之音,授道理,行教化,兩音相碰,分別承載先天之責與后天之任,能有這般氣象,盡管意外,可仔細思量,也在意料之中。

  隨后,玄明便與白亭山一起,放開靈覺,沉浸于論道演道之中,山君、靈鹿與燕子也因此受益,如癡如醉。

  真龍吟嘯九天,猛虎咆哮山林,兩類生靈都擅長音道,白亭山的儒道是儒學三千、只取一音,聽天下學子之音,再以音動音,由聲入心,行教化之事。

  眾聲合于一道,其字曰文,教化眾生;其音如雷,振聾發聵;其聲似水,滋養萬物;其形如云,變幻莫測…

  他認為天地之道在于音,儒家之學當發聲,凡音者,生靈心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正和。

  通過參悟儒家眾音,玄明對儒家有了更多認知,對天地之音生出更多體悟,對有教無類有了更深理解,在白亭山眼里,儒家不只是對人的教化,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同樣可被教化,可懂仁義,甚至這種忠孝節義早就深入到萬靈生命本能中:烏鴉反哺、群狼合力…

  玄明看到了白亭山的廣闊心胸,看到了恢弘的儒家氣象,以妖身修儒道,他一顆文心比人族部分大儒更純粹,已然打破種族與地域阻隔。

  一襲布衣,往來在兩山之間:

  山內教化禽獸草木,端坐青石上,為他們誦讀圣人文章,破除蒙昧,開靈啟智;開設學堂,收開靈的小妖為學子,傳授為妖道理,立身之本。

  山外徒步行走四方,不僅從書本上汲取道理,更親自躬行,于人世間品悟儒家智慧,汲取真理,與儒生侃侃而談,聽蒙童誦讀文章,向大儒求教學問,朝長者求問道理,洞中觀書百載不及人間十年。

  相較玄明,白亭山心湖更波濤洶涌,通過吒字,他見天地誕生,觀萬物生化,洞悉天地眾生無有高低,不分貴賤,本質相同,都是天地造物,是后天地量定了價值,才有了種種不同。

  修行者當追根溯源,看清萬物本質,明白天地為一、眾生趨同之理,莫要被后天觀念影響,當叩問本心,合理公正地對待萬靈,再以萬靈行為做出選擇,善者得福,惡者招禍,善惡有報,如影隨形。

  白亭山本以為自己豁達大度,想不到玄明真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有海納百川的胸襟,跟他相比,自己略輸一籌,卻心甘情愿,甘拜下風。

  一人一妖沉浸在論道中,不知歲月流逝,太極天內,一座四寸山岳拔地而起,浩大光明,正是白亭山儒家道理所化。

  隨著先天之音與后天之聲相融,混合成一個無音之音,玄明腦海靈光乍現,捕捉到一抹契機,確切地說,是一抹混元意。

  有別于太極的混元意!

  更玄妙莫測,更晦澀古老。

  縱然以他如今道行都難以參悟,只領悟到一絲皮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即便只是旁支末節,也令玄明道行大進,與此同時,玄關中久無動靜的《黃庭中景玉經》生輝,與新領悟的混元意共鳴,隱約間有東西在孕育,只是稍縱即逝,快到不可思議,哪怕是玄明也僅微微有感,未曾抓住。

  不過不要緊,既然已經有過,等時機成熟,自會到來,因此事心神不寧,過于強求,反而不妙,容易執迷。

  三日后,論道結束。

  山君洞內,玄妙氣息消散,圍在山君洞外的豺狼狐貍、喜鵲斑鳩等小妖表達謝意后,相繼散去。

  玄明與白亭山各自盤坐,閉目消化所得,山君、靈鹿與玄燕早就聽得呼呼大睡,不知何時,身子更是靠在一起,山君與靈鹿各自留著口水,沾了玄燕一身都恍若未覺。

  一日后,一人一妖相繼醒來,同時睜眼,相視一笑,低頭瞧見酣睡的一虎一鹿一燕,皆無奈搖頭一笑。

  “真人不露相,想不到道友道行竟入圣胎,此番論道,白某獲益匪淺。”

  “道友的儒家之法也令貧道大開眼界,獲益良多。”

  沒喚醒他們,白亭山與玄明互夸了對方后,白亭山自袖間取出一物。

夢想島中文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