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八章 遷移火脈,道人歸山

  赤耀山,地火窟。

  揮袖間數種靈材飛入八卦爐中:天河石、無根水、云朵、清風、彩虹、雷霆等,部分是玄明收集而來,部分是火鼠族收藏。

  這些取自蒼穹的材料被煅燒,融化成液,又在其操縱下捏成一盞古樸油燈,打入種種陣法與符文。

  器具成型后,他揮袖又往八卦爐中投入大量雷火,這是玄明雷雨天氣時收集而來,雷火即天火,天燈要成型,天火至關重要,此為天燈核心,好在五雷法大成后,他收集雷火事半功倍,才有足夠天火煉制燈盞。

  八卦爐內,地火灼燒,雷火被濃縮提煉為燈芯,鑲入燈盞中,天燈初步誕生,在爐中蘊養一段歲月后,被玄明收取。

  天燈虛幻,沒有實體,雖是燈盞模樣,但飄渺如云霧,只能通過靈覺接觸,肉身無法觸碰,仿佛鏡花水月般可觀不可觸,底座上刻有尚勤兩字,皆因天道酬勤。

  此時,正值夏末秋初,最后一場雷雨到來,天穹上烏云密布,光線昏暗,電閃雷鳴,大雨瓢潑而下,沖刷山林。

  玄明拋出天燈,燈化青光,飛出地層,又破水而出,頂風冒雨,直奔蒼穹,置身雷云中,雷電轟然落下,劈在天燈上,經眾多雷霆淬煉、狂風驟雨洗禮,天燈更名副其實。

  第四十九道雷霆劈下時,天燈被點亮,青色光暈照亮云層,照破黑暗,剎那間風雨驟停,有云開霧散之兆。

  直到地窟內,玄明收回天燈,外界滂沱大雨才繼續落下,端詳一番天燈,他妥善放好,喜上眉梢。

  天地人三才燈煉制成功,各有玄妙,人燈鎮人運,地燈鎮山水,天燈鎮氣候,三燈合力,可護一方眾生平安,調理天地人三才氣運,在某種程度上協調天時地利人和的平衡。

  此番得償所愿,玄明生出幾分離意,只是沒馬上離開,收起八卦爐,他遁入巖漿深處,來到火鼠族族地,先小心翼翼地將無盡木收入太極天中。

  而今,他雖未曾掌握壺天等空間神通,但經常參悟太極天,又數次借《黃庭經》觀天地開辟,他于空間之道上已然入門。

  太極天雖小,但暫時儲存無盡木綽綽有余,只是想要如壺天神通般維持空間長期固定不變,他法力尚且不足,至少要凝聚圣胎才有可能。

  除了這株靈根,玄明還收走了火鼠族族地的一條火脈,準備遷移到浮云山,既給無盡木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又造福求真觀眾道,以后煉制靈器等寶物,不必為火力不足憂慮,他也不用再遠赴赤耀山煉寶。

  至于遷脈之術,玄明曾與浮云山數次天人合一,有所參悟,又修行五行大遁,在這門天罡神通小成后,結合觀道行道悟道所得,對遷移地脈火脈等已有法可用,甚至已經著手創地煞神通:搬山。

  此間事了,玄明離開地窟,破水而出后,釋放出自身氣息,正在草叢間嬉鬧的靈鹿與玄燕有感,欣喜若狂,或邁蹄或振翅,直奔玄明而來,呦呦鹿鳴與清脆鳥叫回蕩山林。

  一炷香后,白發老道乘鹿下山,耳畔風聲呼嘯,寬袖招展,衣袂飄飄,玄明不加掩飾,離開赤耀山后,一路向西,直奔浮云山,路上不曾停留他處,夜宿荒野,披星戴月,秋風送爽到山鄉,游子歸心似箭長。

  大千寰宇廣袤無垠,重重山水不盡,座座人間不窮,他不可能在一年有余內看完,眼下數百道經已經讀完悟盡,行道數萬里,煉寶完畢,已然到了盡頭,合該歸去。

  浮云山。

  山高千丈,巍峨雄渾。

  自山腰而起,云遮霧繞,腰下一片青,腰上一片白,大片道宮若隱若現,抬眼望去,宛如仙宮勝境。

  這天清晨,日出東方魚肚白時,求真觀晨鐘自響,玉磬自鳴,正打算修行的眾道詫異,四代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三代道人思慮過后面帶欣喜。

  鶴鳴聲響,靈鶴飛騰,河水潺潺,一條魚與一只龜御水而出,一個搖鰭擺尾,一個搖頭晃腦,山中靈獸皆沸騰,連秋菊都同時綻放,姹紫嫣紅,散發芬芳。

  這一幕令四代道人錯愕之余,猛然想起什么,頓時奔走相告,很快掌門玄虛聲音響起,求真觀眾道上下齊動,紛紛趕至山腰。

  呦呦鹿鳴響起,玄燕開道,一只神駿白鹿馱著一位白發老道登山,白鹿腳下生綠草,步步生花,朝天鹿角也長出綠藤,開出朵朵潔白小花,招蜂引蝶。

  老道鶴發童顏,手持拂塵,長須飄飛,寬袖臨風,仙風道骨,身后更有一道太極圖若隱若現,似乎包羅萬象,仿佛囊括天地。

  一人一鹿品相不俗,連玄鳥都攜風帶雨,播撒甘霖,滋潤山林。

  這一幕令四代道人心潮澎湃,有些忍不住想要頂禮膜拜,強行忍住才沒出丑。

  行至半山腰,異象隱去,靈鹿停步,玄明剛落地,玄虛便帶人迎了上來,稽首行禮:“恭迎師兄歸山。”

  “恭迎師伯歸山。”

  分明沒排練,只是臨時聚集起來,聲音卻整齊劃一,震耳欲聾,滿山靈獸或鳴或叫或吼,像是附和眾道,又像是不甘示弱地彰顯存在感,可無論哪一種,都在歡迎玄明歸來。

  白發老道表情驟肅,稽首還禮:“有勞諸位在此等待。”

  一番見禮又簡單寒暄幾句,玄明眺望東方,輕甩拂塵,大量朝陽紫氣凝于半山腰,聚成一輪三丈虛日,上百條紫氣如水線般流淌而出,分別落到眾道頭上。

  玄明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諸位好意老道受領,便與諸位同采紫氣,以全今日早修,算是為貧道歸來而賀。”

  “謹遵師兄(師伯)法令。”

  眾道自無意見,反而樂見其成,隨玄明一同盤膝而坐,同時清心凝神,煉化紫氣。

  虛日騰空,越發璀璨,遠遠看去像是浮云山上盛著一輪太陽,令浮云山腳下不少看到這一幕的晨起百姓驚呼出聲,屈膝跪地,頂禮膜拜,有些直接焚香祈福。

  對山下事,玄明暫時無覺,他物我兩忘,專心修行,直到半個時辰后一口吞下殘余虛日,他乘鹿遠去,直奔藏道峰。

  玄虛等沒跟上去,師兄一路風塵仆仆,眼下該好生休憩,至于敘舊,來日方長,不急于一時,沒必要此刻火急火燎地湊上去,這不是熱情,而是招人厭。

  哪怕是玄陽與玄空這對臥龍鳳雛都很有眼色,沒在此事上犯蠢。

  藏道峰,問道院。

  瞧著熟悉景致與已經長到小樹苗的靈松,玄明心中感慨,他很少下山不歸,這次游歷一年多,再看自身居所,心湖泛起漣漪。

  等情緒平復,他進入茅舍,和衣而眠,很快靈入內息,神定氣靜,進入深層睡眠。

夢想島中文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