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七章 領悟圣胎,凝聚金丹

  嗷嗚~昂~呼!

  山林起大風,仿佛龍吟虎嘯。

  一股磅礴靈機由地下沖入玄明體內,借助靈機感應與天人合一的玄妙,他恍惚間仿佛看到浮云山地脈化為一條蛟蛇,張牙舞爪間對蒼龍山主脈咆哮。

  透過蛟蛇目光,見到一條橫亙萬里的地脈長龍氣息衰敗,茍延殘喘,被四根巨大光柱釘在地下,動彈不得。

  轟隆!

  盡管感覺到異樣氣息,四柱大放光明,迅速將這條蛟蛇踢了出去,可主脈地龍依舊趁此機會,強行睜開沉重眼皮,對支脈地蛟噴出一口龍息。

  一口龍息如大補藥,讓浮云山產生脫胎換骨變化,地脈蛟蛇痛苦又興奮,掙扎間迅速成長,由百里增加至一百二十里、一百四十里…

  地脈靈機如火山噴發,兩條靈脈圍著地脈,成兩儀之勢盤繞于陰陽兩面,吞吐靈機,迅速壯大,兩條靈脈漸化蛟蛇,地脈更是有蛻變為蛟龍之勢。

  似乎有些補過頭,地脈反哺之下,玄明被靈機灌體,四肢百骸都充斥磅礴能量,他立刻收回注意力,凝神靜氣,運轉《混元一氣訣》,全力煉化,滔滔法力注入下丹田,蓬勃先天氣涌入中丹田。

  元海生黑白兩色,精花暴漲數倍,連太極天運轉間都更晦澀難懂,調動體內陰陽氣機;絳宮生灰蒙之色,深邃幽暗。

  玄關生輝,蘊養已久的神息垂下兩道氣息,一虛一實,一者經大周天入中丹田,點燃心火,一者經小周天入下丹田,釋放腎水。

  體內陰陽氣機由太極天出,陽氣與心火相連,化為一條陽龍,騰云駕霧,遨游在體內經脈長河中;陰氣與腎水交織,化為一只陰虎,奔騰在山河之間。

  清靈陽龍在天,濁靈陰虎于地,在太極天中奔走,吸納日月氣機,又各自奔出,最終在中丹田交匯,龍爭虎斗,陰陽爭鋒,絳宮內熱鬧的一塌糊涂。

  轟隆!

  時來天地皆同力。

  整座浮云山轟鳴,不止玄明得了造化,求真觀中其他人,包括剛歸來的長安子與長慶子等四人,乃至山中一草一木,都了或多或少的造化,連帶靠近山腳的村莊都得了福澤。

  靈機氤氳成霧籠罩大山,山中一切在變化,山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高、延長,草木瘋長,湖泊變大,河道拓寬,水潭加深,瀑布拉長,甚至有些靈藥開始升階。

  “求真觀上下無需驚慌,此乃浮云山在晉升,盤坐于地,去除雜念,凝神靜氣,能否抓住造化,便要看你等修持。”

  玄明聲音響徹浮云山,四代弟子聞言皆稽首行禮,謹遵吩咐,紛紛原地盤坐,用心修行,捕捉造化。

  “諸位師弟也無需辛勞,當放開心神,安享造化。”

  “多謝師兄!”

  正安撫弟子們、梳理靈機的玄虛等行禮感謝,同樣席地而坐,閉目修煉。

  問道院內,桃木劍嗡鳴,一劍入青冥,穿過云霧靈海,懸浮于山腳,迎風見長,化為一柄百丈巨劍,垂下大量劍光,組成一道屏障,護住周遭村莊,也聯合城隍等神靈地祇,穩住浮云縣,不使百姓遭受地動之苦。

  同時放在床頭當灑掃工具的拂塵震動,緊隨桃木劍后飛出庭院,來回搖晃,梳理浮云山地脈氣機,平息地動威力,梳理陰陽靈機,穩固地形地勢,同時配合陰陽鏡與傳承法劍,暫時鎮壓浮云山氣運。

  玄明腳下生出一個巨大陰陽太極圖,以其為中心,似緩實急地展開,向四面八方延伸,囊括浮云山與浮云縣以及周遭地域,調理陰陽,梳理地脈,護衛山水百姓。

  做完這些,留下一絲心神護法,他全力破境,絳宮內龍虎斗已有分曉,行功到關鍵時刻,在先天氣調和下,陽龍與陰虎合一,神與精初融合,性與命初交修。

  與此同時,風陽郡,廣法司內,一道身影自水墨山水畫中走出,一襲水墨色長袍罩住頎長身材,頭戴高冠,面容清俊,五指修長,像是一個弱冠之年的儒生。

  邁步出門,腳下憑空長出一株墨梅,托其升騰半空,他負手凌空而立,頭頂皓月星辰,腳下水墨丹青,眺望被靈霧遮擾的浮云山,清潤眸子里浮現一抹波紋。

  “龍氣外泄,這求真觀倒是好造化。”

  凝望片刻,水墨儒生抬手,凌空虛寫一個封字,蒼龍山地底深處,一道陣法裂痕被修復,被驚醒的地脈之龍重新昏睡。

  輕描淡寫地解決此事,青年連同腳下墨梅一起化為一道水墨,流入畫中,仿佛剛才只是錯覺,沒引起廣法司任何生靈注意。

  至于龍氣外泄,主脈福澤支脈之事,往年不是沒有過,只是這次輪到風陽郡而已,分而化之,逐步蠶食,也算不錯。

  郡城南城區,一座普通民宅里,織布機聲音一頓,面容普通的荊釵婦人略有所感,走出房門,眺望浮云山方向。

  “真龍吐息,可惜,你這條龍想要翻身,僅靠自身,難如登天,再等一等,最多數年便可龍入大海,再次騰飛九天。”

  輕輕嘆息,荊釵婦人突然勾唇一笑,普通面容霎時勾魂奪魄:“求真觀倒是福澤深厚,兄長,事情雖與你預想南轅北轍,但不可否認,你目光依舊毒辣,陰差陽錯下給后代選了這么一個師門,想必未來等她身份曝光肯定會十分有趣。”

  眼下不急,求真觀越強,未來窩藏半妖的隱秘一出,這風陽郡才會亂上加亂。

  等了這么多年,她最不缺耐心。

  海宅,海奉明有感,看向浮云山,只是終究不是練神,只看出山脈晉升,不知曉其中內情。

  蒼龍山深處,一片清澈湖泊底,修建華麗的琉璃宮內,一條通體晶瑩如白玉的無角螭龍抬首,感受到地脈變動,龍氣蒸騰,他興奮至極,然而,這種變化轉瞬即逝。

  驀然間,螭龍開口:“查,看蒼龍山究竟因何變故?”

  最好找到龍氣泄口,自己能趁虛而入,汲取龍脈氣機,到時候,他將來化真龍就更十拿九穩,等蝦兵蟹將下去傳令,白龍獨盤水宮,目光幽深,龍須微動,喃喃自語道:“可千萬莫是支脈。”

  據那臭狐貍透露,四郡都有練神坐鎮,專門負責看管與修補鎮龍大陣,防止困龍升天,若泄口出現在主脈還好,距離較遠,他尚能做主;若出現在支脈,必然已經引起練神注意,他不好再出現。

  畢竟,大玄神朝不允許蒼龍山誕生妖王,更忌諱真龍,躲在主脈又有太平教所贈秘寶還好,能遮掩一身氣機,一旦現身支脈,極可能惹來殺身之禍,自己可不能鋌而走險,因小失大。

  “最多數年,待太平教起勢,本王必龍騰九天,君臨天下,真正主宰蒼龍山。”

  對外界變動,玄明暫時不知,他心無旁騖地破境,在扁舟上一坐便是三天三夜。

  第四日,清晨時分,日月交泰,玄明搬運周天,再次納太陽太陰玄機入體,醞釀已久的絳宮驀然轟鳴,先雷鳴電閃,后水火既濟,乾坤交匯。

  伴著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絳宮內也浮現一道金光,當朝陽完全升出地平線,照破黑暗,中丹田內也光芒大放。

  一顆金丹懸浮于絳宮之內,渾圓如一,金光璀璨,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金丹既成,玄明正式邁入練氣第三境,尚未睜眼,便覺天地廣闊,觀花草樹木,見市井百姓,如看一個個玄妙氣機,仿佛距離天地奧秘更近一步,法力、靈覺、肉身、神通等都在增長。

  最令他驚喜的是道行,此番自己能于天人合一間抓住機遇,跟其在浮云山觀道行道數載,又兩次造福浮云山地脈、時常靈入浮云山有關,也跟他道韻滋養此山息息相關。

  種種因素下,他經歷一個四季的垂釣后,終在新舊交替的冬至日,憑悠閑自在的心態,抓住機緣,洞悉圣胎境真諦在于一個靈字。

  道行入圣胎之際,氣機交感,天人造化,他竟借浮云山地脈窺見蒼龍山主脈一抹玄機與秘密,驚動主脈地龍,賜予造化,才有了浮云山此番晉升,也有了這次反哺。

  他破境之際,趨于平穩的浮云山上空響起龍吟虎嘯聲,祥云朵朵,天降甘霖,這片山脈在為玄明賀喜。

  睜開雙眼,眸光深處有陰陽圖沉浮,平復數息,玄明起身,瞧著始終環繞自己游弋、這三日寸步不離的鯉魚與綠龜,撫須一笑。

  “去吧,好生消化所得,能否破繭成蝶,化為龍種,便看這次了。”

  錦鯉與綠龜拍打幾下水花,這才離去,相繼沉入水底,消失不見。

  揮袖收起拂塵與桃木劍,玄明起身邁步,不用刻意施法,便天地有感,腳下生出朵朵青蓮,托他上岸。

  置身岸邊,玄明緩步上山,返回藏道峰,釋放靈覺籠罩浮云山內外,察看此番之變,一種玄妙感覺涌上心頭,浮云山一草一木、一沙一塵都映照在他心湖,纖毫畢現。

夢想島中文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