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三章 養龍設想,乘鹿下山

  轟隆!

  平地起驚雷,炸響浮云山。

  正品茗翻書的玄明起身,一步消失在藏經閣,又一步出現在洗心峰。

  此峰獨立群峰之間,摩天向上,鋒芒畢露,設有思過崖等地,故而,峰名又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之意,執法殿坐落其上,素來歸玄玉師弟管轄。

  此番異象正源自于他。

  換句話說,玄玉要破境晉升。

  對這個師弟超過玄通與玄陰,即將后來居上地成就真人,玄明不意外。

  既因這個師弟不像玄通與玄陰,很多事上心思玲瓏,看問題相對簡單干脆,他的世界觀里對錯分明,道心更純粹澄澈。

  又因玄玉剛正不阿,執掌求真觀刑罰,其所修之道與法家有更多共通之處,上次與海奉明論道,除了玄明與玄虛兩真人,他獲益最多。

  若非玄素早就看到練氣門檻兒,恐怕玄玉會是求真觀第三真人,如今時隔一年半,他終于邁出那一步,玄明真心為這個師弟高興。

  玄虛等趕來時,便見玄明師兄一手持拂塵,一手輕捋雪白長須,含笑注視雷落處,淡定悠閑,距離僅十丈遠處,能看到玄玉盤坐于刺目雷光中,散發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

  “師兄!”

  “都來了,好好看一看,我求真觀又要多一位真人了。”

  “都是托了師兄的福。”

  他們已知曉師兄又斬殺一條練氣蛟蛇,甚至為求真觀增添一條靈脈之事,畢竟,浮云山靈機如今日新月異,他們又不眼瞎,向師兄打聽一下,就明白前因后果。

  若非他煉制陰陽鏡、斬殺蛟蛇,求真觀可得不到也守不住這么多氣運。

  眾道謝的真心實意。

  不在意地揮一揮手,玄明漫不經心道:“謝的話不必多說了,貧道只是提供了一個機會,能不能抓住,還要看你們自己爭不爭氣,機緣給予有準備之人,積累到了,機緣來了,自能抓住,否則,老道再使勁也徒勞無功。”

  其他人不再多言,都默默盯著玄玉,為其護法,玄陽、玄空、玄陰與玄通盡管羨慕,可不嫉妒,一來彼此感情不錯,二來他們相信自己未來也一定能成就真人。

  對師兄,他們有信心。

  對自己,他們亦有信心。

  合力下相信他們能創造一門八真人的盛況。

  對眾師弟信心高漲,玄明樂見其成,后注視玄玉,耐心等待,玄陰借機詢問修行問題,他知無不言,玄通等見此,同樣沒客氣。

  玄明索性席地而坐,一邊靜候,一邊給眾師弟答疑解惑,等天地靈機蜂擁而至,玄玉順利破境,一股強大威壓稍縱即逝,眾人盡獲益不小。

  腳步聲響起,玄明率先起身,稽首恭賀:“恭喜師弟成就真人。”

  玄虛等也相繼行禮,玄玉不茍言笑的臉上浮現一抹淡笑:“多謝諸位師兄弟護法。”

  知曉玄玉要鞏固境界,眾人沒多待,玄明率先離去,其他道人也陸續離開。

  負手站在洗心峰上,眺望蒼茫群山與層層云海,玄玉意氣風發。

  求真觀明年便會晉升大宗,日后會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想要拜入山門,四代弟子會不斷增多,甚至會出現五代弟子,他身為執法長老,一定要為求真觀守住底線。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只望師門多出英才,少些不肖之徒。”

  沒在外多待,玄玉返回居所閉關。

  秋光里,五谷香,魚肥蟹壯。

  浮云山蒼翠中添了幾抹秋黃霜紅。

  山上修行、山下修心之余,玄明最近多了一個愛好:釣魚。

  閑暇之余,他裁竹為竿,以法力凝成絲線,盤坐在竹筏上,隨波逐流,默默垂釣,吊鉤用法力凝聚成一片水草葉,看哪個能咬中,主打一個愿者上鉤。

  有時候,半天能釣數條,不止有魚,還有蝦蟹與烏龜;有時候,數日一無所獲。

  他釣魚隨心隨性隨緣,釣上來即是有緣,緣深緣淺,皆看玄明興致,高興就是緣深,給予一點靈機;不佳就是緣淺,重新放回去。

  他釣得是緣分,是心境,是自然,是道理,釣魚使人放空,沉心靜氣定神效果甚佳,更易與水相融,與自然共通,有機會進入天人合一的妙境,是以浮云山經常會出現“坐睡船自流,云深一道小”的唯美景象。

  有時候,玄明也只釣一魚一龜,昔日與海奉明論道時,曾有水族生靈得造化,這兩只便是其中佼佼者,得以啟靈開智,踏上修行路。

  玄明初次泛舟垂釣時,他們便曾出現,圍繞他游弋嬉鬧,時間長了,混熟以后,他每次垂釣,他們都會現身,算是浮云山土生土長的靈獸。

  偶爾,玄明會喂給他們一些紅色靈粉,正是昔日從第一條蛟蛇身上得到的紅色晶石,通過盤問第二條蛟蛇,他已清楚這是何物:龍血石。

  蛟龍非真龍,依舊會蛻皮,這些晶石是沾染蛟龍氣息與鮮血而成,對水中生靈而言,有提純血脈之效,蛟蛇收集的龍血石,質量上乘,用來精純自身血脈,而今剩余部分便宜了玄明,其實第二條蛟蛇也有,只是數量更少。

  玄明喂給他們粉末,也是想看一看能不能養出求真觀自己的龍種,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若是可成,浮云山會更人杰地靈。

  同時,玄明也明白那張皮是何物,是蛟龍進階圣胎境時所蛻之皮,蛟龍皮糙肉厚,其所產之皮,堅不可摧,是煉制頂級靈器的主材或煉制法寶的輔材。

  收回思緒,玄明專心泛舟垂釣,逐漸物我兩忘,進入一種奇特狀態,靈覺與浮云山融合,感受山中一花一草、一水一石的呼吸,仿佛這片山水與他融為一體,洞悉眾多精妙玄微的道理。

  一條金鯉與一只玄龜浮出水面,靈機充裕,靈氣十足,追逐竹筏吐納,身后萬鯉相隨,千龜競游,頗有種眾星拱月之勢。

  鶴鳴聲響,七只靈鶴帶著一只似雞似鶴的紅毛飛禽緩飛于空,圍繞竹筏旋轉,一只玄燕振翅,落到靈龜龜甲上。

  呦呦鹿鳴響起,一只四肢矯健的神駿白鹿縱躍山林,來到河邊,停頓片刻,蓄力足夠后,便輕車熟路地踏河前行。

  每步落下,頭上崢嶸鹿角生輝,招蜂引蝶,腳下綠光閃爍,河底水草驟然瘋長,破水而出,托著他前行。

  幾個縱躍,靈鹿收力,腳步輕盈地落到竹筏上,竹筏微微一沉,又浮了上去,靈鹿長壽輕輕趴在玄明腳邊,默默閉上雙眼,鼻子輕嗅,仔細感受這種玄妙,慢慢打起呼嚕。

  伴其呼吸,身上逐漸彌漫一股奇特氣息,融入這股玄妙,整只鹿氣息漸升,睡姿也更豪放,表情更愜意。過去數年,只要老爺在身邊,他都是這般提升實力。

  白露皺紅棗,西風擺老荷。

  時至深秋,山林紅黃,景色絢爛,一封請帖送上浮云山。

  藏道峰,問道院,看過請帖后,玄明摸了摸身旁休憩的白鹿額頭,微微扯動嘴角:“你到老道身旁也有三載了,長大了。”

  靈鹿長壽抬頭看了眼老爺,歪了一下腦袋,滿是疑惑:所以呢?

  見老爺閉嘴不言,靈鹿轉動小腦袋瓜,想不明白就不想,甩了甩頭,他繼續睡覺,嗅著老爺身上令鹿舒心的氣息,很快呼呼大睡。

  輕輕挪腳,不讓這貨兒口水流在鞋上,玄明收起請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眺望遠方,透過靈覺,瞧著沿途風景,心中一動:“是時候去更遠處看一看。”

  當然,在沒練神之下無敵前,他不會走太遠,風陽郡城便是極限。

  三日后,采完朝陽紫氣,紅黃綠相間的浮云山走出一位騎鹿老道,靈鹿神駿,有一頭毛驢大,頭角崢嶸,雙目有神,四肢肌肉強壯有力,皮毛順滑潔白如雪,左右兩側一對兩儀圖案相對稱,恍如天成,栩栩如生。

  鹿身上側坐一位白發老道,手持拂塵,負背長劍,閉目養神,寬袖飄搖,頭上玄鳥(燕子)振翅,為靈鹿引路。

  靈鹿神采飛揚,老道仙風道骨。

  下山后,老道才睜眼,走在阡陌小道上,瞧著田地里忙得熱火朝天、正種植冬小麥的村民,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偶爾有村民經過,對騎鹿老道視而不見,仿佛看不到他們,聽著忙碌之余,農人閑談間傳入耳畔的鄉言俚語,玄明臉上笑容更燦爛。

  盡管這條路,自己已經走過很多次,可他依舊會歡喜,或許是因為農人簡單淳樸的愿望,或許是因為這種為生活努力的態度,又或許是因為他們容易滿足,更或許是道人苦苦尋覓的心境偶爾如彗星般在他們身上一閃而逝。

  每次都有不同答案。

  每次都有不同收獲。

  也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答案或是每種發現都是答案。

  長壽探頭探腦,從未下山的他對外面一切都充滿好奇,鹿蹄聲落,無聲有聲。

  無聲是對旁人。

  有聲是對大地。

  凡走過必留痕跡,或許旁人旁物不知,可大地一定知曉。

  每次落下,都是一次傾聽。

  每次落下,也有一種欣喜。

  由阡陌小道轉上寬闊官道,欣喜的靈鹿長壽開始發足狂奔,速度如風,興高彩烈,發出愉悅鹿鳴。

  對路人而言,便是一陣風吹過,要么沙塵迷眼,要么抓緊衣袍,要么罵罵咧咧,要么順風來得方向眺望官道,發現路上還有花未凋謝,草未枯黃,不由為生命頑強與美好會心一笑。

  千人千心,千心千面,風來盡顯。

  乘鹿而行,白發飛揚,肆意兜風,玄明感覺自己的心在變年輕,如靈鹿般有活力,似風般灑脫,他放開心神,拋開雜念,享受長壽簡單的快樂。

夢想島中文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