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章 大禹治水,仙蹤何去

  ()要學神仙,駕鶴飛天。

  “再高點。”梁岳囑咐金烏,萬一哪個不長眼的大晚上不睡覺,給自己射了一箭,不就搞笑了?

  金烏再次攀升,大地屋脊縮成小點。

  草龜玄武從梁岳衣領探出腦袋,也學主人閉上眼睛感悟涼風。

  “嘎嘎!!”金烏低頭看到這一幕,氣得嘎嘎亂叫,仿佛叫草龜下去,草龜似乎反應不過來,慢吞吞的甚是氣人。

  “莫慌,等玄武長大點,再讓它馱你。”梁岳笑道。

  金烏體積小了不少,大概比正常鴉大幾圈,不算太神異,不過憤怒時,倒是能恢復先前大小。

  天色漸白,光照萬里。

  梁岳指揮金烏落下,從儲物袋中拿出筷子,投擲于地,化身黑鬃烈馬。

  噠噠噠…

  馬蹄聲兒急,濺起一路煙塵。

  如今馬箸道法熟練度高,馬兒樣貌栩栩如生,一般人看不出來是假的馬,到無人處再變回去便是。

  沿路看遍美景人文,與政局復雜的東南八郡相比,此地百姓雖面有菜色,倒也算穩定。

  尋陽郡柴桑,此乃九江匯聚之所。

  尋陽江頭,風波浩瀚,巍巍廬山,氣象萬千,風帆高掛,槳聲千里。

  太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

  此乃山川靈氣,人文鼎盛之境。

  “大禹、方相氏…”

  方相氏是古代巫師,巫師所跳的祭神舞蹈名為禹步,大禹可能是古代大巫。

  古代巫與王不分,王就是神,神也是王。

  大禹、方相氏、巫師、道士…或許一脈相傳。

  大禹那個時代肯定有靈氣,方相氏興盛于商周,從歷史來算,那個時代靈氣開始衰退,但西漢劉安都能找到含有靈氣的福地,那個時代興許會更多。

  抽絲剝繭,推演玄理。

  梁岳越是整理這些年大大小小的線索,越是感覺此傳說真實。

  其他人以為廬山有張道陵天師的遺寶,梁岳反倒尋求縹緲不可及的大禹方相。

  尋找三千年前的故事。

  翠峰繞山川,綠柳拂古道。

  陶氏之地,陶氏在陶淵明祖父那年沒落,父親在他八歲時去世,好在家里有土地,倒也能過上富裕生活。

  田園山水,草廬獨院。

  陶淵明種了五棵柳樹,在樹蔭下乘涼,院落外的田地長滿雜草,稀疏間隙方可見到苗子。

  他并未關注田園,而是捧著詩書閑讀,悠閑自在,好不痛快。

  前些日又拒絕了征辟,還是田園自在。

  “元亮!”

  忽然,一旁傳來的招呼聲嚇了陶淵明一跳。

  “誰?”陶淵明嚇了一跳,轉頭一看,竟是千里之外會稽的梁岳。

  “山伯,你真成神仙了?怎么過來的?”

  “哈哈,趕路多日才來,中途搭了個便車。”

  梁岳坐下,把玄武放在桌上,令其自由爬動,這家伙倒也聰明,爬到邊緣自動回頭。

  陶淵明頗為驚奇,道:“這是草龜?哈哈,在下也養一只!”

  他第一次見到這么聽話的草龜。

  兩人閑聊兩年近況。

  桃花源依舊沒有找到,于是回家隱居至今。

  “你說廬山有張道陵的后人,他如今在何處?”

  這才是梁岳來此的目的。

  “倒也不是后人,應該算是張道陵的傳人之一。”陶淵明糾正道,“至于怎么找他…其實不用尋找,此人就在山上五老峰半隱居。”

  山上道觀頗多,張道陵傳人名為張文之,一直居住五老峰,原本住在普通草廬,后來房屋垮塌,朝廷出錢助其修繕。

  “此人脾氣古怪,觀中唯有兩人,青蓮觀雖招待客人,卻無神靈供奉,五老峰行路困難,人跡罕至,乃是清修之地。”

  兩人閑聊片刻,隨即出發前往廬山五老峰。

  五老峰。

  峰尖觸天,雄偉奇險。

  山腰斷崖處,佇立三兩間黃瓦紅墻宮觀,烈日落在屋頂,此地宛如金宮。

  鶴發童顏的青袍老道佇立懸崖,山風呼嘯,直欲將其吹下萬丈懸崖。

  老者巍然不動,面不改色。

  山下,三三兩兩,螞蟻般的達官貴人踏山游玩,大汗淋淋,氣喘吁吁。

  張文之漠視下方庸碌眾生,達官貴人身份高貴,此時此刻,在山川大地面前不過是螻蟻。

  功名利祿,過眼云煙。

  張文之追求的是仙道。

  自小八歲上山,往后余生謹遵師尊教誨,從未下山,終日追求仙道。

  身后不知何時來了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

  “師父,世上真有神仙嗎?”

  “有。”

  “神仙在何處仙山?”青年問道。

  “機緣未到,終有得見神仙之日。”張文之說這句話其實也沒底氣,自小修煉,除了一身醇厚內功,并無神仙秘術。

  良久,青年說道:“師父,我打算下山,周右軍征辟我當主簿。”

  話語說得委婉,其實是不想接受道觀傳承,打算下山入仕。

  “好,下山吧。”

  青年眼含熱淚,三拜九叩,頭也不回離開。

  張文之沉默良久。

  傳人難尋,凡心未泯。

  這是第四個下山的徒弟,現在他年歲已老,不能從小培養弟子,只能找一些青年弟子。

  青年弟子往往道心不穩。但他的年紀不允許從小培養弟子。不然,師父衰老,徒弟年幼,功法不能延續,五老峰傳承不保。

  烈日高懸,云霧撥開。

  五老峰上霧云開,欲問仙蹤何處來。

  達官貴人陸陸續續上山拜訪。

  “今日在此落腳,白日吟詩作對,夜晚飲酒放歌,青蓮山人何在?周盛求見!”

  張文之轉身接待。

  此時,又有兩個年輕人上山。

  “好風景,好風光。”陶淵明眺望遠方,翠柏蔭峰,清泉灌項,好一處奇峰。

  “等我學會種田,定要來此地隱居。”

  “那你得問問此地主人。”梁岳笑道。

  此地隱者,說不定是個有道心之人,畢竟此地風景雖好,但也要有忍受寂寞之心。

  “哈哈,好地方,不枉我攀登一路。”

  一身材肥碩的士人說道。

  他滿頭大汗,前胸后背皆濕,此次辛苦也是值了。

  此人身材看起來不像名士,不過也沒人規定不允許胖子當名士。

  “呃呃…”

  忽然,胖子一口氣喘不上來,捂住胸口倒下。

  “周兄?周兄!!”

  其余四人連忙攙扶,卻因其體型太重,終究還是讓此人倒地。

  肥士人面色煞白,嘴唇發紫,意識模糊不清。

  “怎么回事?”

  張文之面色一變,快步過來。

  “諸位讓一讓。”

  梁岳推開眾人,拿出十三枚金針,看也不看,宛如胡鬧一般快速插下穴道。

  “哎!你是誰?”

  眾人甚至連阻攔都來不及。

  金針下去之后,肥士人面色稍緩。

  張文之驚奇地望著梁岳,好高明的手法!

  (以后每天三章,凌晨十二點更新。)

夢想島中文    末法時代的尸解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