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書雅聊了一個多小時。
他了解到了書雅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生物采礦技術上的進度,同時還考一下書雅的相關知識掌握水平。
發現沒有什么大問題之后,江淼決定年底便讓書雅申請生物采礦技術的相關專利;而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的相關專利,可以一點點申請,畢竟這其中涉及很多技術,如果要水論文,至少可以水上百篇頂刊。
下午,江淼和蔣海波、姐夫等人見了一面。
主要談了財務和各個部門的一些調整。
十月份海陸豐公司的營收再次提升,達到了近42億元;支出大頭依舊是購入物業和開設工廠、購入各種設備,一共支出26億元。
毛利接近16億元。
看完財務報告,江淼看向呂偉斌:“老呂,之前安排你們調研合作農戶的事情,你們搞得如何?”
一旁的蔣海波先提了一句:“老板,我認為有必要單獨成立一個新部門來負責這件事。”
“哦?說說看。”江淼低頭筆記著。
蔣海波說出自己的理由:“農業種植事業部畢竟是專門搞種植和生產的,如果再增加一個如此復雜的業務,不僅僅會導致農業種植事業部變得臃腫起來,還可能會影響本職工作。”
“嗯,那就成立一個農業合作事業部專門負責這件事,這個部門需要一個安分守己的人負責…”江淼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公司的高管,隨即想到一個人:
“調贛南分公司經理孔克己上來負責農業合作事業部,贛南分公司經理由原贛南分公司副經理劉暢卿接任,調種植事業部副經理杜立恒去贛南分公司擔任副經理。”
“好的。”蔣海波迅速筆記下這些人事調動。
看著老板完成人事調動,呂偉斌并沒有說什么,而是開始說起調研農業合作的一些事情:
“老板,目前我們在贛南、本地兩地同步推動這件事,其中贛南分公司那邊,簽了一家中型的雞蛋生產企業,和50戶贛南臍橙種植戶。”
“本部這邊,同樣簽了一家中型雞蛋生產企業,外加50戶蓮藕種植戶、50戶油甘子種植戶、50戶番薯種植戶、50戶蔬菜種植戶。”
江淼停下筆來:“具體管控措施呢?”
呂偉斌讓助理播放一下PPT,他站起來說道:
“目前我們采用三層管控方式,第一層是合同束縛,制定了嚴格的違約金和嚴格的達標標準;第二層是不定期對農田、果園、養殖場進行抽樣調查,同時提供一部分技術指導;第三層是收貨必測,對于每一批次的農產品,都要抽適量的樣品送我們自己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同時建立樣品批次保存冷庫。”
“簽約農戶有什么反饋?”
“目前沒有發現大問題,我們在抽查蔬菜種植的農田時,雖然發現有一部分種植戶使用農藥超量了,但由于都是短期可降解農藥,因此農殘超標問題,暫時沒有發現。”
江淼提了一點補充意見:“要堅持抽查和定測,咱們公司有實驗室,大批檢測成本更低,同時要建立一套定期交叉檢查的制度,有時候一些抽查員和種植戶養殖戶混熟了,很容易出現睜一只閉一只眼的情況,這要提前預防。”
“好的。”呂偉斌點了點頭,而他助理已經筆記下這件事。
“定價方面如何?”
“按照咱們公司的標準,收購價是零售價的60。”
投影幕布上的PPT,顯示出目前各個簽約農產品的收購價、零售價,以及預估生產成本。
例如贛南那家綠殼雞蛋生產企業,其每公斤雞蛋的生產成本為5元,收購價為7.2元,零售價為12元。
這個零售價在市面上的各個品牌的雞蛋之中,相對偏高一點。
比如豫省地區,近期雞蛋零售價最便宜的品牌,拉到了每公斤7.6元:而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普通雞蛋價格普遍在每公斤10∽12塊錢左右。
其實普通養殖場的盈利還可以,雞蛋出廠價通常就是在成本的基礎上,每公斤加2塊錢左右,如果遇到大客戶,還可以再降低幾毛錢出廠價。
至于雞蛋質量如何,那就需要看起來。
為什么海陸豐公司的雞蛋零售價偏高,就是因為簽約的養雞場生產成本偏高。
目前普通的養雞場,最低可以做到每公斤生產成本4塊錢左右,而那家簽署合作協議的雞蛋生產企業,生產成本來到了每公斤5塊錢,足足高了1塊錢。
沒有辦法,為了保證質量、營養成分,同時盡可能減少使用抗生素,各項成本必然會提升。
這家養雞場之前是使用恩諾沙星和土霉素之類作為抗生素藥,其實這些抗生素使用過程中,只要合理安排好周期,一般不會出現問題。
國內抽檢的雞蛋,合格率高于99.9,一般市面上的雞蛋問題不大。
只要不隨便購買小飼料廠生產的飼料,大廠的飼料是不會暗中添加抗生素之類的,怕就怕那些不守規矩的小廠。
而與海陸豐公司簽約之后,這家養雞場仍然會使用恩諾沙星、土霉素之類的抗生素,但僅限于產蛋之前的30天使用。
其實根據《獸藥典2000版》規定,恩諾沙星在雞體內的休藥期為8天,但產蛋雞禁用恩諾沙星。
為了確保雞蛋中不出現藥物殘留,一般建議在蛋雞產蛋前至少28天停止使用恩諾沙星,海陸豐公司將這個時間再次延長為30天。
如果蛋雞在臨近產蛋期間患病,一般采用先隔離,再使用大蒜素、黃連素這一類的天然抗生素,服藥治療期間如果產蛋,只能銷毀雞蛋;如果治療效果不佳,那就直接銷毀患病蛋雞。
加上海陸豐公司要求的保證雞蛋質量,因此成本提升了很多。
但是這種要求下,加上嚴格的監控,雞蛋的質量絕對沒得說。
其他蔬菜水果也是一樣的思路進行管理。
目前雞蛋已經上架了海陸豐專營店的實體店和APP,其他蔬菜水果還處于種植階段,暫時沒有上架。
其實江淼對于雞蛋的質量擔心并不大,真正讓他擔心東西,其實是蔬菜水果。
比如韭菜之類,這東西是蔬菜中農殘超標的重災區,因為要殺蟲,很多農民喜歡用一些殺蟲效果非常高效的高毒農藥,然而殺蟲效果越好的農藥,往往也是毒性比較高的那一類。
那明明有低毒農藥為什么不用?
答案無非兩個字:利益。
低毒農藥價格高,效果不好,半衰期短。
高毒農藥價格低,效果好,半衰期長。
農民為了利益,自然會選擇明令禁止的淘汰高毒農藥。
就如不少種植柑橘類水果的種植戶,為什么有人會和經銷商狼狽為奸,偷偷使用降酸劑?原因就是為了提前上市,通過搶先上市,種植戶一斤可以賣多幾毛錢,經銷商一斤可以多賺幾塊錢。
自古利益最動人心。
而這種害群之馬雖然是少數,但是往往起到了一個非常壞的帶頭作用,會引發劣幣逐良幣的惡性競爭。
為了不砸了海陸豐專營店的招牌,江淼絕對不允許放松對簽約種植戶、養殖戶的管控,有一部分農民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你不管他,他就喜歡敷衍了事。
在蔬菜水果方面,海陸豐公司讓利非常高,零售價60的收購價,基本就是國內相對比較高的收購價格了。
如果這個收購價下,還不能管理好自己種植的蔬菜水果,那只能說一聲活該了。
呂偉斌繼續說道:“目前試點的這些種植戶,都是我們本地可以看到的種植戶,因此管理起來比較簡單,他們也不敢敷衍我們,但是對于外地的種植戶和養殖戶,我建議農業合作事業部要謹慎。”
對此蔣海波也微微點頭:“確實有道理,我們最好圈定一些地區,一方面方便集中管理,一方面也不至于讓抽檢人員跑太遠。”
江淼拍板定案:“暫定三個區域吧!粵東、贛北、冀東三地,其他地區等人員足夠了,再繼續擴大。”
這也是無奈之舉。
如果不在這種公司有基礎的地區開展合作,還有可能會出現監控不到位的情況。
要知道很多水果蔬菜非常考驗時效性,哪怕是有冷鏈物流系統,如果送檢不及時,可能會出現檢測還沒有出來,蔬菜水果已經賣掉的情況。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先從附近有實驗室的地區開始做。
沒有辦法,海陸豐公司不可能自己生產全部的農產品,這不現實,也不經濟。
要靠種植戶養殖戶供應農產品,那就行必須有所取舍。
這可不是海陸豐公司自己在漠南承包土地,可以通過大規模機械化、集約化、科技化生產。
一個個種植戶養殖戶,千奇百怪的人,天南地北的地點,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不合格產品。
這也是胖東來這種超市很難擴張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供應鏈管理難度會隨著產品品類、產品供貨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個不小心,供應商或者種植戶、養殖戶就給你來一個爆雷,辛辛苦苦建立的牌子,一下子就被重創。
而且一下子鋪得太大,還要小心友商給你下絆子,比如偷偷收買,讓人故意在農產品噴灑農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然后找人去故意打假,再曝光和雇傭網絡水軍。
一個品牌的建立非常困難,往往需要經年累月的苦心經營。
而一個品牌的毀滅卻可能只需要幾天。
當前的互聯網大環境就如此可怕和極端。
那些網紅一個個爆紅,又一個個塌房,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互聯網世界中,一個人的優點可以被無限放大,同樣缺點也可以被無限放大,或許這也印證了那一句話: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江淼有助農的想法,但他不是無腦幫助農民,反而要嚴格約束簽約的農民,讓農民獲得合理的利潤,讓海陸豐公司獲得高質量的產品,讓消費者獲得性價比比較高的產品。
就以雞蛋為例,其實國內并沒有什么真正的有機雞蛋。
他敢說一句:國內99的有機食品,都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都是割韭菜的智商稅產品。
比如某個星球的有機農產品,底褲都被打假博主扒得一干二凈。
其實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有機食品的要求非常苛刻。
生產基地要遠離城區、工礦區等有污染的區域,而且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氣環境等要符合相關的質量標準。
在農作物種植上,要求使用有機肥料,像經過堆肥處理的農家肥,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并且嚴格限制化學合成的農藥,鼓勵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比如用防蟲網、誘蟲燈或引入害蟲天敵。
對于畜禽養殖,要求使用有機飼料,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來促進生長。
用腦子想一下,如果按照這種方式來生產,一畝地產量估計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成本高了好十幾倍以上。
連江淼都不敢苛求農戶不使用農藥化肥,因為他知道,不使用農藥化肥,產量只有幾分之一、甚至只有十幾分之一。
只要合理按照規定使用,農藥化肥都不會有什么問題,特別是現在有很多低毒半衰期短的農藥,消費者購買了蔬菜水果后,用清水清洗一兩遍,就很安全了。
其實當前很多農產品的農殘問題,是因為有小廠還在偷偷生產淘汰的農藥,同時是一部分農民不按照指南使用。
至于很多人說什么蔬菜水果沒有小時候的味道,這有很多原因。
比如老品種因為產量不行,又不耐運輸,被新品種淘汰了。
又比如化肥和生長激素加快生長的大背景,導致蔬菜水果的風味物質積累不夠。
又比如成年人的味覺細胞退化了一大半,比起小孩子,成年人沒有辦法感受到很多風味物質。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才導致很多人覺得小時候的蔬菜水果好吃。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國內很多育種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注意到了,在解決產量問題之后,很多專家學者對于下一代農產品的育種方向,就是著重考慮風味的提升。
對于賽里斯這種人口超級大國而言,產量永遠是第一個要考慮的要素,其次是耐儲存和耐運輸,緊接著是耐寒耐旱耐貧瘠之類的指標,風味往往是排到最后一位。
只有解決吃飽問題,才能考慮吃好的問題。
如果不解決吃飽問題,就光想著吃好,到最后的結果就是少部分人吃好吃飽,絕大部分人餓肚子。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很多鼓吹有機食品、有機農業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小有身家的群體,或者收錢胡說八道的家伙,他們可以用十幾二十萬種幾畝地,就為了生產幾百斤農產品,來體現自己的高貴靈魂和與眾不同。
如果真按這些人的思路來搞農業,那國內至少要餓死一半人。
這不過是ABCD和阿美麗卡推動的綠色陷阱罷了。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如果改為有機種植模式,那估計ABCD的老板半夜都要笑醒過來。
看看錫蘭的情況就知道了。
被西方環保組織忽悠走火入魔,然后一夜宣布全國搞有機農業,結果農產品價格飆升,幸好他們是熱帶國家,隨便種一下,加上國際援助,勉強就可以混個半飽。
要是國內這樣搞,那就不是半飽的問題了,而是要大規模餓死人的節奏。
因此在國內互聯網上鼓吹有機農業的群體,基本可以分為三個群體:
為了賣貨的有機商人。
收了外資的公知大V。
人云亦云的小資中產。
前兩個是單純的壞,第三個卻是蠢,或者又蠢又壞。
國內所謂的中產,其實很多都是吃了大環境福利和時代紅利的群體,這一部分人以為自己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自己奮斗的結果,卻不愿意去思考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
當然,在其中不乏有人故意裝不懂,其實他們自己心里面一清二楚。
如果所謂的有機農業真被推動。
月入幾萬的中產?
一斤幾十塊錢的大米和面粉,上百塊錢一斤的普通蔬菜水果,上千塊錢一斤的肉類,看看幾萬塊錢可以買什么吧!
現在國內這些所謂的中產,就是建立在國內廉價的蔬菜水果糧食,以及廉價水電和工業品上的群體。
如果現在國內各種農產品價格飆升十幾倍,那他們會一夜返貧。
這就是脆弱的中產,宛如海灘上的沙雕,經不起稍微大一點的風浪。
江淼以后肯定要寫文章,讓所有人都認識一下,所謂的有機農業的廬山真面目,這也可以讓那些玩噱頭的有機食品生產商原形畢露。
不打這些假借有機食品賺錢的家伙,海陸豐公司的優質產品如何取而代之?
這是話語權和生態位、利益的競爭,雙方注定很難握手言和。
現在很多假有機食品公司,用普通農產品假冒有機產品割韭菜,破壞了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
真正搞技術、搞種植的人賺不到錢,那些靠營銷的人卻賺盆滿缽滿,就是在劣幣逐良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