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內。
王魃雙眸殷紅閃爍,對面的僧人神色恍惚,眼眸之中,亦是隱隱泛起殷紅光華。
只是他的臉上卻又隱隱間露出了一抹掙扎之色。
似是察覺到了王魃對他意識的侵入,極力抗拒…
對面,王魃目光微凝,有些意外:
“一尊羅漢…為何還能擋得住?”
以一座大界規則,配合他的神魂力量,竟仍未能徹底影響到對方,著實讓他有些吃驚。
心中一動,元神透體而出,倏忽穿入了這僧人眉心之中。
先是感覺到如入泥潭之中,遍布著阻力,但只是微一用力,便順利闖入了僧人的元神識海之內。
識海茫茫,無邊無際。
只是此時此刻,識海之中一半殷紅如血海,一半金燦似佛光。
二者交界處,惟獨一道裸身的僧人獨自盤坐,面容之上,以鼻梁為界,亦是一半殷紅,一半金光,時有反復。
僧人的身上,隱約可見一道道神秘金紋覆蓋,在其身軀上不斷扭動,似乎沁入皮肉、骨骼之內。
正是這些神秘金紋,支撐著其不被陰神之力所侵蝕。
“就是這個東西,影響了他的心智么?”
王魃不由得想起了之前輪回六道中,浸泡過六道池水之后,性情大變的那些修士們。
不禁微微皺眉。
在那些修士們的身上以及得自智真菩薩的黑兕體內,同樣發現了這些金紋。
若是他猜得沒錯,這些神秘金紋,便是無上真佛控制麾下僧人的手段。
也同樣是因為這些神秘金紋,縱是他現在實力遠勝于面前的僧人,配合小倉界的陰神之力,竟也無法徹底影響到對方。
沉默了下,他沒有什么遲疑,直接抬手拍中這僧人的頭頂,施展‘搜魂之法’。
霎時間,整個識海無聲震蕩!
隨即迅速裂開了一道道縫隙,縫隙之外,似有無法阻擋的宏大偉力正在侵入。
裂縫之中,隱隱可見一道道金色鎖鏈,看似纖細,卻盡數擋住了那宏大偉力。
這樣的結果似乎激怒了那偉力,下一刻,整個識海空間,都劇烈震動起來,四周更是有無數裂縫浮現,似要崩塌…
僧人的臉上,露出了痛楚之色,身上的血肉更是迅速化作了膿水,卻露出了更為清晰的一道道神秘金紋,猶如活物,在森森白骨之上游動。
王魃面色微沉。
眼前發生的一切,自然不是真的,不過是這僧人被其搜魂之后,在識海中顯現出來的異象而已。
甚至眼前這個僧人,也不過是其意識在識海中的某種體現。
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次,他清晰地感受到僧人身體中的神秘金紋,阻擋了他對僧人意識的探索。
他當然可以繼續增加搜魂的力度,但等待他的,便是整個識海空間的崩塌,這也意味著徹底摧毀了對方的意識,對方也便淪為一具活死人。
這絕非他想要的。
是以盡管面沉如水,卻最終還是緩緩收回了手掌。
伴隨著他手掌的收回。
僧人的臉上,痛苦之色也緩緩消失,血肉無聲重凝。
識海空間上的一道道裂縫也迅速愈合,金色鎖鏈也隨之一同隱匿。
唯有僧人身上仍能看到神秘金紋游動。
金光與殷紅涇渭分明,將僧人和整個識海空間,分割成了兩半。
“我便不信了!”
王魃目光之中,冷芒閃過。
下一刻,手掌再度探出,蓋在僧人頭頂!
僧人再度面露痛苦之色。
剛剛愈合的血肉再度脫落,識海空間也再度崩裂出無數道縫隙…
這些縫隙之中,隱約可見一道道金色鎖鏈交錯,將識海之外的力量盡數攔截在外。
便在這金色鎖鏈與搜魂的力量對抗之際。
王魃盯著面前痛苦不堪的僧人,眼眸之中,殷紅之光大盛!
僧人的臉上,殷紅光華終于順利越過了鼻梁的一側,一絲絲蔓延向另一側本該覆蓋著金光的地方…
陰神之力和搜魂之法,這一刻齊頭并進!
金色鎖鏈固然密不透風,可在這一瞬間,卻還是出現了一絲微不可察的漏洞。
僧人的雙眸,同時亮起了殷紅!
盡管只是剎那即逝,很快又恢復了掙扎,可始終盯著他的王魃又如何會錯過這樣的機會,雙眸與其對視。
霎時間,僧人腦海中的意識,便即傾瀉出了微不足道的一角。
“煉氣,最重要的便是要有恒心…”
“父皇,你放心,有朝一日,我一定會重振我靈朝!”
“…這方天地,可還有人是朕的對手?”
“無上真佛的人來了?不!朕寧可死,也絕不會投入這妖僧門下…”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中無美無惡…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佛與凡夫,無一不是六大所造,地、水、火、風、空、識…眾生與佛本無差異…”
“無上真佛,居士著相了…”
王魃立在僧人面前,緩緩收回了手掌,眉頭微鎖。
陰神之力與搜魂之法共同使用,卻也只是令得這僧人泄露出為數不多的信息。
其中大半都是這僧人記憶中難忘的場景,諸如第一次修行,與其父親的談話,登頂其所在的界域等等。
與無上真佛有關的,卻寥寥無幾。
甚至連那天殤佛主到底是何模樣,擅長什么,皆都沒有泄露出來。
泄露出來的部分,絕大多數也與他之前所知道的相差無幾。
不過他倒是還知曉了些之前不曾知道的消息,譬如無上真佛有三大法界。
當初與云天界大戰的那尊坐佛,以及看守界亂之海出口的臥佛之外,還有一尊立佛。
這三尊佛,便是三大法界,各自有大菩薩層次鎮守。
只不過那尊立佛尚在另一處遙遠之地,之前并未到來。
除此之外,倒是沒什么別的。
“是因為地位還有些低的緣故么?”
王魃目露沉思之色。
羅漢等同于渡劫修士,地位固然不低,但涉及到無上真佛內部的一些秘密,所知道的顯然也都是些外圍的消息。
這對于王魃想要摸清楚無上真佛底細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幫助。
唯一算是意外收獲的,便是他從這僧人處還得來了一部佛法殘篇。
名為《大極樂心經》。
只是不光是內容并不完整,似乎也屬于低境界修行的內容。
“這倒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王魃沉吟了下,又再度出手,同時施展陰神之力和搜魂之法,面前的僧人再度痛苦掙扎。
只是那神秘金紋頗為奇特,似乎經過上一次的失手之后總結了經驗,這一次王魃盡管再度成功,但僧人被陰神之力控制的時間,卻明顯減少了些。
相應的,泄露出來的內容,也明顯少了許多。
涉及到無上真佛的信息仍是少之又少,倒是與那冊《大極樂心經》的內容,卻又多了幾句,還多了一門佛門神通‘神足通’的修持法門,只不過也是殘缺的。
這神足通和王魃以前在小倉界內接觸過的‘神足通’有明顯區別,只因其涉及到了規則的運用,而那規則卻并非是修士們尋常修行的規則,卻是地火水風空識這六大的結合。
這一瞬間,王魃豁然驚醒!
“我知道了!”
“修士們參悟的規則最底層是陰陽五行,是‘道’,是‘有’,萬物皆從虛中來,生出無窮,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無上真佛的人參悟的規則,卻是‘六大’,是‘空’,是‘無’,即所謂‘苦、集、滅、道’、‘四大皆空’!”
“二者,從根本上便不是一個東西!”
所以他當初接觸到智法羅漢的時候,無法理解其所謂的‘因果’規則。
只因修士雖然承認因果,亦認為天道承負、因果報應,但參悟的規則中,卻并無因果一說。
蓋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并不偏私,亦不偏廢,只有規則流轉,唯道永恒。
反之,在佛門之中,因為一切皆空,所以四大所成之法界皆為‘識’造,本是人心所成,反倒可以形成因果。
“我一開始想的沒錯,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套修行體系。”
“相差之大,甚至比真武之道與修士間的差距還要大。”
“若是…我參悟出這無上真佛的這套‘六大規則’,是不是便能夠解開這些僧人們身上的神秘金紋?”
王魃眼睛微微亮起。
他隱隱感覺到,這神秘金紋,或許也與‘六大規則’有關。
隨即他想到了更多。
“仙人關!”
“仙人關上那些我看不懂的規則,是不是也是從六大規則衍生而來?”
“若是我參透了六大規則,能不能打破仙人關?”
“還有…提伯的通幽六燭杖,恰好便是對應著地、火、水、風、空、識這六大,是不是也有什么特殊含義?”
“不過,這無上真佛若便是提伯的話,為何他的通幽六燭杖,卻偏偏無一件在這無上真佛勢力的手中?”
地、火、水、風,皆在界亂之海內。
而空、識二杖,卻分別在東方琉璃佛界,和蠶龍界手中。
疑似提伯傳下來的無上真佛勢力,卻連一件寶杖都沒有。
“這是巧合,還是…”
王魃心頭翻涌,想到了更多、更遠。
只是很快他便將這些雜念都一一抹去。
這些以后再說,眼下最要緊的,便是盡力掏出這些僧人們所有的剩余價值。
當下第三次施展陰神之力、搜魂之法,隨后第四次、第五次…
從眼前這尊羅漢的身上,他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少,越來越破碎,直至終于再也無法以陰神之力控制住對方,他這才罷手,從其識海中退出來,隨即又放出了其他的僧人。
十位羅漢們無一幸免,隨后便是菩薩…
除去智真菩薩元神堅固,被限制的陰神之力也無法撼動之外,其余僧眾,即便是菩薩,也都被王魃一一搜了個遍。
總算是從他們泄露出來的記憶之中,勉強拼湊出了《大極樂心經》、《慧海解脫經》、《般若法門經》等從小沙彌開始,一直修到大菩薩的整套功法,以及佛門六神通:神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天耳通、漏盡通。
前五者,修為低者與修為高者皆可習得,唯有最后一道神通,據聞僅有佛主修成。
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因果道’、‘輪回道’等等,只不過大都語焉不詳。
而還有一件事,是王魃在這些僧眾記憶中,最經常感應到的東西,那便是‘功德’。
這些僧眾從誕生之初,便被告知生來即罪,唯有許下大愿,積攢功德,方能一步步走向極樂。
為此,需要拯救眾生于水火之中。
至于眾生為什么會在水火之中,那就不用多問了。
“這就是他們為何要到處攻打其他界域的原因么?”
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他已經隱約猜到了無上真佛這頭龐然大物遇到了什么樣的困境。
也許一開始無上真佛的出發點的確是好的,通過解救眾生,獲得功德,從而成就自我。
然而當獲得功德成為了某種獎勵而不是發自本心所為,那么迎接這套流程的,便是人為制造的巨大災難…
積德行善,不再是目標,而變成了手段。
而為了解救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功德,便需要盡快獲得更多的人手,更多的人手,也便需要更多等待‘解救’的人,以此獲得更多的功德…不斷循環,再也無法停止擴張的腳步。
直至徹底席卷整個第三界海,又或者碰上強敵,以自身的隕落為這場無止境的擴張劃上句號。
這就是無上真佛的宿命。
也是界亂之海、斷海崖四大界,以及更多遭遇到無上真佛界域的宿命。
“除了徹底擊潰,甚至消滅無上真佛這一法門之外,別無他法!”
王魃面色沉肅。
他隱約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具分身,空禪子。
其曾許下大愿,愿小倉界眾生不再受苦。
當此愿完成之際,一瞬間便從元嬰境直達煉虛境,隨后涅槃飛升。
而那個時候,他這個本尊,還只是化神而已。
這般進展之快,令其匪夷所思,相比之下,修士們的苦苦修行,簡直便像是個笑話一般。
當初他不曾細想,如今想來,空禪子所修的,或許與無上真佛也并無多少區別。
一想到無上真佛的人都能以此法快速提升修為,他便不禁心頭發寒。
“只是,空禪子如今又在哪里?”
目光掃過始終站在西牛賀洲上等待著小和尚歸來的白色寶象‘象四九’,心中一時也有些悵然。
他本以為去了外面,能夠遇上小和尚,可惜卻并未聽聞過對方的消息。
否則若是對方在,以他在佛法上的天賦,或許他輕松便可學會這些法門,甚至參悟出六大規則,破解那些僧人身上的神秘金紋,乃至仙人關也說不定。
不過,對方雖然不在,王魃也并未放棄。
也不浪費時間,就地便開始對這幾冊功法開始了研習。
從《大極樂經》開始,盡管從頭修習,但畢竟境界在這里,只是掃了一眼,他便直接入門。
對于功法內的區別于修士體系的內容,悉數了然。
沒有浪費時間去磨礪法力,隨后逐一參悟剩下的兩冊功法。
只是剩下兩冊卻不全然是法力上的修行,更多了境界上的提升。
這些對王魃來說也都不是問題,一口氣認真參悟了數十年…
卻在這一日。
一道驚人的雷云,驀然間打斷了他的潛修。
王魃抬頭望去,感應到雷劫的威能和造化之力的消耗,眼底微有些訝異:
“嗯?有人要跨入渡劫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