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25章 小朝廷

  待阿斗、李相與蔡邕用膳過后,也就告辭離開了。

  為避免意外撞見同窗,兩人還是從蔡邕所住小院的側門離去的。

  阿斗見李相走得匆忙,提著袍子快步追上去之余,問道。“大兄走這么快做甚?”

  “下午還有那位教習的授課,不走快一點,倘若遲到說不得要被其借題發揮。”李相答道。

  阿斗有些詫異地拉住李相,觀察了一下李相不似在掩飾的神色,問道。

  “大兄莫非當真不惱那口出狂言的教習?既然蔡公都已準備著手處理,那教習的授課不去也罷。”

  “為何要惱?”李相問道。

  “那教習不僅擅改亞父的用意,還依仗身份壓人,當真可惡。”阿斗有些憤憤不平地說著。

  李相聽罷,腳步隨之停了下來,看向阿斗,說道。

  “書院內的齷齪與朝廷相比不足一成,倘若為這些許事情就惱怒不平,今后那數不盡的攻訐又該如何處之?”

  “誰敢攻訐大兄,我饒不了他。”阿斗說道。

  “圣人經典能有多種解讀,如今威望如父親這般的用意都被有意曲解宣揚,遑論是我這么一個小輩了。”

  李相似有所感地道了一句后,接著說道。

  “現下,我已經明白父親在北伐前,為何要讓你我兄弟二人入仁德書院讀書了。”

  “為何?”阿斗問道。

  “這仁德書院,何嘗不是一個明晃晃的小朝廷?”

  李相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各個書院內的各個方向指去,道。

  “除卻一些必學的內容,其余如水利、算術、禮學、治軍等等讓學子們自行選擇的課業,這像不像三公九卿之下的一個個小官署?”

  “而那個教習所為,實則代表著儒學中懷柔一派所發出的政見聲音罷了。”

  被李相這么一說,阿斗恍然有些明白了過來,也覺得當真是這么一回事。

  “既然如此,那大兄為何要特意找到蔡公干預此事?”

  “蓋因大王與父親對外都沒有懷柔的念頭,自然是盡可能地及早扼殺這種苗頭為好,以免影響大局。”李相語氣平靜地答道。

  “原來如此…”

  阿斗嘀咕了一句,但還是有些不解地問道。“既然如此,那大兄似乎就更不必急著回去了,也不用像平時那樣拼…”

  不等阿斗說完,李相就正色道。“不可懈怠,正因這仁德書院就如一個小朝廷,所以得對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

  “大兄!”

  阿斗的聲調驟然拔高了些許,讓李相有些愣住。

  “如亞父這般的全才,世之罕有,大兄不必如此嚴苛要求自己。”

  頓了頓,阿斗接著說道。

  “再者,亞父平定亂世已是指日可待,他日阿斗便是有…有那個機會,與大兄那也是治天下,而并非是如父王與亞父那般艱難地打天下。”

  “因此,大兄不必強求每門學業都蓋過眾人,以免大兄平日里太過疲乏,壞了身體。”

  李相聽著阿斗那說得有些不自然的關心,臉上多出了幾分笑容,道。

  “阿斗可是小看了我,區區學業又有何難?只是我有心早日得到伯父與父親的認可,讓我能如伯符兄長那般早早為朝廷出力,為伯父與父親分憂,故以不敢松懈罷了。”

  阿斗聞言,稍加猶豫,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開口道。“那我這就求父王去。”

  “阿斗別去,會挨揍的…”

  李相幽幽地提醒了一句,頓時就讓阿斗有幾分泄氣。

  若是說阿斗對于李基的是又敬又愛,那么對于劉備那就是又敬又懼,這讓阿斗有些心虛地打氣。

  “大丈夫不怕些許皮肉之苦…”

  “好了,如今伯父一時也是無暇理會我們的這些小事,就莫要去叨擾伯父了,且回去了。”

  李相如此道了一聲后,再度帶著阿斗加快腳步往回趕。

  而李相本以為已經要趕不上,說不得會被教習借故再度訓斥一番,沒想到回到的時候卻是沒有看到教習的到來。

  其余學子也是在自顧自地討論北伐戰事,討論得熱火朝天。

  “教習呢?”

  李相向著在打瞌睡的張苞問道。

  被驚醒的張苞脫口而出地答道。“不知道。”

  “還沒來。”正襟危坐的關興答道。

  “那就好,看來是趕上了。”

  李相應了句,也便領著阿斗重新坐了下來。

  只是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那教習仍然沒有出現,這漸漸引起了反應過來的眾多學子不滿。

  就在一些不滿教習遲到如此久的學子準備去問個清楚之時,背著手的蔡邕領著另一位青年教習走了進來。

  “山長!”

  頓時,在場的學子們紛紛起身行禮。

  蔡邕滿臉和善地示意眾人無須多禮之余,開口道。

  “諸位學子久等了,由于吳教習突發惡疾,一時無法正常授課,老夫去將其余教習請了過來代課,還望諸位學子見諒。”

  對此,一眾學子雖然有些詫異,但自然不會對這個安排有什么異議。

  惟獨是李相與阿斗下意識地對視一眼,有些驚訝蔡邕的行動…太快了。

  與此同時,官渡南側漢軍大營之中。

  李基眉頭微皺地將手中文書拍在了桌案上,喝道。

  “烏桓,當真好膽!”

  此刻,同樣也在中軍大帳之中的賈詡、諸葛亮、司馬懿等一眾謀士,臉上的神色也是各異。

  自劉虞南下勸說劉備進位漢王后,幽州也就順勢成了朝廷治下所控制的一塊飛地。

  北伐至今,李基一直沒有動用幽州的兵馬,便是有意讓公孫瓚伺機率領幽州鐵騎南下進攻冀州之余,也能牽制得曹操不得不留下一股兵力防備幽州。

  而在官渡之戰爆發了一段時間后,李基便已然往幽州傳信,讓公孫瓚覓機出兵南下。

  雖說公孫瓚與白馬義從曾經在界橋之戰遭受到了重創,又遭到了袁紹持續一段時間的反攻,曾讓幽州的兵力陷入了捉襟見肘的窘境中。

  但經歷了這么多年的休養生息,幽州無疑也是漸漸緩了過來,恢復了鼎盛時期七八成的兵力。

  因此屯兵幽州的公孫瓚,若能趁冀州空虛之際南下有所作為,必能讓已然陷入困境之中的曹操進退兩難。

夢想島中文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