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原大綱是給貂蟬灌輸點有利于劉備的價值觀后維持原cp,但有爭議。
所以對第371、372章做了小細節的修改,將貂蟬的安排方向改為“吳郡歌舞團團長”,有興趣的義父們也可回去看看修改的地方。)
純愛?
這個詞陳宮沒有聽過,但并不妨礙陳宮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且也沒有絲毫懷疑。
畢竟大漢在這方面可謂是開明無比,莫說是下面的王公貴族,便是大漢天子也同樣多的是或沉迷美色,或喜好人妻,或純愛深情,乃至于斷袖之癖。
上行下效,自然也就導致了大漢在這方面可謂是百齊放。
對此,陳宮或許不認可,但卻是深感佩服。
而后,陳宮又與劉備、李基商談了些許細節后,便是匆匆地離開,直奔著袁術所住的府邸而去。
“看得出來,公臺有些急迫啊。”劉備目送著陳宮離去,開口道。
李基笑著開口道。
“此乃必然的,并州狼騎的軍紀比西涼鐵騎好上不少,但日日夜夜駐守于皇宮之內,時常能近距離接觸到秀色可餐的妃嬪婢女,溫侯的威望再高,又能壓制多少?”
“或許,宮中已經出了些難以處理的意外,陳宮生怕呂布類其義父董卓那般淫穢宮庭,所以才會如此的焦急,甚至此亦非是談判,更像是任由諸侯們提條件…”
說著說著,李基的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猛然意識到其中有些自相矛盾之處。
洛陽之內的局勢已經趨于平緩數日,陳宮能夠拖延至今方才與諸侯們談判已是有些意外,但問題亦是出在其中。
既然急,為何不早早談判,硬生生要拖到這個時候?
‘除非,宮中還出了什么大事絆住了陳宮?’
那細微的不合理,無疑讓李基將答案推測到了此處。
雖說此前錦衣司發動鈔能力,勉強塞了個名曰劉寶的天閹之人繞過了進一步完全斷根,冒名頂替了一個已經被斷根之真太監進宮當了個假太監。
只是如今皇宮被并州狼騎徹底封鎖,劉寶即便打探到了什么情報,也根本傳遞不出來。
而陳宮也很快就到了袁術所在。
袁術自恃乃是袁家嫡系,所以直接就住入了袁氏在洛陽的老宅之中,并且大力地重新修繕了一遍,以至于這宅邸可謂是亭臺樓榭,盡顯奢侈絢麗。
陳宮跟著仆從都繞了好一陣功夫,方才見到了在一處廳堂處開銀pa的袁術,大量坦胸露背的女子,讓陳宮下意識地錯開目光,然后上前行禮自述身份。
對此,袁術繼續依偎在一個妙齡少女的腿間,品嘗蜜水之余,道。
“陳公臺?有何指教啊?”
如此無禮的一幕,讓陳宮臉上幾乎控制不住地浮現慍怒。
莫說是與劉備相比,就算是與袁紹相比,如此傲慢無禮的袁術都遠遠比不上。
不過,念及大計,陳宮也只能強忍著怒氣,沉聲道。
“此番前來乃是天子得知袁公路為國出兵,征討逆賊,故以欲封賞袁公路,而派吾前來問詢一番。”
“哦?”
一直都沒有正眼看過陳宮的袁術,至此才抬了抬眸,然后嘴角一撇,道。
“汝何人也?有何資格稱吾表字?莫非如今的天使就連拜訪官吏之時需要稱呼官職的規矩都不懂嗎?”
此言一出,無疑是為了狠狠地羞辱陳宮。
陳宮的臉色也是一陣鐵青,之所以直接稱表字,本身就是陳宮有意拉近雙方距離之余,又能表面此番乃是代表天子而來私訪。
讓陳宮萬萬沒想到的是,之前袁紹接待之時也是客客氣氣的,劉備更是親自出門迎送,奉為上賓。
袁術反倒是高傲至此,甚至以此為由羞辱陳宮。
陳宮深吸了一口氣,強壓著怒意,道。
“袁府君,此前吾已拜訪了袁本初與劉皇叔…”
只是還不等陳宮準備進一步抬出袁紹與劉備來給袁術施壓,原本還依偎著妙齡少女喝蜜水的袁術,臉色驟然大變,猛然勃然大怒坐了起來,怒喝道。
“莫非吾不如那妾生子與販履織席之徒乎?居然先去拜訪他們,再來拜訪吾,莫不是以為我袁公路好欺?”
“叉出去!將此人立刻給我叉出去!!!”
當即,四個守在門外的親衛沖了進來,直接以著手中長戟將還沒有反應過來的陳宮架起來,然后直接就往著府外叉了出去。
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叉了出來的陳宮,氣得胡須都在顫抖不已,臉色更是一陣鐵青。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如此之人,早晚必為冢中枯骨!”
陳宮怒不可遏地朝著袁術的方向怒罵一聲,然后方才在府外等候的并州狼騎護衛下坐回轎子之中。
不過隨著陳宮漸漸冷靜了下來后,倒也意識到了盟軍內部似乎遠比自己想象之中的矛盾更大。
袁紹、劉備、袁術相互之間,俱是不和,甚至矛盾已經浮到明面上。
陳宮一番思索后,掀起簾子一角盯了一眼袁術的府邸,露出一抹陰冷的笑容。
‘此辱,當百倍報之!’
旋即,陳宮徹底打消了繼續拜訪袁術的心思,轉而卻是與其余諸侯逐一接觸。
一開始,袁術聽聞這個消息之時,自恃拉攏了相當一部分諸侯,陳宮轉了一圈最后必然還要求到自己的頭上。
更重要的是,袁術覺得越是往后,自己的分量也就越重,越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袁術沒有絲毫的焦急,每日都還在府中飲酒作樂。
然而,令袁術還沒有想到的是,僅在兩日后,沒有等來陳宮的再度拜訪,反而得知了天子即將重新召開朝議為一眾功臣論功行賞。
“朝議?!沒有吾的贊同,憑什么召開朝議論功行賞?”
氣急敗壞的袁術,當即就聯系依附自己的小諸侯準備一并召集兵馬入城。
呂布所率領的并州狼騎封鎖皇宮,但盟軍諸侯們為了保障進入洛陽的安全,洛陽四方城墻則分別落在袁紹、劉備、袁術三人手中,避免出現甕中捉鱉的意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