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08 急先鋒

  微信公司出現的異動沒有在市場上引起注意。

  國外還沒出現成功的先例,國內有巨頭壓住這個賽道,即時通訊市場并不是熱門的話題,更何況,它主要還是從校園起步,哪怕已經改名人人網的校內網,它那么大的體量也是轉型艱難。

  所以,大家普遍覺得,校園里有生意,但很難出大生意。

  唯一在注意微信投入市場表現的可能就只有先前有接觸的資方了。

  劉建凱在微信亮相應用市場的次日就頗有儀式感的先把手機里的軟件刪掉,然后又重新下載了對標飛信的微信,甚至,為了體驗不同版本的區別,他又買了一部蘋果公司的iPhone。

  如此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泡了一上午,一會試試安卓,一會試試iOS,倒覺得蘋果公司的股票或許可以買一些。

  他能感覺iPhone的使用體驗更為順滑。

  下午到了上班時間,劉建凱被BOSS喊到辦公室。

  “微信發布了,你感覺怎么樣?”徐欣開門見山。

  劉建凱有些意外,本以為只有自己在密切關注微信公司的動態,沒想到徐總也是門清。

  他略一沉吟:“俞總沒做大規模的市場宣傳,但微信用起來的感覺不錯,很簡單,也確實能代替飛信,當然,它的那個宣稱肯定是避人耳目,但使用體驗也同樣強于QQ,或許,這也和我不是QQ的深度用戶有關。”

  “微信公司選擇了校園的切入點,現在看不出來效果,不過,俞興他們可能在這一塊是有一些經驗的。”

  “俞興投入市場的動作有推遲,從2月籌備到7月亮相,但總得來說,他的工作是高效的,產品開發是嚴謹的,競爭打法是謹慎的,他其實可以借著《計算機世界》來炒作對標企鵝的產品,相信會帶來一波巨大的流量。”

  “從這一點來看,俞興仍然有一如既往的克制。”

  徐欣靜靜的聽著副總裁的侃侃而談,聽到“克制”這句的時候輕“哼”了一聲,微諷道:“百曉生都快關門了,還克制呢。”

  劉建凱冷靜的說道:“百曉生是百曉生,微信是微信。”

  “百曉生今年肯定上不了市。”徐欣岔了個話題,“你覺得明年有希望嗎?”

  “劉浩是招聘市場的資深玩家,由他來操刀百曉生的這塊業務不會有任何一點問題,但如果他來全面負責百曉生,我反而會有點擔憂那種老油子風格對互聯網論壇生命力的傷害,現在這樣恰恰剛剛好。”劉建凱說道,“明年是有希望去美股走一遭的,只要下半年的招聘業務增長不出問題。”

  徐欣微微點頭,百曉生這個項目雖說有不少非議,但確實漸漸的從零走到上市的路上了,只是上限沒那么高。

  微信那個項目的上限倒是挺高,可是…

  她轉念一想,這也正常,上哪去找上限既高,競爭又簡單的項目?

  “我看到微信在豌豆莢上的推薦了。”徐欣把話題扯了回來,“正好趙總最近在跟安卓應用市場的點子,我問了下他,你猜微信公司在豌豆莢上花了多少錢?”

  劉建凱確實不熟悉這一塊,基于智能手機目前發展的混亂,猜測道:“50萬?”

  徐欣笑吟吟的說道:“因為微信不是在豌豆莢,算是聯合,估計有個一萬塊,趙總看微信還有個首頁推廣的位置,這大概是兩三萬,現在不清楚這一塊后續的合作,目前看到的可能不超過5萬。”

  劉建凱:“…”

  他有些懷疑人生:“豌豆莢這種…這么便宜嗎?”

  “按照趙總的了解,現在就是這樣,但可能還有誤差。”徐欣大方的說道,“就算兩倍好了,微信公司在豌豆莢上的投入足足有10萬塊!”

  劉建凱覺得這個“足足”用的很好。

  他想了想,說道:“微信公司還有什么酷安網的…”

  “那個估計還不如豌豆莢。”徐欣笑道,“這么一攬子合作,沒準能達到你說的50萬。”

  劉建凱覺得畫面感已經出來了。

  俞總吆五喝六,集合了5萬、3萬、6萬等一波加起來足足有50萬的快艇力量,勇敢的向企鵝這艘市值僅僅2000億市值的航母發起了無畏的沖鋒。

  他這么一想,忍不住笑了出來。

  徐欣也笑,只看數字對比,完全是無稽之談。

  “俞總向來勇氣可嘉。”劉建凱笑完之后還是說道,“換在五個月之前,我想象不出他能這樣攢起團隊,真的開發出微信這樣的產品,我有時候就覺得這恰恰是創業的魅力。”

  徐欣點點頭,評價道:“五個月之前,我只覺得,他瘋了。”

  劉建凱問道:“現在呢?”

  徐欣這次多花了一些時間思考,最終給出自己的答案:“半瘋。”

  劉建凱認為這已經表達出足夠的尊重。

  百曉生瘋了。

  或者說,俞興瘋了。

  微博平臺或許與百曉生有一些相似,但是,更加大眾化的微博遠不如專注職場領域的百曉生惹眼。

  “狗日的”總體輿情熱度已經退去,連企鵝的股價也已經回暖,再加上還有巨頭高層的公開警告…百曉生仍然不客氣的在聊或者深入分析企鵝的戰略與競爭,情況就顯得有些危險了。

  以及,論壇里曝光出百曉生接受了上頭部門的交流,那就更顯得微妙了點。

  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冷不丁的就把中間的百曉生顯示出來,仿佛成了急先鋒。

  有用戶在論壇上直接俞興詢問這個事,得到的答案是三個字——不要慌。

  然后…

  7月8日,百曉生進行了建站以來的第二次技術升級,為期十五天。

  很顯然,自查自糾的效果不令人滿意。

  俞興就這種情況詢問了主管部門的小領導,得到的答案倒也算實在。

  “可以了,俞總,已經不錯了。”

  甚至,還有句俞興曾經在節目里小火的話。

  “沉淀沉淀吧。”

  怎么個可以法,怎么個不錯樣,這些是說不清的,但就是這樣的處理。

  事實上,也不算多超出想象,唯一驚訝的是,百曉生的招聘業務是有獨立站的,這次也一起跟著技術升級,造就了不太好的影響。

  招聘業務不會因為登不上網站而無法運轉,因為劉浩負責的團隊手里還掌握著數據,但這種意外情況對于品牌建立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不穩定性。

  劉浩對此有些無奈,只是,他的態度也很明確。

  “俞總,百曉生的公司文化就是這樣,既然憑借這個走到今天,碰到波折也是需要接受的。”

  俞興感謝了劉浩在這種情況下的理解。

  至此,也就有更多的細節流露出來,大家才清楚百曉生與上面部門的交流不止一次,而最終結果也顯而易見,小網站的技術實力就是需要沉淀才行。

  技術升級的第二天,俞興用自己的帳號在微博上發了四個字,也是他之前對董事長描述的心態,“問心無愧”。

  這條微博獲得許多點贊,也讓他的粉絲量在一天之內突破到150萬。

  不過,俞興沒有回應很多人在這件事里的追問,只是忽然說起了笑話。

  ——網站在升級,于是,我昨天去參加了一家知名公司,這家公司的領導詢問我,你對我們公司有什么不滿意嗎?

  ——我說,沒有什么不滿意。

  ——他又問,你覺得我們公司創新如何?

  ——我說,非常好!我覺得你們公司的創新足夠在國內全方位的擊敗facebook了!

  ——他很不解,國內哪有什么facebook?

  ——我說,不要緊,根本也沒什么創新啊。

  俞興的笑話受到了好評。

  于是,他的創作欲望更加充沛,很快又更新了第二條。

  ——我遇見了燈神,他說可以滿足我一個愿望,我說,我希望行業有序。

  ——燈神說,這個我做不到,你換個愿望。

  ——我只好說,我希望某一家公司能夠公平競爭。

  ——燈神想了很久,為難的說,我們還是聊聊你剛才那個愿望吧。

  百曉生在進行技術升級,但真正的百曉生像是樂觀又譏諷的活了過來。

  受到俞興這種蘇聯笑話的激發,不光他的微博下充斥了類似的段子,微博熱門話題上也開始出現#知名不具#的字樣。

  大家創作笑話,并紛紛主動的避開了名字。

  針對這種情況,俞興又編織了符合場景的新笑話。

  ——我說了一些諷刺笑話,一家知名公司的高層怒氣沖沖的過來斥責我。

  ——我說,我又沒提你公司的名字。

  ——他說,我在這家公司工作那么久,你以為我不知道你說誰?

  這種笑話被關注著動靜的劉建凱復刻到今日資本的酒桌上,直把徐欣逗的哈哈大笑。

  劉建凱也覺得有意思:“以前怎么沒發現俞總那么幽默?”

  徐欣既笑且擺手:“你以前要是能發現,生氣的就是你了。”

  劉建凱覺得BOSS的這種心態就很映襯俞總的新笑話。

  不同于百曉生的垂直,微博平臺天然的就是適合碎片化傳播,它的機制本身就具有裂變性,也由此幾乎要把已經漸漸熄滅的企鵝輿情重新鼓噪起來。

  #知名不具#、#道路以目#、#笑話新編#…

  短短三天時間,俞興在微博上的粉絲竟然來了個大提升,迅速的直逼200萬,已經比許多知名明星都高。

  這種情況真的讓企鵝的一些高層坐不住了。

  因為新浪微博的競爭關系,他們只能嘗試在自家的企鵝微博上隔空回應。

  其中,之前聯系過俞興的副總裁葉華宇公開喊話:“我勸俞總認真的把網站升級好,如果十五天的時間不夠,未來不知道需要多少天呢。”

  俞興壓根不畏懼這種打嘴仗,直接截了這位的圖,又評價道:“我知道你有吊,但不用動輒就要在公開場合脫褲子證明給大家看了。”

  隨后,他又引用了余華的一句話:“吊毛出得比眉毛晚,長得倒比眉毛長。”

  葉華宇大怒,隔空抨擊俞興:“百曉生沽名釣譽,俞興不過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已,看他那么粗俗就可見一斑!”

  俞興回應:“又不是我說的,是余華說的,就你們高雅,來來來,我想到新笑話了。”

  一個與企鵝高管碰撞的笑話誕生。

  ——“您好,您是余華嗎?”“不是。”“您是劉震云?”“不是。”“您是路遙?”“不是。”

  ——“那么,你說話太粗俗了。”

  說話粗俗的俞興沒有在微博被封號,反而,他的粉絲量進一步的快速增加。

  這種從輿情中延續過來的巨大流量讓《非你莫屬》也頗為眼饞,他們不管這這那那的,反正也不是一個體系,直接電聯俞興,邀請他來出席最新的錄制。

  俞興有一陣子沒來錄制,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節目一開始錄制,主持人張少剛就故意含蓄:“俞總,你能表演一個那個嗎?就是那個,那個啊。”

  俞興臉上作恍然狀,即興編織新笑話,繪聲繪色的說道:“假設我參加一個行業會議,旁邊一個人開始說笑話,我該怎么做?”

  錄制現場一片寂靜,紛紛等待下文。

  俞興表情變得嚴肅:“我當然要立即阻止這種反鵝宣傳!”

  錄制現場笑到一片混亂。

  張少剛這次也跟著笑,等到控制情緒后還是問了個問題:“俞總,你這次很有勇氣的面對行業競爭,但也遭受了非議,甚至網站都需要進行‘技術升級’,你怎么看待這個事?怎么看待別人說你沽名釣譽?”

  俞興不以為然的說道:“我又不是第一次被別人說成沽名釣譽,百曉生作為一個平臺,確實會碰見不少公司或好或壞的問題,但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只說我沽名釣譽,而不是罪大惡極嗎?”

  張少剛察覺到笑話的氣息,伸手示意。

  俞興認真答道:“因為,我踩在一家知名公司的肩膀上。”

  張少剛聽過這個原來的笑話,笑著評價道:“俞總,顯著你了!”

  顯著俞興了!

  百曉生的情況不明,創始人卻說起了笑話,這本身就頗為黑色幽默。

  不光說笑話,他還依舊在參加以前客戶的婚禮,兌現那份從愛情走向婚姻的承諾,爭當良心創業者。

  微博平臺漲粉,每天更新笑話,偶爾參加婚禮,兼顧人人網同步宣傳,還順便錄錄節目。

  網站是升級了,俞興卻真是忙起來,也是真火了。

  最起碼,這種退潮中戲謔不讓的態度讓他在大學生、年輕人以及無家可歸的百曉生用戶群體中更受追捧。

  當然,外面的人只能看到他即興編笑話的灑脫,劉琬英卻瞧見他面對一堆蘇聯笑話苦苦思索的緊迫。

  她莞爾道:“別說,你這個戲謔化的處理效果還真不錯。”

  俞興頭也不抬的答道:“那是因為我站在企鵝的肩膀上。”

  劉琬英哭笑不得:“你這個笑話在節目里說過了。”

  俞興這次抬起頭:“這個不是笑話。”

  不光這種公關處理不是笑話,連微信也是站在企鵝的肩膀上。

  日投入市場,截止到7月18日的13天時間,進行著邊邊角角的七零八碎的推廣,它的用戶數量達到了8萬,平均每天6000出頭。

  對于一個新興軟件來說,這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但它距離俞興想要的效果還差著一大截。

  這除了宣傳規模,校園進入假期也是重要因素,上學與假期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俞興其實有點后悔之前答應技術總監和副總監兩人推遲的請求,這直接影響了起步的節奏,然而,又似乎不能說他們就是錯的。

  他左想右想,終究是實力問題,項目的孵化肯定不能按照設想發展,擺在眼前的便是如何調整。

  “你們覺得我在微博上亮出產品,風險會不會大了點?”俞興比較猶豫,雖然宣稱是對標飛信,但這種規模就亮相似乎比較危險。

  企鵝的開發能力肯定不是一個級別,按照微信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它一個月就推出競品都不奇怪。

  參與討論的人也沒有什么好主意,其實,僅僅13天時間就有8萬用戶,這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

  俞興結束會議,滿腦子的市場競爭,想要進一步推高微信的用戶規模。

  等到回了辦公室,他盯著電腦屏幕發呆才忽然意識到一件事,不能心急,還得等一波3Q大戰,到時候才是流量的最大化,也是微信狂飆猛進的時刻。

  現在積累的用戶正是微信公司技術調試的最后與最佳時間。

  紅衣服的才是急先鋒,為了他也得再忍一手。

  俞興琢磨片刻,近日來的笑話屬性爆發,提前寫了一句到時候的臺詞——你們抓了周紅衣,就不能再抓我哦。

  他放下手機,點燃了一支煙,有些焦躁的心態重新緩和下來,還是得低調搶跑,不能貪這一時的爽快。

  俞興打開微博,隨意的瀏覽評論動態。

  心態一緩,嘴巴就利。

  俞興瞧見一位有著X度高管認證的用戶在評論里跟著嘲諷企鵝,而《每周質量報告》這個月剛剛曝光假藥網站的競價排名問題。

  他公開公正公允的拎出來這位進行評論并轉發:你們X度又是什么好東西了?

  這一幕讓新來的粉絲猝不及防,而接近兩年的老粉已經知道了俞博士一視同仁的風格——平等的創飛所有人。

  甚至,連百曉生都已經被他創的技術升級了。

  創向打工皇帝,創向潛伏逃犯,創向上市公司,創向行業巨頭,以及,也創向了他自己。

  不撞南墻不回頭,不涉險灘不操舟,南墻撞倒死了俅,涉險灘頭笑命休!

夢想島中文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