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9章,一眼相中,打死也沒想到的母女倆

  帶著疑惑走到近前,李恒還是很給面子的喊了句阿姨。

  結果沒有意外,他被滿面笑容的沈心帶進了25號小樓。

  沈心心細如發,一眼就認出他手中的陶笛是女兒的,當時淑恒一共買了三個。

  其中一個女兒常用。

  一個未開封如今仍擱在架子上。

  而第三個,前不久消失不見了,沒曾想落到了小李手里。由此她愈發可以肯定心中猜測的一些事情。

  別問她怎么如此清楚?

  因為她有空偶爾也會過來廬山村一趟,每次過來都會幫女兒整理一下家務。

  包括擦拭樂器上的灰塵什么的。

  見阿姨的目光在陶笛上停留兩秒,李恒登時無語,合著這他娘的也太湊巧了吧?

  這該咋解釋?

  解釋說這陶笛是余老師送給麥穗的,我就是拿來用用,然后今晚剛好和老師一起從燕園回來?

  貌似全是真話,可起到效果卻未必管用。

  莫名地,感覺誤會進一步加深了!

  穿過院子,進屋,給小李和女兒倒杯熱茶后,沈心忙著去了廚房,說是把涼了的夜宵加熱一下。

  趁著這個功夫,李恒用求助的眼神轉向余老師。

  余淑恒連著品了兩口茶,稍后放下杯子,雙手往后把慵懶披散著的青絲隨意攏起,以方便等會吃夜宵。

  對于某人巴巴的眼神,她仿若未聞,弄好頭發后又去了洗漱間洗手洗臉。

  李恒跟著過去,站在洗漱間門口,快速瞄眼廚房方向、壓低聲兒問:「老師,是不是有誤解?咱們通下情報啊,阿姨的熱情我快招架不住了。」

  余淑恒聽得眉語目笑,卻什么也不說,反而問他要不要洗手?

  李恒遲疑著走進去,洗了手,還接過她遞來的新毛巾擦了擦手,道聲謝謝。

  夜宵很豐盛,不僅有清湯牛腩、玫瑰豉油雞、鹽烤皮皮蝦和青菜。

  竟然還有一個青椒炒肉。

  打一眼,李恒就明白過來,阿姨今晚絕對是用了心的,有備而來。

  且是沖著他來的!

  他能想到的,余老師同樣想到了,只是后者依舊沒做聲,坐下后就自顧自吃了起來。

  見女兒這么冷清,也不招呼一下李恒,沈心心存困惑,但一時也沒想那么多,反而替女兒款待起了「客人」。

  沈心先是給他盛一碗牛腩湯:「小李,阿姨知道你是湘南人,可你別看這牛腩沒辣椒,但味道很不錯,你嘗嘗。」

  「哦,好,謝謝阿姨。」

  伸手不打笑臉人,李恒不好拂人家面子,只得試了試口味。

  味道出奇的好,鮮而不膩,還有淡淡清香,根據他的吃貨經驗判斷,這絕對出自老師傅之手。

  「怎么樣?合口味不?」

  「好吃,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那等會多吃點,你看起來有些清瘦了,得好好補補。」

  「嗯,阿姨放心,我是個吃貨來著,有好吃的我是不會客氣的。」

  見李恒一邊忙著吃,一邊疲于應付親媽,余淑恒微不可查地笑了笑,但還是沒摻和,安心當起了局外人。

  說著聊著,夜宵吃到一半時,沈心就著良好氛圍忽然問:「小李上面還有兩個姐姐?」

  李恒愣了愣。

  僅僅一句話,透露的信息可謂是太多了。這阿姨不會對自己進行了調查吧?

  如果這樣,那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才讓對方去調查自己?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因為沈阿姨一看就是那種貴氣逼人的大家庭主婦,不可能吃飽了撐得去關注一個僅僅見過一次面的男生。

  必定事出有因。

  李恒把目光再次投向余老師,仍然沒得到回應。

  他不死心,用腳尖在桌子底下輕微觸碰一下對方右腳,結果還是石沉大海。

  李恒回答:「對,上面有兩姐姐。」

  沈心關心問:「來滬市這邊讀書,還習慣嗎?」

  「還好,一開始吃食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不過現在好多了。」他照實說。

  交談著,出人意料的,沈心并沒有盤問太多關于他家里的事,更沒有審查他祖宗十八代,全程下來就是簡單聊聊,隨意聊聊,倒是讓他慢慢放松不少。

  吃完夜宵,李恒以天色太晚為由,找著一個機會告辭,逃離了25號小樓。

  奶奶個熊的!

  媽媽熱情如火。

  女兒冷得像塊冰。

  這差異極大地母女倆真是親生的?

  他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排排問號???

  不過她們倒是有一個共同點:不好相處。

  和余老師相處累,有壓力。

  和阿姨相處更累,生怕說錯了什么話。

  等到李恒一走,剛剛還慈眉善目的沈心瞬間平復下來,質問女兒:「自己挑的男人,怎么一整晚不說話?」

  余淑恒放下筷子,「就睡了一覺而已。」

  沈心眼晴瞇了瞇,「就睡一覺?睡一覺把祖傳玉佩送了出去?」

  余淑恒問:「你看上他哪了?」

  沈心說:「他雖然來自農村,但長相、才華和談吐我都比較滿意。我們家不缺金不缺銀,卻還沒出過一個大作家,還能跨領域寫出《故鄉的原風景》,也算是新鮮。迎新晚會上的錄像帶,我反復聽了半小時,當得起「人杰」二字。」

  余淑恒開口:「他比我小7歲。」

  沈心說:「我們這樣的家庭,這都不是問題。’

  母女倆面面相對,對峙良久,余淑恒問:「程阿姨那邊打發了?」

  沈心彷佛看穿了女兒的心思:「你要是想用一個李恒來糊弄我,那我告訴你,打錯算盤了。

  沒了程阿姨,還有趙阿姨孫阿姨,你條件好,中意你的人可多著。在這事上,你爸一向是支持我的。

  何況,你口里的程阿姨,我只要稍微漏點口風,她自會再次聞著腥味撲上來。」

  沈心之所以這樣上心,還是玉佩和黑色羊毛衫引起的。

  尤其是羊毛衫左胸口線條都出來了,她自動腦補一個畫面:小李和女兒玩情趣,用力過猛,或者玩得太久,牙齒尖把線茬勾了出來。

  余淑恒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荒唐感。

  她早上本意是借用李恒送走多年來纏著自己的瘟神,沒想到日瘟神是暫時送走了,但他卻成了新的瘟神。

  有那么一剎那,她后悔供出了李恒的作家身份。

  但下一秒又收起了后悔念頭。

  假若他是一個普通大學生,親媽不會相信自己會跟他睡不說,也不會看上眼,程阿姨那邊根本解決不了。

  定了定神,她說:「你就沒想過?李恒這么有才華,身邊會沒女人?」

  沈心組織一下語言:「不用才華,就憑他那張臉,就會有很多小女生自動往上趕,媽是過來人,你也不用這招唬我。

  都說「驚艷只因見識少」,一般來講,學生時代結識的異性,會隨著男人年歲的增長以及社會地位變化逐漸沒了吸引力。

  他們往往更傾向于找一個在感情和事業上都能契合的靈魂伴侶。在這方面,

  我無比相信自己的女兒。」

  聞言,余淑恒眼晴一半平靜,一半郁悶,稍后她起身準備上樓。

  沈心在背后問:「你去哪?」

  余淑恒頭也未回:「休息。”

  沈心指指桌上碗筷:「碗筷你自己收拾,媽剛才突然想起一件事,要急著回趟家,今晚你要是怕的話,去對面睡。」

  說完,沈心根本不給女兒辯嘴機會,抄起沙發上的包包就出了大門。

  余淑恒頓了頓,半轉身眼睜睜看著親媽離去,不發一言。

  母女倆相處二十多年,一直認為都比較了解對方,但現實卻給兩人各自上了生動一課:

  母親沒算到一向對異性不假顏色的女兒會和自己學生睡覺。

  女兒更是蒙圈,在外面強勢無比的親媽有一天會變著法子把自己送出去,不是送給大家族聯姻,也不是送給極其優秀的同齡人,而是送給一個剛進大學的小男生。

  直接理由是:李恒是個人杰。

  間接理由是:自己昨晚和他睡了。

  余淑恒從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幾乎能呼風喚雨,身邊人也比較遷就她,所以歷來很少撒謊。

  因為沒有撒謊的必要。

  但她萬萬沒想到啊,自己早上心血來潮撒了一個謊,就把自己給套進去了,

  還是套牢不好辯駁的那種。

  本來以為媽媽看不上李恒,所以她才有恃無恐地把他的作家身份抖露出來,

  目的是為了讓這個謊言更真實一些。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要是李恒沒有過人之處,自己怎么可能和他睡覺?

  可欲哭無淚的是:親媽竟然看上了!一眼相中了沒背景、年紀還小7歲的李恒這找誰說理去?

  像雕塑一般在原地靜悄悄地站立10來分鐘,余淑恒終于回過了神,隨后抬腳往二樓行去。

  已經有好一陣子沒在家里過夜了,一時心情十分復雜。

  在樓道口徘徊一會,她克服心理徑直去了書房,習慣性看書讀報。

  她之所以書香氣質滿分,一是得益于從小家里培養,二是她本身愛看書愛文學愛藝術。

  李恒寫的書三本書,她都有看。且因為閨蜜潤文的緣由,一直是第一時間跟看。

  只是她性子比較冷淡,注定了不會在人前有所表現。

  假道士還沒回來,巷子盡頭只有兩戶人家亮著燈,巧合的是,李恒和余淑恒都在書房,看著書。

  不同的是,李恒每逢挨著書就很快能超脫現實,沉浸在書中世界去。

  而余淑恒則看心情。心情好,她看書效率高,速度快,感悟深;要是心里裝著事兒,總是容易走神。

  這不,今晚的她就是如此,三心二意不斷:

  一會找出這一年來潤文寫給自己的信件,一一查看。從字里行間中再次感受到閨蜜的心里變化。

  20多封掛號信,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有時候她還會反復仔細琢磨,琢磨潤文對感情的那種矛盾和焦灼心路歷程。

  目光停留在最后一封信的最后一個字,余淑恒忽地有些感慨:要是沒有潤文,自己壓根就不會和李恒有私人關系層面的交集。

  她是老師,他是學生,僅此而已。

  哪怕李恒是作家,哪怕李恒創作出《故鄉的原風景》,她至多同學校其他老師一樣,茶余飯后聽聽傳說,訝異一番學校竟然出了個這樣的大才子云云。

  根本不會有現在這個進退兩難的局面,

  思緒方千,余淑恒最后把所有信件重新規整到抽屜,爾后下意識抬起頭,透過窗戶望向對面那個伏首書桌上、奮筆疾書的小男生。

  良久,她走出書房,坐到沙發上,順過茶幾上的座機電話開始熟練撥號。

  撥去邵市。

  「叮叮叮..:」手指在數字鍵上快速游動,等到把區號和電話號碼輸進去時,

  她猛地停住了。

  停在了「井」字鍵上方遲遲沒下去。

  過了會,她把聽筒放回去,放棄了撥號。

  對著座機發了會呆,稍后她起身開了一瓶紅酒,給自己倒小半杯,然后就那樣靠著酒架慢慢喝著,小口小口喝著,什么也沒去想,卻感覺腦子里擠滿了東西。

  一杯紅酒過后,她又倒了一杯。

  第二杯喝到一半時,她再次回到沙發前,抓起座機撥號,這回不是去邵市,

  而是打給陳思雅老家。

  「叮鈴鈴...”

  「叮鈴鈴...

  等待中,電話終是接通了,那頭傳來一個聲音:「喂,你好。”

  「阿姨,是我,找下思雅。」

  余淑恒的聲音十分有辨識度,糯糯的、溫潤如玉,那邊問:「是淑恒啊。」

  「對。」

  「你等下,思雅在樓下。”

  「好。」

  沒一會兒,陳思雅接起電話,「這么晚,你找我什么事?」

  余淑恒答非所問:「你什么時候回來?」

  陳思雅回答:「明天。怎么,你一個人怕?」

  余淑恒說:「沒有。」

  陳思雅笑:「怕就去李恒家,又不是沒睡過,熟門熟路的你還矜持什么?」

  余淑恒沉默。

  沒等到回復,陳思雅問:「難道是那肖涵過來了?不方便?」

  「也沒,就是想找人喝酒。」余淑恒說。

  「喝酒?喝酒你也可以李恒啊,他比我還能喝,你這有點舍近求遠了。」陳思雅道。

  說完,她感到不對勁,追問一句:「你是不是和李恒鬧矛盾了?不愿意去?」

  「沒有。」

Ps:求訂閱!求

夢想島中文    1987我的年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