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嘉樹還是有點小機靈在身上的。
海棠抿嘴笑著將他送出了家門,回頭在長輩們面前只字不提他方才透露的口風。
她其實也挺想多見他兩面的,何必提前揭穿他的計劃,以至于兩人少了相見的機會呢?
接近傍晚時,海西崖與海長安分別回到了家中,又再過小半個時辰,海礁也回來了。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馬氏一邊抱怨孫子回家太晚,一邊命人趕緊開飯,一家人匆匆吃過晚餐,各自回院歇息,海棠卻跟在哥哥海礁后頭,去了他在前院的臨時住處。
海礁笑著招呼小妹進屋吃茶,道:“我也是回到家里,方才聽說小金今兒來過。早知道他要來,我就跟別人換班了。我還有話要問小金呢。”
海棠好奇地問:“哥哥想問他什么?是吉園干股的事嗎?還是表姑的事?”
她將金嘉樹今日所說的許太后嘉獎方氏的“內情”告訴了兄長,道:“這聽起來很可能只是借口,是用來哄不知情的外人的。至于許太后對余夫人的優待,估計就是為了幫新君拉攏禁軍新晉將領了吧?反正聽起來都是正當的理由,不會叫人疑心許太后真正的用意。金大哥極力想讓我相信,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是表姑走運,也是他對我們家事情的用心。我自然也不會露出馬腳來,叫他知道,我其實對許太后的用意心知肚明。”
海礁點頭:“這樣就好。不管太后用的是什么借口,反正這件事對我們家,對方表姑,都是有利的,這就足夠了。咱們什么都不知道,小金怎么說,我們就怎么聽便是。”
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海礁又說起了自己今日晚歸的原因:“從宮里出來后,我就去了吉園一趟,找小馮掌柜說了一會兒話。他家商隊在永平府有鋪面,還有不少伙計就是永平府的人,正準備要回鄉過年去。他們會結伴而行,車馬又齊全,一路上的歇腳地都是熟悉的。我打算讓長房的人隨他們同行,一來彼此相熟,說不定還能讓喬表哥也陪著走一趟,路上還能多個照應;二來他們一年要在這條商道上走十來趟,最是熟悉不過,與他們同行能少操許多心,省時又省力。況且江海屯也有自己的出產,倘若能入得了小馮掌柜的眼,每年鄉人將土產賣給商隊,也能多得一筆入息。族人們若能得到好處,自然就更聽我們二房與長房的話了。”
因為小馮掌柜的商隊,是海家長房與二房的人脈。
海棠覺得兄長的考慮十分細致周全:“這樣也好,若真讓表姑和寶珠姐姐她們跟著族人們一道回去,我真擔心路上她們要受苦呢。雖說有寶柱在,但他年紀小,性子又天真純善些,很多時候未必能頂事。”她又跟兄長提到了祖母馬氏的抱怨,“族老們正力勸爺爺回鄉祭祖。阿奶說,爺爺好像有幾分心動,想要在小大過后便啟程返鄉。若果真如此,他老人家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出遠門趕路,還真叫人放不下心。”
海礁皺起了眉頭:“是么?一會兒我再去勸勸爺爺,這種事可不是玩兒的。”
由于不清楚祖父海西崖最后的決定是什么,兄妹倆如今也沒辦法繼續討論下去。但他們心里清楚,倘若海西崖當真決定要在年前回鄉,他們是沒辦法阻止的。海西崖離鄉三十多載,一直未能回去祭拜父母,心里怎么可能不惦記?若實在分|身乏術,也就罷了。可過年時他有很長的假期,在直隸范圍內活動,也不犯什么忌諱,他有足夠的理由回鄉去。一切天氣、路途、時間等因素,都不是讓他改變主意的理由。孫輩們能做的,也就只有從命而已。
海礁低嘆一聲,換了話題:“我在吉園時,聽說了一些消息。小金今兒過來,想必也跟你說過話了吧?他可曾提過要將吉園的分紅讓給康王與吳珂的事?”
海棠點了點頭:“提了。不過他就是順嘴說了兩句,告訴我有這么一件事而已。他好像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說是因為吳珂更需要這筆分紅,而他手上的錢已經足夠花了。”
海礁笑笑:“他大概還不知道,我們兄妹各借了吳家兄妹三千兩的事。如今吳珂手握六千兩銀子,真的沒他想的那么缺錢。不過他沒有直接找吳珂說起此事,而是去尋康王了。康王接受了他的好意,已經與吉園談好了。兩份干股,康王府一份,承恩伯府一份,每季會送一次。吳珂那邊,康王殿下應該會跟他提的。”
海棠有些驚訝:“這么快就處理好了嗎?金大哥好像是前兒才去見康王的吧?”
金嘉樹確實是前兒才去見康王的,但康王行事十分果斷,當天就跟吉園聯系上了。
其實麻尚儀他們不是沒想過要找康王當靠山,只是吉公公的義子義女們開始在京城開店行商時,康王還在慈寧宮里隱居,不敢公開身份。等到他得到了先帝的承認,公開以七皇子的名義出現在人前時,已經出了宮的老內侍、老宮人們也沒機會見到他了。麻尚儀偶爾回宮給舊主請安問好,也只是在慈寧宮一帶活動,頂多是往許太后的寢宮去,不可能橫穿大半個皇宮,前去拜訪暫住東宮的七皇子。等到七皇子封了康王,出宮開府,便一直深居簡出,閉門謝客。康王是為了避見那些認為他才應該繼承皇位的吳門故生才這么做的,卻也無意中擋住了其他的故人。
若不是金嘉樹特地上門提起,康王還不知道,從前曾經在慈寧宮照顧過自己的老宮人們,如今都在吉園養老呢。
康王對錢財看得不重,原本并不打算接受吉園的分紅,但很樂意給故人充當靠山。是金嘉樹說服了他:“王爺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想想王妃日后。”
康王生來有不足之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他本無意娶妻,生怕連累了旁人,沒想到被先帝安排與嫡親的表姐妹吳瓊成婚。賜婚令下,兩人的婚事就成了定局,哪怕他未完婚就去世,吳瓊也不可能再另嫁他人了。
康王對吳瓊沒有男女之情,卻有憐愛之意,不忍見表姐妹日后喪夫無子,孤冷一生。他無法保證能給吳瓊一個孩子,但還有過繼宗室這條路。只是吳瓊娘家勢弱,僅剩一個堂兄,舅家歸氏只會拖后腿,根本沒法依靠。倘若日后他死了,吳瓊只能帶著過繼來的嗣子艱難度日,那他多留些財物產業下來,好歹能讓妻子生活得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