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43章 機會來了,得抓住

  “陳默,你聽說了嗎?小黃車要黃了”

  “什么情況?”

  “你沒看論壇嗎?我剛試了,押金提不出來了。”

  “我的99”

  “99算個屁.我上個月剛交的199!”

  辦公室里頓時炸開了鍋。

  幾個同事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網上的傳聞。

  有人翻出了論壇截圖,上面詳細記錄了小黃車押金難退的種種證據。

  “總部離咱們公司就半小時地鐵,去線下會不會能要回來?”

  “走不走?現在去說不定還能趕上。”

  “請半天假夠了吧?”

  “不用,一來一回兩個小時足夠了”

  “同去同去,這不是小數目,夠我吃一周飯的了。”

  “就是,現在掙點逼錢容易嘛!”

  很快,陳默和十幾個同事組成了“討債小分隊”。

  然而現實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大眾的消息永遠是滯后的.

  當陳默跟著小伙伴們到了總部之后,看著大廈內蔓延出來一支長長的隊伍,長到滬市迪士尼門口的隊伍都得叫爸爸,陳默和小伙伴們人均頭皮發麻。

  “這得排到什么時候?”其中一個小伙伴小聲嘀咕。

  時間給予了答案。

  從上午到下午,他們滴水未進。好不容易擠進大廈,卻發現里面還有更長的隊伍在等待著他們。

  最終,他們見到了人去樓空,幾個員工在掃尾辦公,機械地重復著“登記信息”的流程。

  那張薄薄的登記表,成了199元押金最后的歸宿。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他們請了半天假,卻整整耽擱了一天,反倒公司扣了他們一天工資,不光199沒要回來,又搭進去了好幾個199

  幾天后,該公司線上退款通道開通,他提交后看到排隊頁面上的排隊信息,心當時就死了.

后來該公司以退押金為名,舉行了一系列附帶條件的退押金活動,比如在新開的商城購物達到金額退押金、邀請好友退押金、理財退押金  總之就是利用押金當沉沒成本,怎么惡心怎么來!

  通過這199,陳默更關心這家公司后來的點點滴滴。

  從而了解到戴維當初并非沒有機會挽救小黃車的命運。

  那時,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作為戴維的伯樂,曾是最看好他的人,不僅親自下場投了天使輪,更為小黃車牽線搭橋,還為其引入了滴滴的戰略投資。

  然而當朱嘯虎提議小黃車與摩拜合并時,固執己見的戴維斷然拒絕了這個建議。

  最終,失望的朱嘯虎選擇清倉小黃車股份,套現離場。這成為小黃車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

  滴滴最初對小黃車寄予厚望,不僅投入巨資,還派駐專業團隊協助運營,希望將其打造成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但商業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善意,滴滴的真實意圖是通過收購小黃車補齊其出行生態的最后一塊拼圖。

  戴維卻有著自己的盤算。

  他既想借助滴滴的資金和流量壯大小黃車,又不愿讓其成為滴滴的附庸,這種“借雞生蛋”的策略最終激化了矛盾。

  當滴滴明確表露收購意向時,戴維不僅斷然拒絕,更反手將滴滴的高管團隊掃地出門——就像他當初拒絕朱嘯虎的合并提議一樣決絕。

  失去滴滴后,阿里系成為小黃車最后的救命稻草。

  彼時騰訊已重倉摩拜,共享單車賽道除了阿里再無其他重量級投資者。

  可惜戴維手握這根救命稻草卻渾然不覺,仍沉浸在自己是資本寵兒、商界新貴的幻夢中。

  當小黃車上線微信小程序時,阿里方面立即約見戴維,要求其下線微信入口,只保留支付寶流量,畢竟阿里投資意圖就是想通過小黃車當流量入口。

  戴維再次強硬拒絕,據說這一決定徹底激怒了老馬,直接促使阿里轉而扶持哈羅單車。

  就這樣,戴維將各路資本一一得罪。

  最終,他陷入1600萬用戶押金無法退還的困境,被列入失信名單,不得不遠走他鄉賣咖啡。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摩拜創始人胡瑋煒。

  這位曾經的汽車記者審時度勢,在創業僅三年后在背后高人指示下將摩拜以37億美元出售給美團,個人套現15億元完美退場,成為一段商業佳話。

  如果戴維作為普通北大畢業生可能早就妥協,但他顯赫的家世,父親的龐大能量,給了他堅持己見的底氣。

  區區數億的收購價碼,遠不能滿足他“改變世界”的野心。

  可惜他志大才疏,空有喬布斯般的抱負,卻無相匹配的才能與格局。

  這是陳默前世對小黃車敗局的認知。

  如今站在更高維度重新審視,他意識到戴維從接受多方融資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問題的核心在于那要命的“一票否決權”機制。

  小黃車五大股東:戴威、朱嘯虎、滴滴、阿里及經緯,都擁有這項特權,導致公司決策屢屢陷入僵局。

  小某書中都說全女團隊好,如果真的好,那最牛逼的不是公司某部門,不是法院,而是大學女生寢室。

  就是因為5人寢室能建十多個群一樣,每人想法都不一樣,誰也不聽誰的,所以很難成事。

  小黃車也是同理,滴滴否決了孫正義15億美元的融資;戴維否決了與摩拜的合并;阿里又否決了滴滴的收購要約。

  這種“不讓我如意,大家同歸于盡”的畸形權力結構,注定會將企業拖入深淵。

  這也是為什么彼岸集團有且只能有一個聲音的根本原因。

  就像人體只需一個大腦指揮,但需要雙腿協調前行。

  李武算是一條腿,而現在,機會來了,陳默決定給戴維再加一道保險。

  思忖片刻后,他拿起電話撥給吳旦:“這幾天你去辦件事.”

  簡短交代后,陳默轉動老板椅,遠眺窗外的百望山。

  眼前仿佛浮現漫山遍野的黃色垃圾,或許這一次他能順手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加油,我看好你!”

  郵件里簡短的幾個字,讓李武心頭一熱。

  這句話,他太熟悉了。

  幾年前,當他作為青藤學院的優秀畢業生登臺演講前,院長親自過來就是用同樣的話語鼓勵他的。

  沒想到時隔多年,院長還記得。

  這份認可讓他既感動又振奮。

  ——當然,如果他知道陳默對每一個有潛力的員工都會說這幾句話,或許就不會這么激動了。

  在餓了么,李武已經是華北大區總經理,屬于核心管理層的一員,年薪加分紅早已突破百萬。

  熟悉的環境、穩定的業務、默契的團隊按理說,他沒什么不滿足的。

  可當他看到內網那封《打的出行招募新業務負責人》的郵件時,心跳還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就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業務太過熟悉,熟悉到令他失去了挑戰性,沒有挑戰就意味著止步不前,而他現在只有26歲。

  如果他已經35歲,或許會選擇安于現狀。可他才25歲,正是渴望挑戰、渴望突破的年紀。

  更何況,這個新業務的內容,讓他瞬間燃起了興趣。

  數年前,他從東北的一家小網吧出來,兜里揣著好不容易攢下的工資和老板大叔從自己小金庫掏出的那3000元。

  讓他備考青藤學院,為他送行,這份恩情他現在還記在心里。

  如今,他早已不是那個小網管了,爹媽不想來京城,在老家蓋了跟別墅一樣的大房子。

  在爾濱,他出資給老板大叔贊助的“騰達網吧”已經開了兩家分店。

  騰達騰達,飛黃騰達,名字起的可真好。

  李武這輩子,最感激四個人:

  生養他,雖然家庭窮困但依然默默支持他的父母;

  當年即便網吧缺人,但依舊支持并資助他赴京趕考的老板大叔;

  以及,創辦青藤學院、給了像他這樣的普通人“逆天改命”機會的院長。

  所以,他不想躺在功勞簿上混日子。

  他想繼續征戰、為彼岸開疆拓土。

  這些年,他接觸過不少青藤學院的同學,發現大家身上都有同樣的特質——不甘平庸,敢拼敢闖。

  餓了么和打的出行雖然同屬彼岸控股,但各自獨立運營。

  青藤的校友們分散在彼岸集團各個公司各個崗位,大家卻始終記得那句有些中二的熱血口號:

  “一切為了彼岸。”

  這早已成為刻在他們骨子里的信念。

  所以在看到有新的機會,尤其是這個共享單車的場景描述,讓他目光大亮。

  猶記得當初去青藤學院報考,在天通北苑地鐵站下車需要坐公交轉乘北七家,那個路堵得呀,他當時就感慨要是有個自行車解決最后幾公里的路程該多好。

  后來,隨著學業和工作的忙碌,這個念頭漸漸被擱置。

  而現在,機會來了。

  理想照進現實。

  在當下的城市交通環境里,短距離出行一直是個痛點——開車太麻煩,走路太累,公交地鐵又無法覆蓋“最后一公里”。

  雖然京城已經有了公共自行車,但和速通卡辦卡退款一樣,得去固定點辦卡、取車、還車.

  麻煩。

  在移動支付如此發達的今天,這種模式顯然已經落后了。

  而共享單車,恰好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李武看到這封郵件后,幾乎瞬間就認定:這個業務,大有可為,非我莫屬!

  當然,李武也有自己的私心。

  餓了么雖然是外賣巨頭,但本地生活市場的布局還需要時間。

  他想要更進一步,光靠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機遇。

  亂世出英雄。

  共享單車這個新業務負責人的位置,就是稍縱即逝的機會。

  所以,他沒有絲毫猶豫,并全力以赴。

  幸運的是,經過與王煒建的深入溝通,他憑借“根正苗紅”的青藤背景、從底層一路晉升的扎實履歷,以及在外賣大戰中展現出的卓越能力.

  最終他在一眾強力競爭者中,成功拿下了這個崗位。

夢想島中文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