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2章 幼軍之議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翌日。

  朱雄英來見朱元璋,他的步履穩重,心中卻有一絲忐忑,畢竟今日要匯報之事,也是他之前種下的因果。

  “拜見皇爺爺。”他恭敬地行禮道。

  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抬起頭,眼睛里有點血絲,顯然睡得晚起得早,讓他這種鐵人也有些生理不適,實際上這會兒雖然換算過來才早晨五點多,但朱元璋已經工作了好一陣子了。

  “英兒回來了。”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毛筆,示意他近前說話。

  朱雄英走近了,沒看桌案上的奏疏,而是自然地給朱元璋捏了捏肩,一邊捏一邊說道。

  “皇爺爺孫兒昨日拜訪了曹國公李文忠、鄭國公常茂、魏國公徐達三位國公的府邸。”朱雄英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曹國公李文忠叔叔特地囑托孫兒,希望我能去開導開導表哥。”

  朱元璋微微皺眉,問道:“景隆那孩子,近來如何?”

  “表哥他”朱雄英有些遲疑,但終究還是實話實說,畢竟這些事情一查都能查出來,“他近來頗為頹廢,意志消沉。”

  朱元璋聞言不悅道:“這等心性,豈能成大事?自古以來,英雄豪杰何曾像他那般,稍遇挫折便自暴自棄?而且這還不是什么挫折,不過是閑置罷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的道理都不懂嗎?正是修養身心磨礪本領的時候,竟然如此不堪,實在是讓咱失望。”

  說罷,朱元璋又隨口給他講起了一段往事:“當年咱得了重病,在濠州城里昏迷了半個月才醒過來,一聽咱醒了,郭元帥就拄著拐杖從咱床榻邊上過,乃是因為城外有支義軍將投未投嗐,說是義軍,其實就是聚在一起的盜匪,那時候咱怕郭元帥覺得咱這個干女婿是吃白飯的,就領了這差事去游說,一共身邊帶了十一個人,兩個騎兵,九個步兵,這么多年過去了咱都記得清清楚楚,大家伙見了人家黑壓壓的陣仗都想走回頭路,可少一露怯,那不就被人瞧出來虛實了?咱強撐著病體進了人家的營,后來一番波折,火并了首領,收編了這支義軍,這三千人就是咱明軍的根基,沒有這三千人,咱當不了管軍總管,也克不了滁州。”

  “你想想,那時候咱多難?城外的元軍、賊寇城里的各路義軍,甚至郭元帥,又有哪個好相與的?李景隆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朱雄英心中暗嘆,知道皇爺爺對李景隆的期望很高,曾經也是覺得李景隆是一位青年才俊的,知曉了他今日模樣難免有些失望。

  但朱雄英還是勸慰道:“皇爺爺,表哥畢竟還年輕,人生閱歷尚淺,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難免。”

  大約覺得這話他說出來有些怪,朱雄英隨后話鋒一轉說道:“更何況,那殘頁上的預言,也未必就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不能僅憑一張紙片,就否定了表哥的所有努力和可能性。”

  朱元璋聽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眉宇間依舊帶著幾分擔憂,只道:“咱是怕大明后繼無人啊,老一輩的開國勛貴們都開始漸漸上不了戰場了,即便能上戰場,身體也都不容樂觀,若是到了你這代,連幾個能征慣戰的將軍都沒有,咱怎么放心把大明交到你手里?”

  說罷,朱元璋靠在龍椅上,神情間有些惆悵:“而且,想想咱當年從郭子興元帥那里離開的時候,身邊還有二十四個兄弟,有這些生死交托的兄弟幫忙,咱才能從那種困境里挺過去,一個好漢尚需三個幫,難道以后你只能指望李景隆這種將軍嗎?”

  朱元璋提及的這件事情,是三十六年前,也就是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的時候,朱元璋因為義軍內斗而離開時帶在身邊的二十四個人,包括徐達、湯和、郭英等人在內,日后均有所成就,鮮少有庸碌無為之輩,可以說堪比劉秀的云臺二十八將了。

  而朱元璋的擔憂也確實有道理,除了藍玉、沐英這種少年從軍參與了統一戰爭,并且在后續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名將以外,大明的中生代將領可以說相當匱乏,最起碼勛貴家的孩子里即便是素有將名的徐輝祖、李景隆,在朱元璋看來也確實遠遜父輩,或許老四燕王朱棣是堪戰的,但其他的呢?也就一個平保兒算是有些名將之姿,還有殘頁上提到,但現在還寂寂無名的盛庸。

  故此,朱元璋不得不為朱雄英以后的事情多做考慮,畢竟培養軍中心腹,都是長年累月的事情,而且最好還要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共同的利益關系,僅靠拜訪走動是不可能拉攏勛貴的。

  “等你手頭的事情做完,咱有意擴大府軍前衛下轄幼軍的規模,也讓你接觸接觸軍旅之事。”

  府軍前衛,在洪武朝的親軍上十二衛中位居第三位,僅次于錦衣衛和旗手衛,是一支獨特的侍衛禁軍,早在朱元璋當年創建衛隊之初,便特設帶刀舍人。

  而洪武開國時府軍前衛更是負有特殊使命,也就是訓練幼軍,幼軍作為府軍前衛下轄的單位,由府軍前衛全權掌管其的選拔、訓練諸事宜,而所謂的幼軍,其實就是少年預備軍隊,直到經過了數年的訓練,正式成為府軍前衛衛士的,才能稱為“帶刀官”,也就是所謂的御前帶刀侍衛嗯,其實也沒那么御前,不是站在皇帝身邊,而是在外圍警戒。

  而幼軍里面也不乏少年勛貴子弟進入其中歷練,這些年紀還不夠的勛貴子弟,在幼軍里面訓練后,一般會轉入錦衣衛的編制里(但實際上并不歸錦衣衛管理)成為勛衛散騎舍人,也就是俗稱的貴族衛隊,是由公、侯、伯、都督、指揮諸人的嫡次子組成的,勛衛散騎舍人的象征意義也遠多于侍從意義,朱元璋并不依賴他們確保安全,而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基本的訓練和工作環境,后面有什么造化就不一定了,相當于專門給勛貴子弟打開的一個穩定上升通道。

  聽聞此言朱雄英也是心頭一震,他當然明白這里面的重要意義.幼軍一直都有,但在他之前的歷史上,洪武朝并沒有得到大力發展,而是在永樂朝,朱棣為了捧朱瞻基而進行的擴軍。

  很明顯,朱元璋這是要給他培養武裝力量了,畢竟在朱元璋看來,等這批開國勛貴凋零以后,明軍將領的素質可能不太樂觀,所以還是要加強培養,然后把那幾個在未來或許能夠大放光彩的將領,都調到幼軍里面,如此一來,才能確保日后江山穩固。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