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88章 曹國公府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朱雄英接過圣旨,便準備乘著宮里配的馬車前往曹國公府。

  司設監掌理御用儀仗、輦輅,主要負責出行方面,司設監的主官是一個正四品太監,他見了朱雄英非常熱情,親自給朱雄英找來了作為虞王專屬座駕的親王象輅。

  一般情況下,皇室成員出行都是坐輅的,嗯,其實“輅”就是體積比較大、底盤比較高的馬車,一般分為大輅、玉輅、金輅、象輅、木輅等型號,其中大輅、玉輅通常是皇帝用的,金輅是皇太子用的,而親王級別則用象輅。

  親王象輅高度比皇太子金輅低六寸,輅座高度三尺多,輅亭則高五尺二寸,外面用的都是紅髹木裝飾,前面是推開式的雙開門,底下鋪著紅花毯,座椅上則墊著紅錦褥席輅內有椅靠、坐褥、帷幔、屏風、水壺、吃食架等設施,內飾則是金邊耀葉板和青地雕木五彩云襯板,整體減震效果也很好,在城內道路行駛的話,車內基本沒有顛簸感,除了速度不及汽車外,坐著的體驗跟現代世界的豪華SUV沒什么差別,甚至還要更寬敞一些。

  很快,朱雄英就來到了李文忠的府邸。

  李文忠的府邸坐落于京城的核心地段,三間五架的金漆大門,上面的獸面錫環怒目圓睜,而頂上的“曹國公府”四個鎏金大字,更是彰顯著主人的尊貴身份。

  不是什么人家都能稱“府”的,在大明只有親王郡王國公才能稱作“府”,而官員則稱“宅”,庶人只能稱“家”.若是穿越到了大明,自稱“宅男”,那人家聽了都要肅然起敬,心想這準是個官宦家的少爺。

  而對于不同等級的府邸規制,朱元璋也做了明確的規定,而在觀構造上,郡王以下不許建歇山轉角、重欄重栱,不許有彩繪圖案,廳堂的房間數量根據官職的大小也有嚴格區別,一品到九品,分別是五間九架到三間七架不等,至于國公,則可以有前廳七間九架,中堂七間九架,后堂七間七架超大規制。

  朱雄英下車后,便被門口的管家恭敬地迎了進去。

  曹國公府跟他去過的秦王府相比只是規模縮水了不少,但該有的都有,家廟和廊、廡、庖、庫等從屋一應俱全,府內綠樹成蔭,假山池水相映成趣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在管家的帶領下,朱雄英穿過曲徑通幽的回廊,來到了府內中堂的大廳。

  此時,剛換了常服的李文忠已經得知了朱雄英的到來,急忙迎了出來,顯得很是熱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大侄子,而朱雄英則是李文忠的大侄子,雙方的親戚關系還是很近的,屬于是表親,但為顯親近,一般不用“表”來稱呼。

  “好侄兒,今日怎么得空來我這里?”李文忠笑著問道。

  朱雄英躬身行禮,然后將袖中的圣旨拿出來給李文忠看了一下:“叔叔,皇爺爺有手諭,讓您統籌建造堤壩的工程。”

  “稍待。”

  李文忠并不知道朱雄英是來宣旨的,而接旨也有接旨的規矩,李文忠連忙側過身來站好,然后躬身行禮,身后曹國公府的奴仆則是垂首肅立。

  不是所有圣旨都需要下跪的,根據大明制度,誥命、敕命、敕諭、諭告、宣告,這幾樣是必須跪聽的,但宣策和敕令,也就是俗稱“手諭”和“口諭”,接這種圣旨,接旨人只需躬身即可至于身邊的人,如果有功名在身則需要以扇作笏,擺出擋臉鞠躬的姿勢,無功名的人則需要垂首肅立,要是什么都不懂庶民,就算不知道怎么做失禮了也不會被追究責任,“禮不下庶人”就是這個意思。

  朱雄英宣旨后,李文忠接過圣旨,仔細閱讀后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這項任務的艱巨性,但皇命難違,也只能盡力而為。

  “陛下還說什么旁的事情了嗎?”

  朱雄英搖搖頭,如實道:“那倒沒有。”

  李文忠請朱雄英坐了下來,府中的仆人上了茶水喝了口茶后他抬頭看向朱雄英,問道:“好侄兒,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畢竟這件事情,是由朱雄英引起的,而且皇帝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派朱雄英來宣旨,所以李文忠覺得,這里面一定有些深意。

  朱雄英沉吟片刻,也沒敢信口開河,而是謹慎地說道:“叔叔,我認為建造堤壩還是頭等大事,但也不是說盲目去建。”

  李文忠聽后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侄兒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應該如何著手呢?”

  這也是李文忠對朱雄英能力的小小測驗,朱雄英并不需要答得有多好,但最起碼要有個條理,若是他自己心中都沒譜,那李文忠就會覺得這事有些不靠譜弄這么大架勢,恐怕有白折騰的風險。

  “還是得對長江入海口的地理環境進行詳細的勘測,然后做好規劃,這個得看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安排,最好能跟地形結合起來因勢導之.而且還得跟當地百姓說清楚,既然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田產,沒道理征召的民夫會不盡力。”

  李文忠聽后點了點頭,這小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說話有條不紊,雖然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計劃,但基本的思路都是正確的。

  “對了叔叔,我這里還有一份堤壩的構筑圖,不一定完全對,但您可以參考一下,找擅長治河的工匠再看看改進一番。”

  說著,朱雄英掏出了一張他手繪的草圖。

  明代治理黃河的成功經驗很多,治理長江倒是少見,不過疏浚吳淞江等記錄也有一些,所以之前查到相關資料的時候,朱雄英就留意了一下具體的方法,如今一看果然能派上用場。

  “束水沖沙法”這些治理黃河的法子就不說了,跟眼下的事情壓根不沾邊,但具體的堤壩構筑法卻可以參考一二,畢竟是已經驗證過的成熟構筑方法,有效治理了吳淞江和黃浦江,想來應對長江的洪災,也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