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0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周圍的場景有些荒涼,房屋低矮,道路兩側都是堆積起來無人清理的人畜糞便,還有各種生活垃圾,在夏日的陽光下散發著令人作嘔的味道。

  回首望去,高大的三山門就佇立在不遠處。

  偶爾有幾只瘦弱的野狗呼朋引伴地路過街道,在垃圾堆中覓食。

  “這些從天下各布政使司遷徙來的富戶們,就住在這種地方?”

  朱梓有些不可思議。

  “對啊,內城他們進不去啊,可不就得住在外城和內城之間。”

  “大侄子,八叔不知為何,見你就心生歡喜,似是這心中塊壘都消遣了許多。”

  朱雄英沒說話,反而拉著他倆到了莫愁湖畔,身后的宦官和護衛散在外面。

  合著朱雄英這是一分錢都沒打算掏.先說服兩位藩王掏錢,然后把安置房、改造莫愁湖、建別墅區的前期支出付了,賣了第一批湖景房就有接下來建立商業區的資金了,整個一空手套白狼。

  “八叔有心事?”朱雄英站在他身側問道。

  然而,這個理由聽起來有些嚇人,可說到底,魯王是個嗑藥不要命的,潭王是個嚴重的焦慮癥患者,這倆人都不是能以常理度之的,所以這個理由雖然很重要,但還差了些分量。

  “而且,建立貿易區,除了儲存貨物的場地,還能建立固定的交易門店和攤位,這些門店和攤位也是朝廷用來出租的,如此一來不管是之前待在這里的富戶還是小販,都有事情做了富戶可以找到一個合理合法的投資方式,而小販也能賺到錢。”

  “那他們不把屋子和周圍的環境弄得好一點?”

  “第三步,在改造后的莫愁湖邊上建立別墅區,請兩位叔叔做個榜樣,帶頭買,如此一來諸藩王、勛貴,哪怕不在京生活,也一定會買上一棟,莫愁湖的湖景房就成了地位的象征,而在城內,再有錢的商人、士紳都不可能跟勛貴住在一起,而這里可以.只不過得多掏錢。”

  但沒人建不代表湖景房不值錢,實際上如果能如朱雄英所說,改善好莫愁湖周圍的環境,那“京城內唯一湖景房”的噱頭絕對能賣出好價錢,畢竟京城的有錢人實在是太多了,別的地方或許沒有這種消費力,但絕對不要小覷了京城里權貴富商們的攀比心,而且這買的不僅僅是牌面,更是買來了一個交際的圈子。

  “啥?”

  潭王和魯王都沒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已經很明顯地表達了他們的想法。

  “他們不愿意,自然有的是人的愿意,而這些人給他們一個‘優先回購權’,到時候光是賣別墅,就能海量的財富進賬。”

  朱雄英繼續說道:“而有了這筆賣房的錢,此前挖湖、改善環境、建別墅區的投入自然就都能回來了,甚至還有極大盈余,而這時候就能建立商業區了,也就是利用莫愁湖的地理優勢,給內城和外城的貿易做一個朝廷收稅的緩沖帶.此前莫愁湖便有鬼市,鬼市的錢半文都進不了朝廷的口袋里,還便宜了牙行,何不自己來弄?”

  朱雄英來之前就做過功課了:“而且這地方不止住這幾千戶遷徙來的人家,莫愁湖以前是鬼市.有這么個說法叫‘城內朝天宮,城外莫愁湖’,所以這片地方住的人什么人都有,魚龍混雜的很,想隨便動也不讓。”

  朱雄英沒明指,但兩位藩王還是聽懂了,被嚇唬的脊背有些發涼。

  “八叔開心就好,多出來走走,就免得胡思亂想。”

  而眼下朱雄英告訴他倆,有辦法賺干凈的錢,而且還有福報,潭王和魯王很難不心動。

  “可是.父皇是不允許我們從商的。”潭王朱梓說道。

  “這是你們的福報。”朱雄英言之鑿鑿,“兩位叔叔若是就此沉淪下去,不修功德,恐怕.”

  莫愁湖畔的蘆葦蕩隨風飄蕩著,像是人被壓彎了腰。

  “第二步,我要把莫愁湖這幾片互不相同的水域給挖通,然后擴大莫愁湖與秦淮河的連接,再清理干凈水面的垃圾、水藻,把周圍弄得干干凈凈再建上棧道、碼頭,將其與秦淮河的關系,弄成類似于洞庭湖、鄱陽湖之于長江一般。如此一來,從秦淮河入江口的龍江船廠開始,一直到秦淮河上游,任何貨物運輸都必須經過莫愁湖,不愁此地繁榮不起來。”

  朱梓想了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魯王朱檀看著朱雄英,咂舌道:“合著這些被遷出去的富戶,還得高價把自己原先住的房子買回來啊。”

  潭王朱梓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湖面怔然出神。

  這時候朱梓又問道:“那我們又怎么賺錢呢?除了一開始帶頭買湖景別墅。”

  當然了朱雄英也就是嚇唬一下他們,之所以要嚇唬他們,是因為朱雄英沒錢也不打算找老朱要錢,直接空手套叔叔就行了,反正這倆叔叔已經被他的預言嚇了一道,現在正是好忽悠的時候,而有了商業,后面自然就有工業不過這都是后續的事情了,眼下先把手頭的事情搞好再說。

  因此,一年到頭下來,王府的正常運轉倒是能維持,但也僅僅是維持,藩王想要享樂,就需要通過種種不法手段來對封地內的百姓敲骨吸髓,而這一定會惹來眾怒.這也是為什么藩王和封地百姓普遍都關系非常緊張。

  “而且賺錢,干凈的錢。”

  朱雄英微微一愣,他歷史學的沒有那么精深,蕭綜是誰他還真不知道,不過倒是可以回去查查。

  朱雄英給他分析道:“這里本來就不是他們合法擁有的土地,他們免費得了安置房住的地方離得又不遠,只要朝廷能在這里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他們不被牙行抽成,不受青皮無賴打擾,賺的一定是比以前多的,為什么要鬧?”

  “誰讓你只買一棟了?藩王不允許經商,但購置房產、土地,可都不在此列,地價升起來了,手里攥著一堆,想什么時候賣就可以什么時候賣當然,你們得先出錢。”

  這里有個問題,那就是大明的藩王,到底有沒有錢?

  “你聽說過南北朝時候的蕭綜嗎?”

  這倒不難理解,性格敏感內向的人,見到性格陽光外向的人,自然就像是陰冷角落里的向日葵見到太陽一樣,朱雄英雖然也有不足,但他的性格確實能夠感染旁人。

  可是這件事怎么都是大哥家的家事,他們兩個弟弟是不好插手的,也沒興趣插手。

  “這就是個臨時安置點,地都不是他們的,弄得再好,轉瞬間不也便宜了別人。”

  反正,朱雄英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聽得兩人是將信將疑,愿景很美好,但潭王朱梓看著環莫愁湖這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不由地問道。

  “這能成嗎?”

  潭王朱梓這時候問道:“那事先被拆走的這些不是遷徙富戶的百姓就不會鬧嗎?”

  見魯王朱檀聽了這么久又在湖畔吹了風,面色實在是有些蒼白,身體大約是支撐不住了,朱雄英安排幾名宦官把他送回了宮里去。

  “整治這片地方是皇爺爺交給我的第一個差事,這事我不能辦砸了。”

  所以,如果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他們肯定甩袖子就走了。

  魯王也下了馬車,皺眉道:“那咱們來這里干嘛?散心也沒必要到這里吧。”

  這個藩王專屬的土地附加稅有點類似于明末的三餉,也就是在正稅之外,這些擁有土地的農民需要額外交一筆給對應藩王的稅,比例相當低,總量看起來大其實主要是靠基數撐起來的,而且這些錢是朝廷或地方官府代收,然后過一手才會轉交給藩王,地方官府往往還會以各種理由來拖欠。

  若是別人說,他們肯定當放屁,但朱雄英此前已經驗證了他的能力,他說的事情自然不能當耳旁風。

  “如此一來,環湖既可以通過碼頭運輸貨物方便交易,商業區會不斷貢獻稅收,又可以建立一片高檔別墅區,剩下的土地以后可以慢慢建設后再賣,就相當于養了兩只不斷下金蛋的老母雞。”

  這話肯定沒錯,因為京城里就沒有湖景房,玄武湖周圍都是不允許建房的,而莫愁湖現在分成了好幾塊互不相連的水域,周邊環境又太差,也沒人在這里建房子。

  看著莫愁湖畔的蘆葦蕩,朱雄英摸出了腰間的令牌,在兩位叔叔眼前晃了晃。

  比如魯王求仙煉丹的錢,來的就都不干凈,所以經常被告狀,一兩次沒關系,次數多了就會被召回京城反省,沒有哪個藩王樂意離開自己的小王國。

  除了賜田的收益,藩王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俸祿,王爵都是一年一萬石稻米,還有皇帝時不時掉落的各種賞賜,而藩王就要用土地受益和俸祿、賞賜,來養活整個王府的人,并且維持藩王的排場和禮儀,逢年過節或者重大事件,往往就需要海量的支出。

  “那怎么賺錢?”

  “沒說讓你們經商。”

  大明諸藩,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宗室不能管理地方百姓,也不能直接參與地方政務,宗室和地方唯一的交互就是皇帝賜給他的田產,這些田產,既有遙遠江南的上等水田,也有封地周圍的田產,但是這里要注意的是,明初的藩王并不直接擁有土地的所有權,而是擁有收取附加稅的權力。

  直接說結論,有錢,但完全不夠花。

  就在這時,朱雄英又開口了。

  “第一步,先在莫愁湖以南靠近內城聚寶門的地方建安置房,把這些人都搬遷過去,有朝廷發的房子住,而且牙行沒法插手,那就不愁他們不動,如此一來,就能把莫愁湖周圍的這些破房子清理干凈。”

  見兩位藩王神情頗有些動搖,朱雄英補上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福報。”

  朱雄英笑了笑沒說話.他們還是不懂什么叫做房地產開發,什么叫品牌效益,不過只要把事情做起來,他們自然就信了。

  ——叔叔們在精神上支持你,但這關我倆啥事?

  對于朱雄英的需求,他們倆其實都能理解,畢竟圣孫剛剛回歸人間,肯定需要證明自己,從而穩固第三代繼承人的地位。

  潭王朱梓只是搖了搖頭,他這個狀態,哪是旁人幾句勸說就能改變的?他自己也知道胡思亂想不好,但是根本控制不住。

  朱雄英看著他這樣,后半句話沒說出口等你過幾天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就沒時間瞎琢磨了。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