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6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從鳴梁海戰本身來看,這場戰役當然被嚴重神話了,因為萬歷朝鮮之役,也就是俗稱的“抗倭援朝”之役,朝鮮全程拉胯,基本沒什么好拿出來吹的戰果,只有這次戰術勝利還算亮眼雖然戰略上也失敗了,因為倭軍最終達到了占領朝鮮水師基地的戰略目的。

  但實戰意義還是有的,那就是驗證了火炮上艦加堆護甲的組合,確實能夠形成龜船這種難以打破的移動堡壘,輕松狂虐倭軍只有弓弩和火銃的脆皮關船。

  日本水師將領就曾說過“朝鮮人水戰大異陸戰,且戰船大而行速,樓牌堅厚銃丸俱不能入”,可以從中窺見海戰里火器和護甲這對“矛與盾”的時代變遷。

  而朱雄英這邊前因后果一提,朱元璋卻頓時不樂意了。

  這些個倭人,“日本”這個國名還是武則天同意冊封的,竟然敢以朝鮮為跳板挑釁大明?真真是狼子野心,不挨一頓社會毒打都不知道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不過令朱元璋欣慰的是,未來的大明也足夠硬氣,二話不說就派兵把倭軍給反推回了海里,趕回了老家。

  “這李舜臣又是何許人也?”

  朱雄英稍稍解釋,朱元璋頓時明白了過來,這李舜臣倒也是朝鮮將領中為數不多敢戰的,鳴梁海戰之前留下的“自壬辰至于五、六年間賊不敢直突于兩湖者,以舟師之扼其路也。今臣戰船尚有十二,出死力拒戰,則猶可為也,今若全廢舟師,則是賊之所以為幸,而由湖右達于漢水,此臣之所恐也,戰船雖寡,微臣不死,則賊不敢侮我矣”絕命書,自是有一股決死之心在里面。

  “不過,其人卻在露梁海戰里戰死了。”

  露梁海戰的規模,比鳴梁海戰要大得多,重要性也更勝數籌,但因為宣傳的原因,知名度反而沒有鳴梁海戰大。

  而這場戰役說來也不復雜,就是豐臣秀吉的死訊傳到朝鮮,被困在朝鮮南部的倭軍戰意全無,所以準備撤回國內,而小西行長被明軍給半包圍圍住了,想要撤退只能靠日本水師,日本水師拼命想把這群人撈回來,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想要竭力阻止,于是在露梁海峽爆發了萬歷朝鮮之役的最后一場海戰。

  此戰明軍主將陳璘派遣七旬老將鄧子龍協同朝鮮李舜臣聯合出擊,戰況慘烈,以至于鄧子龍和李舜臣分別因為友軍火器誤傷和倭軍火銃流彈而戰死,而日本水師經此一役遭到重創,直接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二的艦船,從此以后直到大明滅亡都沒回滿血,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相對而言損失卻并不多,從戰果上來講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大勝如果說有遺憾,那就是還是因為日本水師主力的拼死阻攔,讓小西行長的陸師用運輸船給潤回去了。

  而之所以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能夠獲得大勝,原因卻并不是他們比日本水師船多。

  恰恰相反,日本水師在開戰時就擁有上千艘艦船,打到露梁海戰的時候,加上俘獲的朝鮮艦船和新造艦船都快三千艘了,而明軍水師和朝軍水師各有五百余艘艦船,總數加起來也遠遠比不過日本水師。

  大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兩點,第一點,明軍的艦船上,大量裝備了火器,除了火銃以外,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從西方進口的佛郎機炮,以及大明從戚繼光時代開始自研的虎蹲炮;第二點,日本水師的艦船,以體型較小的關船居多,體型較大的安宅船雖然在絕對數量上也不少,但是防護能力很差,設計出來就是用來接舷戰的,根本扛不住明軍水師的中遠距離火炮轟擊,據史料記載明軍水師弗朗機炮的射程最遠可達上千步,而日軍水師的火銃只能打數十步,所以拉開距離日本水師只能干挨揍沒法還手。

  “難得朝鮮有這樣的驍將。”

  朱元璋感嘆一聲,不過他的感嘆,卻并非是為了這個朝鮮人,而是想到了當年他打那場決定生死存亡的鄱陽湖之戰時,那些戰船上前赴后繼戰死的同袍.有些人的名字和面容,二十多年過去后,朱元璋已經記不清了,可那些人最后留下的身影,這些年來卻不時地在朱元璋的夢中浮現。

  朱元璋從對回憶的沉湎中恢復過來,轉身對身后十步外俞通源由衷地說道:“若是當年咱就知道這些,在船上多裝些炮,或許有些老兄弟,就不會死了。”

  顯然,這場出現在大孫預測里的海戰,印證了火炮上艦的觀點。

  而能夠擊敗日本水師的預測結果,也讓朱元璋下意識地相信,走火炮上艦這條路是對的,既然這條路沒問題,靠著火炮和護甲來作戰是海戰的未來方向,那么大明水師的新艦船,只要順著這個思路,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新路!

  俞通源雖然沒聽到陰陽炁海里圣孫說什么,但皇帝的話語卻聽到了,他想到巢湖水師中那些在鄱陽湖戰死的將士,心里也不好受,都是多年的鄉鄰、叔伯、兄弟,那一天便死了不知多少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用來形容鄱陽湖之戰再恰當不過了,正是因為當初巨大的傷亡,才有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俞通源舒緩了一下心情主動說道:“陛下,火炮上艦試驗不難,試驗出結果,自可以照著圣孫殿下這圖紙來造艦,想必我大明水師定能擊破倭虜,一展神威!”

  這話有心氣,朱元璋聽得很順耳,點了點頭道:“水師日后是有大用的,你給咱好好帶,將來征伐日本,做劉仁軌那樣的名將,也不算辱沒了你父兄的威名。”

  俞通源聞言,先是一怔,旋即面色肅然,緊緊地抿著嘴唇,抱拳行禮。

  原因無他,劉仁軌乃是白江口之戰的唐軍主帥,當年倭國將領毛野稚子率二萬七千人攻新羅,劉仁軌率唐軍水師在白江口與倭軍水師激戰四戰皆捷,焚燒倭國戰船四百艘,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幾乎全殲倭軍,打得日本從此以后數百年不敢窺伺華夏之屬國。

  皇帝金口玉言,寄予他成為劉仁軌那樣名將的期許,怎能不讓俞通源感動?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暗暗下定決心,對于征伐日本,不僅僅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事情,還是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按照大孫的預測,自己就算不打日本,等日本結束了南北朝戰亂,從內亂中緩過一口氣來,也會主動來打大明!

  而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狼子野心,是完全有這個可能的,所以,與其讓后世兒孫流血,不如在他這一輩趁著大明軍力強盛,先把日本給滅了!

夢想島中文    我的爺爺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