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章 東宮的錢袋子

夢想島中文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許敬宗撫須道:“這些事光靠涇陽一縣的人力是做不完的,按照太子殿下的設想,我們還要在涇陽的西北方向種上一大片樹林,一直種到河西走廊的祁連山以西。”

  若是這些都是為他自己謀利,上官儀就算是不要命了,也要去東宮告發許敬宗。

  看在他都是為了涇陽建設,幾乎奉獻了他的所有時間的份上,那就暫時不和這個人割袍斷義了。

  一個有志向的東宮儲君,總讓上官儀有種不踏實的感覺。

  如果太子沒有這么大的志向,還讓人覺得踏實一些。

  許敬宗的為官之道,以及他在關中任一個縣丞的作風,上官儀實實在在地感覺被上了一課。

  而長安城的文學館內,李泰要整理各種典籍,與一群學士整理各種要點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盡管今天休朝,中書省內還是有很多官吏在忙碌,他們還在為了如何治理剛打下來的吐谷渾爭論,還有的也在為了今年賦稅收繳苦惱。

  自武德七年開始,關中各地的賦稅收繳一直都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大概是武德四年,收繳中原各地的賦稅,還要看當地豪強或者世家高門的臉色,更不要說還有不少地方的鄉民連皇帝是誰都不知道,官府的門朝哪里開的都沒見過。

  至少現在好點了,但依舊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工作。

  陰沉的天空剛有些雨水落下,風又大了些,傾盆大雨籠罩了整座長安城。

  連續幾日酷熱炙烤后的屋頂,大雨一澆下,便形成了一片水霧。

  東宮,李承乾不緊不慢又飲了幾杯茶,聽著徐孝德講述這幾個月他在外奔波時遇到的見聞。

  說多了就覺得口渴,徐孝德又喝一口茶水,問道:“殿下,為何要在東宮種葡萄?”

  李承乾朝著殿門口走了兩步,正好到會有三兩滴雨水落在身上,又不至于濕了衣服的距離,道:“因孤的弟弟妹妹喜歡吃葡萄。”

  忽然笑了笑,又解釋道:“或許太照顧弟弟妹妹們的感受,在你看來是孤太過寵溺他們,因此耗費人力物力就為了一口葡萄,是不該這么做的。”

  “雖只是東宮一草一木罷了,但以小見大…還是不該,你是東宮長史,奉父皇旨意來教導孤,就算是你現在批評孤如何不是,也是應該的。”

  徐孝德氣餒一嘆。

  李承乾伸手接了一些屋檐流下來的雨水,緩緩道:“你知道嗎?西域人光是向關中賣葡萄,他們都賺翻了,西域人一直在賺中原的錢,這世上怎么能有這種事?”

  雨勢漸漸小了,隆隆的雷聲卻還在炸響,徐孝德作揖道:“殿下,待臣回去查問坊市。”

  見他要走了,李承乾又道:“帶一些茶葉回去。”

  “謝殿下。”他拿出一個布囊,裝入小小一袋茶葉,快步離開了崇文殿。

  寧兒低聲道:“殿下,是否用飯了。”

  李承乾點頭重新坐下來,端起碗安靜地吃著黍米飯。

  傍晚時分,涇陽又送來了許敬宗的工作簡要。

  因許敬宗已成了關中鄉民眼中的酷吏,所以他治下的涇陽縣全是好人,沒人敢做壞事。

  這個許敬宗是許國公給太子殿下辦事的,也是東宮門下的一位干吏。

  寧兒在一旁整理著書卷,時而看向正在書寫回復的殿下,看看是否需要研磨了。

  許敬宗是東宮干吏,杜荷是殿下放在涇陽的錢袋子。

  那么徐孝德與于志寧,就是殿下將他們留在東宮的良心。

  寫完對涇陽的回復,李承乾讓小福安排宮里的太監送去涇陽。

  等弟弟妹妹們從立政殿回來,李承乾走入東宮菜園子,看著這個糟心的地方。

  在冬天的時候,這個菜園子還是很喜人的。

  到了關中不缺蔬菜的季節,這里就顯得多余。

  李承乾抬頭看著葡萄架子,見到有淡綠色的一點,扒開了蓋著果實的葉子,有小小一串葡萄。

  葡萄的果實很小,與豆子差不多大小,只比芝麻大上一些。

  摘下這一串葡萄之后,李承乾將它當作下一季葡萄的種子,而后將眼前的葡萄架子給拆了。

  這葡萄架子從春季開始種一直到了入夏,也沒見到葡萄,東宮上上下下,在這里花費了不少心血。

  三兩個宮女看著一幕,殿下也不顧會不會臟了衣裳。

  小福擔憂道:“寧兒姐,殿下該不會是生氣了?”

  寧兒神色平靜道:“你看太子殿下的笑容,一定很高興。”

  小福低聲道:“葡萄沒有種出來,怎么會高興呢?”

  “嗯。”余下的幾人也是這么認為的。

  又過了一個時辰,整個葡萄架子都被殿下拆了,這個菜園子看起來才寬闊了不少,令人舒心。

  季節已經過了,等關中入秋,就不可能再長出葡萄。

  如果成功了,那么東宮只需要賣葡萄的種子就能賺數不清的錢。

  剛剛摘下的那一串“微型”的葡萄,可以用來作種子,當然了光看成色也不知道來年用這種子種出來的葡萄會怎么樣。

  挑選了一些較為干枯的葡萄藤蔓,李承乾用它們來烤肉,弟弟妹妹圍著火而坐。

  李治賊賊地從自己的房間中拿出一個酒壺,小聲道:“皇兄,這是葡萄釀。”

  李承乾烤著肉好奇道;“你哪里來的葡萄釀?”

  “父皇藏著的,弟弟給帶來了。”

  “嗯。”李承乾將葡萄釀放在一旁的桌上,道:“你不準喝。”

  李治還是眼饞地看了一眼酒壺,嘟囔道:“想喝一口。”

  李承乾一手撫著太陽穴,斜坐著道:“那就喝一小口。”

  “當真?”

  “明天給你考試,過了六十分給你喝。”

  一旁的李慎輕聲一笑。

  李治不悅道:“你笑什么?”

  李慎低聲道:“皇兄怕不是連三十分都難。”

  “你!”

  眼看李治和李慎又要吵起來,被李麗質瞪了一眼,這對兄弟這才老實許多。

  肉就要烤熟了,李承乾將一些煮好的蘆筍與芹菜也端了上來,吩咐道:“一口肉一口菜,每個人都要吃蔬菜。”

  其實,李承乾心里還是很高興,今年種出來的葡萄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得到了能夠結出果實的種子。

  寧兒留下幾截較好的葡萄藤,余下的全部都燒了。

  眼不見心不煩,這些葡萄讓殿下心煩,還不如一把火燒了,燒了之后就不會煩了,大快人心!

  到了夜晚,人就會清閑下來,李承乾捧著一卷書看著。

  寧兒收好了東宮,從一旁的壺中拿出一些茶葉,道:“殿下,可以用茶了。”

  李承乾道:“睡前就不喝了。”

  寧兒點頭,又將茶葉放回了壺中。

  前賢圣人的書都是教人如何做一個好人的。

  這些書看久了便會很枯燥,容易犯困。

  李承乾捧著書,換了一個坐姿,挨著油燈看,又道:“準備一些茶葉給父皇,還有母后,皇爺爺,明天再給舅爺送去。”

  寧兒又問道:“河間郡王那邊不用送嗎?”

  “不用了,明天他一定來蹭飯。”

  “喏。”

  皇帝是很喜歡打牌的,他喜歡這個帶著一些運氣與博弈的游戲。

  近日來常常在武德殿與父皇玩到很晚。

  這也是陛下為何在七月初七那天,只在曲江池匆匆露了一面的原因。

  皇帝與皇后在曲江池坐了片刻,就回來找皇爺爺打牌了。

  殿內,牌局正在繼續,李世民親自發著牌。

  不多時,東宮的掌事女官寧兒小步走來,她端著一個盤子,盤子上放著的是三個罐子。

  來到牌桌邊,寧兒道:“陛下,這是殿下送來的。”

  李世民還在整理手中的牌沒說話。

  長孫皇后給了她一個眼神。

  寧兒會意之后,便將盤子放在了一旁,沖泡好三碗茶水,而后默不作聲地離開武德殿,快步回了東宮。

  武德殿內的牌局依舊在繼續,在宮里人的眼中,皇帝父子一家能夠坐下來,心平氣和地打牌,這再好不過了,不論嬪妃還是宮女都替陛下高興。

  李淵每每出牌都很謹慎,沉聲道:“聽說吐谷渾大勝了?”

  “嗯。”李世民應了一聲,而后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下一口茶水,蹙眉看著手中的牌,手里的茶碗遲遲沒有放下。

  又是低頭看向茶碗中漂浮的茶葉,良久不語。

  殿內,沒人說話,宮女與太監安靜地站在一旁,不敢出聲。

  又是一局牌打完,長孫皇后起身道:“天色不早了,妾身還要去照料兕子,這孩子沒人哄著睡不著的。”

  李世民撫著額頭點頭,而后讓一旁的老太監來替皇后。

  牌局一直到了深夜,李世民和李淵都發現了一件怪事,根本不困,反而是越打越精神。

  茶水泡了好幾遍,碗中的茶葉都沒味了,這才換了一些茶葉又沖泡了一碗。

  過了子時之后,一旁的太監都昏昏欲睡,有宮女靠著殿內的柱子都已經睡著了。

  太上皇與陛下還在牌局上廝殺。

  翌日,等天亮的時候,群臣早早就在殿內了。

  李承乾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又是插科打諢的一天。

  再看李泰還是老樣子,在朝中每個人都好像是他的朋友。

  注意到站在朝班中的長孫無忌,李承乾向舅舅禮貌微笑。

  也沒有言語,舅舅與大外甥之間也只是眼神交匯了片刻。

  李恪在一旁問道:“皇兄,游園的那天沒去嗎?”

  李承乾揣著手道:“去了,不過孤很早就回了東宮。”

  “那真是可惜了,可不知那晚李泰有多么放浪形骸。”李恪說著話,目光剮了一眼還在與朝臣說笑的李泰。

  在他眼里,好像是太子沒去游園,才會讓李泰囂張的。

  李承乾低聲道:“你最近做什么呢?”

  李恪道:“在軍中射箭,尉遲恭將軍在教弟弟行軍。”

  李承乾中肯點頭道:“好好學。”

  “喏。”

  言至此處,李承乾又補充一句,“不用在意李泰。”

  李恪板著臉,“嗯。”

  這兩個弟弟分明就不是一個賽道的,李泰完全是個文科生,李恪一直在衛府中鍛煉著,這兩人有什么可比的嗎?

  李承乾苦惱地看了眼皇位。

  不多時,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喝,群臣當即噤聲,一同躬身作揖行禮。

  父皇腳步緩慢走到皇位邊,而后揮袖坐下。

  李承乾注意到今天一早父皇的臉色不是太好,似乎是熬夜了?

  早朝正常開始,今日的早朝很平靜,皇帝也沒什么興致,三省六部各自匯報完之后,早朝就草草地結束了。

  如果每天早朝都能這么順利地結束,時間充裕還能回去睡個回籠覺,能隔三差五給個假期就更好了。

  前腳剛走到東宮,皇叔李孝恭腳步匆匆來了。

  皇叔是東宮的錢袋子之一,他要是不來東宮了,那就是出大事了。

  現在還能健步如飛,看來形勢一片大好。

  “聽說了嗎?勝光寺的天竺老僧最近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他總說罪孽深重,要懺悔半月,誰也不見。”

  李承乾好奇道:“皇叔怎么知道的?”

  李孝恭走入崇文殿,與往常一樣坐下來,順便煮著面條,笑道:“這長安城又不大,老夫怎會不知?”

  李承乾頷首不語。

  李孝恭又拿出五塊銀餅,道:“紅樓還沒有結局,有人要收買老夫,說是有了結局一定先給他們家,這銀餅老夫一個人拿著不踏實,伱也該拿的。”

  李承乾默不作聲拿過銀餅,交給一旁的宮女,小聲道:“給寧兒。”

  李孝恭重重一拍桌子,感慨道:“聽說昨夜陛下在武德殿徹夜打牌,這件事被魏征知道了,那老兒就在甘露殿,指著陛下的鼻子罵。”

  終于,李承乾來了興致,小聲問道:“一晚上沒睡?”

  “也不知是哪個好事小人傳出來的消息,這宮里的小人太多了,殺都殺不完。”

  李孝恭皺眉想了片刻,又道:“這件事說來有點古怪。”

  “如何古怪了?”

  “陛下徹夜打牌也就算了,武德殿的那位老人家也徹夜未眠,照理說這把年紀了,不該如此的,難不成吃了什么猛藥?”

  李承乾道:“呵呵,孤怎么會知道。”

夢想島中文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