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3章王氣已成蘇曳大救星

  而且這個不世之功是讓人有些惶恐的。

  蘇曳不是徹底殲滅發逆,而是投降,完全成建制地投降。

  這對于清廷來說,幾乎是不可接受的。

  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大臣,哪怕是到了僧格林沁這個級別,你有什么資格接受發逆的投降?

  尤其是那個洪天貴福,那可是稱了天王的。

  雖然清廷不承認,但那也是自稱天子的。

  而且發逆為禍十幾年,給整個大清帶來何等巨大的傷害,就應該徹底殲滅。

  但是現在,無人敢出聲。

  全場陷入了靜寂。

  因為蘇曳從幾年前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對抗性,先帝在位的時候,他就開始拉攏發逆高層了。

  他從來就不是服從性高的臣子。

  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大臣,這個時候早就被瘋狂攻訐亂臣賊子。

  而且蘇曳的奏章上,有一個細節,也讓人心驚肉跳。

  改江寧府為南京。

  哪怕慈禧太后看了,都覺得發怵。

  甚至很多人看到這個奏章,竟然有一種感覺,王氣已成。

  沒錯,就是這個荒謬的感覺。

  蘇曳之前哪怕表現得再強勢,甚至一而再地對抗先帝,甚至強勢進入中樞,都沒有王氣。

  之前雖然口口聲聲最壞的打算,就是他回到九江,正式開始南北對立。

  但歸根結底,蘇曳也就只掌握了一個九江而已。

  剩下浙江、福建雖然算是他的地盤,但歸根結底是朝廷的地盤。

  真的徹底撕破臉,王有齡和徐有壬這兩省的封疆大吏也就直接撤換了。更別說湘軍掌握幾省地盤,所以蘇曳的九江完全是在夾縫之中生存。

  況且,蘇曳手中無人。

  而現在,整個發逆成建制地投降,大量的高層精銳,十幾二十萬發逆大軍。

  如果,真的走到南北對立的局面。

  這群發逆完全是鐵了心跟隨蘇曳到底。

  最壞最壞的打算。

  蘇曳和朝廷徹底對立,南北分裂。

  蘇曳在南方建立政權,定都南京。

  大英帝國只怕第一時間就出面承認,并且給予全力的支持。

  整個東南誰能阻擋?

  曾國藩嗎?

  之前的湘軍不管是地盤還是軍隊,都遠遠超過蘇曳。

  而現在此消彼長之下,湘軍已經不是蘇曳對手了。

  蘇曳這個南朝,建也就建了。

  面對這個不世之功,滿朝文武,噤若寒蟬,不敢言語。

  軍機大臣田雨公出列,道:“臣恭喜太后,賀喜太后。”

  左宗棠出列,崇恩出列。

  恭喜太后,賀喜太后。

  而后,文武百官稀稀拉拉出列,躬身道:“臣恭喜太后,賀喜太后。”

  散朝之后,慈安太后的鐘粹宮。

  端華怒聲道:“他想要做什么?他還是不是祖宗的子孫了?”

  “那是發逆啊,不認祖宗,不認孔孟的發逆啊,他都敢受降?”

  “而且受降之前,他為何不奏報朝廷,不奏報兩宮太后。”

  “整個發逆幾十萬人,全部效忠他一人,他想要做什么?”

  肅順,載垣也目光通紅。

  你蘇曳究竟想要做什么啊?

  我們兄弟之間斗歸斗,為何屢屢做出突破底線之事啊?

  你要進中樞,我們沒有攔著。伱要做事,我們也沒攔著。

  一直到你裁撤八旗,屠殺八旗,我們看不下去了,這才出面重新和你斗。

  我們這些宗親還不夠你用的嗎?

  我們這些兄弟,還不夠你用的嗎?

  還有八旗這些家奴,不夠你用的嗎?

  之前你擺出一副要大用漢人的架勢,也就罷了。

  現在,竟然還要大用發逆。

  你是嫌棄祖宗江山顛覆得還不夠嗎?

  我們歸根結底,是把你當兄弟的啊,這次就算贏了,也就是讓你下野。

  結果,你寧愿用發逆,也不愿意用我們這些兄弟?

  “太后娘娘,他把江寧改為南京,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啊?”端華道:“這是要另立南朝嗎?”

  “他把大批的發逆招降進來,這…這未來是想要讓我們和這些發逆同朝為臣,還是要另立江山啊?”

  “奴才就想不通了,他為何這樣折騰祖宗的江山啊。”端華忍不住大哭道:“這祖宗的江山,他沒份嗎?”

  說話間,載齡等人也不由得雙眼通紅。

  長春宮。

  葉赫那拉氏也陷入了安靜。

  面對這等大勝,這等奇功,她應該狂喜的。

  但是,她內心也惶恐了。

  蘇曳沒有奏報朝廷,直接招降了幾十萬發逆,而且收了偽天王為學生。

  等于接手了整個發逆的朝廷班子。

  說一句誅心之言,哪怕現在直接建立南朝,定都南京,蘇曳都直接擁有一套完整的班子了。

  “這樣的大事,他為何不請奏?”葉赫那拉氏忍不住問道。

  兩個人蜜里調油的時候,葉赫那拉氏真的算是把之前虧欠的戀愛感,一次性彌補回來了。

  那個時候的她,真的把很多東西都看淡了。

  包括自己的親兒子小皇帝,甚至她自己的權勢。

  短暫的戀愛腦,短暫的上頭。

  這一次蘇曳離開四五個月,先是抗旨不遵,接著完全不打招呼,直接招降了整個發逆幾十萬人。

  改江寧為南京。

  這一件件大事,讓葉赫那拉氏漸漸清醒了。

  也漸漸惶恐了。

  使得他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按照蘇曳這樣做下去,那這個江山社稷還是大清的嗎?那未來她還是大清的太后嗎?

  而邊上的榮祿,也深深的嘆息。

  蘇曳大人這樣的做派,真的歷史從未有過。

  王莽沒有篡位的時候,完全是謙謙君子,一派忠臣,能臣。

  曹操一早就暴露出野心,但是從頭到尾都露出一股謀逆之感。

  名不正,言不順。

  而蘇曳呢?

  做出來的事情,一件比一件大逆不道。

  而且毫不掩飾,但是卻莫名其妙有一股強大的大義感。

  這股正氣磅礴的感覺,甚至不知道從何而來。

  葉赫那拉氏道:“榮祿,哀家怎么辦?”

  這是葉赫那拉氏第一次考慮這個立場問題。

  之前她都覺得自己天然站在蘇曳這邊,因為她覺得不管怎么折騰,她還是太后。

  但是現在這一切,還確定嗎?

  榮祿緩緩道:“蘇曳大人,一直按照自己的步驟做事,不受任何人影響。”

  這話說得很隱晦,但表達的意思卻很清楚。

  在蘇曳心中,其實是有一個答案,有一個結果的。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結果。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葉赫那拉氏道:“也就是說,他也做好了一切準備。”

  榮祿道:“是的。”

  招降整個太平天國的班子,不提前進行任何奏報。

  先做,再奏報。

  就是告訴朝廷,事情已成定局。

  要接受,就繼續玩下去。

  不接受,那就換一種玩法。

  片刻之后,外面傳來了安德海的聲音。

  “啟稟太后娘娘,肅中堂,鄭親王求見。”

  葉赫那拉氏臉色微微一變,本能就要望向外面的朱三娘等人。之前敵對的肅順和端華等人,到這個時候,竟然來主動見她了?

  此時皇宮里面,很多都是蘇曳的人。

  肅順、端華等人來求見葉赫那拉氏,她如果接見的話,就會直接傳到蘇曳耳中的。

  于是,她本能地望向了榮祿。

  榮祿道:“這點倒是放心,蘇曳大人在這方面光明正大。論跡不論心,他不會太在意的。”

  于是,葉赫那拉氏道:“讓他們進來。”

  肅順、端華、載垣、載齡等四人走了進來,齊刷刷跪下道:“奴才叩見太后娘娘。”

  整整快一年了,這幾個人都沒有來單獨拜見過葉赫那拉氏了。

  政治如水,隨波而動。

  此時面臨這等最后時刻,他們終究忍不住來見慈禧太后,試探她的態度。

  葉赫那拉氏道:“起來吧。”

  端華道:“太后娘娘,蘇曳招降整個發逆班子,收偽天王為學生,并且改江寧為南京,可和您請奏過?”

  葉赫那拉氏搖了搖頭。

  端華道:“他,他太強橫了。”

  “每一次都是這樣,先把大事做了,然后逼我們所有人做出選擇。”

  “要么接受,要么徹底對立。”

  “之前從承德行宮擄走母后皇太后和皇上,就是這樣,讓我們選擇要么內戰,要么妥協,讓他進入中樞。”

  “后來要裁撤八旗兵,也是這樣,直接開啟屠殺。又逼我們做選擇,要么接受,要么對立。”

  “現在還是這樣,把整個發逆班子招降進來,又逼我們做出選擇。”

  “要那么急嗎?”端華道:“有必要那么急嗎?”

  “以他的才華,他的能力,十年之后誰能和他比啊,已經是奉恩鎮國公了,上升通道已經完全沒有障礙了。”

  “十年之后,他就是議政王了,甚至說得更誅心一些,他和太后的關系,做攝政王也不無可能。”

  “為何那么急迫啊?把我們大家都逼得無路可走。”

  葉赫那拉氏臉一紅,攝政王不就是隱射多爾袞么?

  葉赫那拉氏不由得想起榮祿的話,蘇曳是有一個既定目標的,他一直都按照他自己的步驟在走,不受任何人影響。

  “奴才是可以下臺的,肅順也可以下臺。”端華道:“但是以后怎么辦?發逆的那上百人都要進入朝堂嗎?未來朝廷中樞,一小半人都是發逆嗎?”

  “他要做大事,不是不可以,但為何要這么急,這么趕呢?”

  “慢一點,不好嗎?不可以嗎?”

  “平心而論,他進入中樞之事,我們幾人難道還不夠高風亮節嗎?”

  蘇曳進入中樞之后的前幾個月,大家相處得確實愉快,大家都期待著蘇曳能夠改變大清,新朝新氣象。

  覺得兄弟之間你本事最大,那就讓你來,我們在邊上旁觀,甚至愿意相助。

  結果蘇曳動作太大,他們無法接受。

  蘇曳也很無奈,他當然想要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如何可能。

  現在,蘇曳就留給兩宮太后,留給朝廷一個天大的難題。

  要么全盤接受。

  有一點否定,那就是全盤否定。

  南京!

  “現在就看朝廷的反應了。”林紹章道:“是全盤接受,還是全盤否定。”

  李秀成道:“但是清廷的大部分官員,應該都非常難受吧,有朝一日,可能需要和我們這些發逆同朝為官。”

  陳玉成道:“我倒是巴不得清妖狗朝廷直接否定,然后我們擁立大帥為天國新天王。”

  “大不了,讓天貴禪讓就是了。”

  這話,也就是你敢說出口。

  洪人離道:“大帥是不會做天王的,他要的是團結整個國家,所有民族的力量。”

  接著,洪人離暗諷道:“陳玉成,現在看出來大帥的魄力了吧。”

  陳玉成撇了撇嘴,但心中卻是服氣的。

  一開始還不覺得,但是現在越來越清晰了。

  蘇曳招降整個天國的高層,是何等驚世駭俗之事。

  招降一個韋俊,給一個參將,清廷是有這樣的器量的。

  但是招降整個天國,這就太顛覆了。

  這證明了,蘇曳寧可冒著失去朝廷中樞認可的危險,也要徹底招降整個天國班子。

  這是何等氣魄?

  林啟榮道:“大帥一直放著天京不打,我之前還想著,他是不是需要在最關鍵的時刻剿滅我們,在清廷那邊立大功。結果…竟然是招降整個天國。”

  所有人都這樣想,甚至蘇曳也這么想。

  用武力直接攻破天京,徹底消滅太平天國政權。

  但是,招降幾個核心精英。

  但是演變到現在,竟然是整個天國的投降。

  但…這也是因果。

  從幾年前蘇曳不斷滲透天國高層,不斷贈書,在理論和精神上招降天國高層,也就注定了這一天的到來。

  一旦天國的精神支柱崩塌,整個天國都會瞬間倒向蘇曳這邊。

  這個時候的蘇曳,只能有兩種選擇,接受和拒絕。

  他有這個魄力,接受!

  因為從內心深處,他同情、甚至認可這些人。

  站在人民這邊,真的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發自內心的。

  “肅順、端華等人如果要攻擊大帥,現在是最好的機會了。”

  “大帥改名江寧為南京,招降整個發逆班子,反叛之心,昭然若揭。”陳玉成道:“這也能在朝廷一呼百應,清妖朝廷里面大多數人,大概都不想和我們同朝為臣吧。”

  林紹章道:“他們大概是不敢的,因為大帥打的是明牌。一旦用這個理由攻擊大帥,那就是逼迫大帥另立南朝,現在真的是氣候已成了。”

  “有些時候,有昭然若揭的野心是好事,未來真的發生什么,大家也更好接受。”

  朝廷中樞,依舊無法給出清晰的反饋。

  進度就卡在那里了。

  否定蘇曳的不世之功?不能。

  肯定他的功勞,那就要接受整個發逆班子,而且就要開始論功行賞了。

  所以,這幾天朝會上,不談。

  不敢談。

  文武百官稍稍慶賀這一場勝利后,就開始擱置。

  但是,很快又一個巨大的噩耗打破了寂靜。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苗沛霖詐降,馬融和詐降,僧王軍隊被十幾萬叛軍包圍于陳留,岌岌可危。”

  這個噩耗,再一次炸響在整個朝堂。

  但不知道為何,聽到這個消息,肅順、端華等人比較平靜。

  或許是因為,已經有思想準備了。

  陳玉成既然可以詐降,那苗沛霖和馬融和為何不可以。

  雖然表現得很平靜,但這件事情卻無比致命。

  慈安太后聽了之后,整個小臉瞬間就白了。

  這…這如何是好?

  滿朝文武,尤其是八旗王公,臉色也徹底變了。

  僧王麾下那一萬多精銳,不僅僅是旗人最強武力,他們還是種子啊。

  一旦這些精銳全部折損,那…八旗手中就沒有力量了。

  但是接下來怎么辦?

  必須要救!

  怎么救?

  派誰去救?

  俄國公使,美國公使面對清國的這個局面,陷入了狂喜。

  俄國公使主動找到了鄭親王端華。

  “我們愿意提供最大的幫助。”俄國公使道:“我們愿意退兵璦琿城,我們愿意徹底退出黑龍江。”

  “我們愿意提供武器,甚至提供軍隊,幫你們救出僧格林沁,幫助你們消滅叛軍。”

  “我們愿意幫助你們練兵。”

  端華道:“條件呢?”

  俄國公使道:“拒絕蘇曳。”

  端華陷入沉默。

  俄國公使道:“我們愿意提供一萬人的軍隊,而且指揮權交給你們,幫助你們救出僧格林沁。”

  “李鴻章麾下都有一支洋槍隊,那么你們清廷手中有洋槍隊也很正常不是嗎?”

  “我們是無條件提供一萬大軍。”

  “而且你們也不要怕,蘇曳在南京自立,也不要怕南北內戰,我們和美國人完全站在你們這邊,為了幫助你們消滅叛逆,我們可以派遣更多的軍隊。”

  俄國公使甚至都來不及上奏俄皇,直接就自作主張了。

  一個合格的外交官是絕對不可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之機會。

  只要促進清國南北分裂,那就是十倍,百倍的利益。

  未來整個黑龍江,大半個蒙古,大半個西北,都會成為偉大俄皇的土地。

  區區五六十萬平方公里算什么?

  屆時能夠拿到的就是幾百萬平方公里。

  肅順府內。

  “怎么辦?”端華道:“接下來怎么辦?”

  “僧格林沁的一萬多人,是我們旗人最精銳的武裝,一定要救。”

  “讓誰救?”

  肅順道:“幾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去向西太后請罪,請求她派出榮祿的第三師,還有景壽的守備師去救。”

  “第二個方案,去求曾國藩,讓他率軍去救。”

  “第三個方案,和蘇曳談。”

  端華冷笑道:“俄國人說,愿意無條件派出一萬人作為雇傭軍,完全交給我們指揮,讓我們去救僧格林沁。而且愿意無條件退出璦琿城,徹底退出黑龍江境內。”

  肅順道:“唯一的條件,就是讓我們徹底否定蘇曳,逼迫他在南方自立是嗎?”

  端華道:“是。”

  “呵呵呵…”肅順發出一陣陣凄厲的慘笑。

  “這俄國人,真的把我們當成廢物了嗎?真把我們當成了祖宗不肖子弟了嗎?”

  接下來,幾個人就開始討論這三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西太后未必敢答應。”肅順道:“榮祿手中的軍隊,是唯一完全服從她命令的,她害怕折損在河南戰場。而且一旦她派出榮祿,那就意味著和蘇曳翻臉。”

  雖然到不了翻臉的地步,但肯定是會有明顯裂痕。

  “第二個方案,讓曾國藩出兵,他大概也會接旨,但是速度會不快,等到他湘軍趕到的時候,僧格林沁的軍隊說不定已經傷亡慘重了。”

  “第三個方案…”

  肅順沒有說。

  現在是對蘇曳最最有利的時刻了。

  任由十幾萬叛軍,把僧格林沁麾下的旗人精銳全部殺光,完全是讓他稱心如意。

  就算讓蘇曳派兵去救,那八旗王公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還是第一個方案吧。”端華道:“請母后皇太后出面,施壓西太后,派榮祿和景壽出兵。”

  最終,幾個人全部點頭答應。

  肅順、端華等人再一次去鐘粹宮求見慈安太后,說出了這個方案。

  這位年輕美麗的太后,以前遇到事情,都很難拿主意。

  唯獨這一次,非常果斷。

  因為她太明白這里面的嚴重性了。

  如果這一萬多旗人精銳折損了,那八旗就徹底失去了力量。

  那對于她這個太后,對于皇上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于是,慈安太后再一次擺駕長春宮。

  上一次,她因為小皇帝看春宮畫冊去了長春宮,狠狠發作了一番。

  從那之后,兩宮太后之間就出現了裂痕。

  整整快一年時間,她沒有去長春宮,葉赫那拉氏也沒有來鐘粹宮。

  此時,葉赫那拉氏正在鏡子面前照自己的肚子。

  聽到朱三娘的聲音,頓時嚇了一跳。

  又要來抓奸了嗎?

  難道我事發了?

  因為上一次的記憶,實在太深刻了一些。

  難道我懷孕之事被看出來了?

  她幾乎本能地要縮肚子。

  接下來,在朱三娘的侍候下,葉赫那拉氏穿上寬松的衣衫,遮掩已經龍氣的肚子。

  慈安太后道:“有一件事情,要求姐姐。”

  姐姐?

  聽到這個稱呼,葉赫那拉氏不由得微微一顫。

  雖然我比你大了兩歲,但你這個正宮太后喊我姐姐?

  葉赫那拉氏趕緊道:“萬萬不敢這樣喊,你是姐姐。”

  慈安太后道:“僧格林沁被圍在陳留,勝保手中的軍隊打不過十幾萬叛軍,但是僧王麾下是我們旗人最精銳的力量,不得不救的。”

  葉赫那拉氏點了點頭。

  慈安太后道:“所以,我想要讓榮祿和景壽率軍去救,如何?”

  呃?!

  葉赫那拉氏內心一緊,對方這一聲姐姐果然昂貴。

  她內心本能就要拒絕。

  之前她一心都系在蘇曳身上,甚至有一種錯覺,兩人一體。

  但是從蘇曳抗旨之后,她深深知道,自己唯一能夠控制的就只有榮祿的這支軍隊。

  河南可是有整整十幾萬叛軍,最關鍵的是蘇曳在里面的作用詭異莫測。

  讓榮祿這一萬多人去救,真的有一種抱薪救火的感覺。

  萬一蘇曳覺得整死僧格林沁這一萬多旗人精銳還不夠,還要順便把榮祿這一萬多人也弄死,怎么辦?

  表面上看,榮祿一萬多人加上景壽一萬多人,就有三萬軍隊。

  再加上勝保的三萬多人,僧格林沁的一萬多人。

  加起來整整有七萬多人,按說勝利概率非常大的。

  但是,這里面可能有蘇曳的影子。

  萬一,蘇曳的精銳軍隊混在這些叛軍里面,布下了一個天羅地網,那豈不是投入多少軍隊,就葬送多少軍隊?

  太嚇人了。

  但是,面對慈安太后的請求,她是無法直接拒絕的。

  “好!”葉赫那拉氏直接一口答應。

  聽到這么果斷的回答,慈安太后長長松一口氣,哀家沒有看錯人。

  你沒有辜負我之前的愛護之心。

  接著,葉赫那拉氏馬上接見榮祿。

  “你知道該怎么做嗎?”

  榮祿道:“奴才知道。”

  “我們這支軍隊是命根子,以后還要不斷擴編,是萬萬不能折損的。”

  “就算僧王那邊全軍覆滅了,我們這支軍隊也不能有損。”

  葉赫那拉氏閉上美眸沒有說話。

  榮祿道:“奴才會表現得非常急切,見完太后之后,立刻去母后皇太后那邊表決心,然后立刻離開去天津,然后用最短時間集結出發。”

  “但是,接下來是雨季,在路上肯定要折騰很久。”

  “所以就算發生了什么不測,也怪不得我們。”

  “母后皇太后那邊,無論如何也責怪不到太后頭上。”

  “但是…”

  葉赫那拉氏道:“但是什么?”

  榮祿沒有說出口,因為不該他說。

  隨著時間的流逝,太后的孕相越來越明顯了,真的需要找一個機會,隱藏在世人之后了。

  葉赫那拉氏臉蛋一紅,但心緒卻無比復雜。

  榮祿道:“奴才告退。”

  接下來,榮祿立刻求見了慈安太后,景壽也在。

  兩個人向慈安太后表了決心,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出兵,拯救僧格林沁部。

  拯救八旗精銳。

  見完了慈安太后之后,兩個人立刻出宮離京。

  景壽在京中集結軍隊。

  榮祿連夜趕路去天津,一路上不斷換馬,沒有絲毫停歇。

  到了天津之后,他立刻集結軍隊,幾乎沒有做任何停留,率軍離開天津,趕赴河南。

  不過,如此一來會面臨一個問題。

  景壽的軍隊占京城兵力近一半,如果他率軍全走的話。

  那,整個京城豈不是落入張國梁守備師手中了?

  于是,太后下旨讓在天津集訓的近萬人,臨時加入守備師,立刻進京。

  這近萬人,是當時蘇曳訓練主力陸軍師的時候被淘汰掉的那群人。

  朝廷不愿意放棄這些兵源,就讓他們再一次參加了集訓,想要讓他們成為二線守備師。

  只不過,如此一來一往,景壽這邊出兵就很慢了。

  需要等到天津的那近萬人進京之后,景壽這邊才會率軍出發。

  而榮祿那邊,風風火火用最快速度離京,最快速度率軍離開天津。

  但是到了半路上,速度立刻慢了下來。

  沒有辦法啊,天降暴雨。

  山洪爆發。

  大軍輜重,火炮太重了。

  就這樣,想要去救僧格林沁,要等到猴年馬月啊。

  僧格林沁的一萬多人被包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已經打了好幾仗了。

  他的這一萬多精銳,戰斗力還是很猛,擊退了叛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而且勝保的三萬多人也趕到戰場,和僧格林沁內外夾擊打配合,不過這三萬人戰斗力就很拉胯了。

  而且,新式軍隊最關鍵的是彈藥。

  另外僧王這一萬多精銳,有一半都是騎兵,騎兵守城,如何能行?

  當彈藥打完之后,他麾下這一萬多精銳戰斗力就開始急劇下降。

  而且最致命的是,陳留縣城存糧太少。

  之前經歷了好幾場兵災,人口和糧食物資本就不多,一下子用盡一兩萬大軍,如何夠吃?

  當然,倒是沒有餓死的危險。

  因為有很多戰馬,可以殺馬充饑。

  但是戰馬卻沒有東西吃,如何打仗?

  僧格林沁先殺蒙古馬。

  主力騎兵的伊犁馬,外國馬,真的是一匹都不舍得殺。

  但也看著它們越餓越瘦。

  見到這一幕,僧格林沁心痛如絞。

  勝保率領的這三萬多人指望不了的,一開始僧王還信心十足,覺得在陳留縣立足穩了之后,靠著這一萬多精銳是能夠突圍的。

  一開始,確實也表現出了這樣強大的氣勢。

  如果,他僅僅只是想要讓麾下幾千精銳騎兵突圍,那完全能做得到。

  但是,還有一萬多步兵呢?

  難道全部放棄嗎?

  這里面可是也有八旗新軍的啊。

  要突圍,就全部突圍。

  就是抱著這種心思,這一萬多人就被徹底困在這里了。

  戰斗力急劇下降,精銳戰馬沒有草料吃,也沒有力氣。

  勝保的三萬多人太無能。

  僧格林沁望著這一萬多精銳,回想起幾個月前在山東戰場的勢如破竹。

  何等威風?何等厲害?

  為何戰斗力,就一直下降呢?

  他當然知道答案,甚至也看到了答案。

  金銀珠寶。

  山東這一戰,關鍵大戰都是這一萬多精銳打的。

  所以最大的繳獲,也都是這群人。

  每一個人都發大財了,打到哪里,就劫掠到那里。

  錢多了,戰斗的心思也就淡了。

  尤其進入河南這幾個月,伴隨著苗沛霖和馬融和的投降,所有的城池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

  幾個月沒有打仗,而且還荒廢了訓練。

  僧格林沁親眼看到,這群人如同吹氣一般胖了起來。

  這戰斗力,如何不下降?

  人教人沒用。

  事教人,瞬間清晰明了。

  僧格林沁甚至能夠確定,最多兩年時間,這支精銳就會徹底退化得和之前八旗廢物一樣。

  這一次若能逃生,他一定竭盡全力,重新訓練這支精銳。

  一定按照蘇曳之前定下的規章制度,拼命往死里訓練,往死里管。

  但是…

  還能不能逃生?

  新式軍隊,彈藥打沒了,就失去了八成戰斗力啊。

  朝廷的援軍在哪里?

  為何還不來救?

  再不來救,朝廷最精銳的八旗力量,真都要折損在這里了啊。

  他能夠感覺到,一開始苗沛霖的軍隊其實并不積極,始終是想要留一線。

  但隨著戰斗的深入,直接把仇恨之心,血性給殺出來了。

  因為互相廝殺,傷亡越多,仇恨越大。

  而且更壞的消息是,叛軍可能會越來越多。

  山東和河南的捻軍,本來就如同星星之火,朝廷大勝的時候,很多捻軍就直接逃入鄉里,變成平民。

  現在局面反復,那些藏起來的捻軍,就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

  而且更壞的消息是,西北那邊的叛軍有可能會殺入河南。

  這段時間都有耳聞,西北那邊正在醞釀驚駭之事。

  一旦揭開,恐天下側目。

  又過了一段時間。

  軍需官來報:“僧王,可能…要殺伊犁馬了。”

  僧格林沁顫聲道:“不能殺,精銳戰馬不能殺,那是我們騎兵的命根子。”

  蘇曳為了練成精銳騎兵,用巨大代價,到處購買昂貴的戰馬。

  之前殺蒙古馬也就罷了,現在最精銳的戰馬竟然也要殺了吃肉?

  軍需官哭道:“僧王,小人也不想殺,但不殺的話,城內就要斷糧了啊。”

  “而且那些伊犁馬,天天只吃草,也早就瘦得不行了。城內的草也吃完了,就算不殺馬,也會餓死的啊。”

  僧格林沁怒吼道:“朝廷的援軍了?天津距離開封這么近,就算爬也應該爬到了啊。”

  他看著密密麻麻的戰馬,瘦骨嶙峋。

  很多戰馬,都已經病了。

  甚至軍中很多人,都已經病了。

  因為這個縣城太小了,擠進來一萬多人,大幾千匹戰馬。

  衛生條件又不佳,如何不病倒?

  僧格林沁雙眸含淚,早知道真應該讓精銳騎兵突圍的,剩下一萬多人就扔在這里。

  能夠突圍出去幾千人也好啊。

  站在城頭,看著外面黑黑壓壓,無邊無際的叛軍。

  十幾萬人,真的是能夠將陳留縣城包圍得水泄不通。

  援軍呢?

  援軍呢?

  朝廷諸公,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這一萬多八旗精銳,全部葬送在這里嗎?

  僧格林沁踉蹌地走下城墻,回到簡陋的營帳內。

  次日一早,僧格林沁如同往常一樣,早早起床。

  結果竟然覺得爬不起來了,整個人天旋地轉。

  一摸額頭,竟然高熱。

  他這個主帥,竟然也病倒了。

  這又是軍紀問題。

  陳留縣城太小了,里面只有幾口井。

  天氣漸漸變熱,死去的人和戰馬尸體,開始腐爛。

  稍稍不講衛生,就細菌橫生,開始出現瘟病,雖然沒有大面積發作。

  如果嚴格按照帝國新式陸軍的規章制度,也不至于會發生這等情形。

  此時,外面響起了驚天的戰鼓。

  還有無數的沖殺聲。

  叛軍又開始攻城了,顯得那么驚心動魄。

  僧格林沁一陣陣頭昏目眩,大聲道:“來人,給我穿甲,我要上城墻作戰。”

  “僧王,您發著高燒,病得如此重,如何作戰?”

  僧格林沁吼道:“廢話少說。”

  然后,幾個人只有抬過來他重重的鎧甲,幫他穿在身上。

  之前這幾十斤的鎧甲對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而現在卻重如泰山,穿上之后,竟然無法喘氣了。

  他強忍著痛苦,做出堅毅表情,拿著武器,往外走。

  依舊龍行虎步,想要讓人看到他威風不倒。

  但是,僅僅走出不到十步。

  就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渾身冰涼。

  撐住,撐住,撐住!

  僧格林沁,長生天在看著你。

  道光爺在看著你。

  先帝在看著你。

  但是,他終究沒有撐住。

  最后一步邁出一半的時候,整個人狠狠摔在地上。

  周圍人拼命沖上來,大聲高呼:“僧王,僧王,僧王!”

  而與此同時!

  南邊幾十里處,出現了一道黑線。

  緊接著,無數個黑點。

  一串號角聲響起。

  無數的騎兵,奔騰而至。

  援軍來了。

  只不過,不是朝廷的援軍,而是蘇曳的援軍。

  王世清的精銳騎兵。

  在他身后,就是蘇曳率領的幾萬精銳步兵。

  蘇曳一直說的是,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戰斗和復興。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還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民族。

  他還是想要給予機會。

  接下來!

  蘇曳的軍隊,如同兇猛潮水一般涌來。

  哪怕距離得更遠,他們還是更早地趕到了戰場。

  僧格林沁在昏迷之中,也仿佛聽到了金戈鐵馬,也仿佛聽到了炮聲陣陣。

  聽到了無數人的高呼。

  聽到了無數的轟鳴。

  廝殺。

  戰斗!

  而他自己的體內,也仿佛在經歷一場廝殺和戰斗。

  就這樣,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終于,僧格林沁睜開了雙眼。

  長生天,我這是死了嗎?

  因為,他睜開雙眼之后,看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蘇曳。

  注:今天下午出門,五點多才回來,所以寫得這么晚,又不好意思開單章,真是抱歉。

恩公們,那我還可以求

夢想島中文    篡清:我初戀是慈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