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79章 千目巡天

  戈壁灘的熱風裹挾著砂礫拍打在食堂的玻璃窗上,郭林摘下眼鏡擦了擦鏡片,不銹鋼餐盤里凝結的油花倒映著天花板上晃動的白熾燈光。

  他聽見身旁傳來餐椅拖動的聲響。

  是刑牧春正端著個搪瓷缸子往這邊走來。

  慶功宴已經散場,絕大部分人也早就離開,只剩下他們這幾個剛才一直在討論問題的人此時還有些意猶未盡。

  “實際上。”

  對面的常浩南見到刑牧春重新落座,重新開口道:

  “我之前到飛機上送首長離開的時候,注意到他們也很關心高超音速導彈防御,或者至少是預警的問題…當然這也不是什么秘密,否則這次測試里也不會臨時加入雷達對抗的部分了。”

  刑牧春坐回椅子上,灌了一口解膩的茶:

  “是啊…美國人雖然在X51A上面受了挫,但我看HTV2,就是那個獵鷹項目還是挺像模像樣的,再加上滑翔式高超的技術難度畢竟還是不如吸氣式,所以咱們這次雖然是拔得頭籌,但我估計過不了太長時間,對方也有可能可能獲得類似的裝備,到時候肯定要操心防御問題。”

  一種武器,如果雙方都有且都無法攔截,那么就形成某種類似核武器的威懾平衡。

  對于先手獲得此項能力的一方來說,顯然不愿意看到這種局面。

  常浩南正在挑著糖醋魚身上最后幾塊沒有細刺的肉,聞言撇了撇嘴心說未必。

  但對方說的道理倒是沒錯,所以他也沒有在意那些細節:

  “總之這次的測試結果已經說明,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常規預警雷達即便做到極限,也很難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更別提組織火力攔截了。”

  說到這里,他把筷子撂下,起身穿上外套準備離開:

  “所以8月和9月的兩次試射,我覺得就不用安排毛道雷達站進行對抗了…單純重復多次也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反而還會影響到參試同志的士氣。”

  對于一個雷達站來說,頻繁面對一個完全無法對抗的對手,所帶來的無力感是非常嚴重的。

  這和那些努努力就能實現,或者至少有希望實現的目標完全不一樣。

  郭林馬上點了點頭:

  “我也這么覺著…”

  實際上別說是毛道雷達站那邊,就連他都難免感覺到有些挫敗。

  但話說到一半卻戛然而止——

  他從對方的話語中聽出了些許弦外之音。

  八九兩個月的試射不安排對抗,意思是再往后的試射還要繼續?

  果然常浩南一邊走出食堂一邊說道:

  “等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再嘗試一下新的預警原理…”

  郭林舟車勞頓半個晚上,這會兒又剛吃完飯,本來還覺得上下眼皮有點打架。

  結果聽見這句話登時就清醒了:

  “要不然…我們到會議室細說?”

  這一趟,郭林本身就是帶著疑惑來的。

  所以他帶來了相當多一部分的技術和運行資料,

  “我們分析過去年西太平洋觀測X51A試飛時候的記錄,原始數據中多普勒頻移導致的三維成像畸變率超過47,但好在彈道穩定而且沒有黑障問題,依靠多基站部署方式和我們積累下來的特征參數還能夠實現穩定跟蹤。”

  他的鋼筆尖戳在復印紙上某個劇烈抖動的波峰處:

  “而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這個速度的兩倍以上,即便沿用多基地部署形式也并不樂觀,再考慮到其他干擾因素,期望半年時間就解決是否激進了一點?”

  如今已經是6月中旬,而剛才常浩南和梁彥剛說的是,年底還會安排兩次發射。

  那滿打滿算也就是半年功夫了。

  “半年解決問題確實太夸張了。”

  常浩南抬手向下壓了壓,做了個稍安勿躁的手勢:

  “我的計劃是,在年底之前在現有設備基礎上進行改造,驗證新技術是否具備可行性,如果可行,那么明年再考慮轉正成為正式項目…至于真正通過驗收投入使用,那恐怕不是近兩三年的事情了…”

  郭林的嘴張了張,但一時間又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

  剛才這句話里的信息量確實很大。

  如果連常浩南都說一個項目最近兩三年無法完成,那說明規模恐怕遠遠超出常人想象。

  然而郭林很難想象,以華夏目前的建設效率為標準,哪怕是7010這種規模的雷達,恐怕也不值得對方說出這種話來。

  但思慮再三之后,他還是決定先討論另一個更具體的部分:

  “也就是說,你已經有思路了?”

  常浩南摸了摸鬢角沒來得及清理的胡茬:

  “其實不算是最近的思路…很久以前就想到過,只不過當時覺得過于夸張了,所以一直都沒真正拿出來說,直到最近才覺得客觀條件相對充分了一些…”

  說實話,電科14所在短短不到半年間建起一座中等規模的固定相控陣雷達,即便考慮到有7010工程留下的設施基礎,也確實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期。

  這才讓一個本來已經被他拋到腦后的計劃死灰復燃。

  常浩南打開自己的電腦,然后把屏幕調轉角度,對準郭林和刑牧春的方向:

  “去年對X51A的那次探測,本質上是運用了基于匹配傅里葉變換的超高速運動目標檢測方法,通過對目標速度和初始距離的搜索實現與回波信號的匹配處理,從而消除了回波相位中高階項對相參積累的影響…但因為設備和工期的限制,沒有實現對回波包絡的跨距離單元走動校正。”

  刑牧春幾乎沒怎么接觸過雷達領域的工作,這會兒基本只是聽個熱鬧。

  但郭林卻若有所思地想了想:

  “可我們已經應用了Keystone變換法?”

  常浩南搖搖頭:

  “嚴格來說,應該是沒有專門實現包絡走動校正。”

  他說著滾動鼠標滾輪,把屏幕上的文檔切換到其中滿是計算公式的一頁:

  “Keystone變換法針對的是長時間積累的微弱目標,而偏偏高超音速武器并不能讓雷達獲得足夠的積累時間,所以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郭林一臉“你在逗我”的表情:

  “可這是高超音速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怎么可能獲得足夠的積累時間?”

  “所以我改進了一種新的變換方法。”

  常浩南指著那一頁的下半部分說道:

  “可以讓多個天線捕捉到的信號進行累加,從而滿足累計時間的條件。”

  郭林的眼睛稍微瞇了瞇,這次沒有馬上開口,而是認真盯著電腦屏幕瞧了一會兒:

  “但雙基地雷達也就罷了,多基地雷達實際很難提供足夠的同步率,疊加起來的累積誤差還是會大到難以接受的程度…”

  常浩南直接用筆帽敲了敲桌面,語氣中帶著興奮:

  “所以我說的是多個天線,而不是多部雷達。”

  稍作停頓之后,又繼續補充道:

  “高超音速運動目標的回波包絡中距離走動通常是包絡變化的主要貢獻者,因此在解決了時間累積的問題之后,就只需要校正走動項。”

  或許是因為當局者迷的緣故,郭林聽罷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好一會兒,仍然沒有給出回應。

  反而是旁邊只是隨便聽聽的刑牧春猜到了什么:

  “常院士剛才說跨距離單元…意思是要給同一部雷達設置多個距離很遠的天線?”

  其實這完全是根據字面意思硬猜,但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效果。

  “沒錯。”

  常浩南直接給出了進一步的結果:

  “具體來說,是間隔154.08km,或者154.08km的整數倍…當然也允許有一定誤差,只是偏差越小,校準走動項的難度越低,精度也就越高。”

  都說到這一步了,郭林再怎么樣也肯定明白了。

  只是仍然有些難以接受。

  “讓兩兩間隔上百公里的幾部…甚至十幾部天線歸屬同一部終端進行控制?”

  他下意識看了眼會議室另一端墻上的華夏地圖。

  即便只應對北邊一個方向,恐怕也是個規模難以想象的超級工程。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