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五章救大明雖千萬人吾往矣

  方孝孺抵達燕京的第四天。

  晚膳后。

  方孝孺剛回到下榻的房舍。

  來到盥洗臺前,看著陶瓷燒制而成,潔白的盥洗盆,依舊忍不住微微愣怔。

  擰開水閥,簡單沖洗一下。

  把手伸入盥洗盆底部,用橡膠堵著的下水口。

  抓住橡膠塞,在塑膠硫化定型時,留下的圓環狀小環,輕輕一拉。

  嘩啦啦…

  存在盥洗盆內的水,隨著拔出橡膠塞,順著連接盥洗盆的鐵管流下去。

  方孝孺看著水流,在下水口,打著旋渦,迅速消失,怔怔出神。

  四天時間,他走馬觀花看了很多很多。

  之所以用走馬觀花來形容。

  是因為,可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慢了,根本看不過來。

  在大明時,他從不敢想象,數十個十噸高爐,同時冶鐵的場景,數丈高的高爐,稍微靠近些,就熱浪逼人。

  滾滾濃煙,沖霄之上九天!

  恐怕,就是天上的仙人,都要為此而震撼吧?

  高爐后面,上千個煉鋼的小高爐,一排排排開。

  從高爐內出來的生鐵鐵漿,剛剛在模具中凝固成形,火紅的溫度尚未消散,就被一個個工人,用巨大的鐵鉗合力夾著放入后面一座座小型坩堝煉鋼爐內。

  他真不敢相信。

  朝中那些人,看到這樣的景象,會有何反應。

  總之,當時哪怕現場溫度很高,他卻感覺渾身冰涼。

  據介紹,燕藩對鋼的使用量,已經達到了鋼鐵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而去歲,燕藩全年鋼鐵(鋼和鐵)消耗量,足足十五萬噸!

  燕藩才多少人口?

  三百萬吧?

  按照燕藩新的計量單位標準,平均每人消耗鋼鐵一百市斤!

  這些年,一路走來,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只知道圣人大義的書呆子了。

  很清楚。

  人均消耗鋼鐵一百市斤。

  對百姓的生活,產生多么大影響。

  也不怪,燕藩這些年,農作物年年高產。

  就連普通百姓,吃白花花的大米,都不成問題。

  燕藩的百姓,吃窩窩頭,并不是沒錢吃不起白花花的大米饅頭,而是中原文化傳統節儉的原因。

  省下錢來,是為了購買自行車、鐘表之類,并非生存必需的東西。

  或者,供孩子讀書。

  他參觀期間,還見過,女子在美食街擺攤掙錢,供家中男人搞研究。

  這樣的男人,還算男人嘛?

  可這樣的事情,卻真真實實發生在燕藩治下!

  當中原農村百姓,勉強吃飽了,還在變著法兒,想著怎么吃好。

  當中原城中百姓,這些年,隨著物價上漲,牢騷滿腹,壓力頗大時。

  燕藩的百姓,竟然已經開始,追求一些,非生存必須的東西?

  他看了楊八叔他們開辦的飛馬牌自行車廠。

  更去看了,為制造自行車,許多商人開辦的各種零配件工廠。

  還有人滿為患的大劇院。

  既有元曲,也有中原南北各地的地方曲調。

  同時,還有燕藩自己推行的‘舞臺劇’。

  梁山伯與祝英臺,每天上午的九點、中午一點、午后三點,據說,晚上八點也會開場。

  天天以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為背景,連續演出不同的劇情故事。

  劇情是連續的。

  每一天的各個時間段。

  都演出相同的劇情。

  百姓只要購買了套票,就可以挑選自己空閑的時間,去看這種劇情連續,據說全部演完要一個月的舞臺劇。

  還別說,挺有意思的。

  他在一群孩子的帶領下,在到處參觀休息時,已經連續看了三天了。

  今天白天時間緊張沒去大劇院看。

  這不,一會兒就要出去了。

  這也是他來燕藩,第一次夜間出行。

  據說,今晚就要演到最高潮處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母親的矛盾沖突。

  咚咚咚…

  敲門聲將方孝孺思緒拉回現實。

  楊榮穿著一身新式衣服,站在門口,笑道:“方大人,雍鳴小師弟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可以走了。”

  方孝孺看著鏡子中,自己的一身新式裝束,笑笑,“好,走吧。”

  等二人來到王宮宮門口時。

  一群孩子,已經在外面騎著車子等著了。

  方孝孺看著擺放在旁邊,空著的兩輛自行車,笑笑,“世子,這應該是給下官準備的吧?”

  這幾天,這群孩子教他學騎這種車子了。

  就數祈婳郡主和高煦殿下最調皮。

  這兩孩子,給他把著后座,在他騎著走動起來后,悄悄放開,他緊張請求‘一定要把好時。’

  這兩孩子口口聲聲答應著。

  可殊不知,早撒手不管他了。

  等他扭頭看到后面沒人把著,頓時慌亂時。

  不是撞墻、撞樹,就是忘記剎車,沖到王宮內的景觀湖中。

  一群孩子,這個時候,就會捧腹笑的前俯后仰。

  雍鳴點頭。

  方孝孺笑著來到,分配給他的自行車旁,坐上去,雖然技術還不好,但被孩子們捧腹笑了幾天后,勉強已經會騎了。

  “出發嘍!”祈婳一只手把著把手,另一只手,抬起,直指前方大劇院方向,然后登著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自行車,率先啟動。

  “出發嘍!”

  一些年紀小的,也跟著起哄,大喊一聲,快速登著追上去。

  方孝孺含笑看著,跑在前面這群孩子。

  大多數都已經成婚了。

  雖然沒有從政從軍,但大多數都在燕藩的各行各業發揮聰明才智。

  就像年齡稍大點。

  和世子一起,跟他慢慢騎行的春曉、東旭、民豐、王靳宓、周潮這些年齡稍大點的孩子。

  都已經有所成就了。

  東旭研究出重力加速的具體數值、論證了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

  對這些,他也不懂,但據說對研究火銃、火炮產生了巨大作用。

  決定火銃、火炮威力、射程的初速度論,就是東旭提出來的。

  這些他聽的迷迷糊糊,不太懂。

  但有一點他懂。

  比如為了研究重力加速度,東旭聯合匠人,結合中原已經發明的日冕,又根據十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發明出的鐘表!

  他去沈家鐘表工廠參觀了。

  那種鐘表,對時間的精確度量,實在是太準確了。

  給陛下和王爺制作的那種鐘表,每隔整點,還會發出叮叮咚咚的提醒聲。

  夏原吉制定了燕藩度量標準。

  王靳宓跟隨俞靖出海探索,尋找到一塊十分特殊的鋼鐵。

  從而受到啟發,提出‘適用于不同用途的鋼鐵,一定在煉制過程中,高溫融入了其他礦石的’假想。

  這一假想,尚未得到有效的理論依據。

  還不知,這一假說,到底是否成立。

  但這個大小伙子,還有其他成就。

  王靳宓認為,現在燕藩的百斤小坩堝爐煉鋼效率太低。

  結合中原早已出現的生鐵、熟鐵灌鋼法。

  提出,可以直接將生鐵熔漿和熟鐵熔漿,通過兩條熔漿導槽,灌入一個可以轉動的高溫爐子內,高溫中進行均勻混合,就能大規模,大批量煉鋼。

  對此,他問過匠人。

  匠人們都說,根據早已就有的灌鋼法,這種煉鋼工藝,極有可能成功。

  成功率至少八成!

  現在,王靳宓正在和工人們,一起琢磨攻克一整套生產線。

  這群人的野心很大。

  他們設想中,不是把生鐵塊和熟鐵塊扔進尚未攻克,可以轉動的爐子內。

  而是希望,同時設計兩座高爐,一座冶煉生鐵,一座冶煉熟鐵,鐵漿流出來后,就第一時間流入可以轉動的高溫高爐內。

  節省工序,提高產量同時,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他初聞整個設計規劃時。

  就忍不住想,‘燕王麾下這群人,怎么就這么敢想敢干!’

  生產線的設計、轉爐技術…

  等等一切,都未攻克,就花了燕王三萬兩銀子。

  后來他慢慢想明白了。

  王靳宓以及那些鉆研的匠人,敢想敢干的動力,來源于燕王!

  這群人,如果擱在大明,他們的想法只要說出來,恐怕就會被滿朝文武,扣上一個好高騖遠、夸夸其談的帽子。

  民豐、春曉就更不要說了。

  管著整個燕藩的醫療系統。

  成千上萬個鄉土村社內的土郎中、懂點急救醫術的接生女子,就是他們培養的。

  開發出很多‘中成藥’。

  王妃說,燕藩這幾年嬰兒夭折率急劇降低,就是這兩孩子的功勞。

  就是看起來,最不成器,喜歡研究植物、動物生長發育,搞得滿屋子動物、昆蟲標本的周潮。

  也有自己的成就。

  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假說。

  周潮認為,同一種動植物,在不同生長環境中,為適應生存,會表現出不同的性狀。

  這一假說,只有少數孤證。

  周潮就盼著,探索隊再次起航,他能收集到各種動植物標本,做比對研究。

  雖然沒有完全論證,這一假說的正確性。

  但燕藩農科司卻認為這個假說是正確的。

  他們在人工栽培藥草、農作物研究中,已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了。

  以前嘲笑燕王,辛辛苦苦培養了一群孩子,竟然不讓這些孩子從政從軍,反而搞一些奇淫巧技雜學的人。

  真該來看看!

  這些孩子提出來的假說、生產工藝雖然還沒有論證、落地實現。

  他已經有種心驚動魄感。

  這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啊!

  “方叔,在想什么呢?”

  聞聲,方孝孺扭頭,看著白大褂搭在車把手上,穿著一身新式女裝,亭亭玉立,成熟穩重的春曉。

  春曉、民豐白天很忙。

  臨近傍晚,才來王宮和他們一起吃飯。

  這不,工作服都還帶著。

  笑著搖頭,“就是感慨你們這些孩子的成就,當初,很多人聽說你們師傅,不安排你們去從政從軍,反而安排伱們搞一些雜學、巧計,都在嘲笑你們師傅…”

  春曉淺笑,“其實,小時候,我們也不理解,不過后來慢慢理解了,師傅師娘不想我們從軍從政,是怕我們往后在權力這個旋渦遇到危險,師傅、師娘對我們的偏愛太多了。”

  她知道,合適的時候。

  師傅肯定要給他們榮譽加身。

  方孝孺看著穩重、干練的春曉,笑著點頭:“是啊,你們能遇到燕王、王妃,真是極大的運氣,可咱們中原,還有無數的孩子,才勉強能吃飽飯…”

  春曉幾個年長的孩子笑笑。

  這幾天相處,他們早知曉,這位方叔叔,想讓他們影響師傅,不要對大明太疏離了。

  他們幼年時期就與方孝孺相識。

  他們跟隨在師傅、師娘身邊長本事時。

  方叔對那時還留在土橋村的父輩多有關照。

  可師傅和大明朝的事情,他們不能摻和。

  這些年,中原對師傅做了什么,設置了多少障礙。

  他們都很清楚。

  是中原許許多多精英層抵觸、仇視、巴不得師傅遠離中原。

  不是師傅不想管中原的事情。

  方孝孺看著孩子們又笑著沉默,無奈嘆了口氣,轉移話題,指著路邊,鐵柱子頂部,玻璃罩中,亮著的長長火苗,好奇詢問:“這燈一直這么點著,得耗費多少燈油啊?這些天,在宮中瞧著,就一直想問了,只是,新東西太多了,看的方叔眼花繚亂,一直沒時間詢問。”

  雍鳴把金豆子護在懷中,笑著介紹:“方叔,除了建造這些路燈時花錢后,后面就不用花錢了,這是沼氣,咱們燕京有七十萬人口,每天人和牲畜產生的糞便,數量大的下人,自從燕京開始建設時,阿爹就在南北兩岸,遠離海灣處,建設了兩座十分大的堆肥廠…”

  “堆肥廠產生一種氣體,十分刺鼻難聞,但可以點燃,從堆肥窖中產生的氣體,通過類似輸水的鐵管管道,輸送到一根根路燈上,每當晚上時,堆肥廠有專門負責點燈的工人,就會用鑰匙打開那個鐵匣子,里面有一個閥門,打開閥門,可燃氣體就往上走,箱子里還有一根繩子,繩子連接燈罩內火石打火機括,只要一拉,就能點燃…”

  方孝孺動容。

  從雍鳴的解釋中。

  可以得知。

  這個堆肥廠不但養活了數百人,因為從事的工作比較不體面,酬勞很高,比工廠的工人都高。

  但堆肥廠還能盈利!

  因為每年產出的龐大堆肥肥料,是種地百姓最喜歡的!

  中原有多少座大城池!

  別說數十萬。

  只要有數萬人的城池,恐怕就能搞這種堆肥廠和路燈系統了!

  地方官府能夠盈利的同時,還能養活很多百姓。

  同時,大明的黑夜就被點亮了!

  看看燕京晚上,一家幾口出來乘涼,賣糖人以及各種零嘴小攤販,這能創造多少財富啊!

  想要建設這樣一套系統。

  需要大量的鐵。

  還要有橡膠!

  這都不是大明所具備的!

  同時,地方官府來搞,無法像燕王燕藩這樣,搞雇工身股制,官辦堆肥廠,官僚權力得不到限制。

  恐怕,到頭來,只會造就一批貪官污吏吧?

  大明,無論是政治環境,還是技術條件,都不具備這樣搞的條件。

  方孝孺突然生出一股,極其強烈的絕望感。

  明明有良方,有榜樣?

  為何大明就無法效仿?

  楊榮見方孝孺滿臉低落消沉,好奇問:“小師弟,用打火石點火?打火石能點火,是不是也能用在火銃上,點燃火藥?”

  “小師兄!”雍鳴不由沖楊榮豎起大拇指。

  “厲害!小師兄厲害!”金豆子坐在車梁上,調皮大喊。

  眾人全都被逗笑了。

  楊榮訕笑撓頭,“我就是經常和太孫在咱們土橋村練兵,接觸火銃比較多,所以才有此一問。”

  方孝孺已經回神,好奇詢問:“世子,你們燕藩陸軍火銃換裝了?”

  雍鳴搖頭,“點火石,也就是燧石,被使用于路燈后,火銃廠的匠人們,受此啟發,的確研究出了燧發槍,不過,現在我阿爹只是讓譚叔他們,組建了一千人的隊伍,使用這種新式裝備,阿爹說我們燕藩,暫時用不著這些,先組建一支實驗隊伍,尋找不足,繼續改進,多余的錢,花在刀刃上,支持研究、改善民生…”

  好強烈的自信!

  世子雖然沒明說。

  但他也從燕王的計劃中,感受到了燕藩的自信和霸氣。

  燕王認為,即便是使用現在已經列裝的火繩火銃,燕藩陸軍,也足以傲視天下!

  與其匆匆忙忙列裝不成熟的燧發槍。

  還不如把錢投入研究、改善民生上。

  實現厚積薄發!

  一行人,談論著,不知不覺來到大劇院。

  祈婳一群年紀小的孩子,已經在外面等著了。

  買好了瓜子,椰子、以及各種各樣干果。

  方孝孺挺好自行車后,和孩子們一起排隊。

  他都已經習慣了。

  燕京灣的百姓也習慣了,燕王的孩子、學生排在他們后面,也只是向世子、郡主等人問候后,就繼續安靜排隊。

  燕藩的百姓,已經適應了,燕王一家不在乎權威的一面。

  同樣不影響,百姓對燕王、對燕藩的支持和向心力!

  相反,做了燕藩的百姓,都擔心,再次成為大明子民。

  可想而知,燕藩上下的凝聚力多么強大。

  方孝孺一邊琢磨,一邊跟著人流入場。

  進入大劇院后。

  水泥磚石砌成的臺階,一層比一層高。

  買了普通套票的百姓,帶著孩子,就在臺階上席地而坐。

  小聲議論著,等著梁山伯、祝英臺舞臺劇開演。

  方孝孺跟著雍鳴等人,來到大劇院半環的二層。

  進入面向舞臺,全開的包間內。

  沒有桌子。

  與下面的水泥地唯一的不同,就是鋪了一塊羊毛毯子。

  這種羊毛染色后,編織出各種漂亮圖案的毯子,也是燕藩搞出來的。

  燕王感念當初百萬蒙古百姓,跟隨他南下。

  這種編織工藝搞出來后,就派人送給藍玉和張玉這兩個掌管示范區軍政、民政的最高主官。

  如今,這種毯子,已經成為示范區又一項經濟支柱。

  這種兼具保暖性和美觀的羊毛毯子,如今已經成為,大明絲綢、瓷器、茶葉外,又一代表性文化。

  為示范區蒙古百姓,心向大明,產生了很大推動力。

  以前,被丟棄的羊毛,現在都能利用起來,賺錢。

  無人問津的羊毛,如今卻因為小小工藝,登上了富貴人家的大雅之堂。

  “各位觀眾好,三分鐘后,梁山伯、祝英臺大舞臺劇,第二十幕即將開始!”

  整個大劇院瞬間安靜。

  方孝孺看著臺上,鞠躬的英俊大小伙子,不由笑了。

  朱老四學生…楊杰!

  這梁山伯、祝英臺的大舞臺劇劇本,就是楊杰根據東晉梁祝傳說,增加了國仇家恨、愛恨情仇,擴充編纂而成。

  并且,這大小伙子,還是梁山伯的扮演者。

  好評如潮!

  這些天,他無數次聽到燕京的百姓,議論楊杰演的好呢!

  楊杰報幕后,轉身匆匆離開。

  三分鐘后。

  “伯母,我為什么就不能和英臺在一起?”

  沼氣燈映照中,未見人,紅色幕布后,突然響起不甘、憤懣、哀求、對這個世道,有太多太多無法理解的聲音。

  巨幅紅幕布緩緩升起。

  兩個人緩緩出現。

  一個中年女子,一個年輕讀書人,都穿著東晉時期的衣服。

  梁山伯滿臉倔強憔悴,剛剛受刑,唇角蒼白干裂,一雙明亮的眼睛,蓄滿淚水,卻沒有流出來,緊盯著祝英臺母親。

  祝英臺母親臉上微微不忍一閃而逝。

  方孝孺瞬間心都提到嗓子眼兒。

  在新編梁祝中。

  祝母也是一個,沒有與所愛之人,走到一起的可憐人。

  ‘新編梁祝,給祝母設計這樣一個背景,祝母剛才面露不忍,會不會這版新編梁祝,因為祝母感同身受,給梁山伯、祝英臺一個大圓滿美好結局?’

  方孝孺入迷看著,琢磨著。

  此刻,劇場內,所有人都忘記了嗑瓜子、吃零嘴小吃。

  緊緊握著拳。

  緊張盯著祝母的扮演者。

  祝母神色突然冷硬,“你以為,憤怒就能改變,你跟英臺的命運!”

  “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能忍讓南邊的漢人!”

  “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錯了時代!”

  “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代!”

  “生在這個人人都這么虛偽迂腐勢利的環境!”

  “要怨就怨你們想法太多!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

  “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轟隆!

  祝母還在一句比一句尖銳教訓梁山伯。

  方孝孺已經聽不到周圍聲音。

  聽聞祝母這段話,腦海轟隆一聲。

  這段話,讓他想到了大明!

  想到了大明的現狀!

  革新屢屢受阻。

  來自燕藩的新風,為何就無法北上渡海吹入大明!

  祝母看似在教梁山伯認清現實。

  可祝母實則是,喊出了對現實骯臟陳腐的絕望吶喊!

  春曉心思細膩,看到方孝孺整個人呆滯,低聲道:“方叔,師弟新編梁祝這個劇本寫好后,請教過師傅,這段臺詞,就是師傅加上去的。”

  方孝孺回神。

  看著視線已經轉移到大舞臺上,認真觀看的春曉。

  他當然知道,春曉這番表述,想表達什么。

  請求他不要難為其師傅。

  就如祝母所說,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風氣,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改變的。

  “伯母,如果我們有千千萬萬呢!”

  梁山伯的聲音響起:“如果誰都不做,這迂腐虛偽勢利永遠不會消失,我漢室江山,永遠無法重現昔日榮耀!”

  “伯母成全我們,或許,就會影響很多人…”

  一個時辰后。

  “太好看了!”

  “是啊,不知為何,好像這種事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東晉時期真的是太壞了,還好,咱們生活在燕王的燕藩!”

  方孝孺聽著百姓議論,隨大流默默走出來。

  看到有些女子,竟然在偷偷抹眼淚,卻說不清,為何如此感同身受。

  但他卻知道。

  這些曾今生活在中原的百姓,就時時刻刻被迂腐虛偽勢利包圍著、壓抑著。

  只是,他們的學識不夠,隱約感受到了,卻說不出來罷了。

  “世子!”

  方孝孺突然開口。

  眾人齊齊轉身。

  雍鳴不解看著方孝孺,“方叔,有什么事嗎?”

  方孝孺緊緊抓住雍鳴的胳膊,激動道:“能帶下官去見見楊杰嗎?我想,我找到改變大明的辦法了,我想邀請楊杰回大明指導,幫我組建這樣一個演技精湛的舞臺劇組,我要把他新編的梁祝,演給大明年輕的讀書人!”

  “你父親,燕王那段臺詞編的太好了,一個人、兩個人改變不了這個時代,可如果千千萬萬的年輕人呢!”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

  燕王建立大劇院。

  支持自己‘不務正業’甘愿當戲子的學生,搞舞臺劇的目的了。

  通過舞臺劇,教育百姓!

  確保燕藩,不會陷入中原數千年積累形成的迂腐虛偽勢利!

  孩子們微微愣怔。

  金豆子年紀小,不懂。

  可其他人都明白,方孝孺這番話。

  雍鳴略微沉吟,看著方孝孺,“方叔,你真的做好心理準備了嗎?師兄新編的梁祝,在咱們中原,可能會讓很多人不舒服,厭惡、敵視,你來做這件事,有沒有考慮過身后事?”

  就阿爹給師兄修改,加進去的那段臺詞。

  簡直把大明保守的官紳都給罵了個遍!

  方叔自己組建演員班子,演梁祝。

  必然被這群保守迂腐、虛偽、勢利的人敵視,恨不得將其挫骨揚灰。

  “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雍鳴看著方孝孺滿臉堅定,一副雖死無悔的模樣,暗暗佩服,抿了抿唇,道:“既然方叔決定了,那我帶你去見師兄。”

  眾人再次折返,進入大劇院。

  當夜。

  徐妙云寢殿。

  “娘,孩兒帶方叔去見師兄,是不是害了方叔?”雍鳴講述事情經過后,有些擔憂,有些難受詢問。

  徐妙云含笑摸了摸雍鳴腦袋,“我和你阿爹,和他是老朋友了,他的性格我們都了解,屬于那種,認定真理,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的,他認定了的事情,即便你不幫忙,他也會做的,所以你阿爹背地里,給他起了個外號,方十族,放心吧,他這樣的人,每一個都很珍貴,你大哥得你阿爹真傳,肯定會保護好他的。”

  雍鳴頓時笑了,“娘,阿爹雖然嘴上罵方叔,其實,也很欣賞方叔吧?要是方叔真有危險,阿爹也會幫忙對吧?”

  徐妙云含笑瞪了眼,“就你聰明!”

  “啊!娘親,救我…”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稚嫩的求救聲。

  緊接著,金豆子就被祈婳揪著耳朵走進來,“娘親,金豆子剛才拿彈弓打我院子里的路燈!”

  徐妙云看著這姐弟兩,不由扶額。

  金豆子就喜歡招惹祈婳。

  每次招惹都吃虧,還總是不長記性。

  方孝孺觀看了梁祝第二十幕后。

  突然感覺渾身輕松,宛若否極泰來。

  他已經找到了改變大明的方法,至少,肯定能為大明帶來改變。

  至于前途兇險。

  他不在乎。

  也不怕!

  連日來參觀燕藩產生的絕望消失,一夜好夢。

  翌日。

  天剛亮。

  咚咚咚…

  多日未踏踏實實睡個好覺的方孝孺,還在睡夢中,敲門聲突然響起。

  方孝孺迷迷糊糊睜開眼。

  就聽門外徐妙云貼身侍女說道:“方大人,王妃讓我來通知方大人,隨同王爺出行的海軍將士剛剛送回消息,王爺兩個時辰后抵達燕京,王妃要去接王爺,不知方大人今天有什么安排…”

  “去,去去去…”

  不等侍女說完,方孝孺急急忙忙大喊,撩起薄被子,匆匆下地,穿衣服,同時大聲道:“請王妃等下官片刻。”

  他有很多話,想和燕王說說。

  這幾天,都快憋死了。

夢想島中文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