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76隨便點

  王老師打電話留了口信,拉著唐植桐去辦公室一邊喝水一邊聊。

  主要聊今天應聘的廚子是個什么背景。

  “這孩子叫鄭良才,是我師兄的徒弟。從小逃難到了四九城,我師兄看他老實,再加上是老鄉,就跟燕喜堂的掌柜的打了招呼,留著他在后廚打雜。對了,我師兄是福山人,做的一手好魯菜。”王老師談及自己師兄的手藝一臉的欽佩,自豪的都豎起了大拇指的那種。

  “燕喜堂好啊,以前是四九城八大樓之首,您師兄能在那站住腳,廚藝肯定很出眾。”唐植桐點點頭。

  四九城餐飲界有句老話:東洋的女人西洋的樓,山東的館子福山的廚。

  也有人說做“東洋的女人,西洋的樓,福山的廚師壓全球”。

  無論哪種,都是對福山廚師的肯定。

  燕喜堂是主打魯菜的,無論是燕喜堂,還是祖籍福山,對于一個魯菜廚子來說都是加分項。

  “那是,手藝沒得說。”王老師附和一句,隨即嘆了口氣,“就是燕喜堂不爭氣,沒幾年就干不下去了。”

  “兵荒馬亂的,干點營生不容易,關門歇業也是常有的事。”唐植桐知道泉城也有個燕喜堂,但不知道兩個燕喜堂之間有沒有聯系。

  四九城的燕喜堂更偏戲院一點,每天都有節目,用的是坤班,也是四九城第一批用坤班作為賣點的飯莊之一。

  所謂坤班,即女人搭臺唱戲,打破只能男人能登臺對外演出的傳統,為男女同臺打下了基礎。

  女人登臺唱戲自古就有,《紅樓夢》中十二官就是實證,但民國之前的女伶人都是大戶人家關起門來自家欣賞,不對外。

  對外演出的戲班子,生旦凈末丑都是用男人,《紅樓夢》中的蔣玉菡就是旦角,賈寶玉因為與他交好,挨了老爹的一頓毒打。

  在民國之前,行為舉止比賈寶玉更過分的大有人在,萬老四挨打也是因為這個。

  “誰不說呢。燕喜堂沒了,但飯總得吃。我師兄帶著良才又去了廣和居,也是在廣和居,我師兄正式收良才為徒。”

  “廣和居也不錯,當年也是四九城‘八大居’之一,名頭不比同和居差。”唐植桐一邊聽一邊點頭,鄭良才過來需要時間,自己正好聽聽鄭良才的履歷。

  “話是這么說,但我師兄心里憋著一股勁,還是想再找個更好的下家,不為別的,就當為良才做長遠打算。”王老師對師兄當年的選擇略有微詞。

  “這話不錯,看來鄭大哥是入了您師兄的眼了。”唐植桐知道燕喜堂和廣和居,從“堂”到“居”,中間差了一個“樓”的級別,就好比從央企辭職,又入職了市屬國企,實事求是的講,這落差有點大。

  “那是,良才這孩子爭氣,得了我師兄的真傳。不是我跟你吹,所有的魯菜,良才都能做。”談到鄭良才,王老師更是不吝美言,夸的跟朵花一樣。

  “聽您這么說,我對鄭大哥倒是越來越期待了。鄭大哥之前在哪高就?”唐植桐打定主意今天要試菜,并沒有因為王老師說鄭良才廚藝超群就直接拍板。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兵荒馬亂的,師兄和良才在廣和居干了幾年,廣和居也關張了。當時擺在我師兄面前有三個選擇。

  最開始拋出橄欖枝的是同和居,不過那時的同和居名氣還不怎么大。

  其次是萃華樓,但萃華樓那時候只是有想干事的意向,還沒有真正營業。

  最后一個是東興樓,東興樓的名氣最大,給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我師兄選了東興樓。

  那幾年東興樓很風光,又是買房又是蓋禮堂,表面看著挺像那么一回事,但菜品、管理都沒跟上。

  安領東(領東即總經理)在的時候,東興樓從上到下都能拿到人力股,每個月都有分紅,一個學徒都能拿到七八塊銀元。”

  “嘿,吃著東興樓,娶個媳婦不發愁。”唐植桐樂呵呵的在后面接了一句。

  “吆,看你年紀不大,你也知道這句話?”唐植桐的一句話撓到了王老師的癢癢肉,讓他興致大增。

  “聽我奶奶說起過,有印象。”唐植桐笑笑,老太太在世的時候經常帶著自己在大門底下講古。

  老太太帶著唐父進京逃難的時候正值東興樓風光的時候,東興樓作為魯菜的領頭羊,著實受齊魯籍百姓的推崇,若是唐父當時進了東興樓,一家溫飽就算解決了,壓根不用去做小力本送水,可自家沒人脈,進不去。

  “令祖母是齊魯人?”王老師不再講師兄的過往,轉而與唐植桐套近乎。

  “對,泉城人。”唐植桐點點頭。

  “哎呀,福山離泉城不遠,都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良才手藝很好,你可得多照顧照顧。”王老師大喜,拉下老臉幫著師侄拉關系。

  “好說好說,出門在外都不容易,互相照顧是應該的。”唐植桐笑呵呵的說著場面話。

  福山距離泉城直線距離370公里,跟從泉城到四九城的直線距離相差無幾,這距離都快趕上從棒子最南端到最北端了,一點都不近。

  唐植桐覺得若不是因為王老師臉皮薄,他能當場給自己拉扯出一門一表三千里的表親來。

  “這才對嘛,良才絕對不會給你丟人,他做事如果有差池,你跟我說,我上手教訓他。”王老師對唐植桐的態度很滿意,沒口子的保證道。

  “王老師,您還是講講鄭大哥的過往吧,學院領導如果問起來,我也好有個底不是?”王老師越不遺余力的想把鄭良才塞進來,唐植桐心里越沒底。

  真有本事,老鄉只是花花轎子抬人的名頭,如果沒真本領,老鄉跟路人沒什么兩樣。

  “對對。”王老師喝了一口水,遮掩下自己的失態,繼續往下講:“我師兄選了東興樓,結果沒干幾年,東興樓也不行了,東家借著清點的名頭歇業,這一歇,就關張了,沒再營業過。”

  “后來呢?”王老師講完這一節,開始戰略性喝水,喝完也沒有再往下講的意思,但唐植桐不放棄,這都是解放前的事了,中間還空了十多年呢,這十多年干啥去了?總不能給偽軍做飯去了吧?

  “后來啊,后來…嗐!我師兄從廣和居出來去東興樓的時候,不知道哪個王八羔子在外面胡吣,說我師兄去哪哪倒,一時間就傳開了。東興樓一關張,師徒倆想找下家的時候,壓根沒有酒樓敢要。”王老師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把重點講了出來。

  這不就是行業冥燈嗎?唐植桐有點想笑,但笑出來不禮貌,只能硬生生憋回去。

  “你們學院不怕吧?”王老師看唐植桐沒吭聲,小心翼翼試探了問了一句。

  “只要鄭大哥是個有真本事的,我們就敢要。”這都什么年代的陳芝麻爛谷子了,即便鄭良才真的是行業冥燈,唐植桐也不懼,郵電學院可是將來的211,與國同壽的那種,還怕行業冥燈?

  “那就好,那就好。”王老師放心了,點了點頭,仿佛松了一口氣。

  “王老師,鄭大哥最近這十多年是怎么過來的?”場面話要說,細節也得問,唐植桐只求鄭良才身家清白。

  “嗐,爺倆跑大棚唄,沒白沒黑的干,好歹有頓飯吃。后來解放了,良才進工廠當了廚子。

  本來干的好好的,去年的時候,我師兄病了一場,斷斷續續得有大半年,良才一直在跟前伺候著,工作耽誤了不少,工廠那邊正好找到了接手的廚子,又趕上四九城壓縮人口,單位就把他給開了。

  良才沒了差事,還被街道勸著回老家,可他老家哪還有什么人?一家老小都在四九城,也不是說回去就能回去的。

  師兄臨終前把良才托付給我,我這當師叔的,不能真眼瞅著這孝順孩子往低處走。

  但這年頭差事不好找,只能幫他找個工地先打零工。”

  王老師一口氣將鄭良才的經歷講完,然后一臉期待的看著唐植桐。

  “王老師,只要鄭大哥手藝過去的,我這邊答應了。”身家清白這條過了,唐植桐硬著頭皮許諾道,至于手藝嘛,一會再提提試菜的事。

  “良才的手藝絕對沒問題,待會你隨便點,我讓良才給你露兩手,但凡有一道菜不地道,我這老臉放地上任你踩!”王老師站起身來,拉著唐植桐的手搖啊搖,說話擲地有聲。

  “哎呀,王老師,不至于。手藝過得去就行,鄭大哥真有國宴大廚的手藝,我們學院給這點錢也請不過去啊。”見王老師主動提試菜,唐植桐才覺得鄭良才大概率是個有真本事的,但凡手藝潮一點,恐怕王老師都不敢打這種包票。

  “說來慚愧,工資方面,我是有私心的。良才不容易啊,一家老小全靠他,家里三個孩子在讀書,壓力很大。

  我心里清楚,良才的手藝肯定不止炊事員七級工資,但我也不讓你為難,待會你試試菜,覺得值,就再幫著跟領導申請申請?”

  王老師很坦誠,但語氣里也充滿了一絲祈求。

  “行!那咱就等試菜后再定。”面對一位舍了臉面也要為師侄著想的老人,唐植桐實在說不出不肯通融的話。

  王老師當年幫著自己發表了菜譜,稿費都是報社直接寄給自己的,人家一分錢都沒要。

  后來還答應給自己換了酸菜和泡椒,給小王同學腌泡菜用的就是里面的鹵水。

  這些都是人情。

  “好,好,好!”見唐植桐松口,王老師老懷大慰,一連說了三個好。

  “師叔,您找我?”兩人這邊剛撒手,鄭良才氣喘吁吁的到了。

  唐植桐搭眼一瞅,最少得有四十多歲,這怎么叫大哥?

  怪不得剛才王老師說良才有差池,他親自動手,就鄭良才的年紀,他犯了錯自己也不好說什么。

  “良才,你來的正好,這是郵電學院的唐植桐同志,他們單位需要個廚師。”王老師見到鄭良才后,顧不得讓他擦汗,立馬將他拉到了唐植桐的面前。

  “鄭師傅好。我受學院領導委托,給學院小食堂找位大師傅,過來托王老師推薦,王老師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你。”唐植桐不嫌棄鄭良才滿手汗,朝他伸出了手。

  “唐同志好,感謝您和師叔給我機會。”鄭良才兩手握著唐植桐的手,言語中充滿激動。

  “良才,小唐的祖上是泉城人,你們是半個老鄉哩。小唐啊,剛才不還一口一個鄭大哥嗎?怎么這會見了人,反而不叫了?”王老師在一旁努力的拉近著兩人的關系。

  “王老師,您再說我可沒臉見人了,鄭師傅的年紀能當我叔了。”撒手后,唐植桐連連擺手,剛才對鄭良才的稱呼,順口成份居多,一見了鄭良才真容,喊他大哥,自己下不去嘴啊。

  “咱廚師行業很注重師承,你的考試是我主持的,也能算我半個學生,你喊良才大哥正合適。”為了師侄的前途,王老師此時也顧不得自己這張老臉了,盡心竭力的想促成這樁事。

  “鄭大哥。”生活不易,唐植桐看王老師自己說完都臉紅了,趕緊答應下來,要是再拖下去,自己說不定還得多個師傅。

  “哎!”鄭良才憨憨的應了一句。

  “行了,你以前的事情我都跟小唐說了,咱們現在去試菜。良才啊,你能不能有個穩定的差事,就在此一舉了。”王老師看了眼手表,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師叔,我一定盡力!”

  鄭良才對試菜沒意見,唐植桐自然更不會有意見。

  王老師先從自己辦公桌上拿了一本書,才帶著鄭良才和唐植桐來到考試的教室,教室里廚具、調味料一應俱全,但是沒有食材。

  “小唐,照著這本書,隨便點,只要技工學院有食材,良才就能做。”王老師將手里的書遞給唐植桐,語氣很篤定。

  為了師侄的工作,王老師打算拼了,決定動用一下考試的食材,事后自己再自掏腰包搭人情補上。

  唐植桐接過書來一瞅,《中國名菜譜》第六輯,商業部飲食服務局編,59年第一版,零售價七毛三。

  唐植桐打開看了一眼目錄,好家伙,里面光魯菜菜品就有一百多道,很多菜品別說吃過,自己連聽都沒聽說過。

  “真的能隨便點?”看王老師自信的神態,唐植桐已經完全相信鄭良才確實有真材實料。

  “真的,隨便點,良才都能做。”王老師再次點頭確認,鄭良才在一旁憨笑,一點也不心虛,更沒有怯場。

  看著菜譜上的菜品,唐植桐很想說:照著目錄全做一遍,食材我買單!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