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64掃墓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265章  星期天吃過早飯,唐植桐和張桂芳說自己陪王靜文外出一趟。

  這是小兩口昨晚商量好的,老人守舊,生怕張桂芳聽說兒子去拜祭岳父心里不舒服,索性不說。

  兒子大了,張桂芳也沒問題。

  唐植桐昨晚倒是建議帶上些祭品,但小王同學沒同意,說父親生前不信這一套,帶點茶葉就行。

  王靜文的父親下葬在那所眾所周知的公墓里,距離花市大街單程大概有二十來公里,來回就是四十公里,唐植桐疼媳婦,沒讓小王同學騎自行車。

  唐植桐也不是要自己騎車載著小王同學前去,大熱天的騎自行車打個來回,純屬給自己找不自在。

  唐植桐是聽從王靜文的建議,打算坐公交車去。

  四九城內最大的一個公交車站點在前門,是多路公交的始發站或終點站。

  市局斜對過五十來米就是前門公交車站,唐植桐載著王靜文到市局,本著“該省省該花花,騎著自行車去酒吧”的精神,唐植桐憑工作證把自行車放在市局,省一分算一分。

  前門車站北側原本是有一座三孔的門樓,透過門樓能看到高大巍峨的紀念碑。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為了迎接幾個月以后的十周年紀念,門樓及門樓周圍的圍墻都拆了,東西長街也展開了改建工作。

  這座門樓名叫中華門,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么一道門存在過,歷史中這座門很有名,是通往紫禁城的必經之門,曾用名有大明門、大順門、大清門。

  每個不同的名字大概能代表一個不同的朝代。

  大明門是永樂年間的叫法,一直持續到公元1644年滿清進關,中間穿插著叫了二十五天“大順門”,闖王進京嘛,結果還沒來得及完成匾額制作,就灰溜溜的跑了。

  1644年農歷十月,那個據傳五臺山出家的順治定都四九城,把大明門改為了大清門。

  這里面還有段故事,據說刻有“大明門”的是石匾,清朝統治者直接沒換,把石匾翻過來刻上了中滿雙文的“大清門”,掛上繼續用。

  “大清門”這一叫就是小三百年,直到民國成立后,在1912年將大清門更名為中華門。

  那時候物資匱乏,有人就想把大清門的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華門”,但不曾想一拆下來傻眼了,順治老兒已經在兩百多年前用過這招了!

  民國沒辦法,只好重新趕制了一塊木匾,題寫了“中華門”三字掛在上面,這一用就是小五十年。

  特別說明一下,拆一些舊建筑是從民國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改善交通、滿足作為首都的職能要求,什么千步廊、東西三座門、東西長安門,相繼被拆除,只是今年輪到了中華門。

  存好自行車,王靜文直接拉著唐植桐來到38路站牌底下排隊等車。

  唐植桐看著站牌,前門始發,經西單一路往西,途徑木樨地、公主墳、萬壽路、五棵松等十六個站點,終點站是玉泉路。

  “這也不是直達啊?沒有直達車?”唐植桐不了解公交線路,出口問道王靜文。

  “哪有那么多公交車線路,38路是最快的,還有個37路也途徑玉泉路,不過會在阜成門繞一圈,票價比38路貴,不劃算。”王靜文給唐植桐解釋道。

  “成,那就38路吧。”條件就是這么個條件,唐植桐死心了。

  這年頭倒是也有出租車,車頂頂著一個搪瓷的“出租”字樣,唐植桐在前門車站看到過。

  唐植桐在報紙上看到過出租車的廣告,甚至記得叫車電話57661,但估計用不上,因為價格非常感人,一公里三毛錢!

  公交車的票價就便宜多了,38路車單程每人兩毛五。

  現下的公交車非常牛氣,不臨近發車時間不開門,沒辦法,誰讓公交車少,且大多為進口貨呢。

  快發車了公交車才開門,門是手拉的,開門以后司機和售票員先上車,然后關門。

  售票員此時從腰間掏出搖把,把一扇扇窗戶給搖開!沒錯,就是搖開,因為公交車的窗戶不能任由乘客打開或關閉,而是借助那把搖把手動操控。

  若是路上碰到沙土揚塵,emm…閉眼捂住鼻子和嘴,且受著吧。

  等搖開車窗,司機抬起手腕看看時間,馬上發車了,車門才會再次打開,允許乘客從前門上車。

  上車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棕色的大包,下面包著發動機。

  這個位置是寒冬時節的黃金座椅,坐上去不冰屁股,現在嘛,寧愿站著也不能坐,因為燙腚。

  乘客先上車,等車發動后再買票。

  倆人來回一趟一塊錢,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沒了,這個價格一般人承受不起,加上又是始發站,所以小兩口都有座。

  座位是唐植桐選的,靠后的并排座。

  唐植桐坐在車里觀察著四九城的建筑,經復興門出了內城,越往西,建筑越整齊,街邊穿草綠色衣服的行人也越多。

  偶爾駛過一輛卡車,后面敞篷里都是滿滿當當的人,這年頭沒有人查他們的超載,拉得越多越好,前提是能拉得動。

  公交車搖搖晃晃,行駛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玉泉路。

  唐植桐在王靜文的帶領下,繼續往西走,這一走就是二里多地。

  唐植桐知道這個地方,以前僅限于聽說,得夠級別才能下葬在這,換句話說,凡是葬在這的,大多于國有功。

  從正門進去后,王靜文跟工作人員借來了茶具及水桶,拿出自帶的茶葉,沖泡好,唐植桐拎著大半桶水跟隨媳婦走到墓碑前。

  墓碑很簡潔,正面刻有逝者姓名,背面刻有生平,某某年至某某年,某某年參軍,某某年怎樣怎樣的簡要生平。

  王靜文先是倒上一杯茶,然后拿出從家帶的毛巾,在水桶里泡透、擰干,給父親擦拭墓碑。

  “爸,我們來看您了。我結婚了,這是我愛人唐植桐,我們很恩愛,他對靜瑩、敬民也很好。今年的收成不太好,不過您放心,我們肯定不會讓媽和弟弟妹妹餓著的。”王靜文一邊輕輕擦拭,一邊喃喃低語。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