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章 政略五策

夢想島中文    衣冠不南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王基騎著駿馬,在數十個騎士的簇擁下,緩緩行駛在前往洛陽的大道上。

  而在他的身后,還有一輛馬車,前后還有儀仗,一看就是大魏的高層出行。

  當這一行人再次來到了一座城池,便準備在此處整頓休息。

  此處的官員們自然是趕忙前來迎接的。

  面對王基這位荊州刺史,這些縣內的官員們誠惶誠恐,而當馬車上的人走下來的時候,他們的更加害怕了。

  從馬車上走下來的人乃是征南大將軍王昶。

  王昶如今有六十多歲,卻是位高權重,在四征四鎮里,因為那個“大”字,哪怕四征同席,他也可以名列前茅,在軍事會議時坐在最前頭。

  王昶下了馬車,打量著周圍,隨即對王基說道:“讓諸官都回去吧,我們只是在這里休息,明日就要出發,不需要他們來服侍。”

  王基領命,隨即吩咐官員們不必拜見,且先回去。

  當地官員們再三大拜,隨即離開。

  王昶跟著王基朝著當地官員所安排的府邸走去,走在路上,王昶忽然開口說道:“陛下的政策還是有用的。”

  王基點點頭,“這一路走來,變化愈發的明顯。”

  “剛出荊州的時候,還能看到很多服散的,縱馬的,想要大擺宴席的,找不到官員的情況到了現在,看起來都有些好轉。”

  “陛下是真的想要治理好天下的,派遣侍中前往各地,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名望。”

  王昶點評道:“自古以來,這侍中持節前往各地,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糾察地方,這是為了讓天下知道陛下的恩德,是為了施恩于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史官的寥寥幾筆而已。”

  “可當今陛下不同,他是真的為了整頓吏治,這一路走來,能看到官員們不敢怠慢,真正有才能的官員們志得意滿,犯下過錯的官員萬分驚恐,甚至想要請求老夫出手相助。”

  “這是個做實事的天子啊。”

  王昶對皇帝的評價很高。

  兩人進了內屋,面對面坐了下來。

  王昶說道:“很快就要到達洛陽了,有些事情,我想與你商談一二。”

  王昶跟王基在這些年里鎮守荊州,雙方配合的不錯,也算是有些交情,雖然比不上揚州刺史文欽跟毌丘儉的那種親近程度,但是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分歧。

  王基趕忙做出了認真聆聽的模樣來。

  王昶這才開口說道:“老夫收到了兩份書信。”

  “第一封書信乃是侍中鐘會所寫的,他希望老夫能前往洛陽拜見陛下。”

  “第二封書信乃是尚書仆射荀顗所寫的,他希望老夫能前往洛陽拜見陛下。”

  王基問道:“那王公此番前來洛陽,是為了誰的緣故呢?”

  王昶苦笑了起來,“想跟你商談的就是這件事啊。”

  “該是為了誰的緣故呢?”

  鐘會跟荀顗如今代表著兩大不同的陣營。

  盡管雙方都是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可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完全不同。

  自從郭彰的事情后,群臣跟皇帝的關系愈發的尖銳,盡管雍涼大勝讓皇帝壓了群臣一頭,可群臣并沒有就此服軟。

  是要得到皇帝的寵愛,還是要得到群臣的擁戴?

  這是擺在王昶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以王昶的資歷和地位,他還真的不虛諸葛誕王肅,廟堂里的這三公,除卻鄭沖,就沒有人能穩壓他一頭。

  如果廟堂要委任新的大將軍,拋開陛下心里的親疏關系,那王昶絕對是最有優先級的。

  不只是因為他的前綴里有個大字,還是因為他的宗族龐大,經學傳世。

  王昶顯然是希望跟王基同進退的,雙方最好是站在同一個陣營里。

  王基沉思了起來,隨即問道:“王公啊,您覺得陛下跟大將軍比起來如何呢?”

  “陛下尚年少,假以時日,定更勝一籌。”

  “那您覺得自己跟大將軍比起來如何呢?”

  王昶大笑了起來,“那我就知道該如何抉擇了。”

  兩人在這里休整了一天,隨即加快了前往洛陽的速度。

  地方的情況正在好轉,侍中持節巡視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哪怕只是臨時裝模作樣,也比以前要好了很多,而王昶認為最重要的是,這舉動振奮了很多有真才實干的人才。

  大魏官吏的整體素質不高,但是這不是說其中就沒有賢才,尤其是底層,寒門出身的優秀人才還是不少的。

  至于大族出身的優秀人才,那是不必擔心懷才不遇的情況,出身大族,沒有才能都可以出頭,何況是有才學的呢?

請訪問最新地址  被掩埋的人才往往是出身偏低的那些人。

  青龍四年,魏明帝下詔求賢,司馬懿親自舉薦,王昶就這么進入了皇帝的視線。

  王昶后來擔任徐州刺史,他非常的重視吏治,大力的提拔了很多出身底層的人才,并且對麾下的官吏們下重手。

  同時他在當地開墾農田,囤積糧草,在政務上做的極為出色。

  后來進了廟堂,當齊王曹芳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時,王昶再次上書,給與了五條政略。

  這治國五條,算得上是整個大魏里為數不多的針對官吏治政水平的內容了。

  這也是王昶為什么會那么在意皇帝整頓吏治的原因。

  王昶的五條上書,到如今都沒有人能超越他。

  他認為,治理國家,第一是要崇尚道統,鼓勵學業,抑制空談,大規模修建學校,讓學生們入學,培養人才。

  第二,要設立考試制度,考試是一個標準,沒有標準無法衡量曲直,沒有考試而任免升降,通過評點來看對方有沒有才能,都是扯淡。

  第三,他認為官吏們的任期太短了,完全沒有政績就直接提拔,應該設立較長任期,觀察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政績的再去提拔委任。

  第四,省減官員們的實際收入,要讓他們知道廉潔羞恥!別讓他們去壓榨老百姓!

  第五,嚴禁奢侈,提倡借鑒,要對官員們做出居住,出行,穿著,飲食方面的限制,不許他們亂來,敢超出一定程度就以僭越的罪行來處置。

  說真的,王昶的這五點上書都是根據當代的官吏水平,以及諸多的隱患來制定的。

他的這五點上書成為了后人們認識魏晉官吏們的重要依據,從王昶的上書可以看出,當時的官員們不經過考試,沒有才能,人才儲備低,沒有政績,喜歡奢侈,壓榨老百姓  光是從這五點上書,以及王昶敢這么上書,就能知道王昶的眼光和才能在群臣里都是遙遙領先的。

  皇帝非常的開心,覺得王昶說的很有道理。

  下詔表揚了他,然后讓他去負責考試。

  可也就因此沒有下文了。

  皇帝似乎更在意史書上的寥寥幾筆,某年某月某天,大臣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政略,皇帝欣然接受,賞賜了他。

  可后面呢?

  后面就沒有了。

  王昶后頭還說過自己不懂得具體考試和計算政績的辦法,應當尋找一個專精這方面知識的人來,大家一同來擬定這種考試和政績的具體施行辦法。

  但是呢,已經沒有人在乎了,都給你賞賜了,還說這么多做什么呢?

  王昶這一路上走來,看到各地的官吏變化,方才有了先前的感慨。

  王昶是真正能辦事的人,可他心里同樣有些擔心。

  皇帝雖然下決心要整頓吏治,但是自己的這些想法,不是很被群臣所認可,他們都是口頭支持,卻不會正式通過,這位年幼的皇帝,他能理解我的這些上書嗎?

  盡管皇帝在謀略上,軍事領域都展現出了一定的才能,但是在治政上,皇帝還沒有任何的貢獻。

  自己的這些政務,若是想要具體施行,怕是要面臨太大的壓力。

  王昶坐在馬車內,緩緩閉上了雙眼。

  無論皇帝如何去想,自己還是找個機會提一提這件事,或許他會有些興趣呢?

  這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洛陽。

  在做出決定之后,他們就不會再拖延時日觀察形勢了,速度自然也就很快。

  當他們來到洛陽的時候,皇帝自然還是出門來迎接的。

  四征將軍回朝,理當是這樣的規模。

  “拜見陛下!!”

  王昶朝著曹髦俯身行禮,曹髦打量著面前這位征南大將軍。

  又一個司馬家的親信。

  雖然是司馬家的親信,但是本身出自大族,跟諸葛誕這樣的求名的人還不一樣,他到底是會選擇站在哪邊呢?

  群臣對他的態度跟對王肅還不同,若是他愿意幫助大族,想必群臣們會歡迎他。

  曹髦笑呵呵的將他扶起來。

  “聽聞王將軍身體有恙,如今看來,倒是痊愈了?”

  “因陛下的恩德,臣已無什么大礙,得知陛下召見,匆匆前來,不敢耽誤。”

  曹髦隨即讓群臣前來拜見,比起王昶,曹髦更在意站在他身后的王基。

  王基是個被低估的將才,他的戰略水平極高,在歷史上,他多次針對廟堂的戰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幾乎沒有出錯過,他的戰略眼光都足以跟鄧艾論高低了。

  鄧艾抵擋蜀國,王基來抵擋吳國,我大魏固若金湯!

請訪問最新地址

夢想島中文    衣冠不南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