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3章 試飛

夢想島中文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9月13日,航發委官微發布了9月19日、20日的問天、夢天實驗艙發射預告。

  航天局也快被新遠帶歪了,節奏越來越快,更注重時間效率,對于這種重要航天器也選擇密集發射。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能執行任務的新遠二號火箭不少,抽出兩枚很簡單。

  問天、夢天實驗艙單個重約43噸,而在天上的天宮空間站,因為一年以來陸續高頻次的補給發射,運行質量也在不斷增加。

  兩個實驗艙發射上去后,天宮空間站將以個位數優勢超過希拉空間站,以230噸質量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大在軌運行的人造物。

  希拉空間站以225噸質量位列第三,而前進號的軸向艙段220噸排第四。

  可惜前進號的軸向艙段軌道更高,而且也沒設計與空間站對接,不然組合起來瞬間就超過ISS了。

  航發委在發布預告后,下方的評論罕見的出現了馬一龍本人,然后航發委回復了一句邀請馬一龍來瓊州看火箭發射。

  馬一龍的回復是:“有機會會的。”

  在一場看似簡單而普通的網絡互動中,雙方默契地表達了各自的態度,至于老馬本人?

  發消息的時候,他已經確定就在17日坐航班到魔都,盡快趕往華國。

  大漠基地,在楊維和一干基地設計人員的注視下,一架灰蒙蒙,表面看起來顏色深淺不一,像是金屬被氧化的殲20從機庫里推了出來。

  拖車把這架側面在新表面上涂刷了2201號數字標識的驗證機拖到了跑道盡頭,打開機艙由地勤進行最后檢查,穿著灰色宇航服的飛行員坐在不遠處,等待著自己上場。

  楊維看了看頭頂強烈的陽光,對旁邊的基地研究人員豎起大拇指:

  “隔熱隱身涂料這么快就搞定,牛啊。”

  “倒也沒有,其實這都有以前的技術儲備,只是調制花了些時間。”

  大漠基地開展“雪鵠”計劃也有大半年了,現在終于完成了機體的原始設計,準備進入試制研究階段了。

  而雪鵠計劃的一個重要技術,就是能承受超高溫的隔熱/隱身涂料。

  雖然從事實上來說10倍音速下的飛行器與大氣激烈摩擦時機體溫度最高能達到1600度以上,其余部分也在700到800攝氏度左右。

  這么高的溫度理論上紅外遙感衛星還是能發現的,但衛星也有死角不是?沒有獲得飛行器準確飛行路線的情況下也不太容易發現,所以隱身依然是考慮的重點。

  例如SR71“黑鳥”偵察機,以3.2馬赫以上速度飛行時的機體最高溫度在450度以上,平均溫度超過260度,但雷達反射面積還不到1平方米,是典型的隱身飛機。

  而大漠基地為雪鵠定下的目標,是雷達反射面積小于0.15平方米。

  殲20的雷達反射面積是低于0.05平方米,雪鵠的氣動構型和體積在那里,0.15平方米也差不多了,進入1平方米以下,現在還是沒多少雷達能察覺。

  就算察覺,以雪鵠的飛行速度,稍微加速就能擺脫導彈追擊,現在的手段除了激光武器,任何導彈都不可能給雪鵠造成有效威脅。

  但殲20就不一樣了,在獲得XW9后,楊維設計出了殲20的截擊型號殲20B。

  相比殲20,殲20B的機體更長,翼展更小,空機重量22噸,最大起飛質量超過44噸,是典型的重型截擊機。

  殲20B犧牲了些機動性,但搭載的兩臺XW9能帶來的是優化后最高3.5倍音速,最大升限33500米,因為XW9的省油特性和犧牲機動性換來的更小阻力機體,以及機體重量增加帶來的內油增加,殲20B巡航半徑增大到了3000公里,夸張無比。

  這樣的殲20B,需要對機身蒙皮進行大改,而且依然要保證對隱身的破壞不太大,依然要把雷達反射面積限制到0.05平方米以內。

  8個多月的時間,經過四個研究所的合作,殲20B的蒙皮問題解決了。

  和五十多年前需要通過預留縫隙來控制高溫下蒙皮伸展邊長的SR71不同,殲20B用上了昂貴的航天材料,絕不會有漏油這種事發生,而且重量基本保持不變,就是價格感人翻了兩倍多。

  611所自己造了一架殲20B的原型驗證機,然后就悄悄飛來了大漠基地,在這里,涂上為雪鵠研制的特殊涂料。

  雪鵠需要每飛一次就重新涂的隱身/隔熱涂料,對于殲20B來說就可以飛行四五次之后再換新,期間每次飛行前地勤檢查一些薄弱點修補一下就行。

  這種涂料配方是上個世紀的空天戰機計劃開始時秘密進行的,在“神龍”開展時期,也就是七八年年前左右重點投入取得了重大突破。

  用竇平的話說,當前世界上,這種涂料是世界最先進,超越阿美整整一代,所以保密程度極高,殲20B帶它試飛,必須要在大漠基地進行。

  新型涂料刷在蒙皮上后是臟兮兮的金屬色,據說每公斤的價格是六位數,產量還極低,給殲20B用的是已經積攢了4個月的產能。

  當然這也是因為雪鵠還在紙面上,所以制取也還是在實驗室內。

  等正式版的殲20B服役,肯定不是用這種涂料,而是降低成本簡化工藝的降級版。

  半個多小時后,地勤檢查完畢,穿著宇航服的飛行員爬進座艙,自己先檢查了一下彈射裝置有沒有被什么東西卡住。

  由于溫度太高,殲20B沒有了漂亮的氣泡座艙,前半部分是三塊厚重平面玻璃組成的,看起來有些像八爺的座艙。

  而且駕駛艙部位看起來稍微有點像兩側突出,因為殲20B是史無前例的長巡航截擊機,所以采取了并列雙座的布局降低飛行員駕駛強度,比起串列雙座舒服一些。

  “01(洞幺),準備好了嗎?”

  過了一兩秒,試飛員拉下了面罩的機械閥門固定好,才用內置麥克風答道:

  “01狀態良好,可以試飛!”

  殲20B高速飛行產生的熱量極高,為了減重所以艙內降溫設備體積有限,空調不能一直開,只有兩名飛行員需要休息換班的時候可以開一會兒。

  一般狀態下座艙溫度高達39度以上,不穿簡配的宇航服會被熱成人干的。

  楊維:“我命令,2201號機高空高速飛行試驗,立即開始!”

  殲20B的首飛已經在611所做過了,那個時候沒有隱身涂料都是黃皮,混在一眾驗證機里也不顯眼,但只做了亞音速試飛。

  試飛員得到指令,推動油門起飛,因為XW9發動機的因素和機體展弦比更小,所以滑行距離更長,400米才拉起。

壞消息:旅游要結束了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