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二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余的

  青州府瘟疫已被控制,本月內百姓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這個消息,如同一個重磅炸彈,直接在大明朝堂上炸裂開來。

  群臣色變,震驚質疑的表情,幾乎在朱元璋說完的同時,就涌現在他們的臉上。

  沒人相信,青州府的瘟疫,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就要被解決了。

  太出乎意料了。

  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哪怕是看好蘇璟的世家寶之類的。

  瘟疫之事,可以被控制,但控制的這么快,是不是太夸張了。

  自古以來,各種瘟疫的記錄,那可太多了。

  規模范圍越是大的瘟疫,持續時間就越長,就越是難以控制住。

  但朱元璋剛才怎么說的?

  已經完全的遏制,本月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也就是說,在蘇璟的指導下,青州府完成了對于瘟疫的攻堅戰。

  這怎么可能!

  有人想要開口質疑,但這是出自朱元璋之口的消息。

  想想又將話給咽下去了。

  群臣無言,心里頭對這事,還是不太相信。

  當然,更重要的是,蘇璟若是真的將這事給解決了,那他一旦入了朝堂,鐵板釘釘的一股新勢力崛起。

  朱元璋最近做了這么多事,誰都看的出來。

  蘇璟是朱元璋主動推到臺前的。

  “怎么,一個個都說話了?”

  朱元璋看著臺下眾臣說道:“還是不太相信這個消息,是不是覺得賈紹祖可能傳了個假消息回來?”

  沒人質疑,朱元璋就主動給他們提出質疑。

  李善長立刻道:“臣以為賈知府不會做這種事,青州府瘟疫之事,事關數十萬黎民百姓,賈知府不會拿這事開玩笑。”

  給朱元璋的折子里造假這種事,的確有人干。

  沒錯,即便是朱元璋殺官就像是殺雞,這種事依舊有人敢干。

  利益和風險匹配的時候,總會有膽子大的出現。

  不過那都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造假的范圍也不大。

  朱元璋大概率不會注意到。

  這青州府瘟疫,那是一府之地的大事,盡管青州府距離應天府還是有段距離的,朱元璋想要了解沒那么簡單。

  僅僅是一道折子就要好幾天才能送來。

  但瘟疫的范圍很大,正常持續時間也長。

  只要稍微調查下,這事情的真偽就能分辨。

  賈紹祖的膽子再大,也不會干出這種蠢事來。

  “善長,你是左丞相,你說說看,這蘇璟,朕該如何處置?”

  朱元璋朝著李善長問道。

  他可不是隨意問的,李善長現在代表著整個淮西集團。

  雖然不能說鐵板一塊吧,但大部分淮西集團的成員,都是以李善長為首。

  他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淮西集團的態度。

  李善長立刻道:“臣以為蘇璟防治瘟疫,此乃大功一件,應當賞賜。”

  表明態度這種事,李善長還是很懂的。

  這種時候他就沒有半點的遲疑。

  “好。”

  朱元璋笑了,又看向其他人道:“你們呢?你們認為蘇璟應該如何處置?”

  他的目光落到了崔亮的身上,之前就是崔亮這個禮部尚書帶頭的。

  現在的崔亮什么都沒說,也什么都沒表示,就這么站著。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了,朱元璋這是在推蘇璟。

  蘇璟又有著治理青州府瘟疫的大功,誰還敢說什么?

  這種時候跳出來,那就是自找苦吃。

  “看來你們都覺得蘇璟做的不錯,朕也是這么想的,此功甚大,必須嘉獎!”

  朱元璋十分滿意的說道:“不過具體的嘉獎事宜,等蘇璟回來之后,朕再行定奪。”

  朱元璋還留了個小懸念,沒有直接把給蘇璟的嘉獎公布。

  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留著到時候再說,操作空間更大。

  當然,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原本的備案之中,并沒有蘇璟直接搞定瘟疫的情況。

  即便是朱元璋,也對于蘇璟直接把青州府瘟疫的事情給解決,感到無比的震撼。

  整個大明朝堂,就沒一個人相信,青州府瘟疫的事情,蘇璟能處理到這樣的程度。

  早朝很快結束,群臣散去。

  奉天殿外的階梯上,一眾大臣還是有點懵逼的狀態。

  青州府瘟疫,就這么被蘇璟給處理好了。

  這可是瘟疫啊!

  哪怕是蘇璟真的有辦法,也沒可能如此的迅速吧?

  他們想不通,也無法理解。

  丞相府。

  一眾淮西集團的官員聚集在李善長的家中,當然,大部分都是文官。

  像是徐達常遇春這類的,并未過來。

  他們雖然也算是淮西集團的成員,不過徐達不結黨,只站在朱元璋的身邊。

  他身為大明大將軍,右柱國,是有資格這么做的。

  而常遇春的話,他就是單純的太子黨。

  和李善長沒必要有太多的聯系。

  “丞相,今日朝堂之上,您為何要幫蘇璟說話?”

  有一名官員問道。

  這也是其他在場的官員想問的問題。

  如今的大明朝堂,淮西集團已經是半壁江山都不止了,劉伯溫請辭之后,再無人可以與他們抗衡。

  這時候,蘇璟出現,明顯就是他們的對手。

  李善長可是他們的代表人物,幫蘇璟豈不是在損害淮西集團的利益。

  倒也不是說看不清局勢,而是身在其位,想到的就只有自己的利益。

  李善長知道自己的位置夠高了,還要再多的影響力,只會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他的做法,站在他的角度上,是正確的選擇。

  但對于淮西集團的成員來說,這意味著他們話語權的縮小。

  這是一個利益集團,大明朝廷里,就這么多位置。

  蘇璟真到了的話,勢必會分出去不少。

  誰都清楚一黨獨大不是什么好事,適當的優化,可以保持其生命力的長久,但誰也不希望自己是那個被優化的那個。

  這會聚集在李善長的府里,自然是來表達態度的。

  “諸位,你們的想法我都清楚,但現在,蘇璟做到了你們都做不到的事情,陛下嘉獎已經是必然之事,我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說不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李善長還是稍稍解釋了一下。

  畢竟他已經打算撤下來了,這人要走了,得稍微留下個寬厚點的印象。

  “那這蘇璟要是真入了朝堂,丞相大人總不能坐視不理吧。”

  又有人開口問道。

  說到底,還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

  現在淮西集團一家獨大,可以拿到的利益最多的。

  在各級官員上,也有著最多的話語權。

  蘇璟這一過來,還是帶著朱元璋的強勢推力而來。

  他們的既得利益肯定受損,李善長這個左丞相,得做點什么!

  李善長看著面前的一眾官員,心中也是不由的感嘆。

  身不由己啊!

  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大明左丞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甚至朱元璋大封功臣,自己也排在了徐達的前面,成為第一人。

  淮西集團實力無比壯大,劉伯溫請辭,朝堂之上再無對手。

  似乎是到達了人生巔峰,應該再無煩憂。

  但此刻,來自集團內部的聲音,卻是在逼迫著他。

  這不是某個人的意志,這是團體的意志。

  李善長是其中的首領,但他無法左右這個集團不斷擴張的意志。

  “蘇璟此時還在青州府,諸位大人是不是擔心的有些太早了。”

  李善長緩緩道:“比起你們,我對蘇璟的了解也多上幾分,有些事,急不得。”

  “倒是你們,這下朝之后,一窩蜂的往我這跑,心里還有陛下嗎?都散了吧,咱們是大明的臣子,要為大明謀福祉。”

  一頓冠冕堂皇的話語,李善長直接將眾人遣散。

  他根本不想出現這樣的事情,丞相府中群臣聚集,這對于任何一個天子而言,都是會引起猜忌的事情。

  隨著這一眾大臣散去,李善長揉了揉太陽穴,只覺得太累了。

  “丞相,下官帶了些龍井,給您泡一些?”

  胡惟庸拿出一盒茶葉,看似詢問,但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沖泡。

  李善長看了胡惟庸一眼,說道:“惟庸啊,你看到了吧,事情不好干啊!”

  胡惟庸一邊泡茶一邊說道:“丞相,您日理萬機,這點小事,又怎么能難倒您呢。”

  要想仕途走得好,領導馬屁得拍好。

  聽著胡惟庸這話,李善長笑道:“惟庸,你就別往我臉上貼金了。還是說說這蘇璟吧,這青州府瘟疫被他給妥善的解決了,此事你怎么看?”

  胡惟庸泡好一杯茶,雙手恭敬的奉到了李善長的面前:

  “這位蘇先生是能人,惟庸不如他。”

  李善長細細品了一口道:“不錯。”

  一語雙關。

  “那日后,你知道如何與他相處嗎?”

  李善長又問道。

  胡惟庸立刻道:“丞相教誨,惟庸不敢忘,與蘇先生只可合作,不可敵對。”

  李善長微微一嘆道:“確實是沒想到大,這瘟疫之事,蘇璟竟然真能解決,恐怕此刻震撼的人,不止你我嘍!”

  誠意伯府。

  剛剛得到消息的劉伯溫,激動的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蘇先生果真是天人,比我所料還要厲害!”

  劉伯溫笑著說道:“不,蘇先生比我料想的厲害,那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么。”

  鄂國公府內。

  常遇春春風滿面,本以為還要求情,沒想到根本就是自己想多了。

  “我就說嘛,蘇先生什么人物,這點小事,那不是手到擒來。”

  藍氏一副就該如此的樣子。

  常遇春看看藍氏,嘿嘿笑道。

  常婉說道:“父親,蘇先生這拯救了青州府的百姓,陛下應該會給予一些獎勵吧。”

  “沒錯,這次蘇先生的功勞可大了,陛下在朝堂上那是相當的開心,直接就說了,要給蘇先生嘉獎呢。”

  常遇春回答道。

  作為跟隨朱元璋征戰多年的將領,常遇春很少見到朱元璋這么的高興。

  “那陛下到底嘉獎了什么呢?”

  常婉繼續問道。

  常遇春搖頭道:“陛下沒說,要等蘇先生回來了再決定。”

  常婉想了想,說道:“看來陛下是也沒有想到蘇先生能做到這件事啊!”

  常遇春聽到這話,微微一愣。

  魏國公府中。

  “父親,這怎么可能?”

  徐妙云聽著徐達的話,一臉的不可思議。

  青州府的瘟疫,就這么的給解決了,實在是太讓徐妙云意外了。

  “沒什么不可能的,這事是青州府知府親自上的折子,不會有假,也沒人有這個膽子在這件事上作假。”

  徐達笑呵呵的說道。

  能看到自己這個女兒這般驚訝的神色,那也是相當少見的事情。

  徐妙云追問道:“那蘇先生到底是如何解決青州府瘟疫的呢?按照古籍中的辦法嗎?不應該有這樣的效果啊!”

  “還是說蘇先生有著自己的手段,已經將瘟疫研究透徹了?”

  徐妙云喜歡刨根問底,比起別人的震撼,她更想知道蘇璟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徐達搖頭道:“這就不知道了,不過我想賈知府的折子里應該寫了具體的方略,之后應該會公布的,廣告天下,以后瘟疫之事,便不再是大明之患了。”

  徐達自己說著,頗為感慨道:“蘇先生此舉,可利萬世啊!這份功勞,怕是陛下的嘉獎不會輕。”

  蘇璟可不僅僅是救下了青州府一府之百姓。

  在封建王朝,瘟疫其實是一件相當高發的事情。

  各類歷史記錄之中,都有著許多的記載。

  也有了蘇璟治理的經驗,那之后再發生瘟疫的話,就等于有了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案。

  瘟疫,自此不再是大明的憂患了。

  這功勞,可太大了!

  徐妙云沒管這個,自顧自的說道:“等蘇先生回來了,我一定要好好向蘇先生討教討教。”

  戶部。

  楊思義正看著賈紹祖寫的防治瘟疫辦法。

  準確的說,是蘇璟執行,賈紹祖記錄的辦法。

  防治瘟疫一事,事關民生,主要是由戶部負責管理和執行。

  不過,因為蘇璟接手了青州府的防治管理工作,所以朱元璋沒讓戶部參與。

  是的,別看朱元璋在朝堂上一開始表現好像對蘇璟沒那么信任,私下里也斥罵了蘇璟。

  但實際上,朱元璋早就暗暗在給蘇璟鋪路了。

  戶部不插手,這事辦成了,功勞就全是蘇璟的!

夢想島中文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