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六十章再下一城

  制作環節結束后,就到了評審環節了。

  評委團成員是世界廚師聯合會推選出的評委代表,以及職業美食鑒賞家組成的專業人士,一共十六人。

  他們按照隊伍排序,依次來到了國家隊的展位前,開始了品鑒。

  他們評審得十分仔細,先看后聞再嘗,在嘗每道菜之間,還會用清水漱口,來防止串味。

  每嘗一道菜,他們都會在手中的打分表上記錄下菜品的分數,并且寫下評語。

  不過在品嘗過程中,他們并沒有進行任何交流,這是防止他們互相進行影響。

  評委的效率很高,每道菜都淺嘗輒止,只吃一口,絕不多吃。

  這樣是為了留下更多的胃口來品嘗后面隊伍的菜,免得吃飽了吃不下去。

  人在吃飽了之后,味覺敏感度會有明顯的降低。

  為了保證公平,在計分的時候,評審后半程的參賽隊伍分數會乘一個系數,最終得分會有相應的提高。

  這也是為了平衡評委在品嘗過程中,味覺敏感度不斷降低,所導致的感官輕微失衡。

  評委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品嘗到了華夏隊這邊。

  到了展位前,他們就盯上了剛剛出鍋的蔥爆牛柳。

  剛剛李逸爆炒的“烈火炒法”視覺刺激很足,也引起了他們的好奇。

  另外用猛火爆炒出的蔥段散發著蔥香,在餐桌上各道菜之中顯得格外明顯。

  這道菜用的是大蔥,而在華夏乃至整個被華夏文化覆蓋的東亞地區,大蔥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調味品。

  它的地位就相當于洋蔥之于中東以及歐洲,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而用爆法做出的蔥,是香味最濃郁,又能保留最多汁水,口感最好的吃法了。

  圍著蔥爆牛柳,評委們先后上前仔細觀察,用手引著香氣深嗅,從外觀造型,氣味香型進行了評判過后,才開始動手進行品嘗。

  得益于李逸最后才炒這道菜,以及提前熱好的餐盤持續加熱,此時的蔥爆牛柳還保持著相對較高的溫度,鑊氣十足。

  于是,當評委們夾起蔥段和牛柳時,依然還能感覺到它們撲面而來的熱氣。

  但這股熱氣卻是由濃郁的蔥香構成的,不過在初段的蔥香過后,經過煎炸的牛肉香氣卻忽然從濃郁的蔥香中凸顯了出來,像是躍出海面的太陽,清晰而又熱烈。

  聞到這股香氣后,評委們沒有急著吃,而是仔細嗅了幾下,分辨著牛柳的調味。

  這也是在讓牛柳的溫度自然降低。

  等到牛柳略微降溫過后,他們才將牛柳送入口中,仔細品嘗了起來。

  爆法是中餐中最講求火候的技法,廚師可以把食材控制在剛剛成熟的狀態,讓食客品嘗到最鮮嫩的口感。

  而李逸用的牛肉都是提前漿過的,更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牛肉的水分。

  于是,當評委們一口咬下時,鮮嫩的牛柳中頓時涌出了一股鮮甜的汁水。

  而當牛柳下方的蔥段被牙齒擠壓,釋放出了一股獨屬于蔥段的鮮甜汁水時,這兩股味道就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獨特的香味,占據了所有的味覺感官。

  肉眼可見的,評委們的表情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眼中都多了幾分驚喜。

  隨著咀嚼,香氣越來越清晰,評委們也不由露出了一絲滿足的笑容。

  將口中牛柳咽下后,有不少評委都再次看向了蔥爆牛柳的盤子,眼底閃過了一絲猶豫。

  他們都有種想要再來一塊的沖動。

  不過這股沖動很快就被他們按捺下去了。

  后續還有很多菜要嘗,不能破壞規則。

  跟著,他們就看向了第二道菜。

  出菜順序是由李逸決定的,李逸安排在第二道的菜是金蛇獻福,也就是響油鱔糊。

  但在評委們動手之前,李逸卻拿過了餐盤旁邊的一個小銅壺。

  他握著壺把,隔著一層手巾布,當著評委的面,向響油鱔糊上倒去。

  一股滾燙的香油澆在了響油鱔糊上方鋪著的蒜末和胡椒粉上,發出了一陣滋啦油響。

  響油鱔糊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得聽這一聲油響。

  而潑油也不光是為了熱鬧,也是為了在食客吃菜前,將這道菜的香氣激發到極致。

  響油鱔糊吃的就是蒜香和胡椒香,熱油潑下,瞬間激發了蒜末和胡椒粉的香氣,迅速彌漫了開來。

  聞到這股香氣,不光近處的評委隨之挑眉,就連相鄰其他國家的參賽大廚,也都伸長了脖子,望著李逸面前飄散熱氣的響油鱔糊,驚嘆不已。

  他們不是驚嘆于這道菜的味道,而是驚嘆李逸現場潑油的操作。

  雖然他們并沒有鑊氣的講究,但也知道剛出鍋的菜香氣是最濃郁的。

  果然,在嗅到這股熱烈的香氣之后,在場評委們都忍不住齊刷刷的吞咽了口口水。

  而他們的反應,全都在李逸的預料之中。

  他之所以把這兩道菜安排在最前面,就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

  央視直播間里,觀眾也看得口水直流。

  雖然他們嘗不到味道,但隔著屏幕,看著熱油激發出的滾滾熱氣,他們也能想象得到這道菜有多香。

  緊跟著,香煎熏馬腸、自貢鮮椒兔、蟠龍獻福、虎皮肘子…評委們逐一品嘗著一道道菜。

  每嘗到一道菜,評委們的表情都會有一番新的變化。

  熏馬腸的獨特煙熏味,鮮椒兔清晰的鮮麻,還有蟠龍菜的獨特口感,虎皮肘子的香濃鹵味,華夏隊送出的每道菜,味道都截然不同,有著清晰且獨立的風格。

  在品嘗其他國家的菜品時,評委們都能感覺到它們是同出一源的,都有著統一的風格。

  但華夏隊的菜,風格卻太過多變,感覺就像是每道菜都來自一個國家一樣。

  這讓評委在吃得盡興之余,也不免感嘆,華夏的飲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就這些菜所展現出做法的豐富程度,都趕得上一個大洲了。

  十二道菜吃完后,評委們也打完了分。

  有些留戀的離開了華夏餐臺,評委們直奔下一個國家隊。

  或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評委在評審后續隊伍的時候,速度都加快了不少,每個隊伍的評審時間都遠不及華夏隊,甚至連一半都少有。

  一輪評審過后,評委們回到了評委席,將打分表遞交給了工作人員進行計分。

  二十分鐘的計分結束后,評審團主席當眾宣布了獲獎隊伍。

  在所有人緊張的注視下,華夏隊的名字被宣讀而出。

  這也意味著,華夏隊再下一城,拿到了第二個項目的冠軍。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