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章十二 不周零落荒蕪,法相豈莊嚴

  孫木由自散了業力,與道人入得不周深處。且說這不周山,原是天地分離,鴻蒙初開時,造化和合,成就的一道撐天巨擘。

  此處實為宇宙之中,可遍現眾生心境,仁者登山,能見巍峨;螻蟻入境,僅知犖確。先時有一篇贊語,單道山巒妙處,詞曰:

  古君未化他先化,太一未生他先生。

  非石非土咸海育,非虛非實四洲亨。

  青牛載主凌空過,但見絕巘駐危城。

  輕轉銜環四蹄舉,令勿莽行觸天倫。

  南華再度捻須嘆,不笑列子馭風聲。

  驟若長鋏沖牛斗,渾無際涯驚六神。

  而今誤闖兩小鬼,豈見蒼茫與縱橫。

  混混把盞如作宴,旋舞鼓瑟又吹笙,

  來年不曉誰將入,再覽殊境當何逢。

  六道有心千百億,峰巒顯相亦兆層。

  然自然之數,變幻萬千,偏他二人來時,山已斷折,當初的浩蕩奇景,早就化作了焦土。眼見得殘柱傾伏,如巨人殞命,唯余殘軀,或有萬豸爭食。

  木由先前聽聞不周乃大峰之境,原以為他山俱有奇花,此萬岳之祖,其景自當尤甚,孰料難尋片葉,枯枝衰草盈野。焦石亂丘之間,隱有肅殺之氣,耳畔冥冥哀怨之聲,入眼望去,四方皆存迷離之霧,令人難辨其所。

  少年雖是天生地長,野麓里奔逐慣了的,但見這般景象,也難免心驚,雖不曾明言,暗暗飄唏噓之語,深知此處殺業深重,并非吉地。

  正不知所措,卻尋不得道長身影,心里頭難免不安,忽又察覺腳下叮咚列陣之音,俯首細察,竟是一幫微巧螻蟻結隊而行,瞧它前赴后繼,大呼小叫,雖聲如蚊吟,卻無比清晰。

  “走快點,跟上些!莫要脫了隊伍!”一長蟻搖頭擺腦,吆喝起來。

  “咱們世居于此,何故遠徙?”伍內幼蟻詢問。

  玄駒開口:“不周山斷,后土凋敝,我等自當另尋沃野,重煥生機。”

  幼蟻又言:“誠如是,可古哲蟻王有教誨,不周山境,四面皆無邊之海,既隳敗若此,又何處可避?上蒼心存好生德,而今萬徑無蹤,恐有天人轉勢。我本朝露溘至,尺澤輕鯢,安敢丈泊;螢火之光,豈能逐日?若得自安,或有朝一日,否極泰來,亦未可知。”

  幼蟻語畢,眾蟲皆愕然,躊躇不能行,忽有一聲高昂叫罵傳耳:“噫!蟻長呢老撮鳥,想是頹邁年高,思慮疲敝,竟令我等做此凌空韜虛之事,白熬力氣!”

  于是眾蟻皆散去,蟻長疾呼,喑啞而未成。

  木由正思索這事,忽聞耳畔霹靂,眼前金光頻現,原是那道士正在作法,于掌中射出驚芒萬道,直沖浩蒼,霎那驅散掉迷霧,還個天朗氣清。

  男孩不禁撫掌大呼:“好手段,前輩果真高妙!”

  而那道人卻面色凝重,厲聲對其吩咐:“你且把皮囊交與吾,我將它安在此地,也算是物歸其所。”

  木由正欲給他,不知心中為何犯疑,遂而發問道:“仙長還望慈悲解答,此物若是悟空之軀,怎與這海外之地有了干系、當’物歸其所’?”

  道士眉關緊鎖,不似之前從容,恐少年遷延,只得應付說:“汝觀此處,地毗海東,天柱末端所指,其為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汝等泰運之人,原發于此,既脫俗身,自然歸于這里,勿再生疑了!”

  木由見道長慍色,不再矯情,立將包裹交上。男人一把接過,置于海邊,口中誦叨:“金匝金匝生金匝,我今為汝解金匝,終不為汝結金匝,唵,祥中祥,吉中吉,波羅會上有殊利,摩訶般若般羅密!”

  這番咒語并未叫孫木由聽見,他只知道人念念有詞,不曉用何妙法。但見真言唱罷,那物化作一巖卵,色理與周圍無異,只形態若猢猻。

  道士作法訖畢,身如頓負萬鈞之重,額間不止汗落。而方才此物化石之際,木由忽覺一股憂氣襲上心頭,竟沒來由滴落下幾顆淚珠來,未察道人之變。

  見事竟已了,他這才驚覺自身未死,正欲詢問道長為何與先前說法未同,無料對方竟沉聲大喝:“悟空、悟空!”,男孩一愣,見他呼得莊肅,亦不敢輕慢,伏身呼:“仙師!”,道人又曰:“你我今日緣分已滿,當作別也!”

  木由一聽“作別”二字,頓時愕然,呆愣地上,不知何言語,久而疾聲:“我似還活著!仙家如何就拋下末學?前路漫漫,疑惑猶多,若無前輩引領,愚人怎可登岸?不如且告知,道長何處去,我定牽馬相隨!”

  見他苦笑:“你肉身消逝,何來存活,不必糾纏于此。且聽吾一言,萬物因緣而起,因緣而滅,你我各有法途,焉能長伴?今引你到此,大事備矣!前途自現,何必逡巡?我且說一偈語,付爾后路所遇,當牢記,時時參悟,不可憊懶!”

  木由已知無法挽留,只得靜聽垂訓,道人即說偈曰:

  “知地當謀天,法情總相連。

  靈臺花現處,最易出奸邪。

  心猿逐意馬,若矛盾相攜。

  彼不離于此,亦莫更相詰。”

  道士付偈既已,搖頭終言:“汝今當入地獄,歷經因果,那玄駒回巢,你且循跡而行,方知入口所在,前路浩蕩,莫再游離!”

  說罷,散作一羽白虹,消影無蹤。

  孫木由自是遵教尋蟻不提。且說那靈山福地,大雷音寺處,如來正逢誕辰,即后世“浴佛節”也。

  是日,佛陀沐浴已畢,從池中起,著青色法衣,跏趺而坐,右手結說法印,便要開示。

  爾時,靈山大眾,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世界、他世界欲聞法者皆恭敬而立,待佛弘經,如來卻頷首道:

  “諸位莫急,那分心者到矣。”

  話聲才落,金蟬自人群中來,恭敬三拜,白佛言:“世尊,承佛威念,當度四緣,然那孫木由委實天真,未忍斷其根源,貽誤大業,于法有罪,乞請懲處!”

  佛祖對曰:“此非爾孽,實緣果所致。汝今證在小乘,未入大乘勝境,存一時慈念,斷送百代福澤。如來不言爾罪,但說因緣如此,禪絮沾泥,事已做成,悔藥難沽。你既已死,當十世轉生,歷諸魔難,望能潛心修證,得大成就。”

  言罷,天人師即為眾徒言法:

  “天地萬靈,生而為仙、為人、為獸、為精怪、死而為鬼。身既黃泉,名籍未銷,此非稱鬼,乃中陰之身。今有一中陰身,永不作鬼,亦不他生,得出六道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前所未有,乃獨金蟬之緣也,眾不可效。”

夢想島中文    悟空悟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