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故事設定集

設定集1、九州世界  九州世界,分為俗世帝國與世外修行界。

  世外修行界:

  主要勢力為“四圣閣七福地十二洞天”,四圣閣是分別鎮守東西南北四域的強大組織,是維持俗世帝國與世外修行界秩序的屏障;七福地是一群崇尚“順應天道”、與世無爭的修道之人,偶爾會到俗世除魔衛道;十二洞天則是一些占據了洞天福地的閑散修行者或術士、方士組織,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善惡不一。

  俗世帝國:

  統治九州絕大多數地域的大統一封建帝制國家。

  中央吏制采用的是“三公九卿”及九品官階制度,地方行政則采用的是州、郡、縣三級。

  整個帝國版圖以正中心的中州為圓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劃兩州,每州再分設十郡,每郡又設十縣,縣級之下,有亭、里等大小轄制不計其數。

  帝國朝廷的官員體系,只任命、管理、監督到郡一級,在這個體系內的,是屬于真正吃皇糧的朝廷命官,共有九品之分。

  當前的大統一皇朝是“大楚帝國”。

  大楚的開國皇帝——楚高祖是平民出生,在推翻前朝大周國奪得天下大統前,他并無受敕封的爵位。因此,稱帝后的楚高祖便任性地直接以自己的“楚”姓為國號。

2、武道境界  利用“精、氣、神”三種生命能量不斷強化自身、溝通萬物的修煉體系。

  習武之道,煉人之精,聚地之氣,通天之神。是精氣神,為武之源。入武道者,首練強精健骨,鍛體如鋼,是為精武境。通穴開脈,氣行周天,是為真武境。聚氣化形,立地開源,是為靈武境。氣筑神臺,一念萬法,是為神武境。

  境界從低到高依次為:

  凡武境——尚未踏入修行界門檻的普通人,使用拳腳器械進行戰斗。

  精武境——開始系統化鍛煉筋骨的初級武者,可通過氣血強化肉體,達到“鍛體如鋼”的階段最高境界,徹底開發出身體潛力后,會逐漸產生“氣感”。

  真武境——武者開始感應到體內“真氣”的存在,通過“吐納”吸收真氣,通過“丹田”儲存真氣,通過“經脈”運行真氣,通過“穴位”釋放真氣,最終在身體內形成“周天運轉”,并使用“真氣”作為戰斗資源。

  靈武境——對真氣的使用達到極高境界后,武者能夠利用自身的真氣感應天地萬物的本源力量,并發現“源氣”的存在,然后利用自身真氣為引,吸收、凝煉天地間的“七種源氣”作為戰斗資源,釋放強大的“源術”進行戰斗。

  神武境——傳說中的境界,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整個九州武道修行界也只有寥寥數人可以達到。晉升方法未知,只知道達到此境界后,可以實現“內觀”,開啟“神臺”,進入靈魂層面的修行,最終實現“一念萬法”,可以操控天地間的大道之力用于戰斗。

  神武境以上——存在于口口相傳的想象之中,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并非人類能達到的境界,通常用于描述或解釋一些超自然現象,多與人類崇拜的“神明”相關。

  每個大境界中,又分別有“入門”、“小成”、“貫通”、“巔峰”、“圓滿”五個層次,不同境界、不同層次的武者,在精、氣、神方面都有不同特征。

3、天碑學院及天衍錄  傳說,三千年前,有一位驚才絕艷的身份顯貴之人,在夢中受天道感召,來到北域的群山之中,找到了一座當時還沒有命名的奇偉巨山。

  經過一番艱辛攀登,他在山頂發現了一片上古碑林,當中有數以千計來歷不明的巨型石碑,上面刻有當世人無法辨認的奇怪圖案,瑰麗宏偉,神異非凡。

  這個人根據夢中的天道啟示,結合彼時的人類文字,創出了一套“古譯法”。通過這個方法,找到了人類文字與上古碑文圖案間的關聯,終于能夠翻譯上古石碑中的內容。

  一段時間后,他發現,上古碑林的碑文里竟是一座無窮無盡的知識寶庫——里面的內容涵蓋天文地理、萬物博記、農工技法、醫卜術數等等,甚至還有教導人們的為人處世之道與治軍用兵之法。

  碑文中所記載的技術、工藝與思想都是他聞所未聞的,并且其先進程度遠超當時的文明水平,如果能夠善用,將大大提升人類的文明發展進程。

  于是,這個人認為這石碑林是上蒼恩賜的“天書”,故將此巨山命名為“天碑山”,將山頂的上古石碑林命名為“天碑林”。

  此后的歲月里,他與自己的追隨者在天碑山上創立并興修了“天碑學院”,專門挑選擁有絕佳悟性的人收為弟子,教導他們學習天碑林知識,傳授他們古譯法,帶領他們一同參悟、翻譯碑文。

  久而久之,人們漸漸忘記了他的姓名,而尊稱他為“創院圣人”。

  創院圣人臨終前,與弟子們一同將畢生所學分門別類,編撰成書,終于著成了一套驚世駭俗且包羅萬象的叢書——天衍錄。

  天衍錄由圣人及其弟子通過“古譯法”翻譯天碑林中的上古石刻碑文獲取知識,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后編撰成書。全書以“經緯”與“治世”為兩大主題,分為上卷“經緯”三篇:天、地、人和下卷“治世”六篇:農、工、商、兵、醫、藝。

  在成書的過程中,許多憧憬著天碑學院卻因資質不足而無法加入的人,逐漸匯集在天碑山腳下生活,久而久之,這里便形成了一個小型城鎮。

  這個小城鎮取“梅蘭,君子之友”的寓意,命名為“梅蘭鎮”。

4、世外之人  世人根據江湖上千百年中偶然獲取到的一鱗半爪拼湊出了“四圣閣七福地十二洞天”這個說法,并根據一些武林高手的推測,逐漸描繪出了這些人的形貌。人們依據這些世外之人所從事的活動,把他們分為:

  方士,精通方外工技之人,善機巧、煉器、傀儡等造物之法,也是相對與人間俗世接觸最多的一類人,因為他們大多隱藏于人間市井,只是從不顯現自己的異能。

  修士,專注修煉內丹之法的武者,并且有統一的崇尚“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信仰,善劍法、丹藥、醫術。修士們根據主修方向的不同,分布在九州大地的七座隱秘大山之中,建立了傳承不知多少年月的七大修煉門派。據傳說,這七處隱秘大山皆是匯聚天地清氣的靈山福地,因而他們的所在被統稱為“七福地”。

  七福地的修士們也是相對親和俗世的一群人,并且他們的教義也鼓勵他們除魔衛道,因此九州各地或多或少都留有一些修士們懲惡揚善、扶危濟困的傳說,只不過因為這些修士的行蹤都極為縹緲,從未有人能真正目睹他們的行事。同時,七福地偶爾會在俗世收一些天賦絕佳的孩童作為弟子,但這些孩童一旦入山,便需永遠切斷與俗世的聯系,至死不能私自下山。

  術士,研習奇門遁甲與陰陽術數之人,善星卜、風水、相面,因為能夠卜吉避兇,他們往往會成為俗世權貴和武林豪門捕獵的對象,因此術士們都極為擅長隱匿行蹤,幾乎沒有在俗世文明的記載中留下過什么痕跡,只有每次天下大亂或皇朝更替時,會有一些零星的有關術士的傳說與故事夾雜其中。

  這些世外之人的共性便是高深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從不輕易插手俗世人間與九州皇朝的事務。但他們終究是擁有了巨大能量和底蘊的存在,因此,自九州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皇朝以來,每一屆統治者都會建立一些專門尋找、監視世外的機構,并且嘗試將世外不可知之地化為己用。

夢想島中文    天衍遺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