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

  自從確定了項目之后,徐景昌的日子就輕松了,畢竟做事的又不是他。

  上上下下,大家伙都在忙活,他倒是也忙,忙著給徐家開枝散葉,這么大的家業,不多生幾個孩子怎么行?

  這是徐景昌的心里話,鼓勵生育,真的不難,有房子住,有錢花,有好位置,有偌大的家業,還有閑工夫,傻子才不想多生幾個呢!

  當然了,他也不能整天整夜,沉溺一件事…偶爾還得干點別的,比如發表一下平章院戰略安全評估報告。

  這玩意從他到北平就在著手寫,一直到了現在,總算拿出了第一稿…不是徐景昌偷懶,實在是內容太多了,第一版就有五百多頁,超過了十五萬字。

  據說朱棣拿到之后,整整看了三天,廢寢忘食,絲毫不敢疏漏,隨后降旨,這份報告明發六部,要求全天下七品以上官吏,全部通讀。

  不光如此,還要集思廣益,提出建議,進行討論。

  光看這個陣仗,簡直堪比御制大誥了。

  “我倒要瞧瞧,姓徐的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

  夏原吉氣哼哼翻開了這份玩意,最初他還一臉不屑,可是看著看著,老夏的眼珠子就瞪大了,很快整個人就不好了。

  他通讀下來,又把關鍵的地方找出來,反復研讀…徐景昌的東西有個好處,他不拽詞,沒有那么多難懂的字句,可就是這些大白話,越看越讓人心驚肉跳,驚呼連連。

  和夏原吉一樣的人,不在少數,吏部天官蹇義如此,通政使解縉也是如此,其余楊榮、黃淮、胡廣、金幼孜…這些號稱朝中重臣,大明頭腦的人物,無不驚嘆。

  包括探花郎徐欽在內,都被堂弟的想法驚到了。

  轉過天,武英殿議事,徐欽是沒有資格參與的,但是朱高熾特意把他叫了過去。

  跟諸位重臣一起,大家伙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徐景昌的這份東西。

  徐欽能參加,主要是他前面闡發了天下財富共有一,所以需要從海外蠻夷處賺錢的想法。這套主張,等于為下西洋提供了思想基礎。

  也給朝廷理財提供了支持。

  因此夏原吉也很重視徐欽,視之為后起之秀。

  “徐探花,定國公的文章你看過了嗎?”

  徐欽道:“看過。”

  “你看了幾遍?”

  徐欽道:“慚愧,只看了兩遍。”

  夏原吉頷首,“我看了三遍,重要的地方,又看了兩遍。”

  徐欽一時臉紅,自己這個徐家人,還不如老夏用心。

  他抬頭看了一圈,發現在場重臣,幾乎都是理所當然的神色,不用問,這里面看得比夏原吉還多的,不在少數。

  一份報告,能產生這么大的影響,絕對是始料未及的。

  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是理所當然。

  徐景昌到底講了什么玩意,能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呢?

  其實也簡單,就是倆字:內卷!

  徐景昌認為北方邊防壓力大,九邊成為朝廷負擔,根本的問題,就是北方農田產出低,供養不了那么多人口,偏偏還面臨著草原游牧騎兵南下的威脅。

  又吃不飽,又要挨打,傻子才愿意留下來!

  軍戶逃亡,土地撂荒,造成邊防更加空虛,朝廷不得不投入更多…然后邊防就變成了國家的爛瘡,不斷失血。

  當初朱元璋建立九大塞王,戍守邊防,除了疼惜兒子之外,也是讓藩王守邊…畢竟連朱家人都不愿意去,還能指望誰?

  徐景昌簡單分析了情況,接下來似乎就要對癥下藥,提出對策了。

  但是他話鋒一轉,轉而分析起江南和中原的農耕條件了。

  江南魚米之鄉,水熱充足,不像北方那么寒冷,又不像南洋那樣,濕熱瘴氣…從氣候條件,生存環境來看,絕對是農業時代,最好的一塊地了。

  要不然也不會繁衍生息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族群…天竺那邊是耕地多,但是氣候酷熱,地形封閉,算不得好地方。

  至于美洲大平原,看起來不錯,但是由于缺少東西向的山脈阻擋,夏天颶風不斷,冬天冷空氣襲來,動輒幾十度降溫,對于農業時代脆弱的生產能力來說,絕對是災難。

  而歐洲那邊,雨熱不同期,只能長牧草,那就更不用說了。

  徐景昌在報告里面,雖然沒有對比全世界,但他也分析了,江南和中原的農業,主要是精耕細作…以家庭為主,不斷投入勞力,常年辛苦勞作,用汗水換取收成。

  一年才來,能填飽肚子,再有點結余,已經算是老天開恩了。

  當然了,放眼天下,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也不多。

  隨著人口生息繁衍,不斷增加,在每一塊土地上,都要成倍投入勞力,但是收獲卻增加不多…所謂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到了這一步,也就距離改朝換代不遠了。

  而且由于土地資源稀缺,又造成了地比人貴,所以才有了兼并橫行,稅基崩塌,財政崩潰,國家滅亡,改朝換代…

  這一套幾乎是農業社會的必然,很難打破規律,從這個循環跳出來。

  徐景昌講了這么多,他開出的藥方是什么呢?

  沒有!

  徐景昌沒有藥方,中原和江南的人口就這么多,土地也這么多,人口生息繁衍,不管怎么折騰,都是治標不治本。

  弄不好還適得其反。

  不過…在北方,或許可以試試不同的辦法。

  因為九邊軍戶逃亡,就已經證明了一件事,北方的農業條件,并不是很適合精耕細作。

  尤其是長城一線,延伸到遼東,這些地方降水就那么多,每年只能種一季莊稼…就算把老百姓累死,也產出不了多少糧食,一遇到水旱蝗災,立刻百姓破產,大量逃亡,成為朝廷重大的負擔。

  要怎么解決問題呢?

  徐景昌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家庭為單位的耕種方式不行了…必須擴大屯墾的規模,以千戶所、百戶所的規模,進行耕種。

  只有擴大規模,才能抵抗風險。

  然后也不要搞精耕細作…而是要盡力擴大規模。

  在江南,是投入兩倍的勞動力,增加兩三成的收獲…而在北方,要增加三五倍的耕地,換取一兩倍的糧食增加。

  核心就是多占土地,多用畜力,盡可能多耕土地。

  徐景昌到底留了一手,他沒提使用奴隸的事情,也沒說多占用土地,多開墾荒地,需要有強大的武力保證…但他也算是給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而且結合他現在所做,眾人也終于明白過來。

  所有的事情都串起來了。

  “定國公建議,廢掉衛所,就是放棄原來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建立學堂,教導衛所官吏,就是讓他們掌握經營農場的本事。和草原諸部進行貿易,就是獲取足夠的牛馬牲畜,用來耕田。”

  徐欽道:“還要天津港,資助諸王,設立商行,是為了糧食商貨販運做準備。如今又要召開騎射大會,會盟萬邦,是為了讓商賈繁盛,增加北方的產出,養活更多的百姓。”

  徐欽總結道:“我不敢說定國公的主張就一定對,但我以為可以一試。”

  朱高熾點了點頭,笑道:“夏尚書呢,你是財稅大家,國庫都在伱的手里,你有什么看法?”

  夏原吉長嘆連聲,“殿下,定國公的理財手段,比起臣只高不低,臣現在只擔心一件事,就是商賈大興之后。會不會出現一些始料不及的麻煩?”

  朱高熾笑了,“沒錯,我也頗為擔心…要不這樣吧,夏尚書,你辛苦一下,去趟北平,一來向父皇陳說應天的狀況,二來也是和定國公商議,要怎么配合北平的治理。”

  夏原吉怔了怔,無奈點頭,“臣…遵命。”

  朱高熾又看了看其他人,“大家伙還有什么說的?”

  蹇義立刻道:“殿下,夏尚書前往北平,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臣也收到了北平的行文,臣打算讓翰林學士楊榮,右通政吳山,還有一些朝臣,跟著一起北上。”

  被點到名字的,一個是內閣的重要臣子,一個是徐景昌的心腹,再加上夏原吉…蹇義這是排除異己啊!

  朱高熾想了想,竟然點頭了,“很好,我贊同。”

  夏原吉此刻卻瞪大了眼珠子,殿下,你這是要把朝政都交給蹇義嗎?

  這可不行啊!

  奈何朱高熾不想繼續談了,直接揮手,結束了武英殿議事。

  毫無疑問,蹇義成了最大的贏家,他把夏原吉也給弄走了,應天上下,就剩下一個太子監國。

  說實話啊,蹇天官不是要專權,實在是自己說了算的日子太舒服了,誰能拒絕?

  他連夜擬定了一份名單…自夏原吉以下,一共二十多位官吏,一起北上,前去探討事情。

  這里面還包括不少建文舊臣,黃淮和金幼孜也被他弄走了。

  內閣就剩下相對老實的楊士奇和胡儼。

  局面很完美,只等著朱高熾批準就行了。

  結果他的名單遞上去,朱高熾也批準了…只不過不是二十多人,而是五百二十多人!

  朱高熾一口氣增加了五百個!

  “所有太學生,想要入仕為官,或者參加科舉,都要先外放歷事。這一次根據吏部諫言,選派五百名太學生,前期北上,供北平行部使用。”

  蹇義頓時瞪大眼珠…這不是我建議的,不是!

推薦朋友新書,老作者大羅羅的,品質保證

夢想島中文    我的姑父叫朱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