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

  大族與大族,也是不盡相同的。

  江州陳氏,包辦族內一切。

  族人的收入雖然要上交,但也能留下一部分,剩下的錢財由家族分配。

  生老病死不用擔憂,吃住嫁娶勿須操心。可以選擇讀書做官,可以選擇貿易經商,或者擔任族內各種職務。

  遇到三災六病,家族立即就來幫扶。

  而華林胡氏,管理更加松散,鼓勵族人開枝散葉,做官的經常遷去外地。

  族內分家,也是允許的。

  但各門各戶,同樣受到家族控制。他們也有族產和救濟基金,也會幫助族人渡過難關。

  以上兩家,都屬于“義門”

  第三站,建昌。

  接下來的雷塘洪氏,卻沒有搞“義門”經營模式。

  有族產,但不多。

  有救濟金,但不充足,且救助范圍更小。

  一個大家族,已經分成好幾支,各自有各自的族長。互相之間有聯系,同時也有矛盾,甚至偶爾出現土地糾紛。

  各宗支之下,又分為很多小門小戶。

  甚至有混得差的,已經淪為佃農,須得佃耕同族富戶的土地。

  雷塘洪氏所在地,夾在陳氏與胡氏之間。

  并且,洪氏跟陳氏有矛盾。

  建昌縣是洪氏的大本營,陳氏卻一直在建昌兼并擴張。

  張良佑與諸多士子,跟隨總督浩浩蕩蕩殺去。

  三四千士子,大約有兩千人報名。

  他們此刻極為興奮,有一種在深山里苦修十載,突然仗劍下山斬妖除魔的味道。

  船隊剛剛來到娉婷鎮,都還沒抵達建昌縣城,洪氏幾個宗支的族長已在鎮外等候。

  魏良臣去收拾胡氏,就是從這里路過的。

  幾天時間過去,江州陳氏的遭遇已經傳開了。

  “老朽xxx拜見總督!”好幾個族長齊刷刷作揖。

  魏良臣問道:“誰是洪氏主宗家長?”

  一個老頭兒踏前半步:“老朽洪頊。”

  魏良臣問道:“你可知江州陳氏之事?”

  洪頊回答:“略有耳聞。”

  魏良臣問道:“你們洪氏有何想法?”

  洪頊說道:“官府丈田,洪氏必定配合。總督如果缺人手,洪氏愿提供一百識字青年相隨。”

  這就服軟了?

  魏良臣感覺好沒意思。

  他才剛開始發力,僅僅收拾了兩家,第三家居然被嚇到了。

  其實吧,不被嚇到,才不正常。

  雷塘洪氏的發跡時間較晚,遠遠比不上義門陳和義門胡。而且,還被這兩個義門夾在中間,已經沒有多少兼并擴張的余地。

  旁邊兩家更大的都服軟了,中間一個更小的還敢跳?

  魏良臣心情變得愉悅起來,直接聊起了私事:“我少年時就有所耳聞,聽說雷塘有一名士,喚作洪師民。其有五子,一子早夭,四子進士,謂之四英。”

  洪頊回答:“那是在下的叔父,已長辭多年。四英皆是在下的堂兄弟,去年最后一英也病逝了。”

  “可惜了。”魏良臣感慨。

  洪師民是黃庭堅的妹夫,洪家有一個雷塘書院,黃庭堅常年在此講學授課。

  因為有黃庭堅坐鎮,雷塘書院當時在江西數一數二。

  后來受到黨爭牽連,接著又是元祐黨禁,雷塘書院漸漸衰落。目前只有兩三百學生,而且多為洪氏本族子弟。

  雷塘洪氏,正在持續衰敗當中。

  洪頊帶領魏良臣前去書院,一路閑聊,不談正事。

  聊著聊著,魏良臣問道:“鄱陽洪氏,跟你們來往還密切嗎?”

  洪頊回答:“兩族雖然同宗同源,但江西洪氏極多,并無多少瓜葛。”

  魏良臣說:“你給鄱陽洪氏寫封信,就說雷塘洪氏愿意配合丈田。再過兩日,我會派吏員和士子,前往鄱陽那邊清丈田畝。”

  “老朽一定寫信轉告。”洪頊連忙應下。

  鄱陽洪氏,目前有一個洪皓,擔任大理寺右少卿,正在出使西域跟耶律大石聯系。

  洪皓被譽為“南宋蘇武”,由于態度強硬,被金國扣押十五年之久。

  洪皓還有個兒子洪適,十三歲就遇到搜山檢海,帶著年邁祖母、患病母親、五個弟弟、三個妹妹逃難。被秦檜罷官多年,后來在采石磯大捷中立功,并成為宋孝宗時期的宰相。

  魏良臣繼續說道:“陛下有旨,如果不是義門家族,就不必遷走那么多。你們雷塘洪氏,只要老老實實丈田,服從朝廷攤丁入畝,遷走五分之一即可。義門家族,必須拆走一半,留下的也要分家析產!”

  “陛下圣明!”洪頊大喜。

  “義門”尚義,有利地方安定,尤其是災年作用極大。

  因此,不論是從儒家道德,還是從朝廷統治角度,都屬于政治正確。

  朝廷鼓勵嘉獎這種模式,大家族紛紛學習模仿。

  比如范仲淹,就把范氏這樣搞。

  但范仲淹那種義門,跟華林胡氏類似,沒有江州陳氏那么變態。

  宋代嘉獎的義門模式,如今的大明卻要打壓!

  魏良臣說道:“遷徙的時候,你們自己決定誰去誰留。但要記住,無田少田者不遷。”

  聞得此言,洪頊臉上的笑容消失。

  很多洪氏族人,由于血脈久遠,已經淪為佃戶或自耕農。洪頊打算把這些人遷走,誰知魏良臣居然有應對之策,根本不給他留空子可鉆。

  這是逼著洪氏自己分家分田!

  想假分家也不可能,因為官府會清丈田畝,然后看著大族們分家。

  一旦分家完成,官府就發放田契,以前的老田契全部作廢。

  哪家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官府那里清清楚楚。并根據田產和人口,確定哪家達到了遷徙條件。

  如果分家析產極為徹底,全都不用遷徙。這種情況會出現嗎?

  有可能。

  但那絕對屬于狠人,意味著把大量田產,無償贈予落魄的族人,甚至是贈予外姓佃戶,而且還不給自己留下多少。

  能做到這種地步,朝廷樂見其成。

  雷塘洪氏的幾大宗支的族長,坐在一起開會商議。

  “朝廷也太狠了,逼著我們把家族分得散碎不堪啊。”

  “能不能先把田產贈予族人和佃戶,等風頭過了再收回來?或者贈田之時,讓獲贈田畝之家寫一張借據,事后用那些借據換回田契?”

  “你當官府是傻子嗎?”

  “怎就不能這樣做?”

  “不管是分家析出的田產,還是贈予外姓的田產,都是要在官府重發田契的。那些小戶拿到了田契,怎么可能愿意交出來?到時候必定報官,就算有借據也會被判定無效。”

  “何止啊。這魏總督奸猾至極,他分化瓦解各族不算,如今還想挑撥族內關系。”

  “我怎聽不明白?”

  “以前我們能抗拒官府,是因為舉族齊心。一旦分家析產,就變成一盤散沙。你想收回田契,第一個反對的不是官府,而是那些拿到了田產的族人和外姓!到時候,就不是洪氏齊心壓住外姓,而是族人和外姓聯手反抗宗族!”

  “這姓魏的,果然不是好人,遲早有一天要被雷劈!”

  “那該怎么辦?”

  “只能盡量分家,但各支各房手里也得有田,否則今后就沒法維持了。把那些妾生子、婢生子,還有不學無術、行為不端的遷走吧。但妾婢所生子,如果有學問好的,須得留下來科舉。”

  “遷走之人,名下也得有田產,用來跟湖南那邊置換土地。這些田產就交給官府了?”

  “還能怎樣?江州陳氏都服軟了,伱還想對抗朝廷不成?”

  “欺人太甚!如果是太上皇在位,肯定不會出這樣的事情。太上皇才是仁君,當今皇帝就是個…”

  “噤聲!不得亂講,當心有滅族之禍。”

  這群老頭兒,在密室里討論來討論去,發現所有空子都被魏良臣堵死了。

  洪頊最后只能無奈總結:“我們不算什么,江州陳氏才損失慘重呢。陳氏要遷走一半族人,江州田產被置換無數,而且還不得不分家。他江州義門陳氏,今后只能稱江州陳氏了。我們只須遷走五分之一,祠堂又在建昌,不用再懼怕與那陳氏爭田!”

  “對,我們雖然慘,但江州陳氏更慘。里外算上,還是我們賺了。”這位老兄是會算賬的。

  洪頊突然笑出聲來:“聽說陳氏的大家長,還有好幾個族老,被抓去南昌交給三法司會審了。他們那樣做法,在前宋就惹怒朝廷,現在居然還不收斂。”

  “是啊,天下義門有許多,如江州陳氏那邊卻少見。”

  “趕緊把此事了結吧。我洪家還有幾個族人在做官呢,可不要影響他們升遷。”

  “只要有族人還在做官,總有一天能再度振興家族!”

  雷塘書院外。

  張良佑忍不住問:“魏總督,前朝一直嘉獎義門,大明為何要打壓義門呢?學生心中有此疑惑,懇請總督賜教。”

  這話問出,隨行士子紛紛看過來,豎起耳朵等待聆聽答案。

  魏良臣微笑道:“大家都過來吧,原地坐下,不要怕臟了衣服。早在大明建國之初,朝廷在開封府拆分遷徙大族,許多朝臣就提出過疑問。你們可知,當時陛下是怎么回答的?”

  (推薦刀一耕的新書《璀璨華年1991》。今天看了這本書,老王決定下一本回去寫都市,新書開局已經構思好了。)

  (刀一耕的新書鏈接,我隨后貼上來。)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北宋穿越指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