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貢院,設在洛陽城東南角,在前宋時叫河南府貢院。
今后要用來舉辦全國會試,自然得進行擴建。附近一整個坊都被拆遷,整體并入貢院當中。
那些遷走的商賈和百姓,通通安置在最近的廟觀。把廟觀改建為民房店鋪,再補償給他們一筆錢,算是改建期內的租房補貼。
以張浩為首的金國舊臣,在原有貢院中參加恩科。
題目一道道公布,看得三百多個考生直愣神。
第一題:遼寧某知府,借丈田之機,收受賄賂一千緡,為大族隱匿田產五千畝。又納當地大族之女為妾,獲其嫁妝三千緡、妝奩田五百畝。
問:依《大明律》,該知府所犯何罪?當如何處置?
張浩的額頭開始冒出細汗,一是因為他不知道答案,二是他知道這是警告。
去年,朝廷留了一整年時間,讓這些金國舊臣準備恩科考試。而且還特別劃定了考試范圍,讓他們認真閱讀《大明律》等書籍。
張浩也認真讀過《大明律》,但僅此而已,并未仔細去記。
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明官方編撰的《論語正義》、《孟子正義》等書籍。
尤其是《大學正義》、《中庸正義》,聽說出自朱皇帝之手。肯定要重點關注啊,張浩也就三十出頭,拿出少年求學的勁頭通篇背誦。
第一道題考律法是什么鬼?
張浩聯想到被殺頭的族兄張玄征,以及被牽連流放的族兄張玄素,很快寫下“主犯斬首、親眷流放”的答案。
但納娶任職地大族之女為妾,并收其嫁妝也犯法嗎?
張浩隱隱約約有點印象,似乎是違規行為,但為啥違規卻忘了。
他仔細思考一番,基本上能夠猜到啥情況,應該是防止官員和豪強勾結。
但具體是什么罪名呢?
又該怎樣判罰?
張浩在草稿紙上瞎寫一通,暫時在答題紙上空著,交卷前想不出答案就謄抄上去。
第二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詳論此句。
張浩本來看到題目心中竊喜,他已經把大明官方的《孟子正義》背熟,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才學可以旁征博引。
可當下筆之時,張浩又表情凝重起來。
他回頭去審第一題!
遼寧、丈田、受賄、大族、嫁娶、社稷、君民…
足足思考一刻鐘,張浩基本可以確認,第二道題并非什么經義題。
而是,策論!
穩妥起見,他再去看第三題,發現沒有第三題。
這次恩科,居然只有兩道題。
并且第一道的題干,為第二道題指明了方向。
張浩攤開草稿紙寫道:“遼失國祚而金得之,金亡社稷而明有之。此何故也?民心之向背焉…”
一整天時間,就考兩道題。
張浩把策論文章改了又改,最終寫出八千多字。
他扣著“民心”這個題眼,詳細論述遼金兩國為何滅亡。從官制到吏治,從軍事到民政,將遼金兩國的失敗總結得明明白白。
并在批判遼金之后,又盛贊大明仁政,狠狠拍太上皇和皇帝的馬屁。
三百多張試卷交上去,翟汝文領銜做閱卷官。
第一題,只有幾個人得滿分。
第二題,居然有一半考生,把它當做經義題來答。
三日之后,張貼恩科黃榜。
張浩呼朋引伴去看榜,瞬間就發現自己的名字,他考了第五名。
只錄取二十個。
三百多人唉聲嘆氣,心中怨恨朱皇帝薄待金國舊臣,這次恩科的錄取名額也太少了!
在朱銘看來卻真不少,配合大明編戶齊民的,有十多人因立功而直授官職。現在又恩科錄取二十個進士,總共三十多個金國舊臣能繼續做官。
這些,只論三十歲以上的文官。
投誠立功的金國武將,直接編入軍隊系統,就連女真族人都能參軍。
而三十歲以下的金國文官,可以在遼寧、河北參加正常科舉。這兩個省的科舉并不卷,只要肚子里有真才實學,考一個舉人肯定沒問題,繼續鉆研指不定還能中進士。
一個皇帝行人騎馬而來,對看榜的金國舊臣說:“陛下有令,爾等不必參加殿試,恩科前二十名皆賜進士出身。接下來一個月,好生閱讀《大明律》,前往吏部關試之后即可授官。”
“謝陛下!”
被錄取之人立即大呼。
那行人又問:“恩科第一名康國俊何在?”
“在!”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站出來。
那行人說道:“你跟著我進宮面圣。”
看著康國俊前往皇城方向,所有金國舊臣都羨慕不已。
也有人猜測,康國俊能被皇帝接見,除了他本身這次考第一,也許還有他那亡父的緣故。
康國俊此時熱血沸騰,立志要在大明施展抱負。
他在垂拱殿的偏殿等待許久,終于被太監引導入內,端正作揖道:“臣康國俊,拜見皇帝陛下!”
朱銘點頭贊許:“不錯,沒有下跪。看來你把《大明律》的禮儀篇背得很熟,不愧是第一題能考滿分的。”
康國俊說道:“既為明臣,自當熟悉明法。”
“坐吧,”朱銘問道,“康公弼是你的父親?”
康國俊坐下說:“正是家父。”
朱銘又問:“你在金國擔任何職?”
康國俊回答:“靠恩蔭做過知州,因得罪了上官和同僚,調回金國上京做禮官。明升實降,專管制作印璽的工匠。”
朱銘笑道:“有好官不用,金國怎能不亡?”
康國俊的父親叫康公弼,祖籍宛平,進士出身。投降金國的時候,他只是遼國的一個小小判官。
在金國做縣令時,因為天災收不齊賦稅,漕司派人來到處抓人催糧。康公弼上疏求情,把被抓捕的百姓放了,當地百姓還給他立生祠。
后來調任別的職務,康公弼同樣寬仁清廉,甚至挪用役糧去賑濟災民——當時他管理錢糧庫,根本就不是地方主官,違規調糧賑災是要殺頭的。
十多萬金國百姓造反,在遼南殺死官員士紳無數。唯獨康公弼被抓之后,義軍首領侯概親自將其釋放。
而康公弼的上司和同僚,全都被義軍給砍了。
因為老百姓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好官。
朱銘說道:“釋放你父親的侯概,如今在大明做正七品武官。他年事已高,滅金之后就調回樞密院。我問他遼寧之事,他說金國統治遼寧時,只遇到過你父親一個好官。”
康國俊拱手道:“家父遺訓,臣牢記在心。”
“我相信你也是好官,否則怎會在金國被排擠?”朱銘說道,“你這次考第一名,又在金國有治民經驗,就不用再參加吏部關試了。等有了官缺,直授州判職務。”
“謝陛下恩典!”康國俊連忙起身拜謝。
朱銘說道:“去吧,好生做官。”
康國俊躬身告退,心情無比暢快。他在金國很憋屈,卻在大明找到了人生方向。
朱銘提筆繼續看奏疏。
又到了夏天,洪災連連。
好在這兩年在退田還湖,而且積極興修水利,遇到洪水受災程度相對減輕。
不過福建今年遇到臺風,多個府縣受災,泉州城被大水泡了三天。泉州外港的商船也受損嚴重,沿海疍民更是急需朝廷救助。
內閣發來的票擬,是給受災地區酌情減免稅收。
朱銘先批了一個“可”字,接著又朱批道:“福建受災疍民,若愿移民臺灣縣者,可趁機發給糧食農具,在臺灣沿海半耕半漁。臺灣沿海平原富庶,產糧、產糖逐年增多,當鼓勵移民開墾。”
結束一天的工作,女官捧著牌子過來。
在哪位嬪妃那里過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皇帝雖然可以臨時改變,但朱銘基本不會這樣做。
每個月也有一些天數,并未提前安排,皇帝可以自行選擇。
朱銘突然想起來什么,問道:“耶律充媛十五歲了吧?”
女官記得很清楚:“四個月前就十五歲了。”
“去耶律充媛那里。”朱銘說道。
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后宮嬪妃,朱銘都比較尊重,要去哪里會提前說明。免得突然駕到,把受訪者家里弄得雞飛狗跳。
朱銘躺在垂拱殿小憩,女官趁機去安排。
入宮一年多的耶律燕,聽說皇帝要來,連忙張羅著接駕,喜滋滋的對鏡打扮。
收拾好了,還反復詢問宮女,自己哪里看著不得體。
朱銘抵達之時,酒菜都已擺好。
“陛下萬安!”耶律燕帶著宮女屈身行禮。
這位遼國公主,出落得愈發美麗,朱銘一見之下食指大動。他拉著對方的小手說:“遠離家鄉,可有感覺孤單?”
耶律燕喜不自禁:“宮中的貴人姐姐都很和善,奴常與她們玩耍,并不覺得孤單。”
“那就好,進去說話,我有些餓了。”朱銘拉著耶律燕進屋。
二人坐下,宮女金鳳連忙幫著倒酒。
朱銘想起吳乞買:“有一個金國公主,是不是在伱院中?”
耶律燕指著金鳳說:“這就是。”
朱銘仔細打量,漸漸有了印象。
他見過金鳳一次,這次跟上次比起來,五官長開了許多,嬰兒肥也散去了。
比去年更漂亮。
朱銘問道:“你母親是渤海族?”
金鳳回答:“遼陽李氏。”
朱銘笑道:“想來你母親定是美人,吳乞買生得那般模樣,你居然還能有如此相貌。”
金鳳心頭高興,卻又不敢接話,害怕惹耶律燕不高興,只是紅著臉站在那里。想了想,她回答說:“家母在浣衣局。”
“今年多大了?”朱銘又問。
金鳳會錯意了,回答說:“三十有二。”
“噗!”
朱銘連忙閉嘴穩住,差點一口酒噴出來:“我是問你,沒問你媽媽。”
話雖如此,朱銘腦海中卻浮出三個字——“母女X”。
雖然心里癢癢的,但朱銘還是忍住了:“你母親調去服侍太上皇吧。”
“多謝陛下開恩!”
金鳳激動得連忙下跪,即便是調去朱國祥那里做侍女,也比留在浣衣局洗衣服好上百倍啊。
朱銘又說:“你也是亡國公主,身如浮萍,今后就改名叫完顏萍吧。”
先有耶律燕,又有完顏萍。
再加上一個李清露。
純屬惡趣味!
(本章完)
請: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