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大抵是沒想到那么快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他,還以為是哪個來自涼州的小赤佬,剛準備狠狠教訓一下這個涼州佬,結果轉頭一看,居然是劉備。
劉備是古文學派的明日之星,崔烈并不過于開罪他,但是劉備站出來駁斥他,讓他很沒有面子,心頭火起,遂決定給他一點教訓。
“涼州亂局,已經不是輕易就能解決的事情,若要解決,除非大動兵,朝廷方才平定太平道賊人,現在如果還要動兵,要耗費多少錢糧?這是朝廷能承擔得起嗎?朝廷承擔不起,難道你來承擔?”
劉備毫不退讓。
“崔司空,我且問你,放棄涼州之后,涼州東邊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三輔之地。”
“三輔之地有什么?”
“有什么?有土地!有人!還有什么?”
“有帝陵!”
劉備怒道:“就在右扶風之地,有帝陵!茂陵!安陵!平陵!陽陵!霸陵!杜陵!還有高陵!大漢歷代先帝的陵寢就在右扶風!就在叛軍眼皮子底下!就在叛軍兵鋒之下!”
朝堂上的氛圍驟然一變。
崔烈的面色也變換數次,說話開始不那么理直氣壯了。
“那又如何?放棄的是涼州,又不是右扶風,右扶風帝陵所在,當然要派大軍鎮守!和涼州有什么關系?”
劉備冷笑。
“一旦放棄涼州,就等于把涼州的土地人口和財富拱手相讓給叛軍,叛軍必然做大,到那時,叛軍整合涼州之力大舉入侵三輔之地,難道不比現在難對付十倍?現在對付叛軍尚且艱難,更何況那時?”
崔烈也冷笑。
“西州叛逆鼠目寸光,不過是想要占據地方為非作歹罷了,哪里有進攻三輔之地的膽量?”
“這是可以假設的嗎?”
劉備怒視崔烈:“崔司空,你敢用向上人頭做擔保,說涼州叛軍絕對不會入侵三輔之地嗎?伱敢用人頭擔保一旦祖宗陵寢所在之地受到侵擾,你就自刎謝罪嗎?”
“我…”
崔烈張張嘴巴,不知道該怎么接下劉備的責問。
他當然不敢發誓,不然這個事情真的發生了,他不是要當場去世?
“你擔待不起!你舉族全家的人頭都擔待不起!”
劉備指著崔烈怒道:“叛軍踏上右扶風的土地,祖宗陵寢一旦受到侵擾,受到苛責的難道僅僅是你嗎?陛下難道不會受到苛責嗎?
天下人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會如何看待陛下?又會產生如何不堪入耳的議論?身為人臣,你難道想要將陛下置于那樣不堪的境地嗎?”
好犀利的言辭!
不愧是辯經之神啊。
跟他辯論,是多想不開啊…
滿朝文武看著已經超神的劉備,又看著崔烈,紛紛意識到這場辯論實際上已經分出了勝負。
劉備的論點根本不容置疑。
崔烈悚然一驚,立刻轉頭看向了坐在上首面色不善的劉宏。
他幾乎是立刻就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當中最危險的人其實并不是他,而他的建議直接將那個最危險的人放在了最危險的境地上,稍有不慎,就會社死。
到那個時候,自己有好果子吃?
他立刻試圖補救。
“陛下,老臣并沒有想過那樣的事情,老臣只是…只是…”
“夠了,崔司空,你不要再說了。”
劉宏其實很想現在就把崔烈這老家伙拉出去打一百棍來消氣,順便讓自己虧了五百萬錢的心情得到舒展,但是考慮到崔烈到底是花了錢的,也不好現在就這樣懲治他。
之后隨便找個理由再辦他好了,司空這個職位只賣五百萬錢,實在是太虧了。
但是現在,明顯不是考慮這個事情的時候了。
現在是隨時都有面臨社死困境的時候,一旦長安附近那些帝陵受到侵擾,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肯定把不孝的帽子往自己腦袋上扣,那就完了。
還當圣天子?
不被罵成不孝子就不錯了。
所以,這仗是非打不可了。
于是劉宏首先夸贊了劉備,稱贊他一心為君上考慮,忠心可嘉,要賞。
然后也沒搭理崔烈,直接讓群臣開始商議軍事手段解決涼州叛軍,絕對不能允許涼州叛軍踏入三輔之地、威脅帝陵。
折騰來折騰去,這仗還是要打,這件事情還是不能當作沒發生,劉宏心中的憤懣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一直沒說話的楊彪忽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保舉一人,定可輕松平定涼州叛軍。”
“何人?”
“左將軍,皇甫嵩。”
楊彪高聲道:“左將軍平定太平道亂賊,立下大功,精于兵法,善于用兵,而且又是涼州本地人,熟悉涼州境況,一定可以平定涼州逆賊!”
于是滿朝文武的眼神都聚集在了一臉自得之意的皇甫嵩身上。
劉宏還沒給出什么反應,袁隗有點急了。
皇甫嵩和楊彪的關系不清不楚的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現在楊彪公開保舉皇甫嵩,便是坐實了今文學派代表人物楊彪和皇甫嵩建立了關系。
皇甫嵩的身上毫無疑問已經打上了今文學派的烙印。
之前,皇甫嵩的靠山是宦官呂強,本來呂強在中常侍集團里也算是個績優股,奈何與張讓、趙忠為首的一群人尿不到一個壺里,雙方的關系很差。
不過皇甫嵩到底還是在黃巾之亂中立下戰功,取得不錯的功績,張讓和趙忠也沒能順勢拿下呂強。
但是問題在于呂強自己運氣不行,感染了風寒,在去年年末的時候病死了。
他一病死,皇甫嵩失去了靠山,很多人都覺得皇甫嵩一個涼州人失去了宦官內部的靠山,恐怕要倒霉,哪曉得皇甫嵩的運氣實在是不錯,三下五除二,居然勾搭上了今文學派。
這可算是鳥槍換炮啊。
現在今文學派領袖楊賜的兒子楊彪直接保舉他領兵出征,顯然是在押寶,而皇甫嵩貌似對此很有信心。
袁隗實在是看不得今文學派立功,但問題在于己方這邊能打的盧植在冀州做冀州牧,拉攏的朱儁回鄉守孝去了,之前在黃巾之亂中經過歷練的三大將只有皇甫嵩還在朝。
劉備…
太年輕了,也沒什么過硬的資歷,顯然拼不過皇甫嵩。
思來想去,袁隗決定推舉自己的故吏董卓。
他站了出來。
“陛下,臣推薦河內郡太守董卓,董卓也參與了平定太平道逆賊的戰事,立下功勞,而且董卓也是涼州人,在羌人中也頗有威信,由他領兵平叛,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果。”
所有人都明白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這是又開始頂牛了,雙方都要推薦自己這邊學派的選手,不讓對方上陣賺取功勞。
但是很明顯,比起皇甫嵩,董卓的名氣更小一些,而且董卓的出身也更低,不如皇甫嵩累世將門出身,如果是盧植或者朱儁還能和皇甫嵩競爭一下,董卓的咖位明顯不夠。
于是劉宏還是選擇了皇甫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