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七章素王解惑,老子成圣

  不知所起,不知所蹤之處。

  姬昭靜靜地沉睡在這里,這里沒有上下左右,時間永不流動,所有的規則都處于混沌之中。

  姬昭沉睡著,整個世界都隨著他沉睡。

  然后他醒了。

  這個世界就有了光,混沌化為了秩序,他睜開了眼,入目的就是漫山遍野芬香的桃花,桃林之下有一座木屋。

  “老子?近道之人啊!”

  這是姬昭第一次因為非洛氏族人而醒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存在會被觀測到,這不合理,但老子或許就是理吧。

  姬昭望著兩百多年來所積攢的雄渾的氣運,除了用來施加祖宗保佑,已經很久沒有動過,今天見到老子,很值得一用。

  “洛言。”姬昭輕聲喚道。

  洛言突然聽到這一聲,直接跪在地上,俯首道:“老祖宗。”

  李耳身體一顫,心中掀起了無盡的波瀾,他感覺到世界的真相就要在自己面前展開了。

  一住s://la

  素王啊!

  您真的是長生不死,與天同壽的神靈嗎?

  如果您真的存在,那么昊天還能是無情無欲的嗎?

  即使昊天真的只是自然的法則,但是您呢?您干涉了多少次人間之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李耳抬起頭,喃喃說道。

  天地是無私的,不會偏愛誰,天道是無為的,順應天道的發展才能長久。

  天不是神,道也不是神,學習無私的天道,用天道來代替人道,這是他理論的根基,素王的出現,讓李耳有些對自己的理論懷疑人生了。

  如果天道本來就不是無私的,那么天道和人道的區別在哪里呢?

  “伯陽公,您問昊天是否有情,可否愿意闡述一下您的認知呢?”

  李耳回過神來,他明白這是素王在問自己。

  “世間有天道、人道,天道無私,人道有欲,天道恒遠,人道短淺…”

  姬昭靜靜地聽著,這一套理論實際上已經與前世很不一樣,其中充滿了割裂。

  李耳是近道的人,他看到了大道的運轉,他看到了規則的運轉,他掌握了思想的鑰匙。

  然后他看到,素王橫亙在天人之間!

  這讓他的思想混亂起來,素王是不應該出現的,但是存在才是真理,所以他認為自己觀察到的天地出現了錯誤。

  隨著李耳的聲音漸漸消失,借著洛言的口,姬昭開始為他講解《道德經》。

  這是沒有姬昭出現的世界,李耳對天地的認知,對真正的世界的認知。

  “素王啊!”

  隨著姬昭越講越多,李耳忍不住嘆道:“原來如此,天地不仁,只有您是特殊的。”

  姬昭所言,與李耳的有八層相像,但是其中的內核卻完全不同,沒有受到絲毫神圣的影響,讓李耳心中所有的疑慮都一掃而空。

  這是素王給予他的回答。

  昊天無情!

  大道無私!

  這是天地的道理,但素王的存在是另外一種道理,你用天地的道理來觀測素王,這就是矛盾。

  天地的道理就擺在那里,素王的道理卻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是不可捉摸的。

  李耳始終平靜的臉上終于浮現出一絲微笑,他的眼睛更加的深邃,他的神情更加的沉靜,像是一座山。

  朝聞道,夕死可矣。

  姬昭離開了這里,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他有些期待李耳能夠完善出什么版本的道德經。

  見到老祖宗離開,洛言立刻道:“伯陽公想必是有所感悟,您擔任守藏室之史已經數十年了。

  想必這些書籍都已經讀過,不能再幫助,在洛國之中,還有遠比這些多的書籍。

  從殷商時期就存在的甲骨,到歷代學宮的智者所記,那里是天下智慧的寶庫,一定有您想要的。

  若是您愿意擔任學宮的祭酒,我甚至愿意答應您,將素王的經典取出供您閱讀。”

  這是李耳本來就想要的,他要閱讀更多的素王典籍,還有明公的典籍,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更好的經典。

  于是應道:“便依太子所言,擔任學宮祭酒,只是不知學宮群賢是否愿意。”

  洛言聞言笑道:“您的才能通天徹地,您的智慧冠絕古今,您是天上的皓月,他們只是米珠大小的熒光罷了。

  若是真的不開眼遇到您,恐怕覆手之間就會對您頂禮膜拜了。”

  洛言對李耳毫不吝嗇的贊美著,這是他心中最真實的感受。

  洛氏傳承五百年,很多家主都只能在薨前見到素王,這也是洛辭為何對死亡并不感到恐懼的原因。

  生前就見到素王的洛文公、洛宣公、洛明公,那都是洛氏最杰出的家主。

  李耳的智慧之高,可見一斑。

  回到洛國之中,洛言將李耳帶到洛國的守藏室之中。

  當那扇門打開之后,李耳這種寵辱不驚的圣人,眼眸之中那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絲絲的波瀾。

  “太子,天下之學,盡歸于洛啊!”

  洛言聞言笑道:“今日之前,盡歸于洛。

  見到伯陽公,才知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若是洛國的守藏室之中,沒有您的經典,怎么敢稱之為盡收天下之學呢?”

  李耳走入守藏室中,洛言立刻就前往拜見父親,將這件事情告知洛辭,并且將兩個版本的《道德經》全部帶來。

  半日讀罷,洛辭嘆道:“不過數千言而已,卻能說盡天下的道理,這本書足以作為萬物之理啊!

  怪不得素王愿意見面,這才是真正的圣賢,不是我們這樣的凡人所能比的。”

  萬物之理。

  這是多么高的評價呢?

  就連洛明公所著的足以清平亂世、興旺盛世的王霸道都沒有得到這樣的評價。

  因為洛明公所著的,終究還是統治術,是根據素王的典籍,從中所歸納而出的,也許君主會非常喜歡,如獲至寶,但對洛氏來說,不過了了。

  但是李耳現在所著的,是道理的源泉,是天道的具現,甚至指明了由人而天的道路,甚至在文字之中,他們見到了素王的影子。

  李耳來到洛國之后就一頭扎進了洛國公室的守藏室之中,整整待了三個月,才將素王所著的經典讀完。

  他從守藏室中走出,他要到學宮之中,擔任祭酒。

  這是洛國之師。

  洛國的學宮祭酒是個非常特殊的位置。

  他不像是卿大夫那樣直接掌握著政治權力,但是沒有任何人敢于忽視,因為祭酒是洛國所有學子的老師。

  在洛國之中,不論是公族還是卿族,都會進入公學之中學習,若是祭酒學識能夠征服所有人,政治能量之恐怖簡直不可想象。

  曾經有三位祭酒一朝登臨洛國大冢宰,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李耳是個外來戶,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太子從王畿特意邀請來的。

  這一定是個大賢之人!

  這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公室從來沒有在祭酒的選擇上出過錯,目前為止所有的祭酒都是賢能有才的貴族。

  但所有人都想要看看,這位大賢之人又擅長什么呢?

  在萬眾矚目之中,李耳來到了學宮,經過兩百年的擴建,這座學宮的面積已經大的像是一座宮殿。

  洛言親自帶著李耳來到學宮之中,數百名貴族子弟安坐在席位上,他們身著統一的玄色服飾,盡皆垂手肅穆,攏在寬大的袍服之中。

  洛言有些驕傲的說道:“伯陽公,這數百名學子中,五成都是洛國的公族子弟,他們盡皆是棟梁之材,卻不愿意出仕,只愿意在這里窮究天地至理。”

  洛國的公族多才俊,這是聞名諸國的,很多列國的君主就喜歡從洛國學宮之中邀請人才,只不過很多的公族子弟都不愿意出仕。

  那些出仕的大多數都是列國前來游學的士人,他們的心愿就是學的屠龍術,然后得到君主器重,施展抱負。

  洛國公族很多人一生皓首窮經,就是為了注釋《洛語》以及無數的學宮經典,希望能夠立言成圣。

  立言的誘惑之大,已經遠遠超過了前往一國擔任大夫或者宰執的境地。

  當洛言帶著李耳走進的時候,所有的師長和學子站起,躬身道:“太子安康。”

  洛言深深躬身回禮,“諸位安康。”

  復指著李耳說道:“諸位,這是伯陽公,大賢之人,素王所言圣賢,不過如此了!”

  整個殿中仿佛靜了一瞬。

  圣賢?

  這是何等的贊譽啊!

  禮不可廢,尤其是在洛國學宮之中,眾人不論心中如何想,但還是齊聲道:“伯陽公,愿您安康如意!”

  隨著李耳回禮,所有人都有些觀望著這位被太子言稱作圣賢的老人,所有望著李耳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眼睛所吸引。

  他的眼如山如海,他的氣質卻柔而堅韌。

  真是不凡吶,所有人心中暗道。

  洛言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李耳將所有人折服的場景。

  待兩人坐下,立刻就有學子起身向著李耳問道:“伯陽公,您是國君和太子所邀請來的圣賢,想必是有德行的人了,不知您對于德行如何看呢?”

  德行是《洛語》之中著重闡述的,洛休認為國家想要強大是很簡單的,但是國家強大的同時讓子民喜樂安康,就要依靠德行的力量。

  律法的制定是為了讓所有人有德,所以要懲罰那些無德的人,表彰那些有德的人。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就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向李耳詢問如何做有德之人,這不是為難,而是真的想要詢問。

  李耳神情未曾變過,平靜道:“崇高的德行就像是水,有利于萬物卻不與萬物爭斗。”

  上善若水!

  這是一種從未聽過的論調,但隨著李耳的闡述,學宮眾人發現自己輕而易舉的就被說服。

  因為這種理念,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論何人,只要聽到,就會覺得其中蘊含著真理。

  這就是《道德經》最強的一個地方,它的語言是具有說服的美感的。

  又是一個學子起身問道:“伯陽公,您是圣賢,那圣賢應該如何做呢?”

  李耳回道:“美的東西之所以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善良的之所以善良,是因為不善的存在。

  圣賢的存在,是因為不賢之人的存在,若是沒有不賢之人,則人人皆是圣賢,不要過于推崇賢能之人,這是不符合天地至理的。”

  這一番言論堪稱石破天驚之語,賢能之人是一向受到推崇的,尤其是《洛語》的各種注釋之中,充斥著賢與不賢的辯論。

  這些學子一直接受這種教育,對于李耳的這一番言論有些無法接受,但是李耳自然不會僅僅輸出觀點。

  在他無數的例子闡述之中,學子們發現,李耳并不是不推崇賢人,而是認為對圣賢的追求不可過分。

  一旦超過了正常的限度,給予圣賢過高的地位,給予圣賢權勢、聲望,那么就會在社會之中形成一種風氣。

  對圣賢的追求就會從思想層面的升華,轉變為現實之中的爭權奪利,這是不利于社會安定的。

  從清晨一直到傍晚,侍女將鼎食來來回回的換著,數百人不知疲倦的在這里向李耳提問著。

  李耳則無所不知,他總能說出一番邏輯自洽的道理,而且隱隱約約的能夠包含他們往日之中所學的道理。

  上善若水!

  這位伯陽公以自身踐行著這個道理,他的思想包容萬物,他的智慧洞察一切。

  所有人都已經對李耳佩服的五體投地,洛言讓侍者將今日的對話全都記錄下來,白白得了一份《道德經》的原版注釋,這不由他不高興啊。

  “伯陽公,您是真正的圣賢啊,這世間還有您不明白的道理嗎?”有學子剛剛問完一個問題,有些感慨的說道。

  李耳沉默了一瞬,緩緩道:“吾作《道德經》五千言,窮究天下至理,但素王的一切,吾都不知道要如何解釋。”

  這話一出,場中瞬間沸反盈天,然后又陡然歸于寂靜。

  素王之智,如圣如天。

  素王之格,至尊至貴。

  素王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這不需要思考。

  隨著鐘聲響起,李耳圣賢之名隨著一些辯論的片段,向著四方列國傳去,無數對世道迷茫的士人向著洛國學宮而來。

  新的時代,開啟了。

下午還有2000字

夢想島中文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